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 > 第十一回 崇正克邪朝珠显法 安良除暴泥像游街

第十一回 崇正克邪朝珠显法 安良除暴泥像游街

作品: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 作者:戚饭牛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却說湯撫台吩咐手下護兵,把閒雜看客驅至廣庭,這天井極大,可以客納千數百人。是日八月十八,又值天高氣爽,遊石湖、看串月之期,所以白相人比往日更加上幾倍,兼諸曉得今朝撫台在山上勘查,遊人都上山來,愈聚愈眾,從頭門起直到正殿階沿,立得搭搭鋪鋪,天井裏、衝天寶鼎裏的香烟轰轰烈烈,高透九霄。一應看客,大家鶴起子頭頸,站起子腳跟,望殿上看。要說大殿上一班戈什哈護兵人等,只待撫台號令。湯撫台吩咐:先把殿上物件盡行搗燬,然後把五通木偶泥像扛下,抛入石湖中心,消蹤滅蹟,不留半絲痕象,遺害將來。這個命令一出,你想這班年輕力壯的山東夸子,身體又長,臂膊又粗,拳頭又大,够什麽帶,砰砰訇訇,不消片刻,早把正殿上的窗櫺格子、枱條椅櫈、香爐蠟筌蒲團、長旛短旆,廟宇內一切裝潢物件,新新舊舊大大小小,有一樣打一樣,霎時间腳踢手折,打得落花流水,雪片相仿,滿地橫陳。然後湧上露台蓮花座,將五通神泥像想搬。

    說來真是奇怪,誰也不信。動手的人剛正奔上蓮台,扯開黃綢繡幕,正待要把泥像搬下,只見左右四個泥像,眼中撲撲簌簌的滴下淚來,猶如活人哭泣一般。這班動手的戈什哈護兵等見了此種神情,倒也縮住了手,心上一驚。並非膽小,泥像如何會得流出眼淚?自覺有些詫異,且行稟明一聲,再行移搬。内中有個護兵目,名叫笪得標,走下蓮台来謁撫台大人:“稟大人,泥像眼睛内流出淚珠,如同活人一般。”湯公聽了也覺為奇,移步走近蓮台,望繡幕框中一看——此时繡已扯去,獨賸幕框遮瞞小半,看不甚清楚,湯公用手一指,令把幕框一齊打去。護兵遵命,用力一扳,這幕框一齊拍落。望進去一無遮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子細一看,果然見泥塑木雕的偶像,眼睛裏撲簌簌滾下紅淚,顏色猩鮮,竟如雞血新殺一般。湯公自左至右看這五個泥像,左首兩個右首兩個一樣的出血淚,單單居中的一個,所谓三老爺的泥像上,面色如生,鮮豔活潑,眉開眼笑,喜容可掬。湯撫台看了大怒,頭髮上指,目眥盡裂,說:“你這邪魔,真是冥頑不靈!你左右的,雖是與你同是一般的邪神偶像,土木形骸,今日得知本部院前來,尚知大禍臨頭,將有殺身之難,故而膽戰心驚,急出淚血。獨有你自稱三老爺,害了多少人家費錢破業,玷污幾許閏閣貞淑,今對本部院,尚敢嬉皮頑臉,啞裝聾作。既有靈感,速即垂下血淚,本部院或可開一綫之恩。”言末畢,只見左右四個泥像,滿頭汗下如潮,摇搖欲墜,一眨眼訇然倒於蓮花座下。獨有中間一個三老爺,泥像面色轉現紅潤,嬉嬉似笑,危然不動。

    湯公看了,明知必有邪魔附屬,痛罵了一頓,即命護兵等動手,將泥像倒扳,與四個泥像一同扛至山下,出示遊街示眾。護兵奉命動手,那知這三老爺的神像,宛如銅澆鐵鑄,堅硬萬分,搖也不搖,動也不動。數十戈什哈兵士一齊用麻繩扳曳,再也無用。拖曳了半日,仍舊分毫未動。眾人只得停手,上來回稟。湯公大怒,說“豈有此理”,自己性發,走上蓮花座,對泥像一看,起右手在泥像面上摑了幾掌,只見泥面皮彩色一塊大一塊小的落下來。湯公把自己頸項內挂的珊瑚朝珠,拿起來一頭套在泥像頭頸內,立一立定,與泥神對面,把朝珠一扳,只見那泥像搖動。護兵等見泥像搖動,隨即趁势用力一推,這泥像砰訇倒於蓮台之下。眾人大為奇怪:數十有氣力人拖曳不動,撫台老年人,一串朝珠,竟能把泥像扳倒。足見正能剋邪。這三老爺實是利害,非待湯大人自己動手,他尚不倒。現在五個神像已經倒仆在地,湯公即命護兵端正繩索扛棒,把五個泥塑木雕邪神像扛往衙門,聽候示下。一面打道進城。山上下閒雜看客人等,並今朝遊石湖看串月的人眾,曉得湯大人將五通神扳脫扛進城中,一路傳說紛紛閒人,看撫台坐轎下山,兩個兵丁扛一個泥像,自有好事少年跟隨進城看好看的。胥門横塘一帶,家家談說此事,最是弗色頭是廟祝阿狗,用練條鎖了頭頸,横拖豎扯,押進城來,交吳撫管押起來。山上空廟打得不亦樂乎,大殿打得乾乾淨淨,二殿三殿書房書院,都發封起來,隔日再發縣查封,然後燒燬。此是後話,暂擱不提。

    却說湯撫台打道回衙,從行春橋一直過斷橋灣、横塘鎮、彩雲鎮、七里塘、棗市,上萬年橋,進城胥門。城門官跪接上來,遠走道前街,右轉灣侍其巷,過董橋、蜜蜂洞進轅,吹吹打打,三炮連聲。一路看客人山人海,也有人說多事的,也有人說為民除害的,也有人說得罪神道,冥冥中定要報復作梗的。三人說九頭话,莫衷一是。湯公回轉衙門,將日間上方山上的情形,一一告訴紹興刑名老師爺。老紹興聽了,也說詫異之至:“東家正能剋邪,為民除害,其功非淺。”一面把起好奏章稿底,喚徒弟呈於東家。一班學幕的小紹興師爺,手捧奏稿,深深作揖,呈奉東家。湯公呼腰曲背接了奏章稿底,略翻一閱,藏入袖中,攜歸簽押房再行細看下行。一面再與老紹興商量:今日已將五通邪神泥像悉數扛回,香火廟祝魏阿狗,現交吳縣姜霞初管押,在彼暂寄外監,再行定罪發落。老紹興一只眼睛開,一只眼睛閉,手裏拖了一枝長旱烟筒,想定念頭,說:“東家,這件大案,非同小可,不比尋常。據晚生愚見,最好出示,張貼六門三關、城廂内外、大街小巷、長弄短灣、里頭橋脚,百姓看見之後,傳三首縣知縣上轅,交代知縣官分期當差,一月分上中下三旬,把這五個邪神泥像金鑼示眾。等到一月下來,六門三關幾百條街巷橋弄,自然遊到周遍。蘇州百姓人人聞見。並將十八日在山上捉到之師巫三百六十三人三,縣監裏分押一百廿一人,不分男巫女觋,與五個泥像同時游街示眾。”……三縣官唯唯連聲,湯公端茶送客。縣官退出撫轅,各遵憲諭照辦。當日長洲縣縣官李廷揚,吩咐手下差役將五通神泥像扛抬至本縣,然後再連同所押師巫一百廿一人,同時遊街。自己上轎打道回衙,撫台命令,豈敢延宕?所以一回本衙,上房也不進去休息,隨即升坐大堂,傳集六房書吏三班皂役,吊齊本縣衛兵史官,立即當堂出示畫行,着各圖地方保正村董鄉圖,隨地隨時照料,不許痞棍流氓滋擾生事造謠,分派日期,把泥像師巫,儘十日上旬內遊遍全縣城市鎮鄉村莊里巷。史官傳諭已畢,打鼓退堂,手下兵役人等自去遵諭照辦。把五個泥像分作五杠,在監牢裏提師巫男女共計一百二十一名,用粗蔴繩牽縛,十名押一兵,分作十二隊走,敲鑼、掮牌自有地方夥計當差,一羣人等出衙門,看準路程圖,排定日脚出發。此時衙門前的看客興高采烈,為目所未覩,擁擠不消說得。一路過來,無一處不人山人海,看的人都議論紛紛。从初一起至初十止,長洲縣境總算走遍。十一挨着元和縣輪值,縣官潘庭碩接手照辦;廿一挨到吳縣縣官姜霞初,也照長元兩縣辦法。城裏人老老小小、男男女女,新鮮活巴戲足足看了一個月,眼福實在不少。等到城鄉內外各境統統遊遍,长元和三縣知事官上轅來覆命銷差,五個邪神泥像,仍舊扛到撫院收管;其餘男女師巫三百六十三人,還押三縣外監。三縣銷差不提。

    再說湯公將上項事寫成奏章專摺拜本,六百里快馬雙牌晉京,六十日工夫,御旨下來:便宜行事。撫院得了京批,遂即择定明年正月元日,一趁民間休息之時,出示懸挂頭門,再貼四言白話告示於通衢,裨眾咸知。時光容易,轉瞬歲闌,百姓人等看見了告示,又是拍手拍腳,歡喜得什麽似的:新年裏又有新鮮戲看了。舊年還有許多人未曾看見,今年新年,工商歇業,趁此時間可以廣廣眼界了。所以閭閻街巷,大家小戶,專盼年初一到上方山看放火。一傳十十傳百,大除夕不睡,眼巴巴只等天亮。一到天亮,胥門一帶格外鬧熱,三五一羣,八九一隊,紅男綠女,新年裏都打扮得衣裳楚楚鞋帽整齊,還有做小生意的人,越加擠軋。也有出阊門的,城裏人攏總出城,幾有空城之概。巳牌時分,撫院上大小官員皆來賀禧,湯撫台今日有事出城,藩臬兩司府道縣佐,武官自中軍守備各營汎地,共有七十餘員,一齊護衛撫台出城。正是好看之極。欲知湯公到上方山如何情形,且聽下回分解。

    評

    五通邪神,本唐人筆記中所謂山魈木魅之流,湯公除之是也。吳俗尤負有佞鬼之名,焚香奉佛,習為故常,耗財既多,昧心滋甚。得贤豪長官起而闢之,厥功偉矣!

    魏阿狗為廟祝,亦不過為貧困所迫耳。邪神之罪與彼無干,而湯公必欲下之桎梏,殊為不解。

    全篇自上山至下山,洋洋灑灑,极描寫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