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_r();    边吃着菜一边看着侯希白心烦气躁地张开美人扇摇着,那扇面上的二十多个美人在视线里晃悠着,怎么看怎么觉得眼晕。宁楚又忍不住想起刚刚鲁妙子提的建议,寇仲和徐子陵那两个人虽然武功和他极其相配,但一个是他未来的姐夫,一个是野心太大注定要去做宋阀的女婿,他招惹不起。而面前这个侯希白,除去是他老爹的得意徒弟这个人身份不说,这位多情公子……只是看这美人扇,就肯定是个直男吧?

    虽然不知道为何这位流连花丛的多情公子只赏花不采花,但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他是个尊重女性的好男人。更别说他还在明恋那个师妃暄师仙子。至于春在楼那晚温泉里的擦枪走火,只不过是年轻气盛而已。

    宁楚越想越觉得是这样,所以便默默把侯希白从双修候选名单上剔除了。

    侯希白不知道自己就这样被判了出局,心下仍是纠结着,思量了半晌,最后决定为了毫无顾虑地追求宁楚,他必须先解决后顾之忧,先去主动找师父坦白此事。就算是师父怪罪下来,也只会在他身上出气,不会连累宁楚。至于宁楚心系石青璇也不要紧,他有信心凭借自身魅力夺得他的心。

    一想到这里,侯希白便精神一振道:“楚弟,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虽然没有从鲁妙子口中问到杨公宝库的下落,但这也在意料之中。本来到飞马牧场来就是顺路,更主要的是想要和宁楚多相处一段时间。但既然他的心意已经想通,就必须尽快解决障碍。

    宁楚想了想道:“应该这些日子都会呆在这里,鲁妙子是我师父的一位故人,我要留在这里治疗他一段时间。况且还要拖他老人家打造一些医疗用具,时间不会太短。希白兄你有要事的话去忙,不用陪我。”

    侯希白点了点头笑道:“好,那我就先走了,等办完事回来找你,或者哪天江湖再见,我们再聚。”侯希白见他未说自己的师父是谁,也不好相问。但老一辈中能与鲁妙子成为故人的,屈指可数。

    他姓宁,难不成是中原第一人宁道奇宁散人的后代?可是他又说的是师父……

    侯希白虽然舍不得和宁楚分开,但却也知道他现在必须要走,否则就会给宁楚带来祸患。况且以宁楚的个性和容貌,走到哪里肯定都会有消息,他解决完事情之后再去寻他也好。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这其中会有人趁虚而入,但是相处了这么多天,侯希白却也知道依着宁楚的性格,极少会搭理人,其他人他连看都不会多看两眼。

    “飞马牧场这里很安全,最好就呆在这里吧。”侯希白不放心地叮嘱着。

    安全?宁楚知道过不几天,这里就会被四大寇洗劫。不过有寇仲和徐子陵在,应该会按照原著一样化险为夷。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要离开,只是随便应付地点了点头。

    侯希白憋着一肚子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说,凝视着宁楚的脸容,最后只化为一声长叹,起身离开。

    宁楚看着侯希白的身影没入黑暗之中,心里却在纠结。

    他到底要找谁双修练功去呢?

    第22章练功

    虽然纠结着该找谁双修,但宁楚却并没有马上付诸于行动,毕竟现在最重要的事是调理好鲁妙子的身体。

    其实也算是他来得及时,若再过一两个月的话,鲁妙子便再也撑不下去了,原本后者就打算等飞马牧场的事了结之后,去早年他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中等死的。

    宁楚便在鲁妙子的小楼里住了下来,配合他这些年在小谷中调配的药丸和针灸,再加之鲁妙子深厚的内力,一点点地打通鲁妙子郁结的经脉。

    在闲暇时间,两人则开始研究宁楚所需的那些医疗器材。在前世,宁楚也只不过会用那些器械,但他毕竟不是学机械的,原理却一窍不通。但他只要把用途和大概模样描述一遍,鲁妙子便能了解,更可以想出替代的材料,不愧是一代名匠。

    鲁妙子把设计图画出来之后,便开始着手打造。宁楚在帮忙的同时,也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修炼武功上面。

    虽然步三爷的武功很强,但他终究不是为了武功高强而练的武,而是为了自保,主要还是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医术。宁楚也是如此,在这个世界的十八年里,基本上没怎么练习过武功,就连体内的内力都是由步三爷传过来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打通心脉而活命。

    但在江湖行走了不到一个月,宁楚也不得不认识到,在这个世界里若没有高强的武功傍身,是无法真正做到潇洒的。

    鲁妙子把他对道心种魔大法的理解,都和宁楚详细地说了一下。宁楚这才知道,他对道心种魔大法的理解一直都错了。

    原本他以为,这套魔功就是能给他治病续命而存在的,只是个鸡肋的武功。但其实不然。否则为何古往今来,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修炼这套魔功?

    道心种魔大法的武功核心,就是魔种的运用。

    一般比武交锋,下者拼力气招式,中者拼速度战略,上者拼智能精神气势,无所不用其极。道心种魔大法乃上者中的最上品,可以把人的精神修炼得有若实质,无孔不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大唐的世界里,不同于金庸的世界,最重要的并不是武功的招式,而是精神层面。精神力达到一定程度,甚至连重伤都可以一瞬间医好。虽然这点不符合宁楚的认知,但确实是真真正正地存在,也许就是心理大于身体的原因。

    慈航静斋的《剑典》上最重要的十个字,便是剑心通明的最高意境,在于“无念胜有念,无迹胜有迹”。寇仲和徐子陵习《长生诀》,也只不过是一个人一页图纸,上面有内功心法,却无武功招式,他们两人一人学那水中之鱼,一人学那天空之鸟,从自然中领悟武功,这才是自然之道。从那井中之月中悟道,任凭井水波动,而夜空中明月依旧,固守明心,乃武学奇才也。

    魔道之分壁垒分明,是天下真理。

    入道入魔,其最高目的,均在超脱生死重归于一。不过所选途径却恰恰相反,譬之一条长路,路有两端,一端是生,一端是死。如欲离此长路,一是往生处走,一是往死逃,入道者选的是“生”路,所以致力于返本还原,练虚合道,由后天返回先天,重结仙胎,返老还童,回至未出生前的状态,此之谓道。寇仲和徐子陵的《长生诀》便是入道的极致,两人已经练成先天之气,可谓是走在生路之上。

    而入魔者则恰恰相反。

    宁楚本是依附在死婴之上的一抹灵魂,其实要真要追究,宁楚就是死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