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 活力的源泉,来自对财富和未来的渴望

活力的源泉,来自对财富和未来的渴望

作品: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作者:周德文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赚钱才是硬道理。

    一提起黄建厅,河北石家庄无人不晓,除了温州人老乡倍感亲切外,当地人对他也是赞赏有加。

    黄建厅在商场上叱咤了30多年,在他多年的经商历程中,他先后取得很多荣誉和第一,比如,“河北‘温州第一商’”,连续5年获得“石家庄商业十大风云人物”、“河北省劳动模范”等,他先后在石家庄建立了河北最大的协力批发商城,华北最大的灯具批发市场等。

    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支撑他不断前进的就是创业的活力。他24岁已经来闯荡“江湖”。创业之初的黄建厅非常艰难,先后从事过多个行业的生意,最初做的是灯具生意,后又办过东风标准件厂、胶鞋厂,小五金、童鞋生意。经过几年的奔波,终于赚得了第一桶金,拥有了一定资金和经验后,他并没有小富即安。

    后来,他干脆北上石家庄寻找新的商机。1986年他来到石家庄,看到很多在石家庄做生意的很多温商,主要依靠走街闯巷,沿街吆喝,市场环境差。他想如果建一个卖鞋的市场大厅,方便买卖双方,一定生意兴隆。1993年6月,黄建厅投资1000万元,在石家庄南三条建了一个大型的鞋类批发市场。这个鞋类批发市场建成之后,结束了当时南三条鞋市的散漫、无序、凌乱的经营状况,很快发展成石家庄市乃至河北当时最大的鞋类批发市场。覆盖了河北省各大中城市、80%的县城以及部分乡镇的市场。当时甚至有人说,30%的河北人穿着他的鞋城卖出去的皮鞋。

    温州人活力四射,走遍四方,被认为是一个流动性非常大的群体,其根源是他们对财富的有强烈的欲望。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前仆后继地走上致富之路,创造了一个个财富奇迹,这不能让人世人震惊。

    赚钱强烈的欲望是温州人走向成功的最大动力正所谓的心想事成,首先有心想,才可能复制行动。

    温州人骨子里流淌着“赚钱”血液,他们为了赚钱,不顾一切走出去,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成就大事业。出去闯,已经成为温州特有的社会风气,当然了,这是一股良性的社会风气。在此影响下一批一批的温州人走出去创业,做生意。

    温州人凭着对创业的满腔热情,将生意做到全世界,然而他们几乎是在一无所有的困境下起步的。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就毫不忌讳地透露了自己对金钱的追求,他说:“在做生意中,有钱可赚很重要,换句话就是说对利益的追求很重要。我有个原则‘不赚钱的不做’”。这在很多人看来非常不合情理,一个商人不应该只看到钱,但是,反过来想,看不到钱的商人也无法赚取更多的钱。特别是对那些创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赚钱是最根本动力。

    欲望的强弱完全决定了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当一个人的欲望之火被激发到白识状态时,潜能就会无限地迸发出来。比如,一个人一天之内必须卖出一辆宝马车,如果完成不了就会被解雇,这时这个人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目标。卖不出去并不悲哀,可悲的是有的人根本不敢向往。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进取之心,也就失去了生命的动力,失去了走向更远的活力。

    在巴黎做皮包生意的李建新,曾经是皮包作坊的一名普通的工人,他刚到巴黎时是最基本的粘胶水开始。工作非常辛苦,早晨天没亮开始做工,夜里12点多才要拎着饭盒收工回家,与几个老乡住在一间2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依然保持旺盛的精力,他想:“既然参与了这场淘金之旅,自己绝不能落后”。后来,他做皮包速度之快,在巴黎的同乡里出了名。

    温州人对财富的追求,都有一股强烈的欲望,即使是从小小生意起步,也从未放弃过对巨大财富的追求。

    对财富的追求往往需要敢于打破规律

    温州人面对困难敢于大胆逾越,勇于突破。有些人,虽然热衷于对财富的追求,但行动起来却畏缩畏脚,瞻前顾后,满足于维持现状。他们观念陈旧、心态落寞,害怕改革。

    其实,纵观温州人的发展历程,他们之所以如此快速地聚敛巨大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有多丰厚的学识,多强大的能力或者社会经验,而是对未来的向往驱使他们跳出窠臼,挑战现状。

    温州人有开拓市场的巨大活力

    在温州人的眼里,生意要想不断做大,必须敢于去开拓未知的市场。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四川做生意的温州人达到了15万之多,而他们在当地创造的产值每年可达一百多亿元,是外来群体中创造财富最多的商人。贾银寿曾任温州四川商会副会长,他号称“运输大王”,他是几乎包揽了温州到成都、重庆的所有铁路货生意。每年从他手中运到成都鞋、服装和皮革等温州商品就有几千火车皮。

    ◎对财富的渴望程度决定了你能走多远——欲望的大小与行动不完全成正比,欲望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一个人向前走,但如果欲望无线膨胀,则会产生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