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QFII的资金规模目前已经超过2000亿元,而目前蓝筹股的流通市值也就2000亿元。即使在2004年,机构能挖掘出新的蓝筹股,但蓝筹股市值也不会大幅增加。随着新基金的不断发行,QFII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内外其他资金进入A股市场速度的加快,“价值投资”群体的资金规模将继续扩大。而持有蓝筹股的机构,只要其持有股票的基本面、行业景气度没有大的逆转,他们一般不会轻易丢掉筹码,毕竟目前市场中值得投资的股票并不多。这样后来者、减仓者都将面临“买什么”的问题,在考虑到股票的流动性、持股的安全性等因素后,估计其中大部分资金仍将投向蓝筹股。这样A股市场将出现局部资金和筹码失衡,蓝筹股筹码的短缺将导致其市盈率被抬高。
2003年以来,国内农产品、煤炭、电、水等价格的上涨,预示着中国已经走出通货紧缩的泥潭。2004年中国物价水平呈现出温和上涨态势,将出现轻度的通货膨胀。但某些产品价格的上涨、或有上涨预期,使市场重新对相关上市公司估值,并刺激相关公司股价上扬。同时温和的通货膨胀,上市公司的资产也将之升值,这对公司的股价有积极的影响,股票虚拟资产价格上浮的水平比CPI的增幅更快,其中优质的上市公司股票的资产升值幅度会更大。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也将吸引更多的境外资金,通过投资证券市场的方式来分享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一些国内外资金持仓等待人民币升值引发大牛市的预期,使得A股市场中部分筹码被中、长线锁定,也将大盘蓝筹股的筹码进一步短缺。
基金所倡导的“价值投资”是舶来品,当“老师”也介入到A股市场参与搏弈后,机构之间的搏弈就变得十分微妙。从以QFII为代表的外资的角度看,他们将借鉴国外各行业市盈率,再结合中国各行业的具体状况,重新对A股市场的大盘蓝筹股定价。凡估值低于国际市场平均水平的A股公司都将纳入他们的视野,如果这些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没有问题,则很有可能成为这些新资金的增仓对象。而具备持续竞争力的行业龙头、或拥有垄断性的资源、或享有巨大的市场份额的公司,将被市场重新估值。2004年A股市场,将继续抬高大盘蓝筹股的流动性溢价,并向国际定价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同时“价值投资”的挖掘将向行业地位溢价、垄断溢价、区域溢价等纵深方面发展。
虽然,沪深股市已经进入机构博弈时代,2003年的博弈仅是“跑马圈地”,机构之间真正的博弈在2004年才刚刚展开。2004年大盘蓝筹股将被市场重新估值,估计合理市盈率将由2003年的15-20倍市盈率,提高到20-30倍市盈率。随着国内蓝筹股市盈率的上升,国内市场的大盘股市盈率一直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有望改善,将由目前仅为市场平均市盈率的0.6-0.8倍,向纽约市场大盘股的平均市盈率是市场平均市盈率的1.1-1.8倍靠拢。因此,投资者要想在2004年胜出,需要站在国家视野下重新审视A股市场,否则,很可能出现选对了股票,但盈利不多的情况。
价值博弈原则,从成熟市场资金投资理念的变迁历程看,基本上分为价格博弈和价值投资两类,而这两种理念转化阶段的情况却因各国基本情况的不同而派生出不同的投资方式。在中国股市股权割裂的整体背景下,在进行价值投资的背景下,必须要考虑到国内的具体国情,即:国有股减持或全流通的大背景、大盘蓝筹股明显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区域发展政策年带来的发展机遇等等。
显然,股市正面临着重大切换,这是代表时代性的变革。在证券市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股市是资金推进型的,而以政策影响股市的实质是为国有资产配置财富,这背离了股市本身的功能。股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意义中的股市应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经典场所和最高级形态,但中国股市资源配置的对象是1200家国有企业,并非按照市场规律办事。11年来只允许国有企业进入股市,造成股市基础扭曲,这是目前股市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过去11年允许企业上市的标准是国有企业,因此今后让谁上市和上市的标准都将重新认定。而一大批多种所有制、完成现代企业架构、代表高科技的成长性企业,将成为股市新的基础。毫无疑问,随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上市公司的出现,股市将步入投资价值时期,上市公司的分红可能将成为投资上市公司收益中的重要成分。而过去上市公司60%不分红,只融资不分红的现象将会改变。其次,中国股市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也已经发生了改变,随着对市场经济基本要素的改革,表明证券市场一个时代的结束。伴随上市标准的改变,一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公司进入证券市场,必将带来从未有过的大牛市,大牛市的拐点将在一年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