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 > 第二章 巴尔干上战火点燃

第二章 巴尔干上战火点燃

作品: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 作者:倪乐雄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1.风云际会的巴尔干

    俾斯麦早年就曾恶狠狠地断言:巴尔干国家的一些混账事儿会点燃下次的战火。巴尔干半岛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事之地,它地处欧洲东南端,是欧洲通向亚洲和非洲的重要门户,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从全球观点来看,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基督教势力与伊斯兰势力曾在此数度交锋,来回拉锯。到19世纪为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统治该地区长达四五百年之久。随着工业革命和民主主义革命在欧洲的兴起,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独立意识开始觉醒,他们起而奋斗,前仆后继,力求挣脱土耳其封建专制的残暴统治。到了20世纪初,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相继获得独立。奥斯曼土耳其虽然日薄西山,被讥讽为“欧洲病夫”,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欧洲,土耳其仍占有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色雷斯等地区和包括克里特岛在内的爱琴海诸岛屿,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有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希腊人、阿尔巴尼亚人和瓦拉几亚人。巴尔干地区各种民族混居杂处、宗教成分复杂,历来是欧洲的矛盾焦点之一。随着土耳其的衰落,被压迫民族的斗争、奥匈帝国和俄国对巴尔干的垂涎、已独立的巴尔干各国之间为扩张领土的明争暗斗,以及它们同插手于此的大国之间的冲突,使巴尔干地区的形势更加扑朔迷离,波诡云谲。

    奥匈帝国对巴尔干事务的干预是该地区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奥匈帝国是在1867年由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国家组成的二元帝国,都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奥地利皇帝同时也是匈牙利国王,建有三个共同部:财政部、外交部和军政部。而有关匈牙利内部的事务则由匈牙利政府自行处理,全国除了24个省议会外,还有奥匈两个国会。这个奇特的国家共由11个民族组成,它们是:日耳曼人、匈牙利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乌克兰人、意大利人。其中日耳曼人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各民族又都有各自的倾向,意大利人希望返回祖国。在南斯拉夫民族里,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倾向西方,塞尔维亚人则倾向于东方。

    奥匈帝国同塞尔维亚的关系是制约巴尔干局势的重要因素。在1804年,一个叫做卡拉·乔治的塞尔维亚人起义反抗土耳其统治,1813年,乔治率余部退往匈牙利。1815年,米洛什·奥布廉诺维奇再次起义,继承了乔治的事业。1817年11月,塞尔维亚起义者与土耳其达成妥协,米洛什成为塞尔维亚世袭大公。这样,通过两次起义,塞尔维亚虽未获完全独立,但获得了自治公国的地位。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西方列强迫使俄国放弃它同土耳其之间签订的《圣·斯特芬诺条约》。根据《柏林条约》,缔约各国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三个国家获得完全独立。保加利亚成为土耳其宗主权下自治和纳贡的公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应由奥匈占领和治理,但名分上仍属于土耳其帝国的领土。1882年,塞尔维亚宣布为王国,国王米兰奉行亲奥匈帝国的政策,甘当其附庸,两国关系比较融洽。但这种情形很快便发生变化。

    1903年6月,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米兰的儿子)在政变中遇害,彼得即位,他委派激进党领袖巴希奇任总理。由于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主义激情开始沸腾起来。12世纪统一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大帝国经常撩拨着塞尔维亚人的雄心,巴希奇是一个典型的“大塞尔维亚主义”者,这位以“塞尔维亚的俾斯麦”自居的总理上任后,立即在一项宣言中声称:塞尔维亚的主要目标在于拯救奥匈帝国境内的南斯拉夫同胞。接着在1906年奥塞两国发生贸易冲突,奥匈为控制塞尔维亚,要求其全部军火向自己订购,遭到拒绝后,奥匈对塞尔维亚主要出口商品生猪全部征收寓禁关税,以示报复,塞尔维亚并没有屈服,向西欧寻找新市场,与其他国家建立了新的关系,并从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了好处。这样,塞尔维亚不仅在经济上摆脱了对奥匈的依赖,而且加深了对奥匈的怨恨。由此,奥、塞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1908年土耳其发生革命,“青年土耳其党”夺得政权。奥匈帝国认为彻底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时机已到,便与俄国暗中达成秘密交易:俄国同意奥匈吞并波、黑两省,作为交换条件,奥匈同意为俄国舰队开放黑海海峡。不久,德国也以取得“补偿”为条件,同意了俄国的要求。意大利也支持俄国,条件是:俄国同意意大利占有的黎波里。但对俄国来说,要想自由出入黑海海峡,更主要的是取得英、法的支持,为此,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前往巴黎和伦敦。然而,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爱伦塔尔是个敢作敢为的冒险家,他决定不等俄国同其他有关强国达成协议,就正式宣布兼并波、黑两省。这次奥匈和急于脱离土耳其的保加利亚联手行动。1908年10月5日,保加利亚宣布完全独立,10月7日,奥匈帝国也正式宣布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省。奥匈此举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土耳其和塞尔维亚国内群情激愤,抗议如潮。但政府却无能为力,俄国也反对奥匈的片面行动,要求举行国际会议,解决争端。俄国原指望英、法两国在黑海海峡问题上支持它,结果却落了空。法国采取含糊立场,英国则干脆拒绝,德国积极支持奥匈。危机持续了数月后,1909年2月,在德国斡旋下,奥匈以现金作为补偿,换取土耳其对吞并波、黑两省的认可。随后,奥匈在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军队,同年3月,德国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要求俄国接受奥匈兼并波、黑的既成事实,并要求俄国迫使塞尔维亚也接受这一事实。俄国因“日俄战争”的旧创尚未完全恢复,在外无支持、内无战争准备的情况下,只得咽下这口气,这场危机也随之结束。

    在波斯尼亚危机中,奥匈帝国成了大赢家,土耳其几无还手之力,俄国一无所获,空忙一场。塞尔维亚举国愤慨,因为塞尔维亚人所梦寐以求的是联合所有的南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半岛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在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分子那里,波、黑两省早已纳入未来“大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版图,现在却被奥匈夺走,又有大约一百万同胞被迫成为奥匈帝国的臣民,这对民族主义意识已极度膨胀的塞尔维亚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经历了波斯尼亚危机之后,奥、塞两国之间的关系更趋紧张。

    除了奥匈、俄国觊觎巴尔干之外,已经独立的巴尔干诸小国也迫不及待想瓜分土耳其在欧洲的“遗产”。它们各有打算:

    希腊梦想恢复当年的跨欧、亚两洲的希腊、拜占庭帝国,由于“大希腊”思想在作祟,不仅想夺取克里特岛,还想朝西、北两个方向扩张,夺取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南部大片土地。

    保加利亚奢望实现《圣·斯特芬诺条约》中“大保加利亚”的理想,独自吞下马其顿和色雷斯,占领萨洛尼卡和卡瓦拉等港口,进入爱琴海。

    塞尔维亚欲吞并马其顿大部和阿尔巴尼亚之一部,占有萨洛尼卡,获得爱琴海以及亚得里亚海两处出海口,以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家。

    门的内哥罗(又称黑山)期望分割诺维巴萨,夺取阿尔巴尼亚北部,打开通道,与塞尔维亚相接。

    这些“撮尔小国”和土耳其“一对一”交锋显然不是对手,为共同打击土耳其以便实现自己的瓜分目标,它们开始酝酿结盟,并等待着下手的时机。这种时机不久便从遥远的非洲大陆递送了过来。

    1911年春天,摩洛哥发生部落起义,苏丹穆莱·哈费德被起义部队包围在非斯,5月21日,法国以恢复秩序和保护侨民为名,派兵1.5万人占领非斯和另一些城市。西班牙也出兵进驻摩洛哥北部。摩洛哥的独立地位完全丧失。德国乘机勒索法国,要求分割摩洛哥一部分土地给德国作为补偿,并暗示愿意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偿。法国没有及时答复。1911年7月1日,德国炮舰“豹号”驶抵阿加迪尔港,并将炮口对准该城,接着德国轻巡洋舰“柏林号”也在摩洛哥领海游弋。这一被称为“豹子的跳跃”事件导致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7月中旬,法、德会谈进入实质性阶段,法国驻德大使儒勒·康邦提出让德国在土耳其修建铁路等作为补偿,德国外交大臣基德伦认为这些鸡毛蒜皮小事根本不值一谈。最后,康邦提出法属刚果可能作为补偿目标时,基德伦才表示值得一谈。随后基德伦要求割让法属刚果全部,作为德国承认法国占领摩洛哥的补偿。康邦听后大吃一惊,差一点仰面跌倒,没想到这个勒索者竟如此漫天要价,当即加以拒绝。基德伦对康邦威胁道:“那么我们就要打啦!”康邦则回答:“我们早有准备。”正当法德两国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英国以强硬姿态出面干预,坚决支持法国,表示不能容忍德国在直布罗陀附近建立起一个海军基地,在摩洛哥问题上不惜与德国一战。最后,法、德两国于1911年11月4日达成协议,法国将一部分法属刚果领土(那是一片昏睡病流行的地区)共计27.5万平方公里割让给德国作为补偿,“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才告结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德、法、英陷于摩洛哥危机的泥沼而无暇他顾时,窥视北非已久的意大利趁火打劫,以不能自圆其说的理由,于1911年9月28日,向土耳其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割让土属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被拒绝后,意大利明火执仗地开始了军事行动,土耳其军队节节败退,战争延续至1912年10月15日,意土双方签订公开条约方告结束。根据条约,土耳其被迫把的黎波里、昔兰尼加割让给意大利。

    2.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意土战争爆发后,巴尔干诸小国顿时感到天赐良机,保加利亚首相盖朔夫突然中断在法国的休养,在回国途中,他和塞尔维亚首相米洛瓦诺维奇进行了密谈。随后两国外交官频繁接触,1912年3月,在俄国斡旋下,保、塞两国签订了为期8年的《保加利亚王国和塞尔维亚王国友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一方或双方同时受到他国进攻或任何列强企图侵占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两国进行全面援助。沙山山脉西北部一带的土地归塞尔维亚,罗多彼山脉以东至斯特鲁玛河流域则归保加利亚。有争议的马其顿中部地区,两国同意交由俄国仲裁。两国还签订了军事协定。

    在英国的参与下,保加利亚又同希腊谈判,两国在1912年签订了为期3年的防御协定,同年9月又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保希条约声称,如果土耳其政府破坏东正教教徒的权利,就将引起战争。这个所谓的“防御性”条约暗藏杀机,实际上为他们向土耳其宣战提供了随时找得到的借口。

    与此同时,保加利亚与门的内哥罗达成口头协定(巴尔干战争开始后签订书面协定),如果发生反土或反奥战争,保、门两国进行全面援助。这样,在大国的调解下,巴尔干四小国暂时将它们之间的分歧搁在一旁,建立起一个旨在反对土耳其的“巴尔干同盟”。这个同盟正如当时在莫斯科访问的法国总理潘恩加莱所说的那样,“不仅含有对土耳其的、而且还更含有对奥地利的战争种子”。

    由于受意大利战胜土耳其的鼓舞,巴尔干同盟国决心采取强硬行动,1912年10月8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耳其宣战,10月13日,保、塞、希等国向土耳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根据1878年《柏林条约》的规定,在马其顿和色雷斯进行改革,允许那里的各民族获得自治,基督教徒的学校和伊斯兰教徒的学校具有平等的地位等。土耳其政府拒绝了最后通牒。10月17日,保、塞两国向土耳其宣战。土政府立即作出反应,也向保、塞两国宣战。土耳其打算割让克里特岛来换取希腊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便抽调小亚细亚的军队,开往马其顿和色雷斯作战。但希腊政府信守与盟国签订的条约,于10月18日加入战争行列,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就此全面展开。

    巴尔干同盟方面拥有兵力近70万人,各种火炮1500门。土耳其投入兵力40万人,各种火炮1600门。相比之下,巴尔干同盟方面占明显优势。此战带有解放马其顿和色雷斯受奴役同胞的性质,巴尔干同盟国的军队士气旺盛,奋勇争先。

    保加利亚军队首先攻入色雷斯东部地区,其第1军和第3军猛扑格奇吉利、谢里奥卢、埃斯基鲍卢斯和佩特拉等地,经五天五夜激烈战斗,全歼色雷斯东部的土耳其军主力。保第2军则将6万土军围困在著名的奥德林城堡。接着,保军又在罗多彼山区歼灭一支土军后,乘胜南下,向君士坦丁堡方向攻击前进。军锋直逼土耳其首都,但很快在距君士坦丁堡40公里处的恰塔尔札防线受阻,希腊军队统帅康斯坦丁王子建议派两个师的希腊军前往增援,但遭拒绝,因为保加利亚想单独享受占领土耳其首都所带来的利益和历史性的荣誉。然而,直至战争结束,保加利亚军队都没攻下该城。

    希腊军主力进入北依皮鲁斯地区作战,经激战,土军在该地区的主要防线被击破,向后撤退。希腊军跟踪追击,逼近马其顿首府萨洛尼卡。此刻一支保军也沿着斯特鲁玛河谷接近该城。11月8日,守城土军指挥官哈桑·塔克辛接受希军统帅康斯坦丁的投降条件。当晚,希腊军队开入萨洛尼卡。经过协商,保加利亚部队也随后入城。在依皮鲁斯地区,希腊军连克菲力匹亚、普雷韦齐、雅尼纳等地,俘获大批投降的土军,进入阿尔巴尼亚南部,先后占领了诺卡斯特、科尔察、台佩莱纳等城镇。希腊海军于12月16日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击败土耳其海军,完全控制了爱琴海域,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

    塞尔维亚军队首先攻入库马诺伏,迫使土军向比托拉等地撤退。然后,塞军切断比托拉等地土军同君士坦丁堡的联系。11月18日,塞军在希军配合下攻克战略重镇比托拉。与此同时,塞尔维亚第3军、第4军进入阿尔巴尼亚,向亚得里亚海岸疾进,先后占领了都拉斯、地拉那、爱尔巴桑、培拉特等地。

    门的内哥罗军队一直围攻阿尔巴尼亚北部重镇斯库台,使土耳其守军困守孤城。门的内哥罗国王尼古拉斯扬言他将“饮马亚得里亚海”。

    在巴尔干四小国势如破竹的打击下,土耳其政府被迫照会各列强大国,请求调解。俄国担心保加利亚夺取君士坦丁堡,而使自己在巴尔干失去有利地位,因此愿意出面调解。奥匈对塞尔维亚取得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深感不安,警告说:不能容许塞尔维亚兼并阿尔巴尼亚的港口。在德国和意大利支持下,奥匈进行军事动员,在奥塞边境开始集结大军,以阻止塞军向亚得里亚海岸挺进。

    在大国即将干预,从而使形势变得更加捉摸不定的情况下,保、塞两国接受了土耳其提出的停火建议。希腊拒绝停火,但声明:这并不意味着它同其他盟国存在着根本分歧,而是出于军事需要;同时,希腊表示:它将参加缔结和约的谈判。1912年12月26日,以保、希、塞、门为一方,以土耳其为另一方的谈判在英国伦敦进行。

    1913年1月6日,在第10次谈判中土方代表拒绝对方提出的领土要求,致使谈判一度中断。此后,在列强和巴尔干各国代表的压力下,土方代表勉强接受了对方的领土要求。表示同意除了君士坦丁堡等地外,放弃土耳其在欧洲的全部属地。正在这时,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穆罕默德·舍夫克特推翻基雅米尔政权,成立了新政府。舍夫克特政府拒绝停战条款,于是2月3日战火再起。没几个回合,土军便再次全线溃败,保军攻下历史名城亚得里亚堡,希军攻克雅尼库,门、塞两军进入斯库台。十分沮丧的土耳其代表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上,而这次只有随时准备签字的份儿了。

    3.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土耳其像一个输惨了的赌徒,被挤出了赌局,留下的人们围绕着巴尔干这张赌桌继续叫牌,关键在于如何“公正”地瓜分土耳其的“欧洲遗产”,分歧的焦点集中在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

    阿尔巴尼亚人为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曾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1912年4月末,阿尔巴尼亚人举行了全国总起义。首先在贾科瓦揭竿,5月波及科索沃,6月席卷阿尔巴尼亚南部、中部和北部。11月26日和27日,来自各地的起义者代表在发罗那召开国民大会,宣布国家独立,成立了以伊斯玛依尔·捷马利为首的第一个阿尔巴尼亚民族政府。但是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却无视阿尔巴尼亚民族的独立愿望,急欲加以瓜分。欧洲各列强也乘机浑水摸鱼,企图利用巴尔干的混乱形势,排挤对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奥匈的目标在于阻止塞尔维亚取得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以及阻止门的内哥罗占有斯库台,以便于自己控制这些地区,遏制俄国势力的渗透,为此,奥匈主张阿尔巴尼亚自治。奥匈的立场得到了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1912年12月27日,由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主持的各国驻伦敦的大使会议做出决定,让阿尔巴尼亚在土耳其享有宗主权的前提下获得独立。

    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的谈判,经过5个月马拉松式的拉锯,终于收场。1913年5月30日,与会各国代表签订了《伦敦和约》。《和约》规定“土耳其苏丹陛下将向同盟国国王陛下们交出奥斯曼帝国欧洲部分的全部领土(阿尔巴尼亚除外),其西部边界线将从爱琴海的埃内兹到里海的米迪亚”。《和约》还决定,将关于爱琴海诸岛屿及阿尔巴尼亚的问题,交由英、法、俄、德、奥匈等国君主决定。《伦敦和约》虽然正式签字并公布,却未生效,正当各国履行批准手续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猝然爆发。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源于《伦敦和约》没有满足各战胜国的领土扩张要求。根据《和约》规定,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三国必须放弃已占领的阿尔巴尼亚领土。这就使当初为了共同反对土耳其而搁置起来的巴尔干同盟内部矛盾迅速激化。

    保加利亚觉得在对土战争中,自己出力最大,应该分得更多更好的领土,应占有马其顿中部的斯科普里城和萨洛尼卡等地,甚至认为自己有资格独霸马其顿。为此,保加利亚决心不惜与昨日的同盟者翻脸,用武力把希、塞等盟国军队赶出马其顿,以达到自己领土扩张的目的。

    塞尔维亚在战争中所占领土多在阿尔巴尼亚境内,因此,其想在马其顿地区分到更多的地盘作为补偿。为此,它公开提出修改先前的塞、保盟约,改变当初瓜分马其顿地区的协定。

    希腊原来就不满足已夺得的领土,更不愿从北依皮鲁斯地区撤军。在马其顿和色雷斯地区,它坚决反对保加利亚对萨洛尼卡等地的领土要求,并企图扩大自己的占领区。

    为了共同对付盛气凌人的保加利亚,希、塞经过秘密会谈,两国于1913年6月1日缔结了同盟条约和军事协定。

    门的内哥罗站在希、塞一边,它不仅不愿放弃被自己占领的阿尔巴尼亚北部地区,还企图取得诺维巴萨州,以便和塞尔维亚接壤。

    另外,在一旁观战的罗马尼亚一直窥测着保加利亚的南多布鲁甲,伺机下手,因为那里资源丰富,且拥有黑海良港。战败的土耳其也不甘心,等待机会,能捞回多少是多少。

    干预巴尔干事务的大国也各打各的算盘,德国支持希、塞结盟,支持罗马尼亚对锡里斯特拉的要求,反对保加利亚对萨洛尼卡的领土要求。奥匈帝国则支持保加利亚取得萨洛尼卡,但劝其让出锡里斯特拉,促成保、罗联合,并拉拢希腊和土耳其,共同反对塞尔维亚。俄、法、英协约国为对抗德、奥匈等国,竭力调解巴尔干各国之间的矛盾,反对塞、希缔结反保联盟。俄国邀请塞、保、希、门等国首相于1913年6月16日赴彼得堡会谈,以调和彼此之间的冲突。但未成功,于是协约国集团公开站在希、塞一边。

    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在奥匈帝国支持下,密令其军队向驻扎在马其顿的塞、希两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从而揭开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序幕。塞、希、门三国并不感到意外,它们早已作了准备,也正想通过战争得到谈判桌上没能取得的东西。因此,保加利亚的挑战正中其下怀。保加利亚拥有50万大军,自恃实力雄厚,但事实上,塞、希、门三国对战争准备得更加充分,三国联军投入的兵力总数达59.8万人,且得到英、俄等国的援助,而奥匈帝国答应给保加利亚的援助,实际上是空头支票。

    保加利亚原以为几天之内就可击败对方。事实正相反,保军进攻一开始就被三国联军粉碎,被迫转入防御。7月4日,希军攻占了由5万多名保军驻守的基尔基斯城;14日占领德腊玛城。塞军将保军驱逐出札伊恰尔,一举夺得科恰纳、科利沃拉克等地。保军失利,使罗马尼亚、土耳其感到趁火打劫的时机已到。1913年6月30日至7月2日,罗马尼亚50万大军分两路强渡多瑙河,进入南多布鲁甲平原和北部地区,接着向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迅速推进。土耳其出动2.5万人部队,越过米迪亚-内兹一线,占领了亚得里亚堡,随即向保加利亚边境迅速挺进。7月底,罗军从北方逼近索菲亚,塞、希两军也准备从西、南两面向索菲亚进军。保军陷入被包围的困境。保加利亚政府以菲迪南国王的名义致电罗、塞、希政府,请求停火。

    1913年7月28日,在大国的干预和安排下,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塞、罗、门为另一方的谈判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同年8月10日,保、塞、罗、希、门5国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根据条约,马其顿几乎完全被希、塞两国所占。塞尔维亚分得马其顿西部和中部以及诺维巴萨东半部。希腊不仅占据了马其顿南部及萨洛尼卡港,还取得色雷斯西部的杰杰阿卡奇港。保加利亚的谷仓、800平方公里的南多布鲁甲,被迫割让给罗马尼亚。不过,保加利亚也得到了马其顿和色雷斯西部一小块领土,那是上次巴尔干战争的战利品。另外,根据1913年9月29日保加利亚同土耳其签订的《君士坦丁堡条约》,土耳其政府从保加利亚手中重新夺回了亚得里亚堡及东色雷斯的一部分,包括埃地尔内。

    两次巴尔干战争具有几种性质:从民族主义出发,具有南斯拉夫等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是近代资本主义在巴尔干地区对中世纪封建主义的胜利;从国际战略格局、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集团互相对抗来看,是协约国方面的一次胜利,尤其对俄国来说,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势力扩张。俄国为向巴尔干扩张而打出的蛊惑人心的“泛斯拉夫主义”旗号,得到了巴尔干地区斯拉夫民族的呼应,使他们成功地挣脱了土耳其统治,获得了独立。俄国之后要做的,便是如何使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小兄弟“返回”斯拉夫大家庭的问题了。两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对同盟国方面是个沉重打击,德国建造巴格达铁路、向东扩张的如意算盘被打乱。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德国支持的土耳其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奥匈支持的保加利亚,都是战败者。因此,同盟国在巴尔干地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威信均受到严重削弱,德、奥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当然,巴尔干战争除了上述几种时代层面上的、形而上学的性质外,最为重要的是:它再次体现了一个被历史所反复验证的事实,战争大都为争取生存空间,为扩张领土,归根到底就是为肚皮而打的。

    4.斐迪南大公被刺

    两次巴尔干战争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理效应,所有参战国家,无论胜负,都不认为这次领土解决具有永久性约束,并且认为1913年签订的一切条约都不过是一堆废纸。这些国家都希望新战争不久爆发,通过再决雌雄来实现各自的领土要求。

    巴尔干战争使得奥匈帝国同塞尔维亚之间的紧张关系变得白热化,塞尔维亚是战争最大的受益者,它的领土比战前扩大了一倍多,屡战屡胜使得其建立“大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狂热越发不可收拾。塞尔维亚境内的400万南斯拉夫人向奥匈帝国境内的800万南斯拉夫人发出呼吁,要求组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这种形势让奥匈政府惶惶不安,以致其政府内的强硬派——奥军参谋总长康拉德将军一再主张直捣贝尔格莱德,用武力彻底解决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之所以存在,其唯一目的就是要合并奥匈帝国的南斯拉夫省区。”这是塞尔维亚总理巴希奇坚持不渝的信条,也是“大塞尔维亚主义”的中心思想。为了使奥匈帝国内部的南斯拉夫民族地区脱离出来,巴希奇政府有一套完整的计划。塞尔维亚人组织了两个联盟,一个是由塞尔维亚政府要人出面领导的、公开的“国防联盟”,负责文化宣传,组织间谍网,进行军事训练,培训游击队员。另一个是比较神秘的地下组织——黑手党,它的公开口号是“不统一,毋宁死”。这个秘密组织的章程第二条声明:“本党重视恐怖行动甚于宣传。”“黑手党”的首领是塞尔维亚参谋本部的一位上校,其真实姓名是迪米特里耶维奇,却化名埃皮斯进行地下活动,他曾因1903年刺杀前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而一鸣惊人。以后,埃皮斯又先后组织了对奥匈帝国皇帝法朗兹·约瑟夫、门的内哥罗国王尼基塔、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的刺杀,并组织了五次对奥匈帝国派驻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的总督的暗杀活动,但无一成功。在执行这些任务时,“黑手党”往往雇佣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过着流亡生活的波斯尼亚青年,这些年轻人也都是“大塞尔维亚主义”的狂热信徒,无论失败成功,他们在贝尔格莱德都会被当做英雄来颂扬,作为为民族统一的神圣事业而献身的勇士来赞扬。

    如何摆脱国家的内忧外患困境,一直是奥匈政府深感棘手的问题,军方人士主张对塞尔维亚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但奥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指出这种解决方式十分愚蠢。法朗兹·斐迪南原是奥皇法朗兹·约索夫的侄子,由于鲁多夫太子因恋爱纠纷自杀后,才成为奥皇的继承人。他一度因患肺结核被取消皇位继承权,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严格的生活规律恢复了健康,重新取得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奥皇希望他遵照门当户对的皇室习惯,和一位表妹——女公爵玛莉娅结婚,然而斐迪南偏偏爱上了一位等级较低的波希米亚女伯爵索菲娅。这种贵贱同婚很可能引起继承权的纠纷,甚至引起奥地利与匈牙利的分裂。奥皇企图阻止这桩婚姻,甚至问他:“一个人仅仅为了恋爱就可以放弃他的责任吗?”斐迪南爱情至上,拒绝让步。他对首相表示:除非他能和索菲娅结婚,否则他就会自杀或疯狂。这样,斐迪南如愿以偿,但按皇室规定,索菲娅和她的子女不能继承其丈夫和父亲的爵位和财产,在一切哈布斯堡王室的正式典礼中,索菲娅只能远远地排在后面,不能和其丈夫在一起。

    据同时代的人回忆,斐迪南大公是一位深藏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对自己国家所处的严峻形势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对内对外所采取的对策也十分高明。在外交方面,他指出:“我绝对不赞成与俄国发生战争。我宁愿牺牲一切以避免此种战争。俄奥之间若发生战争,则其结果不是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就是推翻哈布斯堡王朝,甚至于两个王朝同归于尽。”(后来历史证明,这番话确实表明斐迪南具有非凡的政治预见力,只是萨拉热窝的子弹使他来不及在历史舞台上一显身手。)斐迪南认为奥匈必须外保和平,内求改革。他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聘请了一位教授给他讲授美国宪法,并充任自己的顾问。他的远景规划是想把奥匈帝国变成一个联邦制国家,11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独立的地方政府,他受美国的启发,称自己未来的国家为“大奥合众国”,各民族在联邦内自成一邦,除了有共同的王室、共同的外交政策、共同的国防以外,都能享受完全的自治。在这样的改革之下,南斯拉夫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贝尔格莱德的“大塞尔维亚主义”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如果奥匈境内的几百万南斯拉夫人都接受了这样的安排,那么像塞尔维亚这个小国家也会自动愿意加入这个联邦。但这就要求匈牙利分出一部分土地,划给其他民族实行自治,尽管国内的匈牙利贵族极端顽固,寸土不让,斐迪南私下表示,只要一朝大权在握,他就要强迫布达佩斯接受改革方案,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斐迪南的计划不仅受到匈牙利人的仇视,更与塞尔维亚人成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目标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塞尔维亚杰出的外交家希巴拉克维奇曾在1912年坦率地说过:“塞尔维亚必须在斐迪南继承皇位之前获得奥匈境内南斯拉夫人居住的省份,否则就会太迟了。”

    于是,塞尔维亚国内的秘密组织、由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组成的“黑手党”,把行刺的目标自然而然地对准了斐迪南大公。1914年初,“黑手党”首领迪米特里耶维奇决定必须暗杀奥国皇太子。他得知斐迪南将在6月底去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视察军队大演习,觉得是个下手的千载良机。于是,在斐迪南预期到达的3个星期前,训练有素的杀手们就已分批秘密进入萨拉热窝市。塞尔维亚总理巴希奇与“黑手党”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5月底就知道了这个暗杀计划,虽然他也是一个大塞尔维亚主义者,但也知道政府组织毕竟与民间组织不同,受国际公法约束,作为政府总理,他不想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便召集内阁成员开会商议。由于内阁成员对胆大妄为的“黑手党”并无好感,加之担心自己的靠山俄国沙皇一听王室皇储死于非命,产生反感,所以全体表示反对。于是,内政部长下令边界守备部队阻止刺客出境。许多边防人员本身就是“黑手党”成员,便报告说:那些人早已出境了。内阁得报后再度开会,议员们主张向奥匈政府通告。也许仅仅用含蓄暗示的方式,奥匈政府会不以为然,而明确告知的话,恐怕“黑手党”很快会端掉自己的脑袋,也许还有种种其他顾虑,总之,巴希奇始终没有向奥匈发出警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J.M.K.维维安认为:“有一点完全可以肯定,他们(塞尔维亚政府)曾向维也纳方面提出过警告,不过过于谨慎从事,因而没有引起重视。”)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驱车前往萨拉热窝,开始作正式访问,选定这个塞尔维亚人称之为“维丹日”的国耻节出访,似乎另有一番用意,因为五百多年前的今天,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同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科索沃地区展开决战,结果塞、波联军战败,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从此并入土耳其版图。

    斐迪南的车队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遭到了一枚炸弹的袭击,两名侍从军官负伤。斐迪南要求停车查看,吩咐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表现出从容不迫的贵族风度。到达政府后,参加了欢迎仪式,当萨拉热窝市长致欢迎词念到“萨拉热窝的市民以欢欣鼓舞的心情欢迎殿下的光临……”时,斐迪南幽默地插道“用炸弹来欢迎”。市长面红耳赤。斐迪南致完答词,有人劝他提早结束这次访问,以防不测,但他决定去医院看望负伤者。在去医院的路上,司机因弄错方向,需要倒车,所以突然停车,无巧不成书,斐迪南的坐车正好停在一个名叫普林西普的波斯尼亚年轻刺客几英尺远的地方。普林西普赶紧下手,连发数枪,索菲娅本能地扑向斐迪南,企图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射向丈夫的子弹,但已无济于事,夫妇俩双双中弹身亡。

    德国首相俾斯麦去世前不久预言“迟早总会有一个巴尔干的蠢货挑起一场欧洲大战”。现在,萨拉热窝枪声迸出的火星,正向欧洲这只巨型火药桶飞溅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