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正月里算是比较平静的,没有太棘手的事情发生。
然而二月里的第一个大朝会刚过,通政司递进来一个边关急报,先是呈给了内阁,然后根据内阁的意见,又同时呈给了军机处。
军机处与皇帝之间,原则上不需要经过司礼监,所以比内阁更快递进了皇帝的书房案头。
奏疏是王之臣、毕自肃、满桂、陈仁锡联名上报的,内容则是辽镇广宁塞外喀尔喀蒙古炒化、暖兔、贵英诸部和蓟镇塞外三十六家蒙古部落,向蓟辽督师府请求赏赐和互市的事情。
历史上天启七年的冬季,塞外蒙古人经历了一次严寒雪灾的侵袭,不仅牲畜大量冻死,而且许多老弱妇孺人口,也冻饿而死,一些部落实在熬不下去,于是纷纷向大明求救,请求互市。
而大明之前一直采取贸易封锁的政策,对于沿边效忠的蒙古部落会适当给予钱粮赏赐,而距离较远、没有交往的部落,则一律不准互市。
王化贞在任蓟辽督师的时候,为了笼络辽西广宁北部的喀尔喀蒙古部落,每年都会给予钱粮赏赐,后来到了袁崇焕之后也是如此,虽然未经朝廷下旨允许,但慢慢形成了这样的惯例。
等到崇祯皇帝即位以后,这位素来对塞外异族没有好感的皇帝,在朝臣们的建议下,明令取消了对这些塞外沿边蒙古部族的赏赐和接济。
结果,这些部族不得不求助于后金,一年过后,纷纷成为后金建虏的附庸,到了崇祯二年冬季的时候,更是成为了后金军队绕道蒙古入侵大明的带路党。
如果当时的崇祯皇帝能够勒紧裤腰带,想想办法拿出一笔钱粮,赏赐这些塞外部族,或许就能避免历史上出现的这种情况,即使最终仍然避免不了,至少也能提前得到预警,而不至于毫无防备。但是当时崇祯皇帝刚接手大明帝国,一方面确实是国库空虚,而另一方面也是心高自傲,根本看不上这些塞外部落。
这一回,拥有后世历史知识的崇祯皇帝,可不会再这么做了,哪怕只是能够暂时拉拢住这些部族,花费一笔钱粮也是值得的。
所以接到了军机处递进来的奏报之后,崇祯皇帝很快就派人传召孙承宗和李邦华这两位不在京的军机大臣,进京议事。
二月初七日下午,崇祯皇帝在武英殿军机处中见到了张惟贤、孙承宗和李邦华三人。三位军机大臣行礼完毕,分别坐定。
崇祯皇帝对着众人说道:“昨日,朕已着军机处,将王之臣等人的奏疏,送与孙爱卿、李爱卿观看,不知卿等对塞外部族请粟怎么看,朝廷是该接受,还是该拒绝?”
孙承宗、李邦华平时并不在军机处当值,所以皇帝问起话来,自然是张惟贤第一个回答。
张惟贤说:“陛下,塞外蒙古部族,历来是我大明的敌人,一到秋冬季节,都会成群结队南下,名为归附求赈,实为叩关勒索,如今我边军强而诸部弱,诸部抢掠不成则改为请赏。臣以为,诸部塞外异种,非我华夏同胞,关内尚有数省饥民待赈,至于塞外诸部,莫若乘机令其自生自灭。”
孙承宗看皇帝听了英国公的话后默默不语,心里有了底气,说道:“陛下,英国公所言有一定道理,塞外诸部狼子野心,自然非我华夏同胞,但如今辽东建虏在侧,若是我大明坐视诸部自灭,臣恐诸部离心,而建虏乘虚而入。若如此,关外蒙古诸部,或成建虏莫大助力,臣恐从此之后京师北边无宁日矣。”
孙承宗的话当然也崇祯皇帝的心里话,于是崇祯皇帝接着说道:“朕以为孙爱卿所言有理。赏赐或者互市,非为赈济诸部,实为羁縻诸部。若是诸部离我而去,投奔建虏,则长城以北皆是敌境。此非大明百姓之福。但塞外异种素来狡诈,诸部灾情是真是假,王之臣、毕自肃等人又言之不详,只听诸部一面之词而赈之,朕恐贻笑于天下。”
这时,李邦华说道:“陛下既然有此忧虑,莫若令王之臣遣人前往诸部探看,若诸部所言属实则赏赐钱粮以赈之,若所言虚妄则据理而驳之。若是诸部与我离心离德,莫若乘其虚弱而诛之,如此,可永绝喀尔喀蒙古诸部之后患。”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点了点头,然后对张惟贤说道:“英国公以为如何?”
张惟贤沉吟了一下,说道:“陛下若是决心赈济诸部,太仓倒是不缺这点钱粮,但臣所虑者并非辽左诸部,陛下赏赐了喀尔喀、朵颜,插汉也来求赏,朝廷赏还是不赏?赏了插汉,土默特、鄂尔多斯也来求赏,朝廷赏还是不赏?塞外异族向来贪图财货,陛下赏赐之口一开,臣恐塞外诸部得寸进尺,求赏请赈不止,而致我国用日蹙矣。”
张惟贤说的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所以听完这话,崇祯皇帝又沉吟起来。
这时孙承宗又说道:“陛下,既然诸部饥寒,臣以为赏赐莫如互市。朝廷之前严禁互市,乃是担心盐铁军资等物,流入塞外而资敌,如今塞外急缺之物乃是粮食布匹,而我急缺之物乃是耕牛马匹,是以臣以为重开边市或许比单纯赏赐更有利。”
孙承宗话音刚落,李邦华也说道:“臣附议。如今京畿周边春耕在即,若是在九边择几处要地,开设榷场,与塞外诸部互市,以粮食布匹等百姓日用之物资,换取大量牛马,于我也是极为有利。只是开边互市仍需从长计议,臣恐缓不济急,辽左诸部恐怕等不到九边互市之日。请陛下明察。”
听三位军机大臣把话说到了这里,崇祯皇帝不再犹豫,接着说道:“卿等所言,皆有道理。既然开边互市彼我两利,那么军机处就尽快拿出一个条陈。在九边之内,择地设立榷场,与塞外诸部互市,至于大明商贩互市之物资种类,仅限百姓居家日用之物,刀剑弓箭火药火枪等军用之物,严禁卖入塞外,私自贩卖者,一律抄家灭族。”
说完这句话,崇祯皇帝略作停顿,又说道:“开边互市虽然两利,但是毕竟缓不济急。如今喀尔喀蒙古炒花、暖兔、贵英诸部求赏甚急,朕看就由辽东镇监军御史陈仁锡,带领一营骑兵,前往广宁塞外诸部探看,若果属实,可先从蓟辽督师府腾挪部分钱粮物资,或赏赐或互市,皆由陈仁锡探看后自行决定。
“至于蓟镇塞外三十六部,朕看就由直隶总督府责令蓟镇派人领兵出塞,查看虚实,然后具折奏报。”
皇帝话刚说完,三位军机大臣都是躬身行礼,口称陛下圣明。
这之后沉吟了片刻,崇祯皇帝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开边互市虽然缓不济急,但毕竟算是长远大计,应由一个衙门来掌管,以便统一事权,加快进度。这两天,朕一直在想,我天朝虽地大物博,但毕竟人口也多,加之近年天候异常,大河以北土地出产有限,而蒙古西域之马匹,安南占城之稻米,皆我天朝之所急需。今日为购马匹,与塞外开边互市,他日为购稻米,未尝不需要与安南互市。
“是以,朕思来想去,朝廷之上有必要设立一个军机大臣直管的衙门,统一打理藩属事务,凡属塞外诸部,以及朝鲜、琉球、安南、缅甸等周边藩属,乃至东洋、西洋藩国事务,皆由此衙门负责处置。”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着在座的三位军机大臣,三位军机大臣赶紧躬身说道:“陛下圣明”。
看到几位军机大臣表了态,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至于这个衙门的名字嘛,朕看,就叫理藩院。如今的鸿胪寺、行人司、太仆寺、译文馆,以及礼部有关职司,朕看皆可归入理藩院。”
三位军机大臣听完皇帝这话,一时都有点茫然,皇帝的想法实在是有点天马行空,从蓟辽督师府的一道奏疏,能够联系到大明周边宗藩属国的管理,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但是仔细想一想,皇帝的说法似乎又很有道理,此前朝廷确实没有这样一个统管周边宗藩属国的机构,而大明与周边的宗藩属国之间,除了几年一度的朝贡之外,似乎也没了别的联系,所谓的宗藩体系,的确是有点华而不实。
想到这里,张惟贤说道:“陛下,不知这理藩院到底有何职司?”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心里对张惟贤有了更多的好感,看来英国公还是很会察言观色的,于是冲他微微一笑,说道:“理藩院下,除了鸿胪寺、行人司、太仆寺、译文馆以外,尚需何种职司,自然由卿等研判。但是朕想,将来九边开设榷场,与塞外诸部互市的事情,可以由理藩院与户部商议落实,此外凡朝廷派往周边藩属之行人、钦使,今后也由理藩院统一派遣提调。而凡属大明属国之册封,塞外异族、海外番邦之求赏朝贡、交通贸易,也皆由理藩院一体掌管。”
理藩院就是后世外交部的前身。这个时代的大明官员,很少有人对大明以外的世界有足够的了解,对外交的重要性更是一无所知,如今崇祯皇帝设立理藩院的意图,就是要促使更多的大明官员去关心周边的世界。
听完皇帝所说的话,三位军机大臣都明白了,皇帝是借着诸部求赏的机会,想要重新整顿一下朝廷对宗藩属国和周边异族事务的管理,将过去分由朝廷不同部分掌管的事务,统一到新设立的理藩院,以达到集中事权的目的。
三位军机大臣都是当世俊杰,所以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而且也都认同皇帝的想法。只是如今三位军机大臣都是身兼数任,理藩院院使的职权总体上看虽然不小,但眼前也只是负责与蒙古诸部开边互市而已,所以议来议去,最后三位军机大臣都同意了皇帝的提法,就是由张惟贤以军机大臣身份分掌理藩院有关事务,而理藩院的具体事务,则由恭顺侯吴惟英来负责,之前被朝廷抄没的魏忠贤府邸,则划归理藩院作为办事衙门。
皇帝提议吴惟英担任理藩院院使,也让三位军机大臣想起来之前皇帝提议吴惟英担任操江总督的事情,看来这个吴惟英绝非等闲之辈,至少很得皇帝的信任啊。
这个事情说完之后,三位军机大臣一回军机处,即着人立刻传令蓟辽督师府,令辽东镇监军御史陈仁锡按照皇帝旨意,尽快带人前往广宁塞外诸部探视,至于蓟镇塞外三十六家守门部落的探视与赏赐,则由直隶总督孙承宗一力承当。而英国公张惟贤则招来恭顺侯吴惟英商议具体筹建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