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短头”

作品:案例(第五辑):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困 作者:吴晓波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在北京798工厂附近的新办公室里,杨勃正在和开发团队一起对豆瓣的排行榜功能进行改进。过去,豆瓣的读书、电影和音乐栏目中各有一个排行榜,但在首页上却没有相应的设置。“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新访客‘如何开始’的问题。”在充分发掘了小众市场的潜力之后,这位在国内颇受推崇的“eb2.0”创业者又站到了“长尾”曲线的头部,重新规划自己的站点。

    如何开始?大多数时候,这个问题看起来并不是个问题。每个网站都有首页,不是吗?你看,Google只有一个输入框和搜索按钮,可是它还是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访问量,为什么还要担心用户会无从开始?实际上,搜索是为那些脑中已经有了明确概念的用户准备的。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常常在脑中一片空白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发现之旅。

    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一书中提及:“如果你只有那些聚集于头部的(畅销)商品,你会很快发现,顾客需要更多的东西而你却无法提供。如果你只有那些埋伏在长尾上的(小众)商品,你会发现顾客们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如果顾客来到商店,摆在面前的都是些闻所未闻的冷门货,那他们只能在一通找不着北之后掉头离去。虽然长尾市场的潜力正逐步显现,但是习惯了“一站式”服务的用户依然需要那些能够“头尾兼顾”的服务商。

    在blog上与网友不断讨论的过程中,克里斯?安德森承认,利基市场基本被垃圾所占据。但这算不上什么大问题,重要的是,需要有一个机制能够将精华从糟粕中分离出来,让他们被真正的伯乐发现。正因为这个原因,“长尾”需要“短头”上的热门商品作为推荐机制的起点,各种过滤系统才能带领消费者通过一个商品找到下一个商品。

    曾经的mp3.com成为了最优秀的“无头”失败案例。1997年,麦克?罗伯特森启动了这个看似经典的长尾商业模型,它让每个人都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音乐,这项服务也让艺人们可以越过唱片厂牌,直接和听众取得联系。当时,创业者曾经乐观地预计:那些艺人会为了推广音乐而向网站支付费用,而唱片厂牌们将因为这个新式平台而被彻底摧毁,清新可人的音乐之花从此遍地开放。

    还有几个人记得在纳斯达克首度崩盘前的mp3.com是什么模样?它最后定格在公众脑海中的印象是这样的:无数不堪入耳的噪音遍布于网站的各个角落,一桩似乎可以改变世界的生意最终惨淡收场。问题的根源在于,它没有从那些大厂牌手中取得授权,在网站上放置一些脍炙人口的流行作品——观众找不到熟悉的切入点,更别提之后更加深入而广泛的探索。这个情况在当时谁都看得出来,但是从来没人把它当作问题看待。事实证明,只注重“长尾”却看不到“短头”同样无法成功。

    10月底的一天,豆瓣网的首页上多出了“最受豆瓣成员关注(豆瓣排行榜)”的字样。杨勃说,这是刚刚放上去不久的新功能:“我们把书籍、电影、音乐的排行榜都整合到一起了,放到首页上。很多人第一次到豆瓣,在排行榜上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自然就会停下来,接着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然,老用户在登录之后,这个排行榜就不再出现在首页上。对于他们而言,每次发现之旅的起点,将会是个人首页中那些依照每个用户不同口味所呈现的书籍、唱片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