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温州人商道 > 商道49 人才也是一种人脉

商道49 人才也是一种人脉

作品:温州人商道 作者:凡禹柳珍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商道精髓:人才犹如金子,是事业发展的推动器。成功创富的温商们更离不开各种人才的鼎力合作,只有把优秀的人才精致地编成一张高效的网络,发挥他们的长处,才能不断创造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帅才也是温商们所梦寐以求的。

    在经营管理中温商们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答案就是必须重视人才的作用,做到求贤若渴。对于真正的人才,不少温商们都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的精神。温商们明白,精兵强将,残兵败将,规模宏大的战略决战,措手不及的遭遇战、肉搏战,商场每天都在发生着不流血的“经济战”。

    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统帅的因素。而那些企业管理者,现代商战中大大小小的兵团将帅,是时代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主角。

    让我们来看看这则发生在拿破仑·希尔身上的真实的故事。

    那是在某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他的办公室和拿破仑·希尔的老板的办公室在大楼的同一层)走进来问拿破仑·希尔,到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因为他有些工作必须在当天做完。

    拿破仑·希尔对这位律师说,他们公司所有的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他晚来五分钟,连自己也走了。但拿破仑·希尔很高兴留下来替他工作,因为拿破仑·希尔可以在另外的任何日子里去看球赛,而律师的工作却必须在当天完成。拿破仑·希尔替律师做完了这些工作,律师问拿破仑·希尔应该付多少钱,拿破仑·希尔开玩笑地回答说:“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要一千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脸上露出微笑,向拿破仑·希尔道谢。

    拿破仑·希尔这样回答时,纯粹只是开玩笑,并未想到他是否会为了那天下午的工作而得到一千美元。但出乎拿破仑·希尔意料,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六个月之后,拿破仑·希尔已经完全忘掉此事了,律师又来找拿破仑·希尔,问拿破仑·希尔当时的薪水是多少。

    拿破仑·希尔把自己的薪水数目告诉律师之后,律师对拿破仑·希尔说,他将把拿破仑·希尔上次替他工作后开玩笑说出的那一千美元付给拿破仑·希尔,并请拿破仑·希尔到他的办公室工作,年薪比拿破仑·希尔当时的薪水要多出一千美元。

    在那个周六的下午,拿破仑·希尔放弃了球赛,提供了一次服务,而这次服务之提出,显然是出于帮助他人,而不是基于金钱上的考虑。但是,没想到,他的这一合作精神,不仅为自己增加了一千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一项比以前更为重要的新职位。

    微软公司曾委托欧洲的一些猎头公司帮助微软物色一些分公司负责人的人选。

    1982年12月,正在法国莫迪康普公司工作的维格尼尔,接到马拉猎头公司一位高级职员克鲁科的电话,问是否可以同他见个面?三天后,双方在香榭丽舍大街边的一家露天酒吧碰了头。克鲁科告诉维格尼尔,微软电脑公司有个合适的空缺,问他有没有兴趣。

    维格尼尔在莫迪康普负责销售,生意做得正红火,收入也颇丰。所以他只有礼貌地回答克鲁科:

    “我不了解那家公司,说不上有兴趣。”“一家软件公司。”“那就算了,我对软件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

    “机会难得!”

    “我可不可以知道公司的名字?”

    “是微软公司,总部在美国。”克鲁科只好实话实说。

    “没听过。”维格尼尔摇了摇头。

    “他们的国际业务主管星期六要来巴黎,你们见个面,怎么样?”

    “好嘛,不过我有言在先,只见面,其他事情不谈。”维格尼尔态度很坚决。

    克鲁科把维格尼尔的情况告诉了微软,特别说维格尼尔是个不错的人选。

    比尔·盖茨心里琢磨,怎样把维格尼尔挖过来。

    “先逼他一下,再哄他一下。”比尔·盖茨对猎头公司说。

    三天后,微软公司派斯科特去会见维格尼尔。

    在这次会见的没过几天,维格尼尔突然打电话告诉斯科特,说他决定加入微软。原来,和斯科特分手后,维格尼尔心里有点拿不准自己该不该去微软。回到办公室,他找来几本电脑杂志翻了一下,才发现微软公司比他工作的这个公司名望和声誉高上百倍,他发现微软公司前途无量。

    就这样维格尼尔去微软公司应聘去了。熟悉法国当地的情况,英语流利,充当微软和法国电脑界的搭桥人,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人了。

    两天后,维格尼尔交来了一份市场发展计划,斯科特十分热情地邀请他到美国微软总部和比尔·盖茨等人见面。1983年5月,微软欧洲分公司成立,维格尼尔以总公司副总裁身份主持欧洲方面的业务,微软开始在欧洲大展拳脚。在维格尼尔的努力下,“多元计划”在法国大获成功。

    拥有优秀的人才,事业就能繁荣;反之就会衰微。各行各业的兴衰就是最好的例证,微软公司能有今日的发展,就是因为比别人更懂得用人的缘故。

    而在人才的类别中,当代企业最为需要,也是经营管理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知识型人才。知识人才是指在企业组织中,有一定专长和突出技能的专家。知识人才和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是绝对不一样的。知识人才并不直接生产产品,他们所产出的是构思、资料、点子、观念和创意。正是这些人为企业设定目标,创造新的技术,开拓新的经济领域,建立新的利益基础。所以,用好知识人才,是任何机构,特别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

    现代化生产力的力量源泉已经从“物理空间”转向了“知识空间”。也就是说,发展现代化生产力,关键已不是增加物质投入或资金投入,而是增加人的知识,增加技术投入。

    因此,现代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即技术专家的竞争。在现代商战中,人才竞争已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在美国,培养一个专家至少需要4万美元,而引进一个专利或引进一个专家就等于节省4万美元。所以,对于专家,美国的企业领导者完全采取买方的立场。1949年~1972年,美国吸收各国的高级专家达到20多万人。1973年后,移居到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每年多达6000名以上。在美国的1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32名是外国移民,还有11名是获奖后移到美国居住的。美国之所以能吸引外国专家,是因为它采取了一系列优待专家的政策和措施。他们用高薪、奖金、专利、资助等办法,优待多种专业人才,极力鼓励他们大显身手。正是这种被吸引来美国的人才,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社会利益。

    对于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人来说,比尔·盖茨的这一观念牢固地建立在他的脑海中:“在现代企业活动中,信息是资源,时间是金钱,简化是效率,人才就是资本。”

    作为一个企业主,你必须明白,人才也是一种人脉,只有善用人才,企业才能得到发展,财富才能越积越多。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特别善于用人。他认为,在企业各种要素中,人是最可贵的。用人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效益。不会用人的企业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企业家。卡内基不仅能发现和使用人才,而且能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在卡内基向钢铁业大规模进军的时候,他四处搜罗人才,终于找到了两位制造钢铁的奇才。

    一位是年仅30岁的亚历山大·霍利,有高超的制造钢铁技术,发明了酸性转炉炼钢法,这种方法是使设备和人员高效率运转以求得最大效益,而在设备过时之前就将它废弃,以便用新的技术水平更高的设备来取代;另一位是36岁的琼斯,是霍利的助手,光是钢铁生产技术方面的专利就有十几项,并一手筹建了位于布罗多克地区的钢铁厂,被卡内基破格任命为厂长,给了他和当时美国总统同样的年薪——25000美元。这两个人才对于卡内基钢铁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卡内基就是这样,有才能者必受重用,不会因为此人有弱点就弃而不用,而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一个人的长处,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工作。同时,这部分人因为得到信任,势必会加倍努力来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卡内基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拿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四年之后,我们将是又一个钢铁大王。”

    从传统企业发展到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如何认识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智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人才则是企业的第一资本、第一资源。那么,企业经营者如何用好人才呢?要用好人才,一定要坚持以下原则: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适用,人尽其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明责授权,赏罚分明;珍惜时机,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