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揭底山西煤老板 > 矿工工钱,如此“血腥”

矿工工钱,如此“血腥”

作品:揭底山西煤老板 作者:山西病人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这是极其平常的一幕:

    早上8点,准备进坑挖煤的工人身着窑衣,在矿灯充电房门口排成一队计领矿灯,每人手拿一个硕大的充气气球,分外显眼。

    一位矿工说,千万别小看大家手中这只不起眼的气球,这在坑下就是挖煤工人的“救命球”。

    原来,由于坑下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工人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头昏脑胀,这时赶紧到地面透透气,感觉就会好点。

    其实,他们不明白,煤矿工人在坑下干活时出现的这种反应,是长期在坑下一个密闭环境里劳作时缺氧所致。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这时煤老板就要在坑下施工现场为工人配置制氧机,但煤老板为了省钱,硬是不愿意出钱买。工人只好用土办法,在进坑干活前,先用嘴吹圆气球,到坑下干活时,如果感到不适就赶紧用气球放点气体,吸上一口气。

    当地矿工根据煤层高低一般分为“四尺炭”、“六尺炭”和“丈二炭”。

    工人使用“救命球”的时机,一般是在低于“四尺炭”的煤层环境中,而这里的煤质,恰恰整座矿山中煤质是最好的。

    一开始,在1.5米左右高的地方,工人还可以站着挖。

    后来,到了1米左右的层高处,工人只好蹲下挖煤。

    再后来,到了70多厘米处,就得跪下挖。

    再后来,到了尺把厚处,工人只能躺下挖。

    挖掘工作继续进行,煤层厚度越来越薄。

    工人们实在干不下去了。但由于这里的煤质好,可以卖好价钱,煤老板干脆以每吨加价1元钱让工人们继续干。

    这时,一尺来厚的煤层夹在两页近一米厚的石头层中间,常常是挖工侧身进去挖出了煤,但运煤车进不去。

    没办法,他们只好把绳子绑在腰间,四肢着地,爬行向前,嘴衔矿灯头,用小筐把煤炭拉出来再装煤上车。

    在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状态下,工人们累了晕了就赶快躺下,吸吸气,小心翼翼地恢复体力。

    眼前,是一个石的天,石的地,石的世界。

    四周,是黑黑的煤炭无言相对。

    时间,在这里凝固了。

    黑白,在这里颠倒了。

    没有人会知道,这里就是山西沟沟峁峁中数以万计、无名无姓的“黑口子”之一。

    没有人会知道,在拥有十二亿生命的茫茫人海中,只有他们,一群不知名姓的穷苦矿工,这样一群无奈的生灵还在为生命的延续而艰难前行。

    有道是,“人生命运沉浮泪,命途多舛谁把持”。

    生为生,死为生,生死人生,滋味谁人能知?

    知情人说,在这座煤矿,外省来打工的矿工多是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的贫穷地区。其中大多是家庭贫穷且人小身轻的四川人。

    在这个煤矿,坑下工人干活时都要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由于工作面大量渗水,坑道泥泞异常,进出人员都必须穿雨鞋,他们要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能领到一双不漏水的雨鞋已成为工人最大的奢望了。

    在坑下,拉工是最费力气的工种,一次要拉近300公斤的运煤车,同时还要在二三十度的坡路上抢时间、赶速度,这时就要有人辅助拉工拉煤,于是就出现了另一个新生行业:“推坡的”。

    这些,还算不上辛苦劳累。用一位矿工的话说,在坑下,最危险、最辛苦的活要数“回采”这个活,这和“过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回采”作业的施工时机。当一座煤矿的采煤层几乎接近枯竭极限时,也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尽一切可能挖出煤炭,“回采”完毕,煤矿报废。所以实施“回采”作业时,要求工人在坑下同一煤层迂回反复抢煤炭,能抢多少是多少。

    其次,“回采”作业的施工方式。这时必须要两人一组,而且要求必须手脚麻利、反应灵敏,施工时,一人埋头拼命挖,能挖一锹是一锹。另一人两手抓住对方腰带,一边目不转睛地观察坑下危险情况出现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有“情况”,两人马上按事先设定的线路“蹿之夭夭”。

    一般地,坑下所有的事故100%都有可能在“回采”时发生,比如在抢坑木时,在取掉支架的瞬间,就会有“顶板”塌落。

    再如采掘坑道,坑下“老头”以前为了坑下施工安全,严禁挖工私自加宽,因为向前掘进挖煤要比在坑道壁上挖更难一些,这将导致坑道大面积没支架支撑煤层顶板,大大增加了坑道塌方的可能。但“回采”要求最大程度地在坑道加宽采煤,也就是说,在实施回采作业时,煤炭产是和突发事故的“发生指数”是“齐头并进”的。

    再次,“回采”时对工人要求眼疾手快、反应灵敏、经验丰富。

    当然,工人用生命“回采”出来的煤炭,煤老板是要付出高价的——当地的行情是每挖一吨煤炭可增加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