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20年后中国和世界 > 二十一、国际科研地位

二十一、国际科研地位

作品:20年后中国和世界 作者:皮埃尔·皮卡尔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马化腾和他的腾讯,从来就是争议的焦点。12年来,这家创立于1998年的It企业,已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腾讯公司最著名的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Q,成为目前中国最多人使用的通信软件——那只憨态可掬的企鹅形象已然成功占领了超过4亿中国网民的电脑桌面和手机显示屏。

    然而如此巨大的成功并未减少对马化腾的非议。在许多人看来,腾讯公司推出的大量产品都有明显的抄袭痕迹,一些国内业界人士对马化腾的这种作风颇不以为然。阿里巴巴的CEO马云认为:“现在腾讯拍拍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都是抄来的。”新浪网原总裁兼CEO王志东更对其严辞批评:“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更不用说2010年奇虎360和腾讯那场旷日持久的“3Q大战”中,360创始人周鸿祎和马化腾的多次口水战。

    不过马化腾对于他被普遍指责所谓抄袭行为却有自己的看法:“抄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

    无论如何,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腾讯的江湖地位已经奠定,而凭借着数以亿计的QQ用户,不论是门户、网游、电子商务、SNS,任何一项新的互联网业务,只要马化腾有兴趣都可以轻易打入,并且在短时间内玩得游刃有余,获得巨大的效益,把先行者远远甩在身后。毕竟不管你想做什么,用户群永远是基础,控制了用户就等于拥有了市场,接下来的事就轻而易举了。这也是他让许多人羡慕妒忌恨的原因。

    可是,那么多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只有腾讯拥有如此众多的用户?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它最早向中国网民提供了独到的信息服务。

    马化腾是潮汕人,10来岁随父母从汕头到深圳。小时候他的家庭条件很好。据说腾讯创立初期,他的父亲马陈术曾经代管过一段时间财务,马陈术每次来公司的时候都开着一辆气派的黑色奔驰S500。家庭条件的优渥让马化腾更能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他很早就玩起了计算机,后来顺理成章地进入深圳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当时马化腾的PC水准已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他擅于对付各种病毒,为学校PC维护提供了不少不错的解决方案,不过也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这段经历让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实用是第一位的,并非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写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希望自己写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后来马化腾这么说道。

    那个时候的马化腾虽然年纪不大,网龄却非一般人能比。在中国的Internet普及之前,有个叫ROY的网友在北京架设了国内的第一个慧多网长城站,一个站往往就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MODEN,用户靠拨电话接通服务器——其实服务器也是很简陋的电脑——然后下载BBS里最新的帖子,离线后看信回信。回信是打包以后,再拨号上传到服务器。虽然慧多网这种早期的互联网雏形非常简陋,却让当时许多网友早早体会到了网络的乐趣,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初上慧多网的他乐此不疲,半年后便自告奋勇地投了5万元在家里搞了四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起慧多网深圳站站长的角色,在每天的工作之余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声名鹊起,马化腾对此十分自豪,“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

    通过网络马化腾结识了相当多的朋友,例如网易的丁磊。马化腾说,“当年一起喝啤酒的时候,我们只是打工仔而已,都还不知道未来。丁磊后来的成功为我带来了启发,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研发实用软件的经历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卖钱。”马化腾是风靡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得不错,同时他还不断为朋友的公司解决软件问题,这令他不仅在圈内小有名气,而且也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

    尽管是搞技术出身,但马化腾很早就开始关注商业,他是中国股市最早的一批炒家之一。事实上,对于下海经商,大学毕业的时候马化腾就已有所打算,可那时他突然发现竞争已经激烈到让自己无法忍耐,最后不得不老老实实去干程序员。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ICQ,一个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正是这个软件给了他新的启发。

    凭着潮汕人特有的商业直觉,马化腾立刻认识到ICQ是个好东西。那个时候的中国就算一台传呼机也能令人趋之若鹜。而ICQ这种即时聊天工具正相当于一部PC间的传呼机,人们可以用它方便地在电脑上即使互通信息,这其中显然充满了商机。

    “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1998年我哪有那么多钱?那时候大学毕业不过5年,最开始一个月工资才1100块。你算算我要攒多少时间才有10万块投到股市里去?”马化腾说,正是这种想法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

    于是,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张志东等5人凑齐了50万元人民币,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过了一阵子,几个人又凑了另外50万元,把公司的注册资本补到100万元,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腾讯的几个创始人都曾在深圳电信、网络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可以说是深圳第一批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这无疑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为公司提供很多帮助。“创业不是说着玩的事,腾讯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我们的服务器都无处托管,创建一家公司可比写软件复杂多了。”回顾创业初期的艰苦,马化腾依旧记忆犹新。

    马化腾对如何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发展业务其实早有自己的想法,但当时关于是否上马ICQ项目,腾讯的股东们的确存在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对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认同感使大家求同存异,我们开始对ICQ技术倾注偏爱。”

    ICQ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工具,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多种功能于一身。当用户将ICQ安装在个人电脑上,它就会嵌入indoernet的网上中文ICQ服务——OICQ,并成为全国在线人数最多的中文ICQ服务商。后来由于OICQ遭到美国在线公司投诉,指责其侵犯了ICQ的知识产权,2000年4月,腾讯公司将原来注册的“OICQ.com”域名更改为“tencent.com”,并将OICQ通讯软件改为后来人尽皆知的腾讯QQ。

    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QQ的推出并没有直接为马化腾带来经济效益。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的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字样,而只带“工程师”的头衔——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当时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当时马化腾对QQ的市场潜力没有足够的认识,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它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但连他本人也没有料到,10个月后,这个不被人看好的QQ竟然发展了上百万用户。

    随着注册人数的疯长,腾讯不得不拼命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而言都是巨大的负担,没有钱买服务器,腾讯不得不用近似卑鄙的手段去偷人家的空间和带宽。“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在苦苦支撑又难以为继的局面下,马化腾动了卖掉QQ的念头。

    “那时候觉得养不起就卖掉吧。”提起当时情形,马化腾很庆幸地笑了,“但是在卖QQ时我们碰到了麻烦。我跟许多ICP(内容提供商)谈,他们都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当时腾讯曾与深圳电信数据局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始终谈不拢,只好告吹;后来腾讯的高层又找过中华网、新浪,同样是100万的价格,可是,中华、新浪的高管层都拒绝了。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好在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繁荣点燃了投资商的热情。受昔日老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在高交会上碰碰运气。那时腾讯的估价不过1100万美元,但即便如此,一些风险投资商依然认为马化腾提出的融资要求太高,风险太大而不敢投。最后他们终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

    “当时我问马化腾,你的公司凭什么值这么多钱?”最早向腾讯投资的IDG合伙人之一林栋梁后来回忆说,“马化腾就说以色列的ICQ有多少用户?他们卖了几千万美元,我的OICQ有多少用户?所以我就值这么多钱。”这种看上去多少有点“蛮不讲理”的逻辑最终帮助马化腾从IDG和高盛手里拿到了融资。

    “他们给了QQ40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QQ发展到1万用户时,这笔钱还没用完。”有了这笔资金,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回忆当时情景,依旧喜不自禁。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腾讯迅速地拥有了逼近亿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量,但马化腾却苦于没有收费的渠道。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分成模式,为马化腾开启了一条“金光大道”。到2001年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

    中国科研能力的迅速攀升已经成为了国际新闻的头版头条!

    用了三十年的时间,中国从19世纪中期跨越到了21世纪。在1900年,中国还没有现代科技。在当时,全国知道微积分的中国人还不到十个。

    在21世纪初,中国已经在高端技术研发领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技术有60%接近世界水平

    例如以下几项技术:核能、高能物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拨款在不断增加。

    2003年和2005年的载人航天飞行项目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进展。根据中国的探月计划,预计将在2020年之前取得月球表面样本。

    2005年,中国投入研发的费用占GDP的1.3%,到2020年,预计将增长到2.5%;GDP增长的60%将来自于科技发展。

    创新能力、基础科学的发展以及尖端技术的研发,所有这些都将加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并将其推向世界之巅。

    如今,中国在许多科技领域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某些领域甚至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世界水平。根据国家事务委员会2006年2月9日发布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2006-2020),在未来15年里要着重发展16个关键项目。

    这些标杆项目覆盖多个战略领域,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还包括能源、自然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喷气式客机、载人航天、探月等需要迫切行动的领域,同样还有诸如抗虫棉、矮秆小麦、超级水稻等农业科研项目。

    就长期而言,2006-2020年的计划旨在提高创新能力,以促进科技应用、加强国家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将加强基础研究,以更好地与世界研究水平接轨。

    中国的目标是,通过科技进步贡献GDP增长中的60%,同时将依赖国外技术所贡献的GDP增长控制在30%以内。

    在上海有超过1000个研发中心。近67万人在这里从事科技工作。

    其研究成果进展迅速,有许多科技成果在这里诞生。这里的学术交流也非常活跃。

    2006年,上海研发基金达到30亿欧元,占上海GDP的2.5%。这些研究收获了1953项成果。上海有60所高等院校,共计50万名学生在校。

    目前,中国有3500万名科研技术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一。

    在这些科研技术人员中,有80%的研究员年龄在45岁以下。他们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