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重器 > 第十九章 我的事业不在于此

第十九章 我的事业不在于此

作品:大国重器 作者:玄蓝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今收获颇丰

    外卖生意进一步完善了人员配置,加快了工作流程,白云又承诺教大家炒菜的手艺,所有人都很高兴,特地又去市场上买了一件青岛啤酒

    一群人在护城河边,坐着塑料矮凳,吹着夜风,吃吃喝喝,聊聊,惬意无比

    这时还没有夜摊、没有烧烤

    护城河边就他们十几个人,感觉别有一番情趣

    酒足饭饱,众人一起动手打扫完卫生,收拾好锅碗瓢盆,准备带回学校清洗还没燃完的煤球也被取出来浇熄,过马路的时候顺手扔进了垃圾桶

    炉子依然是借放在门卫室,白云又去买了两包烟,送给门卫大爷,得到了一阵感激

    洗完餐具,大家各回寝室

    “云,你真的要教他们?”上楼的时候,包文山与白云一起抬着锅,静静地问道

    刚才白云宣布教大家炒菜的时候,他虽然有些想法,但没有在众人面前开口

    现在只剩他们几个了,他便问了出来

    “为什么不教?”白云反问

    “你不怕他们学会了,也跟我们一样做外卖?这生意流程简单,跟着做两次就会了关键是菜要炒得好,让大家觉得好吃,生意才能长久你把他们教会了,不怕我们没了顾客?”徐洋从回来的路上就在静默,现在也开口道

    “老严,你怎么想的?”白云没有回答,问严季和道

    严季和端着塑料盆,大大咧咧道:“我没想好不过你既然要教,那就教嘛没有你也没有这个生意,所以我想得通”

    “我不是怪云我只是觉得这样太便宜他们了!”包文山赶紧涨红了脸,解释道

    白云笑笑:“没事,大家有啥把话开,比在背后生闷气好你们也知道,现在就我一个人负责炒菜,累死累活,一就能做这么多所以要想生意扩大,多挣钱,教徒弟势在必行”

    “那你教一两个就是了,何必都教”

    “就是要都教,才能看得出谁愿意跟我们,谁想另立门户”白云淡淡道,“学校几千个学生,我们一家吃不完,多两家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意”

    三人想想,点点头,认可他的判断

    在不继续增加人手,尤其是炒菜的厨师的情况下,他们全负荷开工,也只能满足不到百分之十的外卖需求

    这样看来,多两家也不算啥大事

    就是心里有些不舒服

    这个感觉,好像是自己的钱,被别人偷了一样,怎么想怎么别扭

    白云用左右手交换,空出右手,拍拍包文山的肩膀:“你们啊,考虑问题还是太简单,看得不够远我问你,像这么赚钱,又容易模仿的生意,学校里其他学生就光看着?还有周围的餐馆,必然会跟风

    这个时间短则一两个月,长也不会超过半年一年我们能够独家经营的黄金时期,就只有这么点

    这么短的时间,你有几个能出师?

    他们想学,那我就教

    怕的是等他们学会,护城河边早已经灶台林立,学了也没用,还是只能跟着我们干!

    与其面对羡慕嫉妒的眼神,还不如敞开他们的上进路,让他们看到希望,赢得他们的感激,平时做事会更加负责,不是更好?”

    “你是这生意做不长?”

    听他推心置腹一番解释,包文山三人释掉了心头芥蒂,又开始担心起来

    “我是学校外卖这生意做不长,但外卖本身,还是大有可为的除开学校,还可以去店铺集中的商业区做,去工地做,所有人群密集,且缺少单位食堂的地段,都可以做,客源广得很!这门生意完全可以一直做下去,做大做强!”

    包文山等人眼睛一亮

    是啊!

    谁一定要在本校做来着,其他大专院校、职高中专、中学,都是极好的优质客源集中点啊

    还有白云的商业区、办公区,那些地方的消费能力更高,利润更大

    这外卖,的的确确是可以把它当做一项终身的事业来做!

    前景非常光明!

    视野一开阔,胸襟就开阔

    再回过头,审视之前的担心,他们自己都不由得感到好笑这么肚鸡肠,能成什么大事?

    白云看他们神色,知道已经消化完自己的话,又悠悠道:“再,我也没准备一直做下去”

    “为什么?”

    包文山三人同声惊呼起来

    这么赚钱的行业,白云居然只打算赚一把就跑?他们想不通

    改革开放十来年了,大多数人的思维,还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干一行爱一行,一做就是一辈子,在这个单位入职,也在这个单位退休,这是很正常的

    看到外卖这么赚钱,白云又给他们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都在考虑,以后是不是放弃所学专业,改行专做外卖餐饮算了

    结果白云却将之视若敝履,直把他们震得一颤,世界观都有些颠覆了

    这人和人,咋就这么不一样呢?

    “因为餐饮太简单”在三人逼视的目光下,白云轻描淡写地道

    太简单?

    这什么鬼扯理由!

    白云不待他们追问,就又道:“简单就意味着门槛低,容易被模仿,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而众多对手的出现,又导致可被替代性增强要想做得长久,需要经营者八面玲珑,会拉关系,会做人,能摆平黑白两道做起来很是辛苦,还可能会被拖欠用餐费,导致餐馆倒闭风险大,利润低,这种生意谁爱做谁做”

    他的话再次让包文山三人陷入了沉思

    “不做外卖,你决定做什么?有目标吗?”包文山想了想,问道

    “当然是技术性强,别人无可替代的行业比如……”白云瞟了他们一眼,拉长语调道,“制造业!”

    “制造业!”

    “现在那么多工厂都半死不活,全靠银行贷款撑着你居然制造业是无可替代的!八十年代你当工人,会有无数人削尖了脑门去,可现在只有实在没办法的,才会接受分配,去工厂,你还想搞制造业,你没疯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包文山和徐洋都吼了起来

    九十年代初,是制造业的最低潮

    数以万计的国营工厂陷入三角债困境,经营困难销售货款迟迟无法收回,有许多已经变成了烂账、死账没有资金,厂里开不了工

    即便开了工,生产出来的产品,要么卖不出去,要么再次被人拖欠

    全国的企业都被三角债拖得焦头烂额,国家为了让企业可以正常开工,已经多次指令银行抹平无法收回的贷款,希望重新来过,让资金再次循环起来

    可要不了半年,三角债又再次泛滥

    现在情况已经恶劣到,国内对于国营企业体制是不是应该保留,是不是需要推倒重来,都抱有极大怀疑,在高层展开了激烈争论

    毫不夸张的,一旦银行收紧银根,不再发放新的贷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国营企业都会轰然倒塌

    新分配的大学生,都会对工厂避如蛇蝎

    这种形势下,白云放着眼前好好的外卖不去做,居然想去从事制造业

    这不是疯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