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瞧,大师的小样儿 > 仰望高贵,走近圣贤

仰望高贵,走近圣贤

作品:瞧,大师的小样儿 作者:虎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2004年6月,中国标志性纯文学刊物《当代》发表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虎头的长篇随笔《永远的白玫瑰》,推开了当代中国文学一扇全新的大门。这篇宏扬坚定信仰、歌颂平民勇气的雄文通篇充满虎头那恣肆汪洋的飞扬个性,是一个当代中国文人对德国反法西斯英雄舒和兄妹深层灵魂阅读的激情果实。这篇“乍看标题像爱情小说”的文章让每一位读者“读不多久,内心热血翻涌”,在沉寂多时的中国随笔文坛一石激起千层浪,发表后立刻赢得中国文坛的热烈肯定。着名作家邵燕祥在《随笔》2004年5期上第一时间以《白玫瑰:1943年的鲜血》为题长篇摘抄、激情评论了这篇文章,把这篇文章与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相提并论。《散文选刊》主编王剑冰评论:“在感慨舒和兄妹的同时,也感慨作者描写中所运用的让人血脉涌动的文辞。”在《散文选刊》主办的“2004年中国散文年度排行榜”中,《永远的白玫瑰》名列第二,并陆续被《人民文摘》、《青年文摘》、《散文选刊》、《财经时报》、《文摘周报》等上百家报刊杂志转载,《读者》甚至打破自己不连载文章的惯例,在2004年19、20两期连载这篇文章。此外,这篇文章还先后入选《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04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中国年度散文》

    (漓江出版社)、《2004中国随笔年选》(花城出版社)、《2004年中国随笔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名家推荐2004年最具阅读价值散文随笔》(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等等多部精选集。

    直到四年后的今天,它仍然被众多的海内外平面媒体继续转载着。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本书确实值得收藏和反复研读。

    与此同时,这篇文章迅速走红网络,被包括新浪网和人民网的各大门户网站转载,被无数的博客连载、评论和赞赏,网友评论充满“眼含热泪,心怀崇敬地看完”、“震撼我心”、“嚎啕大哭”的字眼,他们感叹:“好久没有读到这样震憾人心的文字了。午休时随手翻阅一篇文章竟然看到这样的文字,于是就没得午觉好睡了,于是便读了下去”、“读完此文,我久久不能平静。最想说的有两点,一是想让你知道白玫瑰的故事,二是想告诉自己为什么要活那么久”、“我看到了自己希望看到的文字,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声音。”

    在赞赏英雄的舒和兄妹的同时,读者也折服于作为语言学教授的作者深厚跳脱的文字功底:“舒和兄妹了不起,虎头好文”、“为能由此而接触到虎头教授的文字感到幸运”、“我看过《永远的白玫瑰》,虎头让我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仍无法将双眼离开书本一瞬”、“虎头真不愧是德语教授,对德国文化了如指掌,写起德国的人物往事驾轻就熟。更了不得的是他的文笔,轻松幽默,如行云流水。这是一种境界,常人难以企及。难怪他的人物散文每发一篇,就在网路上被广泛转载。”

    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简单数来,虎头在本书中使用过的语言包括拉丁语、德语、法语、古汉语、普通话、北京话和四川话,并且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完全对得起语言学教授这个头衔。

    《永远的白玫瑰》还影响了“80后”,看看他们在网上的评论:“平时我自认为是一个吊尔郎当玩世不恭的人,但是当我在读到这文章的时候,觉得身上血液在奔腾。”另一位80后说:“看了文章后,为以前日子的盲目而羞愧!应该好好实现自身的价值啊!读了这样的故事,真的要重新审视什么是牺牲。对于我们80后的这一代人,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对于没有家庭的特殊熏陶而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我们来说,对于从一个普通的师范学校毕业的我们来说,似乎已经融入了现代的俗世,也已经被身边的事物所同化,似乎把从出生到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早就当作理所应当。我们成熟得晚了,我们体会得浅了,我们想要的多了,当这个时代让我们去扛的时候,我们还能扛得起来吗?从他们那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坚强’!”

    《永远的白玫瑰》甚至影响到中小学生,它出现在大量中学生的作文和演讲中,而且被“广州中学语文教研网”放入“语文备考”栏,与刘小枫的文章“苦难记忆”并列。有趣的是,虎头与刘小枫整整三十年前是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的同班同学,这对分头行走世界,二十多年来从未谋面的老同学,以经典传说中的方式在网上再见。

    2006年,通过一个名叫张秋香的女抄袭者,虎头的文章进入“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浙江十校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这篇文章的影响远及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在各个着名的留学生网站,在香港和台湾的文化网站,这篇文章都入选“感动中国”栏目,受到海外留学生与中国同胞的热烈追捧。

    《永远的白玫瑰》已成网络经典。文中提到的“沉默的胁从犯”已经成为网络流行概念。

    2005年7月,《永远的白玫瑰》被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新语文》收录,从此成为中国大学生汉语课必读。

    虎头的朋友们因此说,他凭这一篇文章赢得了天下。

    然而,虎头并未止步,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之余,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于《当代》的系列散文。2005年《当代》第2期发表《她们的歌德》,此文再度入选《散文选刊》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虎头也第一次被称为“近年来涌现出的散文家,他的文字总有那种飞扬的色彩,选材也总是张扬着个性与精神”。在“《当代》文学接力赛”中,这篇文章得票接近作为头条发表的招牌长篇小说。

    读者的评论是:“能读到一篇写得挥洒自如的文章是莫大的享受。能从这篇文章见识一个思想伟人博大雄浑的万千气象从而驱散很多成见与误会,更是莫大的幸运。”更有读者读完文章“才发现歌德的人生比任何虚构的人物都要精彩,更何况这篇作品既没有‘考证’的拘泥,也没有‘戏说’的无稽,有的是独特的视角和鲜活的材料以及个性化的叙述语言,足以让读者获得阅读的愉悦。”

    这篇文章被一个名叫张佐香的女作者抄袭,并以《引导歌德飞升的女性》为题发表在当年的“散文看台”,旋即被网名“枞阳大平”的读者于2006年11月5日14:25在网上以“飞升的女性”赤裸裸”为题逐句对照揭发。

    虎头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妻子“降龙四招——倾听、宽容、尊敬、美味”也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有作家依此文体写成“走过苏轼生命历程的三个女人”,赢得网友追捧,遗憾的是该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这篇引发读者对德国文化的无限向往的文章赢得读者评论:“如果喜欢读有知识和激情的文章,那么虎头先生的作品就不能错过。”网友“泰山逸夫”写道:“《当代》开设“往事”专栏,虎头先生闪亮登场。德语教授登上“大师讲坛”,人气一路飚升。我的以读小说为主的朋友在听了我的提醒与推荐之后,被虎头先生的作品所折服:‘自此以后将逢虎头必读,如果有他的作品集一定首先买下,送你一本。’这是虎头先生作品的魅力,也是虎头先生描写的大师们的魅力。这魅力扑面而来,这诱惑无法阻挡!推荐给读过或未读过虎头先生的《她们的歌德》,讲述的是世界文学大师的风采和欧洲女人的倩影。时至今日,依然光彩夺目,动人心弦。”

    从此,虎头的文章进入读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巴赫开时百花杀》被读者带到火车上阅读:

    “火车上一大痛快事,就是看虎头的文章。仿佛去湖州逛了一圈般的美意。”读者对虎头的用意洞若观火:“虎头故意从神坛上拉下这些人坐在普通人的旁边,观察他们组成他们光辉生命的细枝末节。”

    虎头对于德国文化大师的写作并不限于作家。他的《我的爱因斯坦》也得到网友的赏识:“一篇《我的爱因斯坦》,还是一如他写作歌德、席勒时的散文风格,气定神闲,挥洒自如,读起来自然是一种享受。不过作者笔下的爱因斯坦显然不是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那一个’,而是褪去了偶像光环如我等一样平凡而普通,同样有着如此多的缺点和不足。”这篇文章让蘅芷荾香论坛的一位“拿过地区物理竞赛的第三名”的中学生读了之后“激动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读者sunny在这篇跳脱的文章中看到虎头的真心:“作者想说,爱因斯坦的价值令世人尊敬,但他的真实和正直惹人爱。作者是个很爱爱因斯坦的家伙,字里行间全是调侃的爱意。”另一个读者甚至看到了虎头写作那光辉的未来:“爱因斯坦是个小孩子吧……应该把他当成这个世界的孩子来对待才对吧?呵呵。让他撒撒娇,耍耍无赖,也是不错的做法……你还会觉得作者挺恶俗,因为满纸都是恶俗的称赞之词,处处彰显权贵呀,名声呀,世俗的名利呀,都招来作者的尖叫。挺有损学者形象的吧,呵呵。还有,对名利的太多渲染,不仅使人看不起,而且对于他的物理知识,我甚至都觉得和王小北水平差不多,同样的不高明呀。

    但是,虎头这个人的写作会慢慢渐入佳境,他自己可能都不觉得,他的调侃似的文字会把他的思想引向深邃。我这么说,可能他会觉得我说话不好听,好在,人家这位教授,我也不认识,他是不会听到的。恩,我在说他的思想引向一种特别的深邃,他的文章立意是很不错的,真的,慢慢就会知道。

    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如果他是第一次以德国人物传记为题材写文章的话,那么这第一篇显得很清涩,很散,中心不突出,甚至在文章开篇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世俗几乎让人误会了他的市侩。

    他是专门学德文的教授,那么德语透露的德意志民族理性光芒是遮掩不住的,所以他透露出来的信息让我觉得,他也在挖掘理性的矿藏。虽然是借助于这些人的逸事和成就,但是,我想他仍然在向我们展现有趣的、丰富的智慧,那些被人们忽视的小小思想,同样使人称道。所以无论如何,期望能把这篇文章看完。”

    这位读者的感觉是正确的。作为深谙欧洲文化的新锐教授,虎头的屁股永远都坐在中国文化的板凳上。这个以外国文化为生的教授,他的观察角度永远是“中国的”,这让他浑身焕发出于丹、易中天、余秋雨们都不具备的光彩魅力。天主教、新教、犹太教、佛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耶稣、佛陀、马克思,所有这些人类文化的顶级瑰宝,在虎头的笔下,融练成一片霞光万丈、千姿百态的美丽天空。

    他经常告诉编辑,虽然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从未回应网上的评论,但网上几乎所有的评论他都看见了,记住了,并将运用在以后的写作中。本书中出自虎头之手的译文几乎都是第一次在中文里面出现,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颠覆新中国对这些文化大师有意无意的误读。真正的内行知道,虎头的文章虽以轻松的面目出现,却处处牵涉中国文坛上外国文化研究过程中有名的公案,堪称内敛深含,机锋密布,于无形之中彻底解构中国的外国文化研究界对大师的扭曲膜拜与善意误读。

    还有网友根据爱因斯坦太太罗爱莎的驭夫之术总结出婚姻最新版游戏规则:放开,才能回来!该规则在网上流行至今,与爱因斯坦的婚姻道德一起在网上引发热议。文中提到的医生哈维对爱因斯坦脑重的研究,甚至作为科研论文《关于语言机制的若干假设》的证据被引用。

    虎头的《鞭影下的尼采》被读者称为“文字通俗幽默,真就是深入浅出了。读着它,总会让自己由衷的发出似明非明的会心笑意。”。这篇文章被一位着名评论家写入文章《女人遭遇理想男人的数字想象》,于2006年10月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并广泛在网上流传。

    虎头的《我是海涅我怕谁》也在网上赢得广泛喝彩。网名啊呜的读者一针见血:“此人文风也有些像此人所描述的海涅”。网友金黄老虎说:“牛!这种舛杂都能消化良好.大师就是大师”。它还被读者称为“真是读之如饮美酒”。

    这篇文章还被收入网上的“人文读本2”,这似乎是台湾的一个排行榜。读者乔洪涛说:“读了虎头教授发《当代》上的一系列写德国诗人歌德、席勒等人的文章,喜欢得有些发疯,这次又读《我是海涅我怕谁》,感受幽默精彩的语言,德国大师的浪漫生活,明白什么才是大师,是伟大。不知道他这系列文章有没有成集出书,若有,一定购买,作为珍藏。欧洲有欧洲的艺术土壤和氛围,和历史,和统治者,和人民读者,和爱艺术的女人,才造就了这些活色活香的大师。”

    另一位读者说:“偶也是看了当代第二期“我是海涅我怕谁”才知道虎头同志的。而且以前偶也只知道海涅这个名字好象是一诗人的名儿,其他通通不懂(文盲呀)。看了虎头独特的笔法写就的不仅是一代文学巨匠,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的海涅,就对这俩人都挺感兴趣的。看到最后:‘海涅在选择蒙马特墓区,是因为这里离他家不远。他怕玛蒂德‘这个胖孩子上坟时走得脚软’。他深信灰衫女玛蒂德不会再嫁,并且会一直来上坟’这一段时,偶都要哭了。很喜欢虎头的文风……偶一直对诗看不懂,就象对那些世界名画一样,看不出好坏。所以就凑合看虎头的文学普及类文章就足够了。”

    还有女读者直抒胸臆:看完这篇文章后,她已经“爱上海涅这个流氓”。

    在“走近圣贤”方面,《学习康德好榜样》是虎头至今为止在网上引爆最大轰动的文章,网友为它发明了“好八卦”和“深度八卦”之类令人喷饭的名字,并在网上互相谦虚谁更加善于“深度八卦”,还有读者抱怨:“把我笑得脸上的两块肉都僵硬了,追着小K要念给她听,基本上她是往脸上一层一层抹的时候听我读的,笑得那真是……”

    这是虎头至今最成功地“走近圣贤”,不止一个网友评论:“终于能看懂的跟哲学沾边的东西,看完觉得很舒畅。”很多读者因为这篇文章想去阅读康德着作:“实在笑翻了!谢谢,能让我看到这么好的文章,好好研究一下康德最近看到的最经典的文章,读完之后我立刻去买了康爷爷的三大批判~~想不到咱们教育学院着名的‘小康德’王啸老师忽悠了我们一个学期都没有让我对康德产生兴趣,居然这么容易,我就受了这篇文章的诱惑。”

    有网友大声疾呼:“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一个各种学术类大众文艺作品的门槛”。他是针对余秋雨、于丹、易中天们而出此言的:“即便是为了知识和思想的有效传播,也应该维持起码的难度。受众应该垫起脚尖才能够得到结论,而不是坐在椅子上张开大嘴等着。一味强调趣味性,最后侮辱的是思考本身。”

    这篇文章还引发了“调侃”这个名称的复兴:“今读《学习康德好榜样》,调侃似地结合06年对其一生做了描述,可见此君研究康德及康德学的功力不浅。很诧异那些‘调侃式学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讲话呢?”

    在tOM论坛?围棋论坛评论、百度哲学吧、北京大学中文论坛,这篇文章都引起了激烈认真的讨论和批评,有网友不惜工本逐字逐句地批评,马上就引来更多网友逐字逐句的反批评。有网友批评文章的文风,马上就有网友反驳:“不妨试想,如果此文剥离兄所谓之‘调侃’的文风,换之以国内翻译康德时那种‘行文生涩、诘誳聱牙’式的译文风格,含金量自大,奈何阳春白雪,受众几何?另外我不太同意该文文风调侃、玩世不恭的观点,在我读来,其嬉笑怒骂背后读来的却是忧虑和警醒。”

    很多网友呼吁:“这样的文章越多越好!”在很多网上,关于这篇文章的讨论都长至百楼以上,并且时至凌晨,以致引来网友“老天,这么多夜游神”的感叹,尽管网友本身其实早就习惯夜游。网友们感叹:“好文,现在要改学西方哲学可惜太迟了”、“漂亮极了。文章写到这水平上了,真佩服”、“超好看,堪称妙笔生花”、“确实好文章!肆意古今中外,讽刺不露痕迹 与版主看法相左,个人以为,正是文学手法巧妙运用使这篇文章熠熠生辉,难得的是大处无悖史实,细处对kant的某些思想阐释清晰,绝对是细细研读过kant着作后才能有的手笔。”

    某论坛版主“斥侯”说“我花了三十分钟用最慢的阅读速度把他读了一次。读到最后我哭了。哭得非常痛苦, 因为我又找到一位老师。这是一种思想,楼主转来的是部金帖。我要用我的管理员身份置顶三天……我现在不怕失去康德, 因为我知道图书馆里有很多他的书,他跑不掉了。我要花时间看看他。”

    马上就有人出来呼应:“这是一篇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却又耐住性子生怕漏看了一个字的好文章。斥侯看了三十分钟,我看了一个小时。其间觉得周围的喧嚣忽然远去,柯城却清晰在眼前,时光倒转几百年,鼻子有点发酸。整个文章的风格我很喜欢。有种熟悉的感觉,象看茨威格的。第一次知道康德是这样伟大的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有趣的小老头。以前他只是书本上的一个符号,还是和枯燥的哲学相联。现在,我知道我会去找他的论着来看看,无论是否能懂,是否能看完。”

    这引起了另一个读者的同感:“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我以前不想了解这人。觉得他和我是两个世界的人。我没有兴趣知道他。现在又一次知道自己的无知有多大。我个人觉得这短文比还好。短小精悍。象把利刃, 一刀结果了我的偏见,来不及喊痛就变化了。”

    当然,另一个角度的读者得出的是灰色的结论:“看这样的文章使人绝望,感觉这辈子没啥出息了。”

    爱屋及乌,已经有读者对虎头这个人发生了兴趣:“虎头这人又是谁,是网民吗?把他抓来,逼他入坛为高级会员。”马上就有网友出来揭发:“虎头似乎是个教德国文学的,2003年在《当代》杂志曾读过他的《遭遇黑塞》。”人肉搜索,名不虚传。

    有些网友指认虎头是“新版王小波”,有些网友干脆直接称虎头为大师。虎头是个非常重视网友评论的作者,作为一个资深网友,他永远把网友的评论放在第一位,因为,网友没有任何功利的动机。已有不止一位网友下大功夫收集虎头文章,精心配上封面和照片,编成《虎头电子书》放在读书中文网上供人下载。

    尽管电子书节约时间和金钱,但这本书仍然是虎头文章爱好者的首选和必备,因为,除了直接拿到手上感受拥有一本好书的厚重愉悦之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427页的书,与网络版相比变化非常大。首先多了《谁是马丁?路德》这篇从未发表过的文章,而本书责任编辑认为,在“仰望高贵”

    方面,《谁是马丁?路德》甚至超过《永远的白玫瑰》。其次,在《当代》发表时,限于篇幅,几乎每篇文章都有大幅的删减,总的来看,本书的篇幅至少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典型的例子是《巴赫》,本书中的字数几乎是《当代》发表的一倍,其篇名也由《一不留神成巴赫》变为《巴赫开时百花杀》,更加体现了作者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