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 第十章 说话要说服力

第十章 说话要说服力

作品: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作者:赵凡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时代进入21世纪,说服更成为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说服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因某事而说服某人,就必须掌握一些说服的技巧和法则。

    说服他人要遵循的原则

    劝说是人际影响的一种形式,它表现为劝说者通过谈话让劝说对象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和别人交往,尤其是和陌生人交往时,会有某些要达到的目的。而这些目的或多或少都需要对方接受自己,相信自己。因此,劝说的艺术是交往中不可缺少的。

    第一个原则是动之以情。

    顺利地接近被劝说者,使其产生愿意听从劝说的感情,是成功改变他人态度的基础。人是理智的动物,却常常做出缺乏理智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行为是受外界的思想或建议影响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不假思索的就把某种品牌列为最佳品牌,这就是因为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要说服他人,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要关心他人。人们都有被尊重和被爱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护。人们受到了关心,就会产生感恩之情,就容易听得进去意见和建议。劝说不是压制,心理学上有“对抗理论”,人们都喜欢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活动,而不愿意听他人的指挥,让人摆布。强迫某人做某事,就会让对方感到自主权受到了伤害,而唤起对立的情绪。鉴于这种心理的存在,在说服他人的时候,要尽量用商量的语气,以保护对方的自尊,这样也有利于取得好的说服效果。

    此外,我们在和人交谈中,巧妙地运用语言造成某种特定的情感环境,也有助于说服他人。

    第二个原则是消除他人的戒备心理。

    在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双方都会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双方自如地交往。所以,消除戒备状态、让人放松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交往对象持有顽固的见解时,直来直往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往往会碰壁,遇到这种情况最好采取“迂回战术”。

    所谓的迂回战术就是把对方的注意力从他敏感的问题上引开,绕个弯子,再回到正题上来。这样可以消除对方的戒心,避免陷入僵局。

    卡耐基曾经告诫人们:“与人交谈,要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要先讨论双方不一致的问题,而要先强调,并且反复强调你们一致的事情。让对方一开始就说‘是’‘对的’,而不要让对方一开始就说‘不’。”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说出“不”字的时候,他的整个肌体,包括肉体和精神,都处于一种明显的收缩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会使他拒绝任何人的意见。同时,当“不”字说出来以后,人们就不愿意再悔改。哪怕他明显地意识到自己出现了错误,也会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甚至会贬损对方的观点,这就是某种自尊心作祟。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劝说对方的时候就尽量不要让对方把“不”字说出来,或让他暂时忘记自己的观点。要尽可能地让对方说“是”,这时候他是放松的,比较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至少不会轻易地反对,而会先权衡。而且一旦“是”字说出口,他也不会再轻易地否定了。所以要利用这种心理学效应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

    第三个原则是要有严谨的逻辑性。

    劝说是说服,而不是压服,总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进行论证。而论证是否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的逻辑性。严谨有力的逻辑通常让对方无力辩驳,甚至能够起到对方自我说服的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常常采用逻辑上的归谬法让他的学生认识到原来观点的错误。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谈自己的观点,并不断地补充问题,诱导学生把错误的前提逐渐推到荒谬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逻辑思维,一步步通向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劝说技巧——逻辑诱导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劝说之前,先明确要改变对方什么态度,然后找一些和这种态度相背而对方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来发问,使对方处于两难推理中,要么否定自己原来的观点,要么否定自己眼前的事实。既然事实是无法否定的,就只能改变自己原来的观点了。这样的逻辑诱导就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寻找最佳突破点

    “说服”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人生在世,经历不一,性格不一,学识不一,专业不一,与之相对应的心态、兴趣、做事、为人,当然也不一样。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方面说明莎氏戏剧中哈姆莱特这个艺术形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和人之间认知的差异性。因此,说服自古以来都在人们相互间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孔子周游列国说之于礼,苏秦张仪连横合纵于七国之间,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

    时代进入21世纪,说服更成为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说服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比如一些权威言论或经实践证明的真知灼见,人们自然不说自服,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因某事而说服某人,就必须掌握一些说服的技巧和法则,以提高说服的效率。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在最快的时间内寻找到说服别人的最佳突破点,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种方法着手:

    不同性格的人,接受他人意见的方式和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是性格急躁的人,还是性格稳重的人;是自负又胸无点墨的人,还是有真才实学又很谦虚的人。了解了对方的性格,就可以按照他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说服他了。

    一个人的长处就是他最熟悉、最了解、最易理解的领域。如有人对部队生活比较熟悉,有人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有人擅长于文艺,有人擅长于体育,有人擅长交际,有人擅长计算等。

    在说服人的时候,要从对方的长处入手。第一,能和他谈到一起去;第二,在他所擅长的领域里,谈论起来他容易理解,因此容易说服他;第三,能将他的长处作为说服他的一个有利条件,如一个伶牙俐齿、善于交际的人,在分配他做推销工作时可以说:“你在这方面比别人具有难得的才能,这是发挥你潜在能力的一个最好机会。”这样谈既有理有据,又能表现领导者对他的信任,还能引起他对新工作的兴趣。

    有人喜欢绘画,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读书,还有人喜欢下棋、养鸟、集邮、书法、写作等,人人都喜欢从事和谈论其最感兴趣的事物。从这里入手,打开他的“话匣子”,再对他进行说服,便较容易达到说服的目的。

    一个人坚持一种想法,绝不是偶然的,他必定有自己的理由,而且他讲的道理一般都符合他自己的利益或人之常情。但这常常不是他想要坚持的,只是不愿承认,难于启齿。如果说服者能真正了解他的“苦衷”,就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般来说,影响对方情绪的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谈话前对方因其他事所造成的心绪仍在起作用;二是谈话当时对方的注意力还未集中起来;三是对说服者的看法和态度。因此,说服者在开始说服之前,要设法了解他当时的思想动态和情绪,这对说服的成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凡此种种,你都要悉心研究,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说服方式。另外,了解对方是有许多学问的。许多人不能说服别人,就是因为他不仔细研究对方,不研究该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就急忙下结论,还以为“一眼看穿了别人”。这就像那些粗心的医生,对病人病情不了解就开了药方,当然不会有好的效果。

    一开始就不让对方反对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到说服工作中也是成立的。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开头就让他不反对,对于说服是否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说服别人时,要学会从谈话一开始,就创造一个说“是”的气氛,尽量让他说“是的、好的、不错”之类赞同的话,而不要给让对方说“不”的机会。人的大脑运作和处理语言的过程都有一种惯性,利用这种惯性,在一系列只能用“是”来回答的问题中,隐藏一个你想要他回答的问题,这样就能得到你所要的回应。

    在说服他人时,我们要把对方看成会接受你意见或同意这样做的人。比如“我知道你是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却不愿意去做而已”;又比如:“你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等等。事实表明,从积极的、主动的角度去启发对方、鼓励对方,就会帮助对方提高自信心,从而愉悦地接受你的意见。

    阿里森是美国一家电器公司的营销主管。有一次,他到一家不久前新发展的客户那里去,想把一批新型电机推销出去。当他刚到这家公司,总工程师就劈头盖脸地说了他一顿:“阿里森,难道你还指望我们多买你的几台电机吗?”

    这句话把阿里森弄糊涂了,经过一番了解,原来这家公司通过使用,认为从阿里森那里购买的电动机发热超过正常标准。阿里森心里明白,如果与总工程师强行争辩到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他决家用一种说服方法说服对:即决意取得对方做出一系列“是”的反应和具有较高认同姿态。

    阿里森把情况彻底了解一遍后,先故意询问总工程师:“好吧,尊敬的先生,您的意见我是认同的,假如那些电动机发热过高,别说再买,即使是买了的也要退货,对吗?”

    总工程师的反应果然如阿里森所料,“是的!”

    “自然,电动机是会发热的,但你就是不希望他的热度超过规定的标准,是不是?”

    “是的”。总工程师又一次肯定的回答“是的”。

    然后,阿里森认为已经到了时机,就开始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了。他接着问道:“按标准,电动机的温度可以比室温高72华氏度是吗?”

    “是的”,总工程师又说:“但你们的产品却比这高得很多,那温度高得简直叫人没有办法伸出手去摸,你说,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由于他掌握了足够的事实,阿里森并不打算与他争辩,反问说:“你们车间的温度是多少?”

    总工程师稍微考虑了一下说:“大约是75华氏度。”

    听完总工程师的回答,阿里森兴奋起来,拍拍对方的肩膀说:“好极了!车间温度是75华氏度加上应有的72华氏度,一共是147华氏度右。如果把你的手放进147华氏度的热水里,手是不是会被烫伤呢?”

    总工程师虽然不情愿,但也不得不点头称是。

    阿里森接着说:“那么,以后你就不要用手去摸电动机了,请您放心,这种情况是完全正常的。”

    谈判结束了,阿里森顺利地说服了对方。消除了对方对其产品的偏见,而且又谈成了一笔生意。

    其实,阿里森开始所问的问题,都是被说服者一定赞成的,都是谈判对手所赞同的,在他一系列机智而巧妙的发问中,获得谈判对手无数“是”的反应。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一开始说“是”字,使整个谈话过程都趋向于肯定的一面,这是说服双方必需的心理,也便于情绪轻松,使整个说服过程保持和谐的气氛,相反,说“不”字则容易造成情绪对立,致使谈判者全身组织紧张,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拒绝的状态。因此,在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尽量在一开始就不让他反对,这一点对最终的说服成功是非常有利的。

    隐藏劝说的动机

    在很多时候,客观情况和经验提醒你,直接说服对方是很困难的,几乎没有成功的把握。这时,先把自己的动机隐藏起来,通过语言和心理攻势,巧妙地将对方拉入自己的阵营,将自己的希望和愿望变成对方的,说服自然水到渠成。

    有一个拉广告赞助的高先生,他的业绩特别出众。有人请教他的经验,他说:“我一定要和对方见个面才使得出办法来,在电话里行不通。只要见个面,我就可以找出对方非接受不可的理由。”确实,很多不轻易出赞助的企业家一碰到他,都会被他说服。

    高先生的办法并不复杂:他总是想尽办法与说服对方见上一面。见面后也不提正事,而像没事的人一样与对方拉起家常,尽量使话题愈谈愈投机,最后,在适当的时候说:“你这样一提,使我想起了……问题,你认为如何?”其实这个问题,在他们刚开始谈话的时候,高先生就放在了心上。等对方中计发表意见之后,他就接着说:“太好了!你的意见非常特别,就请你按照这个意见向贵公司宣传宣传吧!”这样一来,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答应的,因为要宣传的东西刚刚自己都已经说了一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并没有什么要求,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例如:“对!你这样说,倒使我想起……”或是“正如你所说的……”等,先用对方的话,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就把你的想法变成他们的了,对方一旦以为自己是主角,当然会很快接受。

    尤其在你想说服对方的时候,这种技巧更见重要,因为如果直截了当地提出,对方会有压迫感,但若使用对方用过的表现法,就完全不同了。谈话时,即使主导权在于自己,也要不时地推崇对方一下,这样对方会更听你的话。

    这也就是说要说服一个人,你必须先把你要讲的说出来,然后再考虑结果如何。用你语言的智慧引诱他人进入自己的圈套,于无形之中将他人的内心防线攻破。也就等于在两个人的角逐中取得先机,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挫了对方的锐气。

    混淆目标式地说服他人,就是诱使对方自我说服,该方法的特点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1945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驱论坛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他,请他谈谈连任的感想。罗斯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请这位记者吃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便十分高兴地吃下了第一块三明治。接着总统又请他吃第二块。他觉得盛情难却,又吃下去。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虽然已吃得很饱,但记者还是勉强吃下去。哪知罗斯福总统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一听,哭笑不得,他实在吃不下去了。罗斯福看出他的心思,微笑着说:“现在你不需要再问我对于第四次连任的感想了吧!”罗斯福用这种方法,使记者哑口无言,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善于用事实说话

    最容易引人注意,加深对方的印象,并使人不会忘记的,莫过于将实物展现在人的面前。无论我们是在提议或是在劝告,让事实说话总是能打动他人的最简单的办法。

    米切尔本是每周领10美元薪水的办事员,他后来当上了美国最大的一家银行的董事长。

    当他还是一家证券公司的主任时,常常有证券销售人员跑到他的办公室,抱怨没有人买证券。每当发生这种事时,他从来不争辩,只是说:“把你的帽子戴上,我们一起出去吃点什么。”

    于是,他就借机会领着抱怨的人登上一座高耸的建筑,站在窗口往下看。

    米切尔说:“仔细地看下去,那里有600万居民,他们的总收入有几十个亿。他们正等着有人到那里去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最好的利用他们的积蓄,好好看看吧。”

    用这种方法,销售人员几乎无一例外地重新打起了精神。

    米切尔的成功说服在于,他不只是用语言来鼓励那些意志消沉的销售人员,而是把事物都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听,用眼睛看,去分析事实的真相。

    “建筑之王”希尔也曾用这一招成就了自己非凡的事业:当年,希尔在承包已经破产的圣保罗城至太平洋沿岸的铁路公司时,急迫需要得到大银行家斯蒂芬的支持。

    由于将要修筑的铁路将延伸到广袤偏僻的草原上,斯蒂芬觉得,这样荒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办法运营铁路,他一点兴趣也没有。无论希尔费劲了唇舌,也始终不肯答应提供银行的贷款。

    直到有一天,希尔将斯蒂芬拉上了一辆通往西部的火车,在终点站停下时,斯蒂芬改变了想法。

    原来,火车的终点站四周聚集了很多人,由于火车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各种运输车辆把小路挤得满满的。

    看到这么多的人,斯蒂芬兴奋起来,他可以想象出一幅到这里大移民的情景了。这时,他就变得非常友好,而且主动提出要与希尔合作了。

    我们注意到,当一种观念进入人心很长时间后,外人是很难用话语将它改变的。这时,要想改变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偏见,就要找到与他观念相悖的事实,自然而然地引入这个事实,并在时机成熟时阐释它,发挥它,使之真正成为你的有力证据。

    年前,某集团总裁钱先生约见新技术总监方女士时,了解到她的顾虑:方女士刚从国外回来,因为自己没有背景,又是年轻女性,担心受到歧视。为了打消方女士的顾虑,总裁钱先生请了三个人作陪,一位是经理张小姐,一位是宣传部庄女士,另一位是总裁太太的侄女儿。为什么请这三个人呢?因为她们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钱先生先介绍三位陪客,然后讲了公司的制度,讲男女员工的平等地位,不会受到歧视。如果没有三位女士在场,以事实作证,方女士未必会相信钱先生,未必会去除偏见,打消顾虑。

    总之,要想赢得他人的注意,获得他人的信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实物摆在他人面前。对于普通人来说,眼见为实最能让人信服。在说服的过程中尽量提供一些实物,聪明人常用这种方法。

    用数字说服对方

    数字可能是最简单,也可能是最深奥的。数字拥有最非凡的说服能力,不容忽视,它能给人一种真实、具体的感觉,让对方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图像,特别是使用对比性数字的时候,这个效果会比单纯地罗列数字更为明显。

    在你的交流、沟通、演讲以及说服中,如果你能巧妙的运用数字,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922年,来自纽约的一位女国会议员贝拉·伯朱格进行了一次演讲,呼吁在政治生活中给与妇女以平等的地位。

    她说:“几个星期前,我在国会倾听总统对全国发表讲话。在我周围落座的有700多人。我听到总统说:‘这里云集了美国政府的全体成员和内阁成员。’我环视四周,在700多名政府要员中,只有12员是女性;在435名众议员中只有11人是女性;内阁人员中没有女性;最高法院中也没有女性。”

    她列举的这些具有鲜明对比的数据说明了她的观点。无论你是否赞成她的观点,在这些确凿的数字面前,你都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

    这就是数字的力量。它意味着铁的事实,比任何苦口婆心的劝说更有说服力。

    你是否对某些新闻所列举的事实触目惊心呢?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些电视节目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很大,也许你会点头称赞,但是你真正重视起来了吗?但要告诉你这些具体的数字,你的反应就不会那么平静了。

    《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调查表明,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大约有一万多人实在听摇滚音乐中度过的,这比他们在校十二年度过的全部时间只少500个小时。有人做了一次普查,平均每一位观众一年中从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9000个表现性行为的镜头。暴力场面更多。一般高中生到毕业时,观看电视2.2万小时,相当于他们在课堂时间的两倍,在这2.2万小时里,可以看到1.8万次谋杀……”

    这些具体化了的危害结果,比任何笼统的说辞更能激起你对这句事情的关注吧!因此,无论在哪种说服场合下,都要恰当地穿插一些数据。

    下面是某一个重点高中的招生启事,我们看看它是否具有说明力。

    本校是省立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务实,校园环境幽雅,是您理想的选择。今年计划招生200人,要求……

    当看到这则招生简章的时候,你去注意那些什么重点、务实之类的东西吗?你当时或者随便把它丢在一边,或者只是简单浏览一下具体要求是什么,但无论你是怎么做的,都不会激发你想进该校的强烈愿望吧。

    那么再看下面的这则招生简章:

    本校高中毕业班今年考上重点大学458人(其中升入清华大学52人、北京大学97人),考上专科学校321人,升学率达到92%……本校有资深教师278人,其中152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本校拥有全国最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本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清华北大。你做好准备了吗?

    看到这则招生简章的时候,你还会无动于衷吗?你是否在想:或许,3年后,我就是这52人中的一员,即使不是那么顺利的话,我至少也会是97人中的一员吧。

    显然,第二份招生简章更具有说服力。这就是数字的说服力量。

    附:在说服中恰当运用数字的技巧

    1.将换算的数字形象化,使那些难于感知和认识的数字更加生动。

    元朝至正年间,海宁一带水路不通,陆路运送军粮只能靠人力肩挑车载,而当地百姓又屡遭战乱,不宜再行征用。将军董搏霄向朝廷建议,改用士兵搬运军粮,但遭到朝廷一些大臣的反对,说国家历经战乱,兵力不足,军士疲惫,若再运送军粮,远途劳顿,势必削弱战斗力。

    董搏霄说:“军人搬运粮食,可用百里一日运粮之法。其方法是:每人距离10步,36人就是1里,360人就是10里,3600人就是100里。每人每次背米4斗,米用夹布口袋装好,封上印记,由一人传递给另一人,人不停走,米不着地。每人每天走500个来回,单人行程往返为28里,负重14里,空手轻行14里,每天可以运米200石。如果每人每天供应一升米的话,那么,这3600人运一天的粮食可供100里之外两万人吃一天。况且,单人行程每天仅28里,每次负重4斗仅行10步,往返劳中有逸,长队传递,类似游戏,绝无疲师之虞。”

    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果然简便易行,效率很高。董搏霄提出士兵运送军粮时,遭到大臣反对,他将这一合理使用人力、提高劳动效率的运送方法,换算成具体数字,而这一连串的数字,通过运筹巧排,化成生动的形象——排成百里长队的士兵,如游戏般地传递军粮的动人场面。其计算之精确,运筹之巧妙,使反对的大臣无法拒绝这一建议。董搏霄轻十步、重十步的百里一日运粮法的建议,终于被朝廷采纳。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被誉为畅销书制作霸王的神吉先生,策划了一本以《读心术》为题的书,并约心理学家多湖辉来写。对于从未有过写书经验的多湖辉,这的确是一件难以办到的苦差事。可是神吉先生不理会这种顾虑,语气轻松地说:“怎么样?题目还不错吧?!马上动手写吧,300页稿纸左右就可以了,你一天写5页左右就行!”

    奇怪的是,经他这么一说,先前还觉得很困难的多湖辉先生忽然感到肩上的负担轻多了,觉得两个月后交出底稿也并非不太现实。起初,一想起时间长达两个月,原稿长达300页,一种难以承担的重压感不免袭上心头。可经神吉先生“一天写5页”一讲,想想有时给杂志社赶稿时,一天能写十几、二十几页,所以顿时感到很轻松。实际一动手,才觉得一天5页的定额是够高了,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下来了,就不能再往后拖了。

    这种利用数字的技巧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得相当广泛。如写字楼出租,业主常常打出“每天每平方米仅2元”的广告来吸引客人,就是运用了这种技巧。实际上,要租这些写字楼,算起年租来,价格不菲。客户并没注意到年租,在一种划算的错觉下签下了租赁协议。

    具体的数字最有说服力,愈是明确的数字资料,愈能给人信任感。

    以损失作诱因的说服法

    人人都害怕损失。社会科学证实,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时,能让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的是损失。所以,我们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也要充分抓住对方这种心理。

    一位资深的销售代表说,他常常用这一种方法促使销售成功,就是告诉客户,如果他(她)不购买产品的话,他(她)就会遇到怎样的麻烦或问题。或者,暗示客户可能丧失某种或某些利益。像很多商家开展的“限期促销活动”等,除了可以创造一种热烈的销售气氛之外,所谓的“限期”其实都在向客户传递一种“超过期限就不能享受如此优惠”的意义。而消费者也对商家有意无意传递的这种意义心知肚明,所以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在节假日或企业推出的促销活动期间进行“疯狂购物”,即使需要排队等待也乐此不疲。

    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假扮电力公司员工做过调查。他们告诉一组用户,通过能源节约,每天能省50美分。另一组用户则被告知,如果不节约能源,每天将损失50美分。结果节约用电的住户中,后者比前者要多出三倍。注意到了吧,这个案例中的损失与收益是一样的,但以损失作诱因的方法却增加了三倍的说服力。

    当你明白这一点后,你就不再会为说服一位不愿意帮你做项目的同事苦恼了,当你在表示做这个项目是一个极好锻炼机会之后,还一定要让他知道,如果不加入的话,他会失去什么。例如:“小王,如果你不加入这个项目的话,你将错过一个和新锐技术打交道的难得机会。在这个部门里,你的价值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等到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时候,你的职位也岌岌可危,在公司没有地位,甚至会被解雇掉。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一旦失业,你的生活靠什么支持呢……”

    相比,“小王,你要是加入这个项目,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业绩,收入会提高,也会有升职的希望……”如果你是听者,你会被哪一种说法打动?

    美国有一位教授玛乔里·雪莱曾做过研究,发现在损失与收益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也会因惧怕损失而做出决策。这就告诉你,如果你有一个一经采用就能为部门每年节省10万元的建议,那么,在向经理推荐此做法时,最好告诉经理若不采用会损失10万元,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销售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谈判时,也经常面临着客户的异议,因为客户一般不会主动购买,而是需要销售人员的说服。如何说服他们下定决心呢?也许任凭销售人员说尽产品的益处,客户也无动于衷。面对这种情况,销售人员必须改变策略,至少不要让自己的说服形式过于单调,而向客户提出“假如此时不购买我们的产品,您将会受到……损失”的暗示,就是一种打动客户的有效方式。

    一项针对消费者的有趣调查显示:他们在购买某一产品时,往往是因为担心当时不购买的话,会丧失一部分应得的利益。这些担忧,有74%的消费者是从销售人员那里得来的。

    我们在日常的说服过程中,也应该巧妙利用有可能出现的损失作为诱因,抓住对方的心理,为自己的理由加大分量。

    适度运用“威胁”策略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说服老手会不择手段地揣摸对方的真实意图,一旦摸清了底牌,就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这时再以什么方式取胜,便是技术问题了。在谈判中,当你有十分把握的时候,不妨威胁一下对方。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便是使用威胁来达到说服目的的。

    战国时期,秦国实力最强大。它仗着自己的实力,到处侵略、欺凌弱小的国家。

    一次,秦王派人来到一个叫安陵的小国家,对安陵君说:“秦国愿以方圆500里的地方来换取安陵。”这明摆着是一种巧取豪夺的行径。

    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要求,也因此得罪了秦王。为了缓和一下关系,安陵君特派谋士唐雎出使秦国,向秦王做进一步解释。

    秦王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安陵,竟敢不答应他的要求,因此很不高兴。

    当唐雎拜见秦王,行礼完毕,刚刚坐下后,秦王就阴沉着脸,对唐雎吼道:“别再解释了!我问你,你知道天子发怒的情形吗?”

    唐雎一点也不害怕,他毫不示弱地答道:“大王,我还真没听说过。”

    秦王用教训的口气说:“那就让我告诉你吧!天子一发怒,就会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说完,他的双眼逼视着唐雎。

    唐雎心里明白,秦王是在用战争来威胁他。他一点也没有害怕,而是压住心中的怒火,平静地对秦王说:“大王,您听说过布衣之士发怒吗?”

    秦王不屑一顾地说:“布衣之士发起怒来,也不过是扔掉帽子,光着脚,用脑袋撞地罢了!”

    唐雎摇了摇头说:“这不过是平常人发怒罢了,不是士人发怒啊!从前,专诸替吴公子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冲击月亮;聂政为严仲子杀韩傀时,白虹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吴王僚的儿子庆忌时,苍鹰扑击殿上。这三位都是布衣之士呀!他们发怒时,上天都降下预兆。今天加上我,就该是第四个人了!布衣之士发起怒来,倒下的虽只两人,流血也不过五步,可是天下人都要穿起丧服啊!现在大概就是时候了吧!”唐雎说完,迅速地拔出藏在身上的短剑,一下子站了起来,瞄着秦王,马上要扑过去。

    秦王顿时被吓得变了脸色,赶忙向唐雎道歉:“先生息怒,先生请坐!今日我算是明白了:韩国、魏国之所以灭亡了,安陵却还能存在,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先生啊!”

    就这样,秦王没敢再提换地的要求,唐雎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唐雎和秦王双方为了说服对方,都使用了威胁的手段。秦王威胁要发动战争,唐雎则威胁要取秦王的性命。对秦王来说,生命是他最大的利益,秦王不会为此事而丧命,而唐雎则抱着必死之心。因此,唐雎的以死相胁迫使秦王屈服,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归根到底,威胁并不是真正的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威胁不是一种简单的吓唬,应包含下列含意:如果这样或不这样,就会产生那样的后果。在说服的过程中,善意的威胁是有助于成功的。运用此种方法劝说别人,使对方懂得利害关系,产生恐惧感,以增强说服的效力。威胁应该主要放在对于可怕后果的说明上,这样才能起到说服作用。

    以荣誉感刺激对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希望获得别人肯定的欲望,这也是促使人类产生干劲的能源。如果能利用这种心理作用,即使是一些令人提不起精神的琐事,或麻烦的工作,也能激起一个人的干劲。

    有一所私立中学,在每年的旅行时,学校总要分一些事情给学生去做,但历年来被选出的学生都没有兴趣,或根本不想去做。直到有一年,学校把这些选出来的学生冠以“旅行委员”的头衔,结果,所有被选出来的学生都非常踊跃地抢着做。事实上,工作的内容完全不变,只是冠上了头衔而已。

    头衔的功效,是针对一个人的荣誉感而产生的。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就善于运用这种“赋予名号头衔”的方法。拿破仑曾经为他的军队定制了各种荣誉勋章,并颁发了15000个给他的部下,又把18个将军升为“法国元帅”,以及称他的军队为“无敌陆军”的时候,有人批评拿破仑用“玩具”捉弄摆布饱受战争洗礼的老兵,而拿破仑则答道:“人就是被玩具所统领的。”

    美国有一家全国性的卡车服务公司,只不过改了一下员工的头衔而已,便大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服务质量。原来那家公司的管理阶层发现他们所送的货物中有万分之六会送错地方,这使得公司每年要额外赔上25万美元的损失,为此,公司特别聘请了戴明博士去给他们诊疗一番。根据戴明博士的观察,他发现这些送错的案子中大多是因为该公司的司机看错送货契约所致。为了能一劳永逸地消除这样的错误,提高公司的服务品质,戴明博士建议最好把这些工人或司机的头衔改为技术员。

    一开始,公司觉得戴明博士的建议有些奇怪,难道把职位头衔改一改就能把问题解决?难道这么简单就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可是没有多久绩效就出现了,当那些司机的头衔改为技术员之后不到30天,先前万分之六的错误一下子便下降到了万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说,从此那家公司一年可以节省25万美元。

    戴明博士的这种头衔赞美法,让员工感受到“我和别人做的工作不大一样”,这样,即使工作的内容没有改变,薪水没有增加,也能使他们产生干劲。

    在现代社会里,以“头衔”作为诱导手段的处处可见。一个政治家可能拥有很多头衔,例如他可能是公司的董事长或经理,又是学会的会长,因为拥有很多头衔,往往在竞争中会更有利。

    鲁丝·霍普斯金太太是一位中学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当她看过班上的学生名册后,在对新学期的兴奋和快乐的同时却感到忧虑,原来她班上有一个全校最顽皮的“坏孩子”——汤姆。汤姆三年级的老师,曾不断地向同事或校长抱怨。只要有任何人愿意听,他就会不停地说汤姆的坏话:他不只是恶作剧而已,跟男生打架,逗女生,对老师无礼,在班上扰乱秩序,而且情况好像愈来愈糟。但唯一能让人放心的是,他很快就能学会学校的各门功课,而且非常熟练。

    霍普斯金太太决定立刻面对“汤姆问题”。当她见到她的新学生时,她这样说道:“罗丝,你穿的衣服很漂亮;爱丽西亚,我听说你画画很不错……”

    当她念到汤姆时,她直视着汤姆,对他说:“汤姆,我知道你是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今年我要靠你帮我把这个班变成四年级最好的班。”

    在开始的几天里,她一直强调着这一点,夸奖汤姆所做的一切,并评论他的行为正代表着他是一位很好的学生。有了值得奋斗的美名,即使一个9岁大的男孩也不会令她失望。而他真的做到了这些。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如果你希望改变其他人的态度和举止时,请记住这条规则:“给他们一个美名,让他们为此而努力奋斗。”

    借用权威让人信服

    人们总是喜欢附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或是权威者的意见和判断,尤其是在不太认识的人或不懂的事物前,自己无法判断并下结论时,这种倾向更为明显。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威望功效”。

    有一个心理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被实验的人听两种完全相同的音乐带,却告诉被实验者,其中一种知名度不高,另一种屡获评论家的推荐,听完之后,要被实验者说出哪种音乐带较好。结果发现,大多数被实验者的意见都与评论家的意见相同,他们纷纷表示,“两者比较起来,前者似乎毫无价值。”

    很显然,这些被实验的人受到了很有名气的音乐评论家意见的影响。

    既然“威望功效”的心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么我们在说服过程中,就不要遗忘了这一点的利用。例如,你如果想让上司接受你的意见,可以在表达意见后,附带地说,“总经理也是这么说的”。而在说服孩子时,能顺口说一个他所喜欢的运动员或电影明星作为榜样的话,一定会很有效。

    对一个病人来说,如果有人劝说他服用某种药物,即使这个人再三证明这种药物有效,并且说了许多药理知识和道理,病人总还是不免心存疑虑的。但如果是一个有声望的医生告诉他,这种药物对他的病很有效。病人一定不会有所顾虑。

    人们往往会被“伟大人物”的意见或判断所影响。在今天的社会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报纸或电视都会出现评论家头衔的人的意见。研究表明,当对方听到强有力的、高度可靠的、权威性的材料时,他的固执己见的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在说服别人时,有必要引用一些具有经典性的材料,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众所周知,法国是一个盛产葡萄酒的国家,外国的葡萄酒想打进法国市场是极其困难的。经过艰苦的努力后,我国的一位留法研究生李华帮助一家酒厂把中国的葡萄酒打入了法国市场,但是在商讨中国葡萄酒从香港出口的问题时却遇到了些波折。

    当时的香港总督是英国人,他说:“按照香港法律规定,土酒要征80%的关税,洋酒要征300%的关税。中国的葡萄酒是洋酒,所以应征300%的关税。”

    听了这话,李华暗自盘算一下,如果要交这么重的税,中国葡萄酒的利润将会受到严重损害。怎么办?他决定要在“土”与“洋”上下功夫。于是,他不紧不慢地吟出了一首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臣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您可能听过这首唐诗吧?我们中国唐朝人就已经能产葡萄酒了。唐朝距今天已有1000多年了,那时中国没有象样的酒厂和大公司,只有酒作坊。也就是说,当时中国造出的葡萄美酒是比较纯粹的土酒,英国和美国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恐怕要比中国晚好几个世纪吧?他产的才是真正的洋酒呢!”

    一席话虽很客气、委婉,但却从理论根据上驳倒了英国人(香港总督)。后来,他只得承认中国葡萄酒是好酒,只收取了80%的关税。

    李华准确地引用了一首唐诗,而且是脍炙人口的唐诗,证明了“中国葡萄酒是土酒”的这个观点。名诗、名言、名句都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多被历史所认同。加之人们的崇尚权威、崇尚名望的心理,很容易被引用的“经典”所折服。

    理由是说服人的关键

    理由是说服人的关键,也是根本,因此,我们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强调一个最大最关键的理由。

    多年以前,拿破仑·希尔曾应邀向俄亥俄州立监狱的服刑人发表演说。他一站上讲台,立刻看到眼前的听众之中有一位是他在十年前就已认识的朋友——D先生,D先生此前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拿破仑演讲完毕后,和D先生见了面,谈了谈,发现他因为伪造文书而被判20年徒刑。听完他的故事之后,拿破仑说:“我要在60天之内,使你离开这里。”

    D先生脸上露出苦笑,回答说:“希尔,我很佩服你的精神,但对你的判断力却深感怀疑。你可知道,至少已有20位具有影响力的人士曾经运用他们所知的各种方法,想使我获得释放。但一直没有成功。这是办不到的事。”

    大概就是因为他最后的那句话——“这是办不到的事”——向拿破仑提出了挑战,他决定向D先生证明,这是可以办得到的。

    拿破仑回到纽约市,请求他的妻子收拾好行李,准备在哥伦布市——俄亥俄州立监狱所在地——停留一段不确定的时间。

    拿破仑的脑海中有一项“明确的目标”,这项目标就是要把D先生弄出俄亥俄州立监狱。他从来不曾怀疑能否使D先生获释。他和妻子来到哥伦布市,买了一处高级住宅,像要永久性住下去一样。

    第二天,拿破仑前去拜访俄亥俄州州长,向他表明了此行的目的。

    拿破仑是这样说的:“州长先生,我这次是来请求你下令把D先生从俄亥俄州立监狱中释放出来。我有充分的理由,请求你释放他。

    “我希望你立刻给他自由,为此我准备留在这儿,等待他获得释放,不管要等待多久。

    “在服刑的期间,D先生已经在俄亥俄州立监狱中推出一套函授课程,你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他已经影响了俄亥俄州立监狱中2518名囚犯中的1728人,他们都参加了这个函授课程。他已经设法请求获得足够的教科书及课程资料,而使得这些囚犯能够跟得上功课。难得的是,他这样做并未花费州政府的一分钱。监狱的典狱长及管理员告诉我说,他一直很小心地遵守监狱的规定。当然了,一个能够影响1700多名囚犯努力学习的人,绝对不会是个坏家伙。

    “我来此请求你释放D先生,因为我希望你能指派他担任一所监狱学校的校长,这将可使得美国其余监狱的16万名囚犯获得向善学习的良好机会。

    “我准备担负起他出狱后的全部责任。这就是我的要求,但是,在您给我回答之前,我希望您知道,我并不是不明白,如果您将他释放,而且,您又决定竞选连任的话,这可能会使您失去很多选票。”

    俄亥俄州州长维克·杜纳海先生紧握住拳头,宽广的下巴显示出坚定的毅力。他说:“如果这就是你对D先生的请求,我将把他释放,即使这样做会使我损失5000张选票,也在所不惜……”

    这项说服工作就此轻易完成了,而整个过程费时竟然不超过五分钟。

    三天以后,州长签署了赦免状,D先生走出监狱的大铁门,他再度恢复了自由之身。

    拿破仑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说服州长,和他的周密考虑和精心安排是分不开的。拿破仑事前了解到,D先生在狱中行为良好,对1728名囚犯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当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监狱函授学校时,他同时也为自己打造了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既然如此,其他请求保释D先生的那些人,为何无法获得成功呢?他们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请求州长的理由不充足。他们请求州长赦免D先生时,所用的理由是,他的父母是著名的大人物,或者是说他是大学毕业生,而且也不是什么坏人……他们未能提供给俄亥俄州州长充分的动机,使他能够觉得自己有充分的理由去签署赦免状。

    拿破仑在见州长之前,先把所有的事实研究了一遍,并想像如果自己是州长本人,什么样的说辞才最能打动他。拿破仑是以全美国各监狱内的16万名男女囚犯的名义,请求释放D先生的,因为这些囚犯可以享受到D先生所创办的函授学校的利益。他绝口不提他有声名显赫的父母;也不提自己以前和他的友谊;更不提他是值得我们帮助的人——所有这些事情都可被用来作为请求保释他的理由,但和下面这个更大、更有意义的理由比较起来,就显得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个更大、更有意义的理由是,他的获释将对另外的16万名囚犯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获释之后,将使这些囚犯享受到他所创办的这个函授学校的好处。因此,拿破仑靠着这个最大最关键的理由获得了成功。

    和对方站在同一立场上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两兄弟本来不大和睦,因为父亲生病,从而恢复了感情;有了专门欺负别人的小孩子出现,原先互不认识的小朋友,反而会很快地亲近起来……俗话说,“团结一致,抵抗外侮”,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本来关系不深、甚至心存反感的双方,一旦面临着“共同的敌人”,就会捐弃成见、携手合作起来。

    这个原理也可以运用在说服过程中。在说服对方时,我们可以强调一个共同的敌人,和双方缔结成同盟,从而拉近距离,加强合作。这时候的说服,就变成了内部的说服,消除了心理防御的说服,自然容易达到效果。所谓共同的敌人,不一定是指专人,也可以是某件事、某个项目。譬如在公司里,就可以将某项工作当做“共同的目标”。

    据说有一位老科长,遇到手下工作人员之间有矛盾时,从来只有一句话,“工作第一,有什么争论,等工作完了再去说。”

    这句话的效果特别好,不仅有道理,而且能解决问题。因为在“工作第一”的大前提下,不论是感情的纠纷也好、反感也罢,这些不良因素都暂时压制下去,而团结一心地对付起工作来。

    1000年前,在我国唐朝,围棋名手曾创立了经典的“围棋十诀”,其中有一诀是“势孤取和”,意思就是当自己力量不够,势弱无力和对方抗衡时,最好先和对方和解或先顺着对方的意,不要正面和对方起冲突,宁可屈身等待时机。

    说服时也是如此,如果对方的势力比你强,或者情势上不允许你强出头,当对方非常坚持自己的立场时,你最好不要正面反驳,这时,你该意识到,对方是一面墙,是一把剑,你如再正面冲过去,难免有皮肉之伤,甚至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就是对方拒绝和你再沟通或者彼此形成敌对的状态。

    这个时候,你可以先和他站在同一边,强调彼此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然后再根据他的看法,加上你的建议,“润物无声”式的说服,这么一来,对方就会把剑收回,把墙挪开。

    例如,当对方这样说:“虽然我们公司很想买升级电脑,但最重要的是费用上的考虑。”

    你就可以回答:“我了解贵公司有费用上的考虑,所以我才会提这样的建议。让贵公司使用升级电脑,不仅处理速度快,还可以搭配更多应用软件,使人事费用和其他业务成本得到大幅度的降低,长期来说,贵公司可以因此省下更多的经费。”

    结果对方一听到可以省更多费用,很可能立刻答应签约。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这个策略主要是让对方意想不到:我们竟然会同意他的看法,而且居然和他站在同一边。如此一来,对方就很难拒绝和你合作,这是很常用的心理战术之一。

    同样的攻心策略,也可以运用在公司内部。每个公司多少都会有比较顽固或激进的员工,这时,身为上司的你就可以对下属说:

    “你的意见我非常赞成,我也愿意支持你去做,但是,只要有任何差错,我这个支持者就会失去舞台,甚至要扛下责任,到时候,恐怕没人敢再支持你了。”

    这时候,激进的下属一想到会连累你,反而会静下心来反省自己;或者,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下属,在执行这件你支持他的任务时,会特别小心,以免失去你这个唯一的支持者。

    利用从众的力量

    在说服他人时,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对方的从众心理,制造“同调”行动。如果你想说服他人同意某一项决定,可以先开会讨论,征得大多数人同意以后,再把通过决定的文字资料送给对方:“这是我们全体的意见。”即使他对这项决定并不满意,也只有接受的份儿。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决定事情是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的,而要推翻多数人的决定是十分困难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杰出的心理学家所罗门·亚希把一群人邀请到同一个房间。除了一人外,其余的所有人都是亚希安排好的托儿。他们面前画有四条线段,要求指出长度相同的两条。很明显的,第一条线段和最后一条线段的长度是一致的。但是,所有的托儿都得到指令说第一条线段的长度和第三条线段的一样。

    现在,请把你自己想象成这名被测验的对象。人人都选择了你认为是错误的那个答案。你的感觉是第一条线段和第四条的长度一致,但是你周围的人都相信第一条线段和第三条的长度一致。

    你抵制得了从众的群体压力吗?很少有人能抵制得了。亚希发现,面临这种两难境地的人有百分之七十五都会违背自己的感觉而选择随大流。

    商家在销售商品时,为了说服顾客购买,也会有意识地利用人的这种从众心理。

    假如你留意电视募捐的节目,你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阅读已捐款者的名单和捐款数额,一方面是公开信息,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你:其他人都捐了——你为什么没有捐?

    街头乞丐常常在他们的乞讨盒里放几张数额较大的纸币,以暗示其他施舍者,大钞才是“标准”的。与此类似的是,一些教堂引领人虚报其募捐款额,以引导教徒出多少献金才合适。

    人们为什么容易随大流呢?专业人士分析,随大流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不安全感。假如我们知道了其他人也作出了同样的决定,那么这个决定的风险似乎就小得多了。

    有一位太太对一款新推出的热水器非常感兴趣,她一方面被全新的设计所吸引,另一方面,也质疑新技术的实用程度。销售员反复跟她保证了很多次,她都下不了决心。最后,一位有经验的销售员二话没说,从抽屉取出一份顾客联系册直接塞给她看。那份花名册上大概有数百人吧,那位太太看到已经有这么多人买了,于是打消了疑虑,当场决定买一台。

    这位太太的思维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参加过商务会议的人都不陌生。到底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是人云亦云与组内的其他人保持一致呢?思考了半天,绝大多数人还是决定保守地随大流。

    人们常常会与他们认为是流行的观念同波合流。我们在电视节目中做嘉宾时会跟着哈哈大笑和拍手,即使我们知道最初的掌声是电子模拟而成的。

    政府和商家也经常通过民意调查来告诉我们其他人在想些什么,因此而影响我们如何做出反应。这就是利用了从众的力量。

    采用“迂回出击”的策略

    我们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若既不能速战速决迅速找到最佳突破点,又无法正面与其交锋打消耗战,那么不妨绕绕弯,曲线救国,曲径通幽。

    清朝著名才子纪晓岚很善于驾驭言语,一次,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考验纪晓岚的辩才,便问纪晓岚:

    “纪卿,‘忠孝’二字作何解释?”

    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就去死。”

    纪晓岚:“臣领旨。”

    乾隆:“你打算怎么个死法?”

    纪晓岚:“跳河。”

    乾隆:“好吧。”

    乾隆当然知道纪晓岚不可能去死,于是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到乾隆跟前,乾隆笑道:“纪卿何以未死?”

    “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纪晓岚回答。

    “此话怎讲?”乾隆疑问道。

    “我去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说:‘晓岚,你此举大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如此圣明,你为什么要死呢?你应该回去先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他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也不迟啊。’”

    乾隆听后,放声大笑,连连称赞道:

    “好一个如簧之舌,真不愧为当今的雄辩之才。”

    纪晓岚巧用“迂回出击”的技巧,在毫不损害乾隆面子的情况下,点出他的无理之处,一举令他折服。很显然,乾隆是根据纪晓岚提出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之论叫他去死,此令顺理成章。纪晓岚临阵进退皆无道理,只有迂回出击,方能主动创造契机,指出如果皇上承认自己是昏君,他就去死。而乾隆当然不可能承认自己是昏君,故纪晓岚很自然地也就把自己从“死”中解脱出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充分的不死理由。

    公元前265年,赵国的赵太后刚执政不久,秦国便发兵前来进攻。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提出必须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肯发兵相救。但是赵太后舍不得小儿子,坚决不允。赵国危急,群臣纷纷进谏。赵太后依旧坚决地说:“从今日起,有谁再提用长安君当人质,我就往他脸上吐唾沫。”大臣们便不敢再多说什么。

    有一天,左师触龙要面见赵太后,赵太后认为触龙一定是为了劝谏此事而来,于是她便摆开了吐唾沫的架势。不想触龙慢条斯理地走上前,见了太后,关心地说:“老臣的脚有毛病,行走不便,因此好久未能来见太后,我担心太后的玉体违和,今天特地来看望。最近太后过得如何?饭量没有减少吧?”

    太后答道:“我每天都吃粥。”触龙又说:“我近来食欲不振,但我每天坚持散步,饭量才有所增加,身体才渐渐好转。”

    赵太后听触龙不提人质的事,怒气也渐渐消了。两人于是亲切、融洽地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触龙向赵太后请求道:

    “我的小儿子叫舒祺,最不成才,可是我偏偏最疼爱这个小儿子,恳求太后允许他到宫中当一名卫士。”

    太后赶紧问触龙:“他几岁了?”

    触龙答:“十五岁。他年岁虽小,可是我想趁我在世时,赶紧将他托付给您。”

    赵太后听到触龙这些爱怜小儿子的话,深有同感,便忍不住与他闲谈。

    太后说:“真想不到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呀!”

    触龙说:“恐怕比你们女人更爱小儿子。”

    触龙见时机已到,于是把话题深入一步,说:

    “老臣认为太后爱小儿子爱得不够,远不如太后爱女儿那样深。”太后不同意触龙的这个说法。

    触龙解释道:“父母爱孩子,必须为孩子作长远的打算。想当初,太后送女儿远嫁燕国时,虽然为她的远离而伤心,可是又祈祷她不要有返国的一日,希望她的子子孙孙相继在燕中为王。太后为她想得这样长远,这才是真正的爱。”

    太后信服地点了点头。触龙接着说:“太后如今虽然赐给长安君许多土地、珠宝,但若不使他有功于赵国,太后百年之后,长安君能自立吗?所以我说,太后对长安君不是真正的爱护。”

    触龙这番话说得赵太后心服口服,同意给长安君准备车马、礼物,送他去齐国当人质,并催促齐国出兵。而齐国也很快就出兵解了赵国之围。

    触龙说服赵太后的方法,便是运用曲径通幽、以迂为直策略的典范。

    英国军事家哈利也曾说过:“在战略上,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般认为,既然是说服,当然就得凭借好口才。其实,偶尔采取沉默战术也能达到说服的效果。

    一些涉世不深的推销员经常认为:沉默意味着缺陷。可是,恰当的沉默不但是允许的,而且也是受顾客欢迎的。因为这可以给他们一种放松的感觉,不至于因为有人催促而做出草率的决定。顾客保持沉默时,就是他在考虑是否该成交了。有经验的业务员会利用一时的沉默来达到他的说服目的。

    沉默可以引起对方注意,使对方产生迫切想了解你的念头。比如说,我们经常开着电视做其他事,其实这时我们并没有关注电视里的内容。可突然电视没动静了,便会想“怎么了”,接着便会立刻朝电视望去。

    一般来说,人们一旦习惯了某种连续而稳定的刺激,就会逐渐分散注意力,谈话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所以,为了吸引对方分散了的注意力,不妨试着停顿一下。这样,对方一定会对突然的短暂沉默产生“疑问”,从而开始关注这个戛然而止的谈话。

    此外,在说服过程中,说服者通过姿势、手势、眼神、表情等非发音器官来表达的无声语言,也往往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有些特殊环境里,恰到好处的沉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说服跟谈判、辩论相似,凡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自始至终都包含着心理上的抗衡。说服最有效的技巧之一也是对对方心理过程的把握,了解对方的心路历程和交流环节的心理变数,就胜券在握了。在说服的过程中,如果你能够用沉默来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这应该也算是一种高明的谋略。

    二战即将结束之时,反法西斯联盟的三位巨头——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邱吉尔和苏联主席斯大林齐聚波茨坦进行会谈。

    会议进行期间,杜鲁门别有用心地对斯大林说:“美国已经研制成功一种新式杀伤武器,其威力比最先进的导弹还要大许多。”他暗示说这种新武器就是原子弹,并且反反复复地重复着原子弹的杀伤威力问题。

    说完之后,杜鲁门双眼一动不动地盯着斯大林的面部表情,希望从那张沉稳得如同一潭静水的脸上看出一些变化。但是,杜鲁门失败了。坐在远处的英国首相邱吉尔也在和杜鲁门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从另一个角度对斯大林的神态进行仔细观察,但结果和杜鲁门的完全一样。

    此事过后,邱吉尔对杜鲁门说:“自始至终我都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但他没有丝毫的变化,好像一直在倾听你的谈话,仿佛对你们的新型武器早有所知。”本来杜鲁门和邱吉尔打算以此来要挟、恐吓斯大林,想在战争结束时多捞点好处,但见斯大林对此无动于衷,只得作罢。

    事实上,斯大林当时的神情全是装出来的,对杜鲁门的暗示他听得明明白白,但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采用了攻心策略来消磨对方的锐气。很显然,邱吉尔与杜鲁门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正是由于他们首先在心理上自动瓦解了。

    事实上,在紧张的说服过程中,没有什么比长久的沉默更令人难以忍受。但是也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另外,一旦你利用沉默作为武器,就要提醒自己,无论气氛多么尴尬,也不要主动去打破沉默。当对方被你的沉默说服的时候,就是你成功之时。

    5种说服他人的妙法

    了解了说服的重要性和说服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来说服他人的方法: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外界的刺激会引起人的心理变化,导致人的心理波动。

    这时人们往往情绪反应强烈,感到不安,特别是年轻人情感更为动荡,极易冲动,情感有余,而理智不足,一旦情感的潮水漫过理智的堤坝,就会在激情的驱使下采取过火行为,事后则追悔莫及。如果抓住情绪产生强烈波动,还未导致不正常行为的时刻予以说服,加以引导,陈明利害得失,对方就会受到震动,恢复理智,幡然醒悟。而如果过早地进行说服,会被对方认为神经过敏或无中生有;如果事过境迁,再去说服教育,易被对方看成“事后诸葛”或“马后炮”。这些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要抓住最佳时机,就要善于在人的思想、情绪容易发生变化或可能出现问题的关口及时进行说服教育。

    一般来说,当人们面临工作调动、毕业分配、家庭事件、婚恋受挫、提职加薪、意外事故、子女就业等情况时,极容易产生思想波动和不安情绪,这也正是进行说服的好时机。个别说服的时机是否恰当,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情绪表现进行判断。如果对方心平气和,或者表现出情绪超乎平静的迹象,这往往是说服的好时机。如果发现对方表现出反感和对立情绪,我们除应检查谈话方式、方法或自己的观点、态度是否正确外,还应考虑谈话的时机是否成熟,好及时终止谈话,以免造成不利的后果。

    这时,我们应积极观察,耐心等待;或者采取恰当措施,创造有利的时机,使说服一举奏效。实际上,我们所强调的最佳时机,并没有具体标准,也并不限于上面事例中所展示的模式,而全靠我们在具体情况下从说服目的出发,针对对方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特点,自己揣摩和把握。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准确地预测和果断、灵活地掌握说服的技巧,我们的说服工作就会像杜甫诗句中“知时节”的“好雨”那样,“当春乃发生”,恰到好处地滋润人们的心田。

    有一天,卡耐基突然同时接到两家研习机构的演讲邀请函,一时之间,他无法决定接受哪家邀请。但在分别与两位负责人洽谈过后,他选择了后者。

    在电话中,第一家机构的邀请者是这样说的:

    “请卡耐基先生不吝赐教,为本公司传授说话的技巧给中小企业管理者。由于我不太清楚您所讲演的内容,就请您自行斟酌吧。人数估计不超过一百人……万事拜托了。”

    卡耐基认为,这位邀请者说话时平淡无力,缺乏热忱。给人的感觉,便是一副为工作而工作的态度,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热情,也给他留下相当不好的印象。

    此外,对方既没明确地提示卡耐基应该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也没有清楚交代听讲人数,教他如何决定演讲内容呢?对此,卡耐基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而另一家机构的邀请者则是这样说的:

    “恳请卡耐基先生不吝赐教,传授一些增强中小企业管理者说话技巧的诀窍。与会的对象都是拥有50名左右员工的企业管理者,预定听讲人数为70人。因为深深体悟到心意相通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部属看上司脸色办事的传统陋习早已行不通。因此,此次恳请先生莅临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让所有与会研习者明白,不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自己想法的人,就无法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希望演说时间控制在两个钟头左右,内容锁定在:学习说话技巧的必要性;掌握说话技巧的好处;说话技巧的学习方法这三方面,希望能带给大家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万事拜托了。”

    卡耐基明显感觉到这家机构的邀请者明快干练、信心十足,完全将他的热情毫无保留地传达给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对方在他还没有提出问题的情况下,就解答了所有的疑问。因此,在卡耐基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自己置身讲台的情景,并很快就能够想像出参加者的表情,以及自己该讲述的内容等。显然,这种邀请方式很能带给受邀者好感。

    显然说服别人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依循一定的步骤。像行军打仗一样,步步为营,才能稳中求胜,也易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1)吸引对方的注意和兴趣。为了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务必要吸引劝说对方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设定的话题上。利用“这样的事,你觉得怎样?这对你来说,是绝对有用的……”之类的话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愿意并且有兴趣往下听。

    (2)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明白、清楚的表达能力是成功说服的首要要素。对方能否轻轻松松倾听你的想法与计划,取决于你如何巧妙运用你的语言技巧。

    准确、具体地说明你所想表达的话题。比如“如此一来不是就大有改善了吗?”之类的话,更进一步深入话题,好让对方能够充分理解。为了让你的描述更加生动,少不了要引用一些比喻、实例来加深听者的印象。适当引用比喻和实例能使人产生具体的印象;能让抽象晦涩的道理变得简单易懂;甚至使你的主题变成更明确或为人熟知的事物。如此一来,就能够顺利地让对方在脑海里产生鲜明的印象。说话速度的快慢、声音的大小、语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口齿的清晰度等都不能忽视。

    除了语言外,你同时也必须以适当的表情、肢体语言来辅助。

    (3)动之以情。说服前只有准确地揣摩出对方的心理,才能够打动人心。通过你谈话的内容,了解对方对此话题究竟是否喜好、是否满足,再顺势动之以情或诱之以利,告诉他“倘若照我说的去做,绝对省时省钱,美观大方,又有销路……”不断刺激他的欲望,直到他跃跃欲试为止。

    如他在想什么,他惯用的行为模式为何?现在他想要做什么等。一般而言,人的思维和行动都是由意识控制,即使他人和外界如何地建议或强迫,也不见得能使其改变。因此,想要以口才服人的人,必须意识到说服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对方。也就是说,说服的目的,是借对方之力为己服务,而非压倒对方,因此,一定要从感情深处征服对方。

    (4)提示具体做法。在前面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告诉对方该如何付诸行动了。你必须让对方明了他应该做什么、做到何种程度最好等。到了这一步,对方往往就会很痛快地按照你说的去做。

    有的时候说服别人应当采取点地渗透的方法,逐步达到说服的目的。

    (1)了解对方的想法。想要让对方同意你的意见,第一点就是要设法先了解对方的想法与凭据来源。曾经有一位很优秀的管理者说:“假如客户很会说话,那么我就有希望成功地说服对方,因对方已讲了七成话,而我们只要说三成话就够了。”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为了要说服对方,就精神十足地拼命说,说完了七成,只留下三成让客户“反驳”。这样如何能顺利圆满地说服对方?因此,应尽量将原来说话的立场改变成听话的角色,去了解对方的想法、意见,以及其想法的来源或凭据,这才是最重要的。

    (2)接受对方的想法,同时也让对方接受你。如果对方反对你的新提议,是因为他仍对自己原来的想法保持不舍的态度,且他的看法尚有可取之处,那么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接受他的想法,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最好能说出对方想讲的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当一个人的想法遭到别人一无是处的否决时,极可能为了维持尊严或咽不下这口气,反而变得更倔强地坚持己见,排拒反对者的新建议。若是说服别人沦落到这地步,成功的希望就不大了。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家用电器公司的推销员挨家挨户推销洗衣机,当他到一户人家里,看见这户人家的太太正在用洗衣机洗衣服,就忙说:

    “唉呀这台洗衣机太旧了,用旧洗衣机是很费时间的,太太,该换新的啦……”

    结果,不等这位推销员说完,这位太太马上产生反感,驳斥道:

    “你在说什么啊?这台洗衣机很耐用的,到现在都没有故障,新的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我才不换新的呢。”

    过了几天,又有一名推销员来拜访。他说:

    “这是令人怀念的旧洗衣机,因为很耐用,所以对太太有很大的帮助。”

    这位推销员先站在这位太太的立场上说出她心里想说的话,使得这位太太非常高兴。于是她说:

    “是啊,这倒是真的,我家这部洗衣机确实已经用了很久,是太旧了点,我倒想换台新的洗衣机。”于是推销员马上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宣传小册子,提供给她作为参考。

    这种推销说服技巧,确实大有帮助,因为这位太太已产生购买新洗衣机的决心。至于推销员是否能说服成功,无疑是可以肯定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善于观察与利用对方的微妙心理,是帮助自己提出意见并说服别人的要素。一般来说,被说服者之所以感到忧虑,主要是怕“同意”之后,会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你能洞悉他们的心理症结,并加以防备,他们还有不答应的理由吗?至于令对方感到不安或忧虑的一些问题,要事先想好解决之法,以及说明的方法,一旦对方提出问题,可以马上说明。如果你的准备不够充分,讲话时模棱两可,就会令人感到不安。所以,你应事先预想一个引起对方可能考虑的问题,此外,还应准备充分的资料,给客户提供方便,这是相当重要的。

    (3)明确说服的内容。有时,虽然满腹的计划,但在向对方说明时,如果对方无法完全了解其内容,他可能马上加以否定。另外还有一种情形,对方不知我们说什么,却已先采取拒绝的态度,摆出一副不会被说服的模样;或者眼光短窄,不愿倾听。如果遇到以上几种情形,一定要耐心地一项项按顺序加以说明。务求对方了解我们的真心实意,这是说服此种人要先解决的问题。对不能完全了解我们说服的内容者,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必须把自己新建议中的重要性及其优点,一下打入他的心中,让他确实明白。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假如你说服别人,第一次不被接受时,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地说:“说了也是白说。”

    医学告诉我们,只生活在有益于健康条件下的人,虽然有健壮的身体,但对某些疾病却缺乏免疫力。为了避免病菌感染,获得抵抗力,就需要接受某种预防注射。也就是先接受少量的病菌感染,产生抗体,以便再遇到这种病菌时,有足够的力量加以抵抗。这就是在医学上所谓的“接种免疫”。

    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在劝说上。劝说者不仅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希望他不再受相反思想的影响,也常进行这种预防性“注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持有某种见解后,从未受过攻击,那么在他的周围就不会建立起任何防御系统。当他突然遇到相反意义的说服性诱导时,会感到很新鲜,易于丧失原来的立场,改变态度顺应新观点。相反,如果这个人的见解预先受过轻微的攻击,就经受了锻炼,在他心里就围绕着这种观点建立起比较强的“防御工事”,从而可以经受更为有力的劝说。这就是“接种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实验者要使被试验者相信,苏联(现俄罗斯)至少在五年内不会制造出大量的原子弹。一组接受劝说后,没有给予反驳。另外一组接受劝说后,则给予轻微的攻击,就是告诉他们一些相反的观点。过一段时间以后,又对所有的被试验者进行了相反的劝说。结果,第一组被试者只有2%的人维持了原来的态度,而第二组被试者则有67%的成功的保卫了原来的观点。

    由此可见,成功的劝说不仅要促使被劝说者形成某种态度,还要能够预先培养他对相反观点的抵抗能力。

    说服对方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后,再说服他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就有了较大的可能性。心理学家把这种逐步接近目标的说服方法叫做“登门槛术”。正像你想进一间房子,又怕遭到主人的拒绝,就先说服主人让你的脚踏上门槛,然后再说服他让你的脚踏进门槛内,达到了这个目的,再说服他让你进屋就不难了。这实际上是个“得寸进尺”的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种技巧是有效的。父母要求爱睡懒觉的孩子早起床,先让他每天早起半个小时就很容易做到,待他养成习惯以后,要求他再提前半个小时。而如果一下子让他提早一个小时就比较困难。这实际上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劝说方法。

    有时候相反的技巧也会起到作用,就是首先提出一个大的要求,接着再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这与直接提出较小的要求相比,接受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种方法对于那些小商贩来说是常使用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卖主先是漫天要价,再讨价还价,当他降低价格的时候,人们以为他退却了,便接受了这个价格。而实际上他仍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了交易,却让双方都得到了满意。

    “登门槛术”和其相反的技术起作用的条件是不同的。当一个较大的要求过后,立即跟着一个较小的要求出现,并且与较大要求有明显的联系时,相反的技术更能实现其效果。而当两个要求毫无联系的时候,“登门槛术”就会起到作用。

    说服中的禁忌

    在说服的过程中,有些人一旦打开话匣子就顾不上别人的反映,自始至终独唱主角——喋喋不休地推销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故事……浑然不觉听的人作何感想。

    因为业务关系,小王曾经遇到这样一个人,每当她说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如黄河决堤般一发不可收拾。小王本是很会说话的人,但想在她那里插上几句话,却始终没有机会。最近一次见面,那位女士兴致高昂地叙述她的事业是如何蓬勃,小王则僵着一张笑脸在桌上拨弄着文具。三十分钟过后,小王终于鼓起勇气对她说:“对不起,待会儿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有个名人说过,漫无边际的喋喋不休无疑是在打自己付费的长途电话。这样不但不能表现自己的交谈口才,反而令人生厌。如同上文中的那位女士,她的“单口相声”非单没能达到交流思想和增进感情的效果,相反让她饱尝了唱独角戏的苦果。

    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这人是个直脾气,说错了你别见怪。”乍一听挺真诚,其实仔细推究起来,不免包含了另外一种意义,即给自己说错话或可能说错话开脱。那么既然有开脱之嫌,时间一长,难免会被听者窥破。这样一来,即使你当时确乎真心,也许还是会被对方误解,从而产生芥蒂。

    在交谈中,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一下你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给其他人造成不快。

    老王和老张平时爱开玩笑,几天没有见,一见面一个就说:“你还没有‘死’呀?”对方也不计较,回一句:“我等着给你送花圈呢。”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

    后来,老王因病重住进了医院,老张去看望,一见面想逗逗他,又说:“你还没有死呀?”这一次,老王变了脸,生气地说:“滚,你滚。”把他赶了出去。

    即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说话也不能口无遮拦,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有些人说话之所以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观念淡薄。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增强场合意识,学会分辨不宜直接说出口的话,要学会用婉转的语言来表达,以免给对方造成不良刺激,破坏谈话的情绪,甚至使谈话无法进行下去。

    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忠言逆耳,面对别人出现的错误宁愿三缄其口,也不愿吐一个能够劝告别人的字,虽然他(她)因此从未得罪过生活在他身边的人,但他(她)却无疑失去了很多很好的朋友。我们常说,忠告对于帮助他人和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反过来讲,不能给予他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诚的人,这种人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忠告于对方,也就无法得到对方的关爱。因此,我们应该欢迎忠告,更应该给人以忠告。

    (1)谨慎行事

    说到底,忠告是为了对方,为对方好是根本出发点。因此,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须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此外,讲话时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对方就会产生你教训他,你假惺惺的反感情绪。

    (2)选择时机

    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是忠告的第二个要素。当部下尽了最大努力而事情最终没有办好时,此时最好不要向他们提出忠告。如果你这时不适时宜地说“如果不那样就不至这么糟了”之类的话,即使你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且很在理,而部下心里却会顿生“你他妈没看见我已拼出死命了吗”的反感,效果当然就不会好了。相反,如果此时你能行说几句“辛苦你了”、“你已做了最大的努力”、“这事的确比较难办”的安慰话,然后再与部下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最终部下是会欣然接受你的忠告的。除此之处,在什么场合提出忠告也很重要。原则上讲,提出忠告时,最好以一对一,避开耳目,尽量避免当着他人的面向对方提出忠告。

    (3)切勿比较

    忠告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不要以事与事、人与人比较的方式提出忠告。因为此时的比较,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对方的短,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例如,“我说二强呀,你看隔壁家的小正多有礼貌,多乖啊!你和小正同年生,可你还比他大两个月哩,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做个好孩子哟!”一位母亲这么忠告自己的儿子。

    “哼,嘴里整天是小正这也好那也好,干脆让他做你的亲生儿子算了!”

    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母亲的忠告效果是适得其反的。

    再如,“我说,你看王太太哪天不是整整齐齐的,而你总是不修边幅,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的好样吗?”丈夫对不整洁的妻子提出了忠告。

    “学学人家?你的收入有人家丈夫赚得多吗?你有了钱,难道我还不会打扮?”

    虽然妻子明明知道自己的弱点,但出于自尊心,她没好气地回敬着丈夫,丈夫的忠告自然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