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郎咸平说对了吗 > 郎教授说整合产业链可以拯救中国经济

郎教授说整合产业链可以拯救中国经济

作品:郎咸平说对了吗 作者:叶楚华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阅读提示:郎教授说的整合产业链拯救中国经济是不靠谱的,因为各位已经知道,中国的实体经济危机是由于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的减少导致的,主要是欧美人的需求锐减。如果总需求没有变化,所谓整合产业链增强企业竞争力,只不过是A企业竞争赢了,把B企业的市场份额侵占了,从宏观上看不会有任何改观。

    郎教授专门出了一本书就叫做《谁在拯救中国经济》,这本书最终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中国要有“第四驾马车”——产业链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动中国经济,才能拯救中国经济。事实上,这个观点我在郎教授的另一本书《金融超限战》就已经读到了。这个产业链理论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好几年前郎教授就已经提出的所谓“6+1”理论,也就是在本书第五章中说到的那个东西。

    郎教授说整合产业链以拯救中国经济,确切地说是针对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世界经济危机而言的,也就是2008年和2009年,由于出口大减,中国经济面临困局。《金融超限战》第五章标题为“中国要如何救市(一):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利润,以供给创造需求”。郎教授是怎么说的呢?首先他的大方向是没错的,认清了中国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才是中国经济的主心骨,用郎教授的话说,占中国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雇用了90%的劳动力,也就是全国90%的劳动者都是靠民营经济实现就业的。郎教授指出救中国经济应该是救民营经济,而不应该拿4万亿仍然花在基建工程上。

    那么政府应该怎么救民营经济呢?郎教授搬出了几年前发明的产业链理论,按照郎教授的观点,“6+1”里面“6”是最赚钱的,所以政府就应该帮助企业整合产业链,使得企业能在“6”里面赚到更多的钱。

    郎教授仍然举了几年前的那个例子,“我们东莞玩具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它的出厂价大概是1美元,2008年的利润是多少?如果不是负的话,也应该是0。所以,如果我们拿4万亿人民币资金去直接帮助这些制造企业来制造芭比娃娃的话,他们制造得再多,利润都是接近于0,所以我不是建议政府直接帮助制造企业。要怎么做,请你想一想,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多少钱?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产生的,即它是由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

    接着郎教授举了几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方说2008年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晋江和汕头这两个地方的企业却仍然表现不错,郎教授解释说,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品牌企业都做好了“6+1”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品牌效应,而是他们除了‘1’的制造之外,这些公司还有产品设计部门,而且还有众多的终端零售点,这就是‘6+1’其中的一个环节。当然从产品设计走到终端零售还有其他的几个物流的环节……表面上看起来这些企业都是知名企业,实际上这些企业成长率还不错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掌握了‘6+1’的整条产业链。虽然‘1’的制造利润很低,接近于0,但是通过整个大物流六大块的环节,让这个企业非常有利可图。所以平均下来,整个公司的效益还是不错的。而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够创造品牌,也就是说当你做‘6+1’产业链整合成功之后,你就能创造品牌。所以我们不要误解,不是它有品牌,所以创造出它的效益,而是它掌控了整条产业链之后它才会有品牌。”

    基于此,最后郎教授对政府拯救经济给出的建议:

    “我给政府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来考虑救市的钱要如何用在刀刃上。目前我们的制造业似乎很困难,但困难的原因在哪里?比如说浙江、江苏跟广东有很多企业倒闭,生产力水平低当然是其中一个原因。可是我告诉各位,由于它们只重视制造这个环节,所以生产力水平低的问题就很严重,最后利润是负的时候,它们扛不下去,必须倒闭。但是对制造企业来说,如果它掌控了六大物流环节的话,它的生产力自然会提高,就这么简单。

    “所以,通过掌控整个所谓的‘6+1’产业链之后,企业就特别能抗压。而我们所谓产业升级思维就要做改变,不要在‘1’里面继续下工夫,因为你的利润率接近于0,你要从‘1’进入到‘6’。这个才是产业升级的具体观念。所以我们各级政府在这个萧条的时候,希望能够促成产业转型。在这里,我也希望把政府所谓产业转型更加具体地勾画出来。所谓产业转型不是在制造里面继续下工夫,不是叫你去购买更多先进的制造设备。我认为在萧条时候,我们政府更要协助企业进行一种特殊的转型,也就是从过去的‘1’转到‘6+1’的高效整合,才是我们该做的事。

    “只有做成‘6+1’的整合,才能替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而企业赚更多利润之后,它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拿了薪水之后,他才会去消费买很多东西,然后企业才能赚更多的钱,企业赚更多的钱之后,他才会去做转投资,然后才会有乘数效果。这就是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维,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企业增加产能。”

    各位看到这里算是明白了郎教授所谓整合产业链提高企业利润、以供给创造需求的含义,就是政府帮助企业完成转型,使得企业从以前的主要从事“1”也就是制造产品转变为“6+1”的整合,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六个环节中获取高利润。而企业一旦有了很好的效益,那么员工的工资待遇也就提高了,如果全国的企业都如此,那么就是所有劳动者的收入有了保障,老百姓口袋里有了钱去花,那么社会的消费总需求就上去了,这就是以供给(供给就是指厂家)创造需求。需求创造好了之后,下一步,当然是反过来促进生产的发展,消化了过剩的产能,经济就增长了嘛。

    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郎教授的逻辑陷阱里,你是否觉得上述的拯救中国经济的办法很靠谱?那我来证明给各位看,一点也不靠谱。

    首先,在本书第五章中已经指出“6+1”产业链理论本身就是个谬误,完全颠倒了因果。“6”本身根本不创造大的价值,而只有跟品牌结合在一起,它才会创造那样的价值。道理很简单,芭比娃娃卖10美元,压根就不是因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六个环节的缘故,那是什么缘故?很简单,就因为它是芭比娃娃!这个品牌的东西就值这么多钱,你只要生产出来贴上这个标签,就是10美元的价格,没得商量。至于六个环节的经手者赚到的钱,那纯粹是芭比娃娃的品牌所有者付给他们的劳务费。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如果你贴上的不是芭比娃娃的标签,而是贴上了“沙比娃娃”的标签,那就是完全不可能卖到10美元,卖10元人民币差不多。

    其次,退一万步来说,即便的确可以通过整合产业链的办法使得企业提高利润,但这个微观的东西并不可能推广到宏观层面。什么意思呢?很简单,中国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出口锐减,是产品的总需求降低了,从整个中国而言,你只要没办法使得这个总需求上升,中国的宏观经济就不会好转,中国的大量中小企业就一定仍然面临困境。

    打个比方吧,比如一个国家总共只有一池子水,全国总共10个人去均分这些水,结果有时候洗澡水不够用。这时郎教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对其中的一个人说,你去练习武术,增强自身“竞争力”,就可以抢更多的水。这个人这样做了,果然使自己的水够用了。然后郎教授欣喜若狂,他把这个推广到宏观层面,他想啊,如果全国的10个人都练武术去争水,岂不是全国人都有足够的水使用了。各位肯定一看就知道这是荒谬的嘛,水的总量没有变,一个人多抢了水,就有人的水减少了,怎么可能在宏观上把全部人的水问题解决了。

    你整合产业链提高了一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一定就有另一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被挤掉,因为总量是一定的。所以无论你怎么整合,你只能使得一部分企业利润增加,而另一部分企业则一定会更加艰难,社会的总需求不会有任何改变。根本不可能使得大部分企业都因为整合而提高了利润,然后工人收入提高,再从宏观上拉动内需,也就是“以供给创造需求”根本不可能成立。

    中国面临的经济困境郎教授其实是知道的,那就是出口产品锐减。只要海外的需求没上来,国内无论怎么折腾,也就是互相之间争抢国内的市场份额。这样的争抢不可能产生“以供给创造需求”而扩大内需的好结果,因为一些企业效益好了结果必然是另一些企业效益更差或者倒闭,因为国内总的市场份额在短期内是固定的。你要真扩大内需,绝不可能是靠整合产业链,而只能是靠藏富于民、社会保障、信贷消费等(第四节将继续谈扩大内需的问题)。

    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能在宏观上改观中国经济大局,那就是你中国的企业能走出去打败欧美日韩的品牌,抢占它们的市场份额,但这也绝非仅仅整合产业链就能做到的。

    所以,郎教授“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利润、以供给创造需求”的观点纯属伪命题。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如果危机再次来临的话,我们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