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实业在将于2014年启用的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大楼租下最高的5层,兴建“中国中心”。如同美国在海外有“美国中心”,德国有“德国中心”一样,这不能不让人充满想象,但千万不要把它变成民族主义的事情,变成意识形态,这只是个买卖,是个很好的生意而已。
——摘自《Mangazine名牌》杂志2009年5月号
即使(“中国中心”)项目顺利拿下,其实也只是万里长征跨出的第一步。这个项目的社会意义远远大于商业利益,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开先河的案例,同行在看着你,国家也在看着你,好的话可能会把这种模式复制下去,在东京之类的城市也开设这样的“中国中心”。
——摘自冯仑个人电子杂志《风马牛》2009年9月2日论坛帖子
背景分析
2009年3月26日,冯仑在纽约签署了一份据他自己说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合同——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与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签署租约,成为纽约最高摩天大楼新世贸中心一号楼的“一号租户”。万通实业将在楼高102层、造价31亿美元的新世贸中心一号楼里,租用总面积逾1.776万平方米的办公室,打造设有商业与文化设施的“中国中心”。
“就像一块口香糖粘了5年。”成功签约之后冯仑轻松地说,他本人曾经为此先后30多次去纽约,历时整整1825天,打了不下2190个小时的电话。
冯仑说,“如果要我给‘中国中心’取一个名字的话,我觉得‘民间商务活动中心’更合适”,它是一个面向中国各类商业行为的渠道依托,其客户主要是商务人群,同时也有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人群,可以称作主流双向高端,首先是主流人群,其次是双向。简单地说,需要美国的客人到那里去,同时需要中国和全世界的客人到那里去,这是双向的,中国中心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场所。假如国内企业家到纽约考察,万通会提供全套的商务服务,还有更多的服务增值方式。
在万通的设计中,“中国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赢利模式分三种:第一种是完全委托专业的机构来管理,万通并不投资。比如像活动中心、商务中心,找一个像万豪一样的管理机构,交给它管;第二,万通跟别人合作来管理,实行俱乐部的会员制;第三,赢利模式是空间以外和空间相关的一些收入,比如观光旅游。现在全世界超高建筑都有一个趋势:来自于观光的收入越来越多于??字楼的收入了。
运营“中国中心”是万通学习“美国模式”最好的机会。通过“中国中心”,万通将在商业地产最成熟的美国市场,在最复杂并且也许是最庞大的项目中学习和实践,仅仅是5年的商业谈判就给万通地产带来了巨大的收获,让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展的万通中心有了别人所没有的底蕴和底气。
行动指南
在世贸中心重建大楼上运营“中国中心”,同样是万通站在未来安排现在的战略领先之举。除了社会意义,万通投资、运营“中国中心”可以吸取发达国家高端商务地产的投资运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