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作品: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作者:白落梅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er">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在一个慵懒的午后,泡一壶绿茶,清闲地品着。静静地看阳光下飘飞的粉尘,透过窗格,落在手心手背,那么微妙,那么细腻,又是那么地柔软。我相信,这世间要寻找一个和你品茗的人很多,但是要找一个,陪你细数分秒时光的人却很少。忙碌的人生,有多少人,甘愿守着现世的安稳,守着生命的贫瘠,而放弃那些一个低眉就会流走的机遇,一个转身就会错过的缘分。只守着一杯清茶,一个平凡的女子,无争无扰地过一生一世。

    这不过是我杯中的茶,一杯落在世俗中的茶,也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品茗的时候,总会想起一个寂寞的女子,那个被封印在一卷中的女子。仿佛她会在某个有月亮的晚上,从书中款款走出来,和我静坐,参悟一剪菩提的光阴。在里,关于妙玉的情节并不多,可是寥寥几个片段,却让人深刻难忘。她用一颗洁净的心,来品世间这杯茶,可终究是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妙玉的开始,似幽兰一样,清芬素雅。妙玉的结局,终究和世间的人一样,归入经尘,如她最喜欢的那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在一书里,关于妙玉的来历,并没有交代得很清晰。第十八回中,林之孝家的说:“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这样一个女子,有着如兰的气质,似仙的才情,却因弱小多病,遁门空门,又因缘分际遇,入了贾府。她带发修行,可见她尘缘未了。她喜庄子文章,可见她看清世事,有庄子超然物外的思想。她居花柳繁华地的大观园,却独偏爱清冷的一隅,栊翠庵。

    妙玉是寂寞的,与万物众生的交流,只有沉默可以相许,只有经卷梵音可以代替。也许我们并不知道,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心,可以贫瘠到,连生长一棵草木的土壤都没有,连滋养一朵小花的水珠都没有。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安静而禅寂地,居住在栊翠庵。看过几度红梅花开,在贾府这座大厦倾倒之前,骤然离去,弄得下落不明。

    偌大的贾府,虽有几个人与他性情相投些,却终究不是相契无间。一个是幼时做过邻居的邢岫烟,妙玉教过她读书识字,她和邢岫烟也只是师生之谊。一个是惜春,大观园简单的女子,也许是因为她的平凡,妙玉更愿意与她亲近。但是惜春的资历终究有限,少了些灵气,妙玉可以和她一起下棋讲经,却难以深刻地直达内心。还有一个可以与她心灵相通的黛玉,但二人同为孤僻高洁之人,那份惺惺相惜只能藏掩在内心深处,不轻易去碰触。如果说妙玉还有一段俗情未了的话,那就是对宝玉,可她毕竟身居栊翠庵,是个不与世人往来的高人。宝玉对她纵有爱慕之心,也只能远远地敬重,红尘这把剑,太锋利、太寒冷,任何一个不小心,都会伤得鲜血淋漓。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所爱的,距离,是安全的港湾。

    妙玉似幽兰,用她的高雅和洁净,给贾府平添几许超然的韵味。那日,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一群人去栊翠庵品茶。她单独唤去了宝玉、黛玉和宝钗,取出五前年在玄墓蟠香寺收集的梅花雪来泡茶,和他们共品,并且强调了这雪水的珍贵,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埋在地下,总舍不得吃,今夏才开,这也就第二回。自古弹琴、写字都要觅求知音,品茶亦是如此。高洁之心,自要与高洁之人同品琼浆玉液,才能体味到茶中雅洁的芬芳和无穷的清韵。就连妙玉拿出来的品茶的器皿,也是件件珍奇精致。她给黛玉和宝钗品茶的器皿,更已是人间极品。她虽清高孤冷,但对这两位大观园里才貌最出众的女子,亦心存赏慕。

    她用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可见这位妙洁如玉的少女,对眼前骨肉干净的男子有情。还有一次,宝玉在风雪中,去栊翠庵乞红梅。黛玉似乎很了解妙玉,说若跟了人去,妙玉必不给,只有宝玉亲自去才可取到红梅。妙玉当着宝黛的面,取自己喝茶的杯子也不避嫌,可见内心清澈洁净,不屑于遮掩。一贯多疑的黛玉对妙玉这般放心,是因为她了解妙玉的为人,懂得她的心性。然而缘分终是注定,不是你渴望缘分长成什么样子,缘分就能长成什么样子。妙玉和宝玉只能拥有一段有情过往,藏在心间,不能见到阳光,见光则溶。

    妙玉平日只在栊翠庵里喝茶诵经,她错过了大观园里姹紫嫣红的春光,也错过了群芳结诗社的雅致闲情。桃花社、菊花诗、吟海棠等诗会,都不见这位才女的身影。她的诗词,散落在清冷的孤灯下,和一朵莲交换着寂寥的心事。但曹雪芹还是让我们欣赏到她绝世的才情,就在黛玉和湘云于凹晶馆联诗悲寂寞那回。当湘云吟出“寒塘渡鹤影”,黛玉接句“冷月葬花魂”,被出来游赏皓月的妙玉恰巧听到,说是诗句虽好,但过于凄凉,只因关乎人之气数,所以出来止住。后来邀约她们去了栊翠庵喝茶,续写了她们即景联句的韵。“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素日里才情夺冠的黛玉,赞妙玉为诗仙。可见一块美玉,哪怕蒙上积岁的尘埃,也无法遮挡它的华丽。

    妙玉的结局始终是个谜,有人说,她被贼人劫持了去,落入风月场、烟花巷。有人说,她流落到瓜洲渡口,红颜屈从枯骨,嫁给了一个糟老头。仿佛无论是哪种结局,都注定这块美玉,落入泥淖中。命运仿佛在对一个人的过去,施加惩罚。妙玉曾经对刘姥姥用过她的杯子,心生反感。不是因为她嫌贫爱富,而是她有一颗太高洁的心,她不知道该用何种方式来维持内心的洁净。她怕自己的任何差错,会不小心随波逐流,那份自傲自尊,不容亵渎。就是如此,你曾经对一件事物疏离、厌恶,就会受到宿命的惩罚。

    妙玉人生的那盏茶,越喝越凉,喝到心里结冰。一颗冰冷的心,也许不需要多少的柴火,就可以捂暖,只要这一季的红叶。只是渺渺红尘,人海茫茫,谁来拾拣满山的红叶,为她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