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重器 > 第五十五章 名额

第五十五章 名额

作品:大国重器 作者:玄蓝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苏城距离京海不远,严季和坐当晚的火车,第二上午就到了

    隔,他就打来了电话

    京海市就在首都边上,属于首都经济圈,工业企业非常集中作为飞鸽自行车的原产地,这里的自行车零部件企业多且产业链齐全

    严季和不但顺利找到了京海轮胎厂,跟对方展开了接触并且还通过对方,了解到京海自行车配件厂就能买到各种规格的自行车辐条,不需要再另外找其他外协厂家加工

    起来国营厂真是一家人

    尽管虎丘商机厂只是一个区级机械厂,但是当他拿出介绍信,立即受到了京海轮胎厂的热情接待

    虽然他只是个毛头伙子,对方厂领导也集体出动,在当地酒店给他办了一桌接风宴满桌的大鱼大肉、好酒好菜,各路人马敬酒不断,严季和尽力招架,最后还是被灌的酩酊大醉,直接出溜到了桌子底下,怎么回的招待所都不记得

    “京海人太热情了,昨才喝过,他们今又要给我办酒席,我竭力推辞,好不容易才推掉要不然今我多半又会被灌醉,啥事都办不了”严季和心有余悸地道,话里透露着一丝喜色,显然对轮胎厂如此高规格的接待感到很舒服

    “人家只不过是想借着你这个名义,大吃大喝一顿罢了,你别想多了,接下来该怎么谈就怎么谈,别以为人家就是真对你好规格、价格、供货方式、结款期、货物托运,有够你扯皮的”

    南书记在旁边听到电话内容,不咸不淡地道,泼了他一瓢冷水

    别人不知道,他在书记这个位置做了多年,难道还不清楚?

    书记,听起来很威风,在厂里一呼百应,可财务纪律管着,没有理由,想要吃顿好的都不行

    当初他还不是借着兄弟单位学习、考察、接待设备安装单位各种名义,带着厂里一帮领导大吃大喝至于对方是谁,重不重要,谁在乎!

    严季和以为人家跟他是客气,其实人家眼里就没他,只有桌上的酒席

    还是太年轻

    就拿这次他们订购的几台设备来,几千块钱的东西,人家巴巴给送上门来,指不定就是想跟着吃顿好的呢

    白云听他解完其中缘由,哈哈一笑,不以为然

    如果吃顿好的,就能让对方如此积极,并提供完善服务,那就太划得来了

    不得不,姜还是老的辣

    事实正如南书记所,严季和百般推脱,最后还是被人家抓住机会,请了几顿好的,当然,他每次都喝翻了

    然后到谈业务的时候,对方也还是比较客气,供货没问题,要多少有多少如果有部委的生产计划,他们可以按计划内价格供货要是苏城自己搞的产品,那对不起,只能照计划外价格结算

    规格么,都是国家制定的标准,就这几种

    指定加工,可以,但要等他们完成了生产计划,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再给他们安排生产,什么时候能做出来,他们不能确定

    同时,模具、设计等开发费用,必须由商机厂自己承担

    这些都好,涉及到货物托运,轮胎厂则概不负责商机厂需要自己去联系火车车皮,办理托运

    严季和一项项谈下来,进展极其缓慢,他好几次都想发火,却只能咬牙忍下来,压着火一点一点跟对方磨

    白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严季和能成长到哪一步,他不清楚,但肯定比在学校时强很多

    这就够了

    他用严季和,一是念旧,二是此人忠诚他不需要严季和成为业务精英,能有中人之资,能提供一定的助力而不是任何事都让他亲自出马,那就足够

    以后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具体的沟通完全可以交给擅长的人去做,他只要负责监管就可以了

    现在,那就慢慢磨吧,一不行就两,两不行就十,总能磨出个结果来

    白云不着急

    他走徐科长的路子,在给了对方八百块钱的好处以后,又拿到了五百辆梅花自行车

    不过这大概也是最后一次从自行车厂拿货了

    就这五百辆,徐科长也是各个销售单位的指标上扣一点,东拼西凑腾挪出来的他已经了,这批货之后,希望短期内不要再来找他,找他也没用

    白云不会再找他了

    五百辆自行车,加上手里还有六十辆,按照每二十辆慢慢出货,足够支撑一个月

    时间来得及

    ……

    这两南书记很忙

    原来随着商机厂停工,除了来讨要工资,才会上门的住处,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职工都听了,如今有一个返厂复工的机会为了争一个指标,所有人几乎都来了,有打感情牌的,有打技术牌的,有蛮不讲理一定要一个指标的,还有人把家里的老人背来坐在他家门口,表示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如果不给一个指标,那他们以后就登门,找他要一口饭吃

    他的那些老部下也跑上门来,暗示只有老部下最忠心,要求、请求、哀求优先录用他们

    许多人着着,就哭了起来

    没办法,他们熬得太苦了,好容易看到一个机会,谁都不想错过

    厂里停工以后,最开始还拿百分之七十工资,后来就变成了百分之六十、五十、四十,到如今的三十

    一家人,就靠着几十块钱,抠抠搜搜活着,活得太艰难

    大人一年也买不了一身新衣服,孩子吃颗糖都舍不得,上学的学费,都只能省了又省,后牙槽都咬碎了才省出来若是碰到家里有个三灾两难,那就跟塌了一样

    这种情况下,还顾得上什么尊严

    只要让他们回厂上班,就是让他们给南书记磕头,他们也心甘情愿

    南书记使出了全身力气,挨家服,一再强调美好的前景,反复保证一定会让所有人都重新回厂,才将那些死活赖在他家不走的工人给劝了回去

    即便如此,他家门口,也被某些愤恨的工人,在夜里泼了屎尿,刷了油漆

    南书记顶着诸多压力,与生产科、技术科、车间主任经过多次讨论,反复权衡,第一批复工名单终于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