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我在剑桥 > 第二部分:“名校情结”的思考关于“自费留学”的思考

第二部分:“名校情结”的思考关于“自费留学”的思考

作品:我在剑桥 作者:李晓愚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Email可能是在国外读书生活的学生们与国内亲友联系最常用的方式了。剑桥的学院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电子邮箱地址,而且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十分方便。每天早上起来,我就一边喝牛奶一边读朋友们的来信。一天,《金陵晚报》的一位记者朋友发来了一封名为《重金上剑桥,究竟值不值?》的电子邮件,内容是这样的:

    国内现在有股剑桥热,剑桥委托南京安生基金会,在国内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上剑桥本科,但四年下来至少要花费80万元人民币,算是天文数字,而且,本科期间没有奖学金。从你了解的情况和自身的经历来看,你认为自费留学值不值?期盼回答。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准备出国的同龄人和他们的家长们所热切关注的。正因为此,我不能轻易作答。对于生活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的年轻人来说,每走一步都关涉我们的life(生活), future(未来)和investment(投入)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每迈出一步之前,都需要慎重考虑。

    在认真地思索之后,我根据自己在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在电脑上敲下了如下的文字,我的思考或许并不成熟,仅仅是希望为同龄人选择成长道路时提供一个视角、一个参考意见。

    对于今天中国的很多青年人来说,是否要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人生道路上不可回避的一种选择。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中国人事部官员也透露,目前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总数达46万人,分布在全球至少103个国家和地区。我个人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决定选择出国继续深造的。

    想要去切身体验另一种文化可能是我当时决定出国最强烈的动机。一直以来,我非常赞成罗素先生的观点:“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在全球化的今天,去另一个国家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冲击,一直是我心底的一种渴望。我是幸运的,因为一些机缘,年纪轻轻就走了不少的地方,去过南美洲、欧洲,还在香港工作过。有一句话说得好:“travel is an education for t”(旅游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教育,而对于那些经历过人世的成年人来说只是一种经历)。无论是作为中国的青少年代表出席国际会议,还是作为交换学生出国访问,或是赴境外的公司参加短期的实习培训,都让我体验到另外一种思路、另外一种制度、另外一种文化,这成为我的教育和经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新环境、新文化和新思维的冲击,一直促使着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成长与成熟。可是,由于每一次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时间都不长,许多的感悟和思考也因此只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表层。为了真正深入地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浸染”一番,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定放弃复旦直升研究生的机会,向国外的优秀大学发出了申请。

    说实话,在收到剑桥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的意外远远大过了欣喜。在最初决定出国留学时,我就将目标锁定了美国的大学,因为美国的大学往往会为优秀的申请者提供奖学金,而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拿到奖学金的几率微乎其微。当时,考虑到美国签证可能会有的风险,我象征性地申请了一所英国学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因为那时候我恰好在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费老做学问的态度十分的钦佩,得知他是LSE的毕业生后,就“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那所学校。而剑桥并不在我的申请计划之内。直到将留学自述、推荐信、GRE托福成绩都发往各个学校之后,这才发现还多了一份备用的申请材料。就在那个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在一次出国旅程中邂逅的一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英国老人,想起了他向我描述过的剑桥的林林种种。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把多出的这份材料装进了牛皮纸信封,扔进了邮筒。说来有趣,为了保证申请材料安全及时的到达,我寄往美国的大学以及LSE的申请信都用了Fedex快递的方式,而寄向剑桥的却仅仅是一封连挂号都没有的平信。而且在我申请的所有学校当中,剑桥是唯一一所没有向我收取申请费的学校(美国大学的申请费一般在50美金到100美金之间,LSE的申请费也要40英镑)。

    2003年初春的一天,我收到了剑桥研究生院发来的一封祝贺信,告诉我已经被我所申请的专业正式录取了。能得到这所世界古老名校的青睐,我是不可能不心动的。但尽管如此,我依然很快地给剑桥回复了一封信,礼貌地拒绝了它的offer。原因很简单,当时我已经拿到了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纽约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十几所高校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录取,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或多或少地提供了奖学金。而剑桥的录取中并没有提及要给予我奖学金资助,这就意味着我必须拿出相当于人民币30万元左右的费用才能完成我在剑桥一年的学习。

    在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要不要自费留学呢?关于值还是不值,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权衡,没有标准答案。但究竟有没有能力负担一笔庞大的留学开支,这就是每一个有留学计划的人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了。就我自己来说,我既不是小富婆,也不是大富婆的女儿,30万元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若真是“砸锅卖铁”也未必是去不了的,只是文凭毕竟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没必要跟自己和全家人的生活过不去,所以我婉拒了剑桥的录取。在我看来,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商品,你手中有多少货币,就买怎样的东西。剑桥当然是好的,可她毕竟不是唯一的商品,你是有便宜一些的选择的,这就要看个人的偏好了,借债消费去买奢侈品的也是大有人在的,而且还很时髦。再说了,现在买不起,也未必将来买不起,有钱了,再买也行的。后来到了剑桥之后我才发现身边多的是三四十岁的本科生,他们在工作了很多年之后,在资金和经验上都有了积累才又回到学校读书。

    有人要骂我庸俗了,教育岂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可除了义务教育之外,高等教育都是要收费的,不然大学怎么活?英国的大学无法像美国的学校那样为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也是迫于严重的财政短缺压力。英国过去是国家拨款投资大学的建设,现在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国库收紧,大学入不敷出,导致很多优秀的师资人才流失。特别是在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精英人才纷纷流向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而不愿意呆在学校。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下,学校无法大幅提高本国学生的学费,那么大量扩招外国留学生就成为英国大学广收资金的重要途径。即便是像剑桥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也同样面临生存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实在没有能力为很多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我周围的外国同学中,90%以上都是自费来剑桥求学的。

    2003年的六月份,我选择了一所给予我全奖的美国大学——马里兰大学,并开始着手准备赴美签证等出国手续的办理。一天下午,我很意外地接到了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打来的一个电话,约我参加一个奖学金的面试。当时我有些懵了——我根本没有申请过任何英国政府的奖学金啊!就是带着这份不解和好奇,按约参加了面试。主考官共有三位:一位是英国驻沪领事馆的官员,一位是英国文化协会的官员,还有一位是壳牌石油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后来我才知道我最后拿到的奖学金是英国政府和壳牌公司共同出资赞助的)。我刚坐定,三位考官就开始轮番发问,大致是关于留学计划以及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看法等等,几乎不给任何思考的时间。但因为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得失之心,我便根据自己平日的知识积累,沉着地用英文一一作答。渐渐地,他们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在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英国文化协会的女考官微笑着问我。

    于是,我问了一个让他们大跌眼镜的问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你们的奖学金项目呢?”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奋志领奖学金么?”我的困惑显然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大概没有一个参加面试的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我老实地摇摇头:“我并没有申请你们的奖学金。”三位考官面面相觑,他们没有做详细的介绍,只是给了我一个有关这个奖学金项目的网址,并且告诉我是剑桥大学将我的材料转给他们的。

    走出面试的房间,我抬腕看了一下表,整个过程不过25分钟。当天回去后我就上网查了有关这个奖学金的详细情况。原来这个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项目是由英国外交与英联邦事务部(FCO)所设立的,每年资助大约200名左右中国学者赴英国进行为期不超过12个月的研究生学习,资助分为全奖和半奖两种。我又认真读了一下申请资格和选拔标准。

    申请者必须: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永久公民,并且在申请期间在中国居住;

    ? 年龄在26至45岁之间;

    ? 申请人必须是在职人员(至少要有三年工作经验),从事管理工作,具有决策权或对政策制定具有影响力;

    ? 具备以下志奋领项目要求的素质:

    1.必须有抱负、有魄力

    2.拥有潜在的领袖才能

    3.致力于组织变革和发展

    4.灵活机动、适应能力强

    5.富有创新精神,有创造力

    6.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有适应能力,能适应全新的技术、专业及文化环境

    ? 拥有良好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该项能力通过A类IELtS成绩评估。要求申请人的A类IELtS总分必须至少达到6.5分,单项分数不低于6.0分。

    ? 无在英国留学的经历

    ? 在该学术年度未接受其他奖学金

    ? 拥有相关学科的本科学位

    读完我就告诉自己:没戏!我不但岁数没到,而且几乎没有全职的工作经验,更别提对制定政策有什么影响力了,这天底下我所能决策的也就是自个儿的一点儿小事。可就在三四天后,我收到了英国外交与英联邦事务部的一封email,告诉我他们决定全奖资助我赴剑桥读书,提供包括学费、生活费以及往返的机票在内的所有费用。而且我赴英国的护照和签证手续也都将由英方帮助办理。后来据英国文化协会奋志领项目的负责人杨幼玲女士告诉我,他们是在剑桥大学的录取委员的坚持下才同意为我举行面试的。而我在面试中的表现使他们最终决定破例资助我这个“不太合格”的申请者,“我们看重的是你的潜力”。

    回头想来,我能来到剑桥其间实在有太多的偶然和幸运。如果不是因为这份全奖,我想我是不会选择剑桥的。当然,我不愿选择自费留学,是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和自身的价值取向,绝不是反对自费留学。在教育部出版的《2004年留学工作年鉴》上我读到这样两个数字:在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的数量达到11.73万人之多,其中自费留学占93.05%。如今,留学不再是一个国家行为,而成为个人的生活选择。用《留学美国》一书的作者钱宁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留学生不断由精英的选拔变成为一个大众权利行使的过程。”自费留学潮流的兴起,本身就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的观念不断开放的体现。

    就在自费留学不断升温的时候,国内的媒体上出现了不少关于海外自费留学生的负面报道,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自费留学发出了质疑。除了对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指摘之外,还历数他们的种种“劣迹”:吃喝玩乐,比富斗阔,挥霍无度;恋爱同居,傍款傍洋,未婚先孕;乃至吸毒赌博,绑架敲诈,涉嫌血案。我承认对于过度的自费留学热进行必要的反思是应该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彻底否定。我在剑桥接触到很多自费留学的朋友(既包括已经成年的研究生、年轻的本科生也包括在这里读语言学校的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在学业上都非常努力,在生活方面也十分自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一个“富爸爸”或是“金妈妈”,而是靠着自己或是家庭的积蓄来剑桥求学的。为了应付生活方面的压力,他们往往都会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白天出入高等学府,晚上却深入到英国社会的酒吧、餐馆、超市打工。他们接触三教九流,独立谋生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一两年下来,这些经历成为他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我刚到剑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广州去的读本科的女孩子,她到英国不过一年多就能带着俚语土话把英语说得飞快。她热心地为中国同学解决在衣食住行方面遇到的任何问题,俨然一个“英国通”。她骄傲地告诉我:“我没有奖学金,但现在生活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挣的,家里只要承担学费就好了。”我的同班同学樊荣,在国内的时候先后在一家外资咨询公司和英国领事馆工作过,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他把工作三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读书。在剑桥的时候,只要有适合的工作机会,他都去尝试:做中文家教、去超市打工、为本科生监考。他告诉我:“因为要为生活奔波,倒是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英国社会的点点滴滴,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有一些家长和同学可能会有另外一种顾虑,担心自费留学生比起拿奖学金的学生来会显得“低人一等”。其实能够获得奖学金,固然要靠实力,很大程度上也有运气的成分。奖学金的授予只是对申请者过去成绩的一种认可和对他未来潜力的一种期待,绝对不意味着他的智商要比那些靠父母亲友赞助出来的同胞高出多少,更不意味着他将来能取得比自费留学生们更大的成就。自费也好,拿奖也罢,关键还在于入学之后对待学业的态度以及毕业之后个人的奋斗。美国人将毕业典礼叫做Commencement(开始),这个词用得很有深意,因为毕业并不代表着结束,而是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求学时代的一切窘迫与磨难都将成为过去,全A的学生和全C的学生,拿奖学金的学生和自费读书的学生都将再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社会的挑选和挑战。

    是否选择自费留学,简而言之,我认为必须量力而为。出国留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金钱并非它所包含的唯一成本,还有时间和情感上的付出。决定出国就意味着你要放弃安全感,放弃已经取得的成就,放弃舒适的小窝,经历挣扎,最后走向一个全然陌生的天地。走出去,需要的是勇气;走好这一步,则需要相当的智慧。记得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留学就是出痘子,出了以后就会有一种免疫力。”在自费留学现象不断升温的今天,当看到身边的朋友同学都忙不迭地考托考G奔向大洋彼岸的时候,心是难免要动一动的。但动心之后,就必须为自己做一个留学的规划,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留学的目的。在飞往英国的飞机上,我就问自己:在英国的这一年将为我的生命留下些什么?诚然,有些事情是无从规划的,命运有的时候难免心血来潮。可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是必须的。那时我就想我不但是要去拿一个剑桥的硕士文凭,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洞察做学问的方法和深入体察西方社会的文化。

    虽然教育要用金钱来购买,但教育的回报确实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这样的回报不全然取决于你在哪里受教育,而更多地取决于你以怎样的态度去接受教育。与那张文凭相比,真正有价值的是经历,是积累,是思考后的提升。剑桥值不值跋八十万,不仅在于剑桥,更在于打算经历或正在经历她的那个人。若是海绵,就会在汲取中丰富;若是塑料布,即便在汪洋大海中浸泡过,还是滴水不入。剑桥是博大的,是敞开的,能取走多少,就要看各人了。

    其实出国留学是一个因人、因事而异的问题。很多人看到一个人的成功,很容易与他的留学经历联系起来,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我选择了留学的道路,但我同样认为培养在不同的文化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并不是非得通过留学的途径才能获得的,国内有许多成功人士并没有一张国外大学的文凭,可依然凭借自身的努力创出一番天地。只不过国外特殊的环境会迫使你更快地独立,更多地思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此外在异域多元的文化氛围中,中国出去的当代独生子女们可以遭遇许多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这也有助于培养一种全球化的视角和一份对于宽容的体认。如果说留学彻底改变人,不如说真正改变我们的是通过自身努力来适应社会变化的勇气和毅力,是通过不断思考来体味丰富人生的见识和智慧。

    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在自费留学潮流的影响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拥有在国外留学的经验,留学生即便是世界名校的留学生回国也一定不能自视太高;其次,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使中国与国外的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小,我国与西方国家教育质量的差别也在缩小,所以在从国外回来后还是应该抱着重新开始的心态,学着“以平常的心做超常的事”。 留学不光是读几门课,考一个比较优秀的成绩,去国外各个国家转悠一圈。未来的路真的还很长很长,留学只是为了让我们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