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七四零章 普天同庆

第七四零章 普天同庆

作品:日月当空照中华 作者:哼哈大王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毕竟,你要让这些官员给你干活办事,首先得让他们之中那些品行高洁的廉官廉吏衣食无忧吧。

    要不然的话,你这整个官僚体制不就是在逼着他们贪污受贿吗?

    也因此,就要给他们增加俸禄。

    上一次涨了折色,这一次要涨本色,从上到下所有官员的本色一律增加一倍。

    不过,增加的本色不是大米,而是其他五谷杂粮,三成土豆,三成番薯,三成玉米。

    还有一成可以是五谷杂粮之中的任意一种,由各省不政使司自行决定。

    而原来的本色禄米部分保持不变。

    崇祯皇帝之所以要这么做,当然并不单纯是为了给官员们涨工资而涨工资,而是这么做本身也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

    一来,这样做可以解决低品级官员的生存问题或者温饱问题。

    毕竟禄米不够,或者银子不够购买大米,你也可以有冲抵俸禄的土豆番薯吃嘛,肯定饿不死。

    二来,随着土豆、番薯这种耐寒耐旱农作物的持续推广,京畿顺府周边,卢象升的河北巡抚辖区,还有漕运总督袁可立的辖区,以及河南巡抚、山东巡抚管辖的地区,甚至包括东江镇所辖的安东镇守府、北直隶的热河镇守府等地,都逐渐地收获了不少的土豆和番薯。

    这些东西产量可比大米大多了,而且可以种植的地方也多,不像是水稻大米,只有南方或者北方相对比较温润的地方可以种植。

    所以,这些新型的粗粮一时半会儿不用担心短缺的问题。

    再者,随着土豆、番薯的逐渐推广种植,种植面积大增,相应的价格也迅速下滑。

    正所谓谷贱伤农,各个垦区也好,军屯民屯也好,老百姓种植他们的积极性下滑了,那就危险了。

    若是朝廷将它作为官员们的本色俸禄定了下来,那么各省藩司藩库推广种植的积极性,也就能继续保持下去了。

    与此同时,短时间内,这些粗粮的价格也会有点起色。

    有着这么多的好处,当然要赶紧去推动了。

    这么做,比户部和各地藩库照市价购买大米,然后给官员们发大米,或者直接涨折色,发银子,要划算得多了。

    崇祯三年正月初一皇极殿里的正旦大朝会,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未时方才宣告结束。

    参加这一次大朝会的京官、勋贵、外戚和使节们,在大朝会结束的时候照例领取了一份还算丰厚的赏赐。

    这也是大明朝的惯例,除了祭祀地社稷祖宗的祭礼需要分给参加朝会的官员以外,另有一份由银子和绸缎或者布匹组成的节礼。

    这个其实类似于平常百姓家过年的时候,家长发给家里人员的红包。

    只不过,子发给官员们的红包比一般百姓家要贵重一点罢了。

    理藩院原本要安排的外藩使节的觐见,因为这一次大朝会的拖沓冗长而告吹。

    吴惟英请旨之后,延迟安排到了第二的上午接见。

    因为不光是崇祯皇帝本人穿着全套的礼服在皇极殿坐了几个时辰,已经很累了,就是那些参加大朝会的大官员以及外藩使节们,在这样的气里,里里外外地奔波来去,也已经累得够呛了。

    不过累归累,满朝文武大臣领了正旦大朝会的赏赐出宫的时候,人人脸上都是笑意满满。

    即便是最挑剔的官员,对于崇祯皇帝这一次的犒赏全军、增加俸禄也都是满意的。

    从古至今,人们衡量一个家族、团体或者王朝来,它是不是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是不是很有希望很有前途,始终都有一个相同的而且基本的衡量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钱财。

    对于一个家族来,主要看你能不能给你雇佣的长工或者仆人发出工钱来。

    若你不仅能够正常发出来,而且还能够不断地有所增长,那就明你这个家族经营得很成功,很红火。

    对于一个国家或者王朝来,你能不能给你的军队如期如数发出军饷,你能不能如期如数给你的官员们发出俸禄,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也是军队里的将校士卒,朝廷上下的大官员们,判断你这个王朝还值不值得拥护,值不值得追随的基本标准。

    这个道理很简单。

    就像后世一个人经营一个企业一样,涨工资总是一个能够快速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凝聚力的最佳手段。

    如今的大明官员们来,这个皇帝不仅能够开出俸禄,而且俸禄还能够隔三差五地上涨一些,这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别管涨的是折色还是本色,也别管涨了之后到底发给的是大米还是粗粮,总之涨了就明这个大明朝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治理之下正在走上坡路。

    也就是,大明朝如今正在走向复兴,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之上。

    也因此,散朝之后,不管是内阁首辅李国镨,阁臣兼礼部尚书徐光启,还是像英国公张惟贤、定国公徐允祯这样的勋贵外戚,又或者其他参加大朝会的京官朝臣,成群结队地走出宫门,三三两两地谈笑着离去,人人心中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大朝会期间一直等候着但却没有受到接见的满珠习礼,跟着理藩院的官员走在最后面,看着从紫禁城中鱼贯而出的大明官员们谈笑风生,心中再一次感叹于大明朝的非凡,心中的勾画也越来越清晰坚定了。

    面对着这样一个大明朝,科尔沁人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而不是继续一条道走到黑地跟着女真人走下去了。

    当傍晚,这一次正旦大朝会上公布的三道旨意,就以朝廷公开发布邸报的形式,被通政使司张贴在了通政使司大门外的邸报墙上,随后第二就在京师城中引起了轰动。

    老百姓并不知道朝廷所谓大赦下牢狱、犒赏全军将士以及大涨官员俸禄的具体细则,也不关心这些细则,只是这三道圣旨的主题,就已经足够他们在茶余饭后大肆议论一番了。

    这样的喜事,即便是在大明朝的京师里面,也已经多年未曾见过了。

    就这样,通政使司这种已经很久没有公开张贴公布过的邸报,迅速在京师百姓之中传开,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由京师向着四面八方传播开去。

    家里有人从军的人家,自然高兴万分,因为即将发放犒赏。

    家里有人当官的人家,当然更好了,因为皇帝给百官涨了俸禄,本色翻了一倍。

    而家里有人犯法坐牢的,也有了希望和盼头,毕竟皇帝了要大赦下牢狱。

    哪怕家里既没有当兵的,也没有当官的,更没有坐牢的,自己只是北直隶一个普普通通的种地的屯垦农夫,听了人云亦云的喜讯,也同样感到高兴。

    因为家里收获的大量土豆、番薯之类的粗粮,很快就会不愁销路了。

    就这样,从在崇祯三年的正月初二开始,随着朝廷邸报的传开,京师内外很快就进入了真正的普同庆之中。

    一年来,大明朝的西南、东南、宣大、东北等等地方,先后陷入战乱之中,老百姓早就盼望和平盼望过上安稳的日子。

    如今大明朝的西北听又乱了,但是京畿、中原、江南之地毕竟还算安定,而皇帝又是大赦下,又是犒赏全军,又是给百官大涨俸禄,难得有这样的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出来,有关的也好,无关的也罢,到了过年的时候,听着就让人觉得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