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 > 第十四回 老趙小趙共投官 振興鴻興各果腹

第十四回 老趙小趙共投官 振興鴻興各果腹

作品: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 作者:戚饭牛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却說衙役把趙金龍呼么喝六,横拖硬擁的提進衙門來,知縣官陸大老爺早已高坐堂皇。張千李萬等差人上前,打了一籤銷差稟到,將公事帶過一旁,自有值堂差人接過。趙金龍當堂跪下,身體發抖,膽戰心驚。陸官對他上上下下子細一相,看他狀態,却是一個安分守貧的手藝工匠模樣,絕無下流不肖架形;看他父親趙灶虎,必是個貪吃懶做的遊民。雖是父告子逆,不得視為具文,但是內中亦須分清皂白,不可聽乃父一面之辭,就把案情草率斷理。

    陸官想定主意,命把原告趙灶虎帶來,差役一聲吆喝,即將趙老頭帶上,跪於案下。陸官再問他住址、年歲、營業、金龍是你何人、何以要告他忤逆,須得從實說來,倘有半句虛偽,一經本縣查明,非惟不准,反要重辦。這兩句說話,已有些廻護金龍的意思,灶虎那裏明白,仍舊扮出窮爺面孔,一門心思稟上來,說得儿子不好到二十分地步,如何聽信妻言,如何貪吃懶做、不務正業、不敬老父……一一稟完,仍舊嘮唠叨叨。差役喝住。陸官道:“你是他爺,從古道養兒防老、積穀防饑,人家生男育女,原為老來侍奉起見,古今世界人人同具此心,誰無父母?做父母的衣食教養,誰不望兒女孝順以娛晚年?但是其中亦當分出貧富病健情形,你是他父親,來告他不務正業,你自己所作什麼生計?年紀也未耄耋,走得動吃得落,窮人一家數口,也不能全靠仰事俯畜。你現在家中,平時做生意否?春夏種田否?”趙灶虎聽了,眼睛一白一白,兩只上下替换煞,一時想弗出如何還答,亦算眉頭一縐、計上心来,只好推託中年多病,所以不能做工,並非貪吃懒作,就是要靠兒子,也出於無奈。否則自己强健,正可幫兒子的忙,替兒子撑些产業,何致反要弄到被親生兒子看輕、媳婦憎厭?說時,跪在案前,爬倒在地上,嗚嗚咽咽假作哭的樣子來。陸官聽了他說話,一半知道他胡說,隨即喝住了,命他跪过旁邊。

    遂唤他兒子金龍跪上一步,問他何以聽信枕邊言語,獨顧妻子、不顧老父?快把實情供上來,若有半句虛話,定當加等治罪。那趙金龍從出母胎,未曾見過灶君老爺的,故而一見公差,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提進衙門,又是膽戰心驚。此刻看見縣官面孔並不凶險,故而心思略定,頭腦略清,現在聽得傳唤,叫他跪上一步,金龍遵命,把膝饅頭移動,跪近公案,恭恭敬敬老老實實,把自己家貧,賺錢不多,無力孝事老父的情形苦衷稟上。言語之中,並不提及父親酒水糊塗。陸官聽了,暗暗點頭,別樣不問,倒問他说:“你們父子兩人,來此已多時,想腹中一定饑餓了——”隨喚公差李得勝,到帳房内去取銅钱二百来。李差奉命,到帳房內取小銅錢二百,呈於公案。陸官伸出手來,將一百文授与趙灶虎,一百文授與趙金龍,笑嘻嘻對他二人道:“本官腹中也饑餓,想必你們二人也饑餓,你們窮苦,諒來决未带钱来打官司,本官回到上房去吃飽肚皮,再好來審斷官司。你們二人,可先把錢去到飯店裏吃飽肚皮,再來聽候審理。速去速來,不可眈閣。本官有一句要言吩咐你們,今朝你們父子二人,既到衙門裏來對簿公庭,有父不父、子不子的道理,須得待本憲審理明白,把案由結束,始可父子如初。此刻如同仇敵,同出去,不可在一家飯店吃飯。灶虎你往東,金龍你往西,早吃完者早來候審。”說罷立起身來,踱進麒麟門內堂去了。堂上站班的三書吏皂隸,照例打點擊鼓,連聲呼喝,退堂散班。

    今朝趙老老倒是心中怀疑不定:告忤逆,老爺有賞錢吃飯,無怪滿縣百姓說陸官好。照此看來,真正是好!一頭想,一頭攜了青蚨,聽老爺命令,腹中正在有些蛔虫叫、酒蟲癮,來得正巧。出衙門,急匆匆望東市心,來鴻興館來吃飯。走上樓梯,揀靠窗桌子上坐下,自有跑堂的小二官過來,把抹布一揩,笑逐顏開的說:“老伯用什麼點什麼菜?”這是酒保的照常見客的老规矩,人人上來是人人這般對待的,趙老老今朝心裏的快樂,真是從出母胎第一遭,坐下来點了兩樣菜,打了三角酒,有公事在身,不敢淺斟緩酌,吃了飯還鈔問價,連小帳九十七文。看官看到這裏,大為不然,要責問編書人道:三瓶酒兩盆菜,遠有飯,外加小帳,何以還鈔只有九十七文呢?豈非大大一個漏洞麼?列位有所未知:二百年前的時世,與現今天遠地隔,大不相同。康熙年間,白米二文一升,拿一個銅錢進醬園,可買一碗油、一碗醬、一碗醋、一碗酒,叫做四碗一文錢。到此刻聽了這話,誰人肯信?彼一時此一時!閒話丟開,言歸正傳,趙灶虎吃飽肚皮,滿心適意還了鈔,下樓出得店門,一直緊步再進衙門來候審。兩廊衙役看見趙老進來,面孔上紅雲兩朶,知他一定吃了三酉兒,喚住了他,在班房長櫈上叫他坐定,與他搭訕,瞎三話四。

    書中話分两頭,说了一頭,撇了那邊。再要提起趙金龍,在堂上領了一百青銅錢,出了衙門望西走,就在衙門右首横街上振興館老飯店裏進去,穿堂裏與人并桌坐了,叫了一盆青菜入油荳腐,別樣小菜不叫,吃了四碗飯,共用去十三文。當时飯店裏的飯,兩個青钱一碗,四碗八文;青菜油荳腐四文一盆,再加堂倌洗面手巾小帳一文,故所以共總只用去十三文。再賸八十七文,袋好搭膊裏,走出振興館店門,別處概不停留,一直趕到衙門來候審。這時已經未牌時分,知縣陸老爺飯亦吃舒徐,重整衣冠,擊鼓打點升堂。此時看客聽得鼓聲鼕鼕,差役吆喝,皆來滴水檐前看審官司,立得擁擠異常。知縣踱出麒麟門,公案内坐定,六班書吏差役照例兩旁站立,傳喚趙金龍上堂。一聲呼喚,趙金龍當堂跪下。陸老爺笑微微問他道:“金龍,你飯吃過否?吃飽否?酒吃幾斤,菜吃幾碗?”一一問過,金龍將吃去十三文告稟陸老爺,說完,在袋裏摸出八十七文,送呈案上還老爺,“謝謝老爺”。陸知縣聽他言語,對他看了一看,點了幾點頭,然後再提趙灶虎。

    此时趙灶虎酒性正發作,兩爿面孔紅如猩猩屁股,連耳根都紅,好像關公單刀赴会過江轉來,七跌八衝,跪在堂上,蹲倒子頭,恨弗得睏下去的樣子。陸官看了一半明知,亦是笑嘻嘻問他道:“趙灶虎,你到那裏去吃的飯?飯吃幾碗,菜吃幾樣,酒吃幾斤?”此時這位老伯伯,似醒非醒似夢非夢,吃的東西、用的錢數,已经糊糊塗塗,忘記得乾乾淨淨,再也回答不出半句。今聞縣官一問,似乎一嚇,略為清醒些些,勉强打起精神稟道:“青天大老爺……青天大老爺賜賞了小的一百大錢,小的奉了青天大老爺之命令,一出衙門,不敢到小飯店裏去吃酒飯,揀一家大酒館裏吃的。小的對堂倌說的,今朝小老來吃酒吃飯,這錢是青天大老爺赏賜的,他們相信的,曉得青天大老爺是好官,所以今朝小的吃的酒菜,滋味格外討好。謝謝青天大老爺……銅鈿用完,齊巧正好,不多勿少,大老爺真是青天,賽过仙人,阿彌陀佛。不肖金龍的忤逆,一定要求青天恩准,重重辦他一辦,代小的趙灶虎出這一口惡氣。大老爺公侯萬代,立刻高陞……閻羅大王”一套麻嚌麻嘈的說話,三班站堂也聽得抿嘴暗笑,若不在堂上,大家都要捧腹噴飯。陸官聽了,明知他已入醉鄉,忽地裏把驚堂木一拍:“趙灶虎!你實在好!你倒来告兒子的忤逆,本憲與你一百錢吃飯,你竟敢去吃酒,吃得酩酊大醉,把一百銅錢盡數用完,可見你平時好吃懶做。你兒子只吃去十三文,並不吃酒,所賸之錢,今猶交還本憲,足見平時勤儉當家。我看你這老頭子好無道理!”說罷,喝一聲來,衙役各應一聲。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評

    無辜良民一旦被陷面官,必且觳觫無對。庸吏不察,每易誣指,千古寃屈之事,無逾於此。觀陸公獨具英明,絲毫不爽,其赐錢買飯之舉,正所以試彼父子也。而鄉愚無知,立露其荒唐行跡。陸公智明,令人嘆佩。

    文叙趙灶虎酒後一節,詼諧百出,讀之令人忘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