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 上市 IDG转身离去

上市 IDG转身离去

作品: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作者:薛芳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跟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曾一度是腾讯最大的问题。

    在腾讯刚创立的时候,有5个创始股东,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最开始是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3个人全职。他们共凑了50万,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占了12.5%,其他两个人各出5万,各占10%。在QQ不断成长的状况下,马化腾决定按比例扩充股份,把公司的总盘从50万变成100万。即便如此,对于高速成长的QQ,50万仍是杯水车薪。

    1999年,在互联网的历史上注定是一个狂热而躁动的年份。那一年,8848的总裁王峻涛在洗手间里洗手的瞬间,就融到了20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中华网奔赴纳斯达克上市。网络公司成了风险投资者的宠儿,随后的2月,新浪网宣布获得了包括高盛银行在内的海外风险投资2500万美金;7月14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独立上市成功,首次公募9600万美元,开创中国网络股概念。

    “一部风险投资在华史就是一部中国互联网史”,不少互联网大腕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如果一个风险投资商(VC)创业项目的成功机率控制在10%左右,那他就非常成功了。国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风险投资商游走在两个极端之间,要么被神化,要么被妖魔化。在中国互联网早期的记忆里,风险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是“傻钱”。咖啡馆内,拿着几页计划书、给风险投资商讲着生动故事的人,在几个星期内就拿到几百万甚至更巨额美金的人大有人在,而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投资的原则是:创业者占据主要股份,投资的钱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花完,这在传统行业的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纳斯达克对上市的企业,并没有已经盈利的要求。

    风险投资的故事写到马化腾这里的时候,妖魔化的成分似乎已经被淡化。马化腾在准备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之后,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国外风险投资的旅途。一轮接一轮的谈判不仅使火烧眉毛的马化腾口干舌燥,而且使他对QQ的命运越来越担忧。在腾讯融资的过程中,马化腾和创业团队的迫切、焦灼外人无法体会。媒体的报道显示:在这一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Notebook办公的。

    2000年的一天,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几个人表情严肃,聚集在马化腾的办公室里。几个月以来,大家都在为公司筹措资金,但有一大堆用户和高额的利润是两码事,因此,没有人把橄榄枝抛给马化腾。如果再筹集不到资金,腾讯公司只有歇业了。高交会时,马化腾拿着商业计划书找了两家投资者来谈,但对方都不敢投给腾讯,因为对即时通讯不了解。“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和PCC(香港电讯盈科公司)也不知道怎么样了,”马化腾说了一句。

    就是这句话提醒了曾李青。据腾讯团队的人回忆,猛然间,曾李青拍了下大腿,周围的人都被他吓了一跳“IDG,我有一个朋友叫刘晓松,和IDG有些关系,我去找找试试。”正是曾李青的这一想法,腾讯公司的发展似乎在顷刻间有了柳暗花明的迹象。刘晓松对腾讯公司非常看好,他积极地向美国数据集团推荐这家新公司,后来,在曾李青一个在香港从事通信行业的朋友的推荐下,香港的电讯盈科公司对腾讯也非常看好。

    似乎就在那么一瞬间,机遇垂青了这一帮年轻的,充满了激情的创业者。犹如早春的迎春花,粉黄的颜色炫耀了早春的萧瑟。IDG的林栋梁对马化腾印象深刻,他问马化腾,“你觉得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如此回答,“以色列的ICQ卖了几亿美元,它有多少多少用户。我现在有多少多少用户,所以我就值这么多钱。”林栋梁几年后回忆说,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投资腾讯的。当时IDG和盈科数码两家投资商,各投110万美元并各占20%的股份,马化腾和他的创业团队保留了60%的股份。拿到了融资,马化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后来对媒体回忆道。尽管有了一笔钱,暂时没有生死存亡的忧虑。但是,OICQ的注册人数继续以陡峭的曲线疯长,OICQ的盈利模式却依然找不着,实际上OICQ的先驱ICQ也一直都没有盈利模式。

    2000年下半年,对互联网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年份。

    新浪是2000年4月13日上市的。上市当天,股价升至20美元左右一股,此后曾短暂地摸至55美元一线。然而从5月起,便开始了漫长的从未逆转过的跌势。到6月1日,董事会会议的前一天,股价已跌至1.60美元一股。打开新浪股价走势图,看到的是一条下降的曲线。

    资料显示:2000年第一季度,风险资本已经以年约900亿美元的速度发展了。而一美元风险资本可刺激的专利使用数是公司自身研发费用中一美元所刺激的数目的3—4倍。到了2000年下半年,整个纳斯达克异常惨淡,首先是亚马逊,然后是雅虎、eBay,接着是英特尔、微软,在纳斯达克的指数急剧下滑,从5000点一直到差点跌破2000点。而新浪、搜狐、网易无一幸免。新浪的股价跌到了1.06美元,搜狐跌至60美分,网易跌破了发行价,只有53美分。统计显示,2000年美国共有210家.com公司倒闭。互联网的冬天来了,在此种状况下,关于腾讯公司,一度和两个传言不离不弃:传言之一是腾讯要收费;传言之二是腾讯要被卖掉。这两个传言都和资金有关。一度腾讯“快没钱了”的说法甚嚣尘上,并且,对“快没钱了”的论证是OICQ软件停止了免费的新用户注册。

    事实上,融到资的马化腾在外界环境不佳的大形势下,又面临着新的尴尬。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天寒地冻的时刻,腾讯的创业团队需要第二笔资金供腾讯公司过冬。这个时候,IDG和PCC做出了一个令他们日后追悔莫及的决定。在没有盈利的状况下,他们不愿意为疯狂增长的用户买单。随着互联网冬天的临近,IDG投资完之后一直忙着为马化腾的公司找下家,“找过搜狐、新浪,他们都没看上眼。”马化腾记得,当时任职搜狐的古永锵和冯珏都到腾讯看过一眼,2001年春天,马化腾自己又去新浪见了王志东和汪延,但后来都没了消息。

    “要说煎熬,我创业最煎熬的就是这段时间,我不喜欢这样的拖延,可当时盈科不说买也不说卖,把我们晾在一边,等到最后终于定下来出售已经是2001年6月,那时候纳斯达克已经快崩盘了。”关于那段时期,在马化腾看来是异常煎熬的,他曾用这样的话描述自己的心境。一方面是外围大环境的不好,另一方面是投资方的不坚定,再加上腾讯疯狂增加的用户,马化腾的压力可想而知。到2001年中期,腾讯的新增注册数更是达到每天90万人以上,使腾讯公司不堪负荷。这时,国际即时通讯市场上,美国在线的ICQ与微软的MSN形成激烈竞争局面,双方都以免费软件作为吸引用户的手段,就是在这种状况下,IDG选择了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