冤枉是最好的保护

作品:权谋高手李鸿章:从刀笔小吏到第一重臣 作者:雾满拦江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鲍超被冤,激怒了一个人,他叫薛福成,时在曾国藩幕府。老薛是个凡事较真儿、一定要问个究竟之人,他总觉得,曾李两家联手坑害善良厚道的鲍超,这里边一定有原因,于是他不惜踏破铁鞋,走访各地,寻找刘铭传的幕僚、部属询问事情的原委。

    所有人都众口一词:这个事儿,确实是冤枉了人家鲍超。当时刘铭传擅自行动,杀入捻子阵营,不幸遭遇到捻子主力反扑,大败之下,是人家鲍超拼死杀来,救了大家。根本就没有什么鲍超冲乱刘铭传阵脚的事儿。

    霆军拯救之功,实不敢忘。这就是亲历京山县大战者的证词。

    调研的结论,这是一起十足的冤案,可怜的鲍超,比窦娥还冤。这也是一起争功在先、讳败言胜、以怨报德、嫁祸于人的典型公案。负责处理此案的诸人,都不是东西,刘铭传,小人也;李鸿章,偏袒不公也;曾国荃,脑壳进水量太大,糊涂也;还有一个左宗棠,卑鄙无耻也——这里边,原本没左宗棠什么事,但是他老兄也跟着上疏骂鲍超,他可是与曾国藩、李鸿章齐名的重量级人物,他的观点,对朝廷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他也算一个。

    调研结果是清楚了,可是大家这么搞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呀?想那鲍超,他不识字,爱打架,对朝廷忠心耿耿,对曾国藩言听计从,对李鸿章更不曾有失礼之处,何以如此之多的天下英雄和智识之辈,一起来陷害他呢?

    饶是鲍超想破脑袋,也绝不会想到,如此之多的天下英雄联手坑害他,目的只有一个:救他一条老命。

    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答案,要去曾国藩的日记中寻找:

    同治四年四月十七日,闻霆营竟反叛,弃舟登岸……是日闻霆营之分兵八千由四川入甘肃者,行至金口反叛,弃舟登岸,各营官弹压不服,避回武昌,叛勇由纸口南行,声言至江西索饷,至咸宁已戕官掳人。

    再想想曾国藩为什么突然撂挑子不干了?

    同一时间的曾国藩日记记载,调到甘肃驻防的老湘军大规模叛乱,杀官掳人,策动叛乱的指挥者就是秘密结社哥老会,而曾国藩的亲弟弟曾国荃,被朝臣指控为哥老会头子。

    这就是答案了。

    真正的哥老会头子,纵然不是鲍超本人,也与他有着关联,至少是潜伏在他的霆军之中。这是因为他是四川人氏,是老湘军中的异类。湘军中大多数将领都是儒家士人,上马杀敌,下马读书,唯独鲍超怪异,他不读书也不识字,军纪一向是差到了不像话。有记载表明,霆军所行之处是连绵几十里的花船,船上有无数美貌女子,都是霆军沿途掳来的战利品。

    曾国藩、李鸿章时代过去之后,哥老会的势力在四川发展得颇具规模,这就表明这支地下秘密结社,真的与霆军有关系。

    当然,哥老会最主要的地盘,还是在湖南。相比之下,曾国荃的嫌疑似乎比鲍超更大。但问题是,历史已经证明曾国藩确实无意争夺天下,再让曾老九秘密联络江湖豪杰,这事就明显有点儿多余。当然鲍超也无意争夺天下,但他不读书,爱吃鸡,喜欢邀朋唤友喝酒,这就难免让哥老会引他为同类。

    当新捻子被平定之后,曾国藩赴京,受到了慈禧太后的七次亲切接见,在第三次会面的时候,双方有这样几句耐人寻味的对话:

    慈禧:鲍超的病好了不?他现在那里?

    曾国藩:听说病好些,他在四川夔州府住。

    慈禧:鲍超的旧部撤了否?

    曾国藩:全撤了,本存八九千人,今年四月撤了五千,八九月间臣调直隶时,恐怕滋事,又将此四千全行撤了。皇上要用鲍超,尚可再招得的。

    很明显,慈禧太后关心的,并不是鲍超的病,而是霆军是否还存在。

    这下就全都明白了,曾李秘密联手,针对的是鲍超军中的哥老会力量。这支力量远比捻子更可怕,捻子不过是一些没有政治诉求与目标的悍匪而已,而哥老会的目标,则是以清廷为对手,誓要夺取天下。实际上,大清帝国之灭亡就与哥老会脱不了干系,到了孙文奔走革命之时,响应孙文不断起事的就是哥老会,而最终打响终结大清帝国的第一枪、引爆武昌首义的,则是由哥老会这个组织衍生出来的新社团共进会。

    早在曾国藩剿捻之时,就已经布下了铲除鲍超的计划,只不过曾国藩下不了手,所以这个计划就由李鸿章来执行了。而最终,曾李两人采取了保护鲍超的妙计,就是不提哥老会之事,另找借口冤枉鲍超,其目的是为鲍超留一条生路。

    如果把霆军中存在哥老会一事作为问题提出来,那么鲍超就彻底完了,轻则说他管理军队无方,重则把所有的责任都算到他的头上,鲍超必然死无葬身之地。而现在,曾国藩、李鸿章,再加上左宗棠——左宗棠插进来添乱,再次表明了事态的严重性,只不过事关重大,谁也不敢把话明说出来——天下英雄联手,只为了冤枉鲍超,目的就是为鲍超留条生路。

    一起诸人合谋的冤案,将鲍超从哥老会谋乱的罪魁祸首,转型为含冤之人。这样日后哥老会再闹出什么事儿来,就怪不到人家鲍超身上去。

    这也是极端政治态势之下对部属的一种保护。如果你想保护一个犯有严重错误的部属,最好的办法,不是替他辩解,世上的事向来是越抹越黑,最好的办法是制造一起冤案,栽给你要保护的人一个捏造的罪名,这样人人就会为他蒙不白之冤而感到气愤,却忘记了他真正的错误。

    这就是这起公案的最后研究结论,也是曾国藩、李鸿章两人智慧的体现。说到底,如薛福成等人的智慧,与曾李二人存在明显的差距,所以他们才会无法理解曾李的诡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