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 > 第一章 经济衰退之日,房价崩盘之时,经济和房价怎能绑在一条裤腿上

第一章 经济衰退之日,房价崩盘之时,经济和房价怎能绑在一条裤腿上

作品: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 作者:克里斯托夫·金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深切体悟

    一个让经济持续发展、让房价平稳着陆、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中国,更有能力和资格引领世界。房地产不是常青树,不可能万古长青,经久不衰。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不曾经历过因经济衰退引发的房地产轰然崩塌和长期低迷的艰难岁月。中国也不例外。

    请记住这一来自太平洋彼岸北加州硅谷的深切体悟——

    “经济衰退之日,房价崩盘之时!”

    当下中国,一说房地产,如谈虎色变,高房价——俨然已成为一个割肉穿心的话题。

    房地产,在本质上属于实体投资和实物性拥有的范畴。对长期持房人,房价随经济周期的波浪起伏呈一定幅度的上升理所当然,毫无异议。基本上可以说,房价向上攀升的概率超过了大起大落飘忽不定的股票投资。

    中国的房价高得离谱,早已超出了诸如美国等世界众多发达国家一线城市富人住宅区的房价平均水平。针对高房价,政府曾重手进行调整,无济于事,民间万炮齐轰,也岿然不动,高房价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然而中国老百姓不信邪,需求刚性坚硬无比,房价仍然高耸如粗。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从缓慢增长到节节攀升,还从未实打实地下滑过,学者和专家试图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中国房地产近十年来一成不变的飙升景象,尽管结论颇多,但始终未形成一个被大众都认可和接受的说法。

    民间期盼房价下挫感沧桑,买不起房的怨声、骂声、哭声、呼声不绝于耳。

    遗憾的是,只是一厢情愿,眼下房价崩盘根本不可能发生。

    原因何在?

    原因在于中国GDP的增长模式离不开房地产的拉动和支撑。

    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双指紧扣十指连心,斩房价必衰经济。因此,在短期内让中国经济掏心式转型,断尾求存,让GDP火车头飞驰的巨大惯性猛然刹车,结果只可能鸡飞蛋打,雪上加霜,赔了夫人又折兵。

    国家维系经济发展的政策、意志和雷霆效率早已与房地产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中国迅速扩张的城市化建设和日益暴增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使得用于居民建房的土地面积在急剧减少。即使国家允许自建私房,也会因土地限制问题而作罢,即使再多的保障性住房也无法满足中国老百姓渴望多套住房的刚性需求。而一旦央企、国企和民企资金涌入商品房市场,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将很可能重新开盘,老百姓便更买不起房了。

    中国房地产似乎已经没有任何理论和经验模式可以解释,大家都在豪赌!

    自21世纪初,中国房地产市场从以商业房为主变形为以商品房为主,导致了老百姓需求猛增,房价居高不下,一步步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隐患。

    中国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意气风发的火车头,一直处于中国改革开放一盘棋的心脏地带,形成了驱动中国经济全面持续扩展的原动力。

    丢帅保车,于经济发展很不利。

    整顿房地产市场,必然会减缓与房地产相关的几百个行业的发展,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势必造成行业积累、产能过剩。给房地产来一次外科手术式的大换血说来轻松,实行起来万分艰难,意味着以中国经济整体衰退为代价,以人民福祉骤然变质为前提。

    没有房地产支撑的中国经济太虚,稍有不慎,房价大幅下滑触发的雪崩效应足以摧毁中国整体经济的堤防,导致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果一夜之间付之东流。

    这在现阶段谁都不干,谁都不敢干!

    所以,房价刚性如粗;所以,老百姓唉声叹气!

    中国人民太渴望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操劳一辈子的父母太期待为子孙留下一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遗产。除了房子,还有什么?

    但天不做美,望眼欲穿的高房价与之为敌,居高不下。

    一二三,再二三,在国家房改政策的强力打压下,在社会各界民众的声讨鞭挞下,房地产毫不示弱,一刻也不愿低下高昂的头,反而逼近和超过了连美国纽约曼哈顿和加利福利亚硅谷等众多富人居住区都自叹不如的“天花板”价。

    美国人的年均收入是中国人的14.6倍,高达44000美元以上,而中国人的年均收入大体在3000美元左右徘徊。购房能力消长还有什么说的,一目了然。

    高房价高得不寒而栗,那一定舒适宽敞,应有尽有。遗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有比较才有鉴别。

    美国的房子大多是独立别致的小别墅,隐私和空间带来充分的舒适和享受,而中国人大多生活在一个空间密闭、狭小,又拥挤的摩天大楼里。即使是大官、大款、大腕、大老板,大学者,也不过于此。楼房设计、社区环境、配套设施、安保服务都无可挑剔,但每一栋高楼只有一处供进出的大门,一连二十四小时穿流着成百上千的家人、熟人、管理员、小阿姨、送货郎、装修工、亲朋好友……

    邻里之间钢门闭锁,因互不认识提防,因似曾相识寒暄,就这一点就足以闹心烦躁,抵消了豪华外表带来的所有新鲜感。毕竟要与之长相厮守几年、几十年,有很多家庭可能在大楼里要住上几辈子,舒适和隐私没有,还有什么?

    土地面积制约了楼房空间的大小,总体设计只能向高空延伸。

    在中国人口如此众多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以赚钱为最高利益,绞尽脑汁,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尽可能多居的奇迹,自然免不了要从无限的高空另辟新径。

    据说,楼房向上多建一层,成本就降低一层,利润就多出一块。结果,举国上下见怪不怪,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人满为患、川流不息;在巴掌大的一块块土地上,拔地而起一栋栋气冲云霄的高楼大厦。

    说不清一栋大楼到底蜗居多少人,反正房地产商才不管这些,他们一鼓作气,一路绿灯,恨不能将一栋栋楼改造成一个个自成一体的小国家。

    2008年10月,华尔街引爆的次货危机如出一辙,房地厂商和金融大亨同流合污,共同对付缺乏资讯、毫无缚鸡之力的普通购房人。

    他们明知购房人的购买力有限,便以低利息、低首付、零利息、零首付作为诱饵,然后打包成五光十色,谁也看不懂的房地产次贷衍生组合商品推向市场,引诱、怂恿和刺激全社会的购房热潮。

    不用质疑,第一时间售出的房屋和贷款为贪婪的房地产商和华尔街金融大亨带来了巨额利润和快感,但可怜的购房人毫不知情,欲哭无泪,在之后不久的经济衰退、实业破产、裁员失业和房地产崩盘中债台高筑,瞬间一无所有。

    由于无法按月付贷,许多人购买的房子被银行强行拍卖,最后流离失所、流落街头。离危机爆发两年多了,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房地产更趋低迷,跌幅50%以上的房价比比皆是,被强行拍卖的超低价房子越来越无人青睐,惨不忍睹。

    华尔街的教训,值得中国购房人高度重视。

    任劳任怨

    中国人任劳任怨的属性天下第一,什么苦没有吃过,什么难没有挺过。房子不那么舒适,不那么靓丽,不那么方便,不那么隐私,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仅是美国人均收入1/15的中国工薪阶层必须掏尽几辈人毕生的积蓄,加上利息不薄的银行借贷,再从令人头晕的高价接盘,最后才能拥有一套住房。心态不平衡,精神压力大,从迁入新居的第一天起就已如影随形。

    一旦经济逆转,房价崩盘,工作丧失,生死病残,银行逼债,那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现实,那可是老百姓血本无归人命关天的大事。幸运的是,这一天还没有降临到中国普通持房人的头上。

    美国人不比中国人购买力弱,事实上高多了,但美国经常周期性地发生因经济衰退引爆房地产大幅下滑甚至崩盘,最后导致许多房主弃房而去,走投无路,跳楼自杀,铤而走险。

    这样的警示并非空穴来风,这样的惨剧曾无数次发生过。

    从2008年至今,美国仍在高频率地发生源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大量持房人因失去工作还不起贷款、最后被迫强行拍卖房产的悲剧。他们欲哭无泪,与其说生活在社会安全保障的最低生命线上,倒不如说艰难地挣扎在精神死亡线上。

    中国为什么不可能重蹈美国的房地产覆辙?

    中国房地产贵得太离谱了。

    多少年来,房地产话题经久不衰,日日夜夜牵扯着中国人绷紧的心,党中央总书记和国家总理多次过问,在各种场合明确表示出台政策解决高房价问题,抑制不法房地产商和投机炒房人哄抬房价的行为。几乎所有新闻媒体和政经论坛,无一不围绕此中心展开针针见血的深度访谈和官民对话,倾听普通民众的呼声。房地产商中,也不乏不忍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飞蛾扑火,而不时发出一些良知内疚的感言,或做出一些降价让利的小姿态。

    但这些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倘若有人拒绝面对现实,不认同房地产是中国社会当今最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那是麻木不仁,丝毫不了解中国政府和人民面临这一挑战的痛苦和难度。

    中国房地产会崩盘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在什么条件下?

    狭义的房地产直接包括规划、设计、建筑、钢材、水泥、煤炭、化工、玻璃、水电、矿产、木料、门窗、装潢、大理石等数百个项目;而广义的房地产间接延伸至时尚、艺术、社区、销售、教育、保安、传媒、超市、城建、公路、桥梁、人才、户口等数不胜数的项目。合二为一,他们事关中国GDP经济主体结构和纵横支撑力,几乎涉及中国产业链运行的每一个功能部分。

    说房地产占中国GDP一半以上的比重也不过分。

    2010年7月31日播出的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对北京的空置房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北京卫星城入住率较低,有的楼盘40%的住房没有入住。其他城市的空置房率估计也不会低。一方面高价房供不应求,一方面大量空置房积压严重,说明了什么?

    根据国际通行的共识,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间为供求平衡合理区;空置率在10%-20%之间为空置危险区,提示要采取措施加大商品房销售的力度;空置率在20%以上为商品房严重积压区。

    大量空置房积压,说明了中国少数富裕阶层垄断老百姓的市场,说明了中国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就是中国人渴望拥有一栋或者不断拥有多栋房子的文化属性。

    中国GDP呈畸形状,70%是产能,只有30%才是消费,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的50%,而70%的产能中房地产含量不少。

    产能怎么不严重过剩?

    事实上,中国房地产就是中国GDP的主干,这些产业的每一个分支都是中国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和人民生活的福祉指标,缺一不可,缺一不全。

    一旦现代危机陷入胶着状态,甚至重新蔓延开来,随着中小企业的大规模破产倒闭,势必为外国资本再次进入中国创造天时地利。例如外国企业将以极低的价格成本抄底中国企业,乘虚而入,结果是引狼入室,更多的民族品牌产业被迫受制于国外资本,整个国民经济遭遇极大钳制,后患无穷,不堪设想。

    投不了房地产的资金可骤然间形成无所不在的热钱,势必引爆更多的市场泡沫。最近中国各地膨胀正在冒头,黄金、首饰、食品、石头、消费品和农产品价格飞涨,首当其冲。泡沫引发的物价飞涨,进一步引发国家不得不采取控制通货膨胀的货币紧缩政策,更不利于市场的复苏。

    目前,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还没有延缓的迹象,仍然十分猖獗,极有可能扩散到欧洲其他国家;同时人民币仍在有条不紊地上升,以出口为主导的制造业步履艰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仓促出台的房地产新政机不逢时,太不幸运了,让本来产能严重过剩的中国制造业雪上加霜。

    中国经济不衰退,房价能崩盘吗?

    在两者择一的两难中,中国只能择一,即决不允许国民经济和人民福祉一蹶不振,决不让中国在21世纪的今天开倒车。在每一届中国政府的手中,如果因房地产导致经济全面衰退将是难以想象的大事,谁都负不起这个责。

    事实上,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经济腾飞的发展时期曾有过房地产逆市崩盘的先例;或者说,在地球这个人类居住的星球上,至今还没有发现,在任何一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崩盘,一荣一损。

    经济衰退与房价崩盘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中国房地产的现实问题是,解决(缓冲)了一时,也解决(杜绝)不了一世,因为它与最基本的经济周期规律环环相扣。除非中国经济周期在近期内进入确定的整体衰退期,中国房地产才有崩盘的可能。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光是中国人,连美国人以及世界上许多对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持善意或敌意的人,都急切地想知道:“什么时候,哪一天,中国房地产泡沫面临破裂或崩盘?”

    精确的崩盘时段,谁也说不准,没有人敢妄言。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世上没有刺破云霄的参天杉,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不随着经济衰退的一声巨响,房价不轰然崩塌的先例。还是让那些迷信房价增长永无止境的人自己亲自做足功课,去看一看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房地产周期性震荡的历史数据吧。

    动过晚期肿瘤切除手术的病号,最能感受命悬一刻的不一样。

    中国房地产市场就不同了!

    可以说,中国房地产投资人,还没有真正品尝过房价崩盘的恐怖和血淋淋,眼见为实的只是皮擦肉伤的小儿科。近年来时不时来一下10-20%左右的波动性调整,根本不足以触动沉醉于一夜间暴富的房地产投资人紧绷的神经。

    50%或更大的跌幅,才是震撼人心的崩盘。

    不要忘记,对贷款50%的房主来说,50%的崩盘相当于100%的血本无归,还要欠上银行一屁股债。当一个人的财产顷刻间消失一半以上时,作为非理性投资人,才可能在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损失100%,即血本无归,还要欠上一屁股债……

    割脉跳楼、精神失常、铤而走险的惨剧,每每从这里开始。

    活生生的例子

    我的一位好朋友,也是我的中国邻居,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经济高峰期,这位朋友毅然决然,用多年前购买的一个老房子的账面利润作抵押,在外州新添了一批廉价土地和房子。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初始阶段,外州房地产大跌,账面上顷刻间血本无归。焦虑之时,他又突然遭老板无故解雇,一下子危机四伏,难以解脱。一念之差,他竟铤而走险,约谈老板及2名公司主管见面,并在震怒中将他们一并枪杀。如今锒铛入狱,苦度余生,丢下一家大小五口,追悔莫及。

    这样的悲惨事件在世界各地都屡屡发生过。

    在记忆里搜寻一下,1989年,日本房地产伴随着经济的衰退崩盘后已经足足21年,如今离重返巅峰还八字没一撇,多少人却已被深深套牢。

    中国房价是否崩盘,当然还取决于在世界整体经济扑朔迷离和欧洲经济危机日益深重的大势下、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走强的内在动力和未来趋势。

    这些内在动力在哪里?

    西方国家曾经无数次误判中国,他们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判断基于两个前提:一是中国人不愿和不会消费,二是中国经济缺乏创新能力,只靠模仿和复制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中间产品;他们断定中国经济无法摆脱以劳动力密集型为特色的加工制造和建筑产业砖块水泥的束缚,只能靠圈地、拆迁以及不断耗费子孙后代的储备来维持眼前的繁荣。

    中国房地产的高速增长,歪打正着地验证了西方对中国先入为主的预判。否则,中国需要拿出过硬的数据和铁的事实驳斥西方的又一次误判。

    2010年5月以来,希腊主权债务信用危机不断加剧,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救援希腊的方案内外交困,迟迟端不上台面,人们担心希腊这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紧跟它之后的是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

    全球对欧元区债务危机可能愈演愈烈的恐慌情绪正在潜移默化,普遍担心希腊债务问题将在欧洲扩散,并演变成新一轮金融危机。欧元大跌,美股暴跌,油价暴跌,全球市场动荡不安,市场信心脆弱,投资者情绪持续低迷。

    全球经济再一次遭受打击,势必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变化。

    看衰中国经济发展的悲观论调再一次甚嚣尘上。

    2010年5月,以准确预测经济灾难著称的投资家麦嘉华(Marc Faber)在香港接受彭博电视台的采访时指出,“无论如何,股市及商品价格都显示,中国的经济将在一年内放缓,甚至崩溃。”令人担忧。

    2010年1月,以卖空安然闻名的对冲基金管理人奇努思(Jim Chanos)断然表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资产高估与信用供应过剩是主要原因,中国过多的货币造就了房地产泡沫。”耸人听闻。

    2010年2月,一向谨言的哈佛大学经济史专家罗格夫(Kenneth Rogoff),今年二月也发出相同预言:“在中国,一个由债务为燃料吹起的泡沫,将在十年内引发地区性经济衰退。”不得不侧目。

    2010年5月,连立场居中从不轻易批评中国的巴菲特(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的第二天,也坦率地批评“中国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赌博,而且赌得很大”。令人震惊。

    不看好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发展正在逐渐趋向主流。

    主要争论点在于房地产与信贷两大泡沫以及中国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中国政府当然不期望经济逆转,从苛刻的房地产调控到更加严厉的信贷数量与质量控制,正在试图尽全力打破那些“中国经济崩溃论”的魔咒。

    尽管如此,要扭转唱衰者和做空者的僵硬立场谈何容易。

    这些赫赫有名深谙市场规律并经历无数风险的国际大家,太不相信中国GDP的经济结构能够离开“内需拉动、投资牵动、房地产推动”的固有模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和中国房地产早已相互钳制,双双进入两难的处境。

    要遏制房地产热持续发烧,就要放弃中国经济结构正在进行的深刻转型;而要维系房地产现状袖手旁观,让市场“看不见的手”与狼共舞,就必须随时面对中国产能过剩和债务危机可能导致的经济减速随时引爆。

    试图抄底房地产的资金秉持的是同样的逻辑,一致认为中国房地产捆绑中国经济,坚持中国不可能出现房地产之外的财政支柱产业。

    政府不断出笼的政策打击在不少人的眼中被当做是一种安抚民怨的过渡姿态,是一个短期过渡性的遏制行为,而且不一定能击中要害。在呵斥和打压之后,政府还得难堪地出面,为了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驱动房地产市场回归政策核心,重新拉动整体经济的进一步上升。

    所有症结都集中在房地产与经济互相捆绑不可分割的一根藤上。结果当然是,一旦经济衰退,房地产将釜底抽薪,房价将毫无选择地肆无忌惮地大幅度下滑。

    崩盘在所难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向市场注入四万亿人民币,激活流动性,刺激消费能力,避免了与美国遭遇同样程度的次贷和金融危机。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城市化和新兴产业。

    全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都致力于摆脱愈演愈烈的眼前危机。

    中国也不例外。

    紧缩信贷是大势所趋,加上最近希腊经济危机的冲击,全球股市骤然间大幅度下挫,中国本来十分看好的经济数据已经不那么乐观,股市再次探底的端倪逐步浮出水面,加速城市化和新兴产业的步伐可能在调整中缓慢下来。

    具体表现在,今年成本上升的压力传导到下游企业,CPI数据逼近政府规定的警戒线3%,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小;信贷下降与房地产成交量急剧萎缩,钢铁等行业出现亏损;资产泡沫下挫,除黄金之外,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后逆转向下;银行的盈利不可避免地遭遇坏账、烂账和缩小的存贷差抵消,一跃成为避免经济衰退崩溃必须付出的代价。

    “保8”一跃成为中国政府必须完成的精神指标!

    经济的上下波动引发的挑战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周期决定的。

    问题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并不完全是房地产价格飙升造成的泡沫恐慌和经济损失,还有无法斩断的与之连体的贪赃枉法、逆向的激励制度和公开的造假行为在运行过程中驱使的经济和房地产泡沫。

    内蒙古清水河县披露的房地产腐败案件同样触目惊心。

    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多万元的贫困县,十年来却设法斥资60多亿元开展所谓打造新城的圈地运动,在留下一堆无人过问的烂尾楼后无人问津,宣告彻底破产,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触目惊心。

    遏制这样的腐败行为,才有可能重拾投资人的信心。

    妥协方案

    如果无法“全改”,那么只有“半改”,正在进行的房地产调控是一种平衡多方利益后的妥协方案,也许是中国改变经济和房地产结构的最后一线希望。

    如果此次调控不成功,中国经济高增长、高通胀、依赖外需的局面将无法改变,资产泡沫将越积越大,外部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强,最终因为泡沫崩溃,中国将发生实质性的货币危机与通货膨胀危机。

    不客气地说,中国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的金融业与实体经济。

    银行乐于被房地产市场绑架看来奇怪,其实不然。

    房贷不良利率低,但利润高,尤其是个人按揭贷款,更是银行从业者一致公认的优质贷款。在房价节节攀升时,优质贷款与美国的次贷证券产品同样是好产品,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以及买房人都不亦乐乎。三赢。

    一旦经济衰退,市场进入下行周期,房地产下跌,银行就会进入痛苦的资产负债表萎缩时代,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格下降,银行账面上的资产大幅缩水。一旦房价下跌幅度超过重置成本,大规模的违约潮风起云涌,那时的房屋持有人或银行贷款人将紧急脱手,弃房而去,把房地产抵押给银行低价拍卖。

    银行与房地产的生命共同体加剧了中国的通胀压力,房地产价格上涨造就了更多的投资者,信贷量越来越大,货币的周转速度越来越快,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通胀压力迟早兑现成为难以修复的经济危机。

    国家统计局的房价同比数据与CPI数据让常人看不懂,也让投资人一头雾水,误认为房地产价格飙升不会影响到一般物价,房地产和中国经济是两股道上行驶的不同火车,各不相干。国家的货币紧缩政策在实际运作中总是慢一拍,永远滞后于市场流动性,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银行作为逐利者,与泡沫膨胀成正相关性,理论上希望房地产泡沫越搅越大。

    因此,要持续发展中国的实体经济,首先要阻塞银行的泡沫来源和进出通道,以监管的铁腕手段遏制和打击银行投机放款者的泡沫快感,将贷款注入实体经济,让他们从泡沫中得到的只是泡沫。

    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是中国房地产界人爱人恨的争议人物,口直心快,常常语不惊人誓不休。他最近一次语出惊人:“房地产打下去,GDP就掉下去了,GDP掉下去,温总理比我们开发商还急。”

    中国房地产和经济发展互相捆绑,无限依赖,缺一不可,而且呈正相关。房地产对于拉动中国的投资、拉动中国的内需实在太重要了,离了房地产这样一个风水宝地,还有什么东西或行业拉得动?

    加工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教育产业、新能源……都不如房地产来钱快!

    所谓的拉动内需,已经逐渐成为拉动房地产的同义语,而拉动GDP同样离不开房地产,甚至地方政府财政也离不开房地产。

    如果房地产投资占据到GDP的40%或更高的比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房地产崩盘就能击垮外强中干的经济,只要房地产崩盘就能打击为所欲为的银行垄断,只要房地产崩盘就能击碎地方政府靠出售土地发家养家的金库梦。

    中央政府此次调控房地产力度不小,但老百姓担忧的是,政府的政策是否落实到实处,会不会被中途截留和分流,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会不会半途而废。

    为了GDP增长,为了银行生存,为了地方政府税收对房地产的任何实质性开刀都意味着对经济发展的斩尾求存,破釜沉舟,玩真格!

    房价不降而升,市场和人民只能一笑了之。

    所谓中国房地产的疯狂热闹,纯粹是由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太松和地方政府微观监管太紧所至,并不正确。理由很简单,房地产活动是进入市场后形成的永久性市场行为,是卖方和买方供需结构的平衡、失衡、再制衡的必然结果。

    政府强力财政和金融干预、地方政府的土地控制、央企和国企的垄断介入、民营企业为了追逐更有效的利润而弃业炒房,都是一个时期或一个时段的推手作用,根本不可能形成永久左右房地产的力量。

    重要的是,这些力量都可通过政府政策的有效执行加以调整和改善!

    地王怎么样?

    再不可一世,也不过如此。

    难堪的是,经济与房地产的连体具有滞缓和摧毁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能量,政府也无能为力,进退维谷,有劲使不上,搬不动这颗真正的“硬钉子”。

    中央政府在全国一盘棋的统筹考虑下维系民生,地方政府在强烈的政绩推动下通过出卖土地增加预算开支以及驱动GDP形象工程,房价和地价紧密地连着地方财政,是一根藤上的两条瓜,割舍任何一个都连着政府身上的肉。

    房地产一旦崩盘,政府和人民双双失守,两者皆输。

    房地产垮了,地方财政同样艰难度日,中央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补贴地方政府,政府也想不出更多的生钱之道,拉动内需成为了一句空话。

    中国GDP保8的响亮口号孤掌难鸣,无人回应。

    只要国民经济仍在持续强劲地增长,房地产业就不可能逆向动作,现代中国人就不会越来越贫穷,买得起房子的人就有人在,真正的菜篮子工程就不是吃喝玩乐,而是变身为对买房安居的第一需求。

    中国特有的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卖实现财政收入和招商引资带来的巨大利益,也不可能戛然而止,变相截流或整体失去这一分配平台和收益渠道,意味着放弃特权阶层的最大利益,政府绝对不干。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低迷,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同样低迷。一旦经济复苏出现征兆,就业率回升,这些国家的房地产和相关产业势必紧随其步。

    房地产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性是自然规律,中国房地产的崩盘之日也就是中国经济出现全面减速和持续衰退之时。毫无疑问,在中国经济仍然全面加速的今天,房地产崩盘只是中国人民的一声良知呼唤和痛苦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