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与塔的韵律

作品: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 作者:林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一座石头的乐章耸立在伊水两岸。

    出洛阳南行25里,对峙的香山和龙门山如天然门阙,崖岸巍然,鬼斧神工,劈出了两壁陡峭的岁月。

    只有伊河箴默如初,逝水无言,悄然环抱着一个古老的梦境,用清澈的流水编织着岁月的残片。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开凿在龙门山的两岸间,伊河流过山口之处,两岸对峙如阙,古人称之为伊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quot;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quot;

    杜预为这段文字所作的注解说:quot;阙塞,洛阳西南伊阙口也。quot;从战国时代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策》、《史记》、《水经注》、《魏书》等史料,对此地亦多有战事记载。

    最早把伊阙称作龙门的是隋炀帝,《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条云:quot;初,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quot;

    直到唐高宗时代,在石刻中才正式称作龙门。

    1936年初夏,一支小小的考察队开进了龙门石窟。这支只有5个人的考察队,却集中了中国古建筑史研究的青年才俊。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已是海内外知名的建筑学家,他们的学生陈明达、赵正之也崭露头角。

    他们将对龙门石窟进行全面踏察,虽然只有五个人,但分工却是很严细的,刘敦桢负责洞窟编号及记录建筑特征,林徽因考察佛像雕饰,梁思成陈明达负责摄影,赵正之抄铭刻年代。

    一进入龙门,林徽因就被石窟那博大雄浑的气势深深地震撼了。

    这座开凿在北魏太和年间的洞窟,经过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代的雕造,已蔚为大观,唐贞观以后,龙门又逐渐成为贵族、皇室造像活动的中心,两山窟龛层层密布,全山造像多达10余万躯,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三大石窟。

    驻足龙门山下,骋目四望,一座座洞窟掩映在山树之间,石头的韵律在这里形成了一派浑然的交响。

    石径崎岖坎坷,生满滑腻的青苔,径上灌莽丛生,羁绊着人的腿脚,使攀援者步履维艰,不小心就要摔个跟头,尽管大家都是脚力强健的青年人,一座山没有爬到一半,都已精疲力尽。

    林徽因本来打了一把遮阳的桐油布、紫竹柄湖州雨伞,没想到这把雨伞却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爬山时正好让它作拐杖,进洞窟考察,山蝙蝠横冲直撞,只好打起雨伞,抵挡横飞的蝙蝠和雨点一样落下的粪便。她头上扎了一块羊肚子毛巾,看上去像个赶路的农妇,这身装束曾让陈明达、赵正之两个学生大大的吃惊了一番,戏说林师母这一身打扮,真像地道的河南小媳妇了。

    林徽因却怎么也笑不起来,眼前的景象正在让她揪心,龙门石窟大部分开凿在寒武、奥陶纪石灰岩上,窟区内喀斯特溶洞及岩石中的构造裂缝上,长满了荆棘、侧柏之类的植物,庞大的根系让一块块石头松动开裂,因此常有岩体崩落的现象。洞窟内常年渗水,阴暗潮湿,不少雕像已被剥蚀得面目全非。一些洞口被茂密的茅草和丛生的荆棘遮掩,人要进洞去,就得先把这些挡路的草莽费力地拨开,往往会有一两条肉滚滚的花蛇从灌木丛中出来,惊得林徽因立刻起一身鸡皮疙瘩,两个学生不得不先quot;打草惊蛇quot;。

    然而洞窟的美毕竟是遮掩不住的,进了古阳洞,林徽因的情绪立刻好了起来,这座最早开凿而又规模最大的洞窟,进深差不多有十三、四米,高有十几米,中间的高大雕像约有五、六米,奇怪的是主尊两旁的雕像是菩萨,而主尊却是道家天尊的形象,大家不由得高声称奇,刘敦桢说:quot;这并不奇怪,这主尊像原本就是释迦牟尼佛,你们看,他旁边立的这二位,一位是文殊,另一位便是普贤,肯定是释迦牟尼的面部被风化掉了,后来让人补上去的,移花接木,用道家的天尊取代了佛祖。quot;

    梁思成凑近看了看说:quot;这肯定是清末补上去的,门户之争何至于此!quot;

    林徽因却被这座大洞窟的艺术建构迷住了,这座洞窟完全利用天然石洞修凿而成,窟平面近似马蹄形,主佛两壁是排列有序的开凿的佛龛,在两个佛龛之间及上方又加凿无数小龛,佛像近千座,整个窟内壁面琳琅满目,富丽堂皇。

    林徽因看得入了迷,她把画板架在膝盖上,入神地临摹着,不停地说:quot;太美了,真是奇迹。quot;

    刘敦桢笑问:quot;徽因,又写诗了?quot;

    林徽因说:quot;这首诗1500多年以前就写在这里了。石头的诗篇是不会风化的。quot;

    陈明达和赵正之拍手叫道:quot;这才是最好的诗呢!quot;

    林徽因兀自指着雕像让大家看:quot;你们来看一下,这就叫秀骨清像、quot;褒衣博带,这和南朝的画风太接近了,老夫子,你来看一看,这衣纹,这线条,像不像顾恺之的画?quot;

    刘敦桢凑过来仔细看了看说:quot;嗯,是有《洛神赋图》的韵味,徽因,你真是好眼力,其实顾恺之不但画画得好,他更善长雕塑佛像,可惜这一点不为世人所知。他雕塑的佛像很多像他的朋友戴逵的手法,面容清癯,两肩削窄,是真正的秀骨清像,这也是被东晋、南朝共同体认的艺术风格。南朝的贵族,平日讲究漂亮的容貌,涂脂抹粉,穿着宽大的衣服,结着宽带子,戴着高帽子,出则乘车,人则扶侍,整天饮酒赋诗,吃药学仙,挥麈谈玄,坐而论道,装出一副神仙的样子,肤柔骨脆,不堪行步,这种流风相仿相习,便成了秀骨清像一派风格的社会基础。quot;

    林徽因笑道:quot;大家听好,老夫子又给我们上课了。quot;

    刘敦桢忙抱拳拱手,连称:quot;惭愧!惭愧!quot;

    林徽因说:quot;别忙着打拱,接着讲,挺好的。quot;

    刘敦桢笑道:quot;要讲雕塑风格,可就轮到徽因你给我们上课了。quot;

    林徽因说:quot;上课倒不敢,不过有些想法还要跟老夫子探讨。我觉得龙门石窟造像所体现出的这种艺术风格,和北魏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的政治主张有关,北魏迁都洛阳后,中原汉族褒衣博带式服饰,风行北方,南朝的思想和艺术传入北方,给佛教艺术的发展造成了新的条件,你看这些佛像所表现的秀骨清像式的瘦削形体,衣带宽大的褒衣博带式的服饰,雍容安祥,表情温和,潇洒飘逸,完全代替了北魏前期面相丰圆、肢体肥壮、神态温静的风格,这种造像艺术风格和服饰的变化,显然是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借鉴东晋南朝和中原汉文化的结果。quot;

    刘敦桢击掌赞叹:quot;精彩!精彩!北魏造像艺术的后期变革,算让你讲活了,因为有对云冈石窟的研究,你才有这样精辟的见解,这次考察回去,你一定要好好写篇论文。quot;

    听林徽因这么一说,大家再看石窟里的造像,果真风格朗然,不仅佛像体态扁平修长,面像清癯秀美,眉目疏朗,颏尖唇薄,脖胫细长,两肩削窄,就连那壁上浮雕的飞天,也一样是修长飘逸,上著短襦,长裙曳地,窈窕轻倩之姿,洋溢于形象之外,quot;褒衣博带quot;和quot;秀骨清像quot;的风格,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梁思成和陈明达的照相机不停地闪动着快门,大家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考察资料,整整四天的考察,他们踏遍了龙门石窟的群落。

    结束了龙门石窟之行,林徽因、梁思成又进入一层新的境界,他们转道7大古都之一的开封,作中国古塔的考察。

    首先闯入他们视线的,是开封忧祐国寺的铁塔,这也是他们考察的第一个目标。这座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琉璃砖结构,平面8角,13层,高近60米,外壁镶嵌褐色琉璃瓦,酷似生铁浇铸,故称铁塔。

    林徽因、梁思成来到这里时,塔基因黄河泛滥已淹没于地下,他们是第一次走近这座号称quot;天下第一塔quot;的古塔,抚摸着塔身在褐色琉璃瓦上浮雕的飞天、降龙、麒麟、菩萨、力士、狮子等图像,林徽因赞不绝口,连称quot;真是绝代佳作!quot;

    通过底层淹没了一半的圭形门洞进入的塔身,沿着砖砌蹬道,攀援168级台阶则达塔顶,远眺行人如蚁,纵目北方,但见黄河横空如出天半,果然就有了quot;黄河之水天上来quot;的那一份感慨。远处的帆影,星星点点,明明灭灭,隐隐现现,中原大地宛如一幅苍茫的图画。

    从塔顶下来,再仰望宝塔的飞檐抖拱,宝瓶式的铜塔刹,造型宏伟挺拔,如青天巨柱,平生出一种倚天抽剑的豪气。

    天清寺的繁塔,让他们领悟了另一种美与力的永恒,这座开封东南的古塔,始建于宋太祖开宝年间,至淳化元年方才竣工,虽然现在已成为残塔,但因明代在残留的3层塔身上加建7层小塔,反而有了十分独特的风貌。

    梁思成对刻在塔壁上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十善业道经要略》,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扶着眼镜贴近碑刻细细鉴赏。林徽因在塔外打开了速写簿,描画着巍峨的塔影,这种经过巧妙补缀后的残缺美,令她震撼。她感悟到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残缺与完整,宽博与窄狭,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另一种完美,这种完美,是需要人的心灵去补充,去领悟的。

    离开开封,他们抵济南与他们的学生麦俨增会合,驱车东进到历城、章丘、临淄、益都、潍县,又回济南再南下长清、泰安、慈阳、济宁、邹县、膝县等十一个县,考察神通寺四门塔、辟支塔、慧宗塔、法定塔、兴隆寺砖塔、铁塔寺铁塔、法兴寺宋塔、龙泉寺明塔,岱庙、县文庙、寺殿等古建筑。

    山东之行不仅积累了第一手珍贵的建筑资料,也启发了林徽因的艺术灵感。她一路走,一路写诗,许多佳作成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山中》一首诗写道:

    紫色山头抱住红叶,将自己影射在山前,

    人在小石桥上走过,渺小的追一点子想念。

    高峰外云在深蓝天里镶白银色的光转,

    用不着桥下黄叶,人在泉边,才记起夏天!

    也不因一个人孤独的走路,路更蜿蜒,

    短白墙房舍像画,仍画在山坳另一面,

    只这丹红集叶替代人记忆失落的层翠,

    深浅团抱这同一个山头,惆怅如薄层烟。

    山中斜长条青影,如今红萝乱在四面,

    百万落叶火焰在寻觅山石荆草边,

    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

    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

    这首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一个行路人置身于自在自然的感觉,心境与山景,完美和谐,迥出尘表,令人一唱三叹。

    她的《黄昏过泰山》,则表达了另一种情愫:

    记得那天

    心同一条长河,

    让黄昏来临,

    月一片挂在胸襟。

    如同这青黛山,

    今天,

    心是孤傲的屏障一面;

    葱郁,

    不忘却晚霞,

    苍莽,

    却听脚下风起,

    来了夜——

    她心的孤傲的屏障,在山的怀抱中为之一开,胸襟挂一片月光,全部的感觉便溶人了这橙色的苍茫。

    最使林徽因倾心的是她同梁思成陕西之行,在此之前,梁思成曾与黄宗江、麦俨增等先期对陕西的古建筑进行过考察,此次行程是应顾祝同之邀,到西安作小雁塔的维修计划。

    西安的大小雁塔,让林徽因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古塔建筑那种独特的美的韵律。

    座落在西安市南慈恩寺之内的大雁塔是一座多层楼阁式青砖塔,关于这个塔有一个迷人的传说。

    当地百姓说,曾有群雁飞过慈恩寺,领头的雁突然坠落地上,众僧大为惊愕,以为菩萨显灵,遂在大雁坠落处建了一座高塔,把死雁埋在塔下,故名雁塔。

    这座古塔建于唐永徽三年,玄类为保护由印度带回的经典,唐高宗出资在寺的西院建造此塔,初建时砖身土心,平面方形,为5层,唐长安年间,用青砖改建成7层,可由塔内攀登顶层,唐大历年间又改建为10层。

    林徽因和梁思成被塔门精美的线刻佛像迷住了,西面石门楣的quot;阿弥陀佛说法图quot;,传说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图中的佛殿笔笔都是按着比例刻画,屋脊上的兽吻、飞檐、风铃、斗拱、柱基、石阶等,都表现得清清楚楚,将唐代建筑特色全部展示了出来。林徽因说:quot;如果将来有人搞一个摹本,唐代的营造法式,就有一个大致轮廓了。quot;

    小雁塔在西安市南郊,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是为收藏经书而建,因比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

    最使林徽因称奇的,是小雁塔三次离合的奇迹:明成化末年地震时,塔从顶到底中间断裂一尺多宽的缝隙,明澈如开了一道quot;通窗quot;,但正德末年地震,将塔中裂缝自行弥合,天衣无缝,人皆称奇。第二次是明嘉靖乙卯地震,塔身又被裂开,癸亥地震,又复合无痕。第三次是清康熙辛未,塔又震裂,辛丑地震中又自行复合,这真是一件令人难以解释的奇事。

    小雁塔三次震裂三次复合的现象,给了林徽因、梁思成更多的启发,为他们制定修复小雁塔的计划,提供了历史的依据。

    而林徽因却更多地看到了中国塔文化的意义,那不仅是一份壮美,一种力量,更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民族风骨,它的文化内涵,象征着真、善、美的人格,既体现了佛家的quot;无常quot;、quot;无我quot;、quot;寂静quot;的真谛,又展现了一个民族创造的超凡人圣的人生终极价值。

    在此期间,林徽因、梁思成还北去耀县,考察了药王庙,按照原来的设想,还要西行去敦煌考察莫高窟,但因时局紧张,此行未果,成为他们的终身遗憾。

    然而这次西安之行,却又一次为林徽因quot;建筑意quot;的理论建构注入了灵动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