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526章 官船出海

第526章 官船出海

作品: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贰蛋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第526章 官船出海

    “皇上要微服私访?”洪无天有些惊讶。

    赵洞庭道:“也算是吧,朕要去龙虎山见见张天师。”

    洪无天不禁奇怪道:“哪位张天师?张天师不是已经羽化?”

    张天洞的事,乐无偿知晓,洪无天却是不知晓的。赵洞庭本是有意带着乐无偿前往,但可惜,现在乐无偿和乐舞都还没有音讯。

    那妮子,也不知道是跑到哪里去了。

    听着洪无天的话,赵洞庭呵呵笑道:“那只是世间传言而已。”

    洪无天和许夫人对视,都看出对方眼中疑惑,然后点了点头。

    等过数十分钟,文天祥到了。

    赵洞庭跟他说黄华和高兴的事,如文天祥这样满心为宋的忠臣,自然是当即领命。

    只是他却也有些疑虑,领命后道:“皇上,臣心中有些担忧。臣前往福建,携头陀军和畲民义士们和高兴作战倒是不难。只是,臣担心江南西路元军会有异动,伯颜、也速儿军卒十余万盘踞江南西路,若是到时候挥兵东进,以头陀军和畲民义士们的装备,怕是难以抵挡。”

    “嗯……”

    赵洞庭微微沉吟着点头,“军机令觉得伯颜、也速儿可能会挥兵东进?”

    其实这种可能性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觉得,这不太可能。

    伯颜、也速儿刚逢大败,怕是要面临忽必烈的责难,自顾不暇,还会去福建?

    文天祥道:“伯颜、也速儿刚刚被我军大败,按理说应回大都请罪才是,但他们两人却是驻兵江南西路,臣觉得这其中怕是有些缘由。要么就是两人不愿回大都去受责罚,宁愿冒犯忽必烈,也不愿丢掉手中兵权,要么,就是忽必烈默许两人驻军江南西路,挽救岌岌可危的南方局势。而他们军中又有余粮,任是这其中哪种缘由,都可有可能会挥兵进福建的。因为若在福建取胜,不仅仅能挽救元朝之危,再显元军之盛,他们两人也能将功赎罪,不至于受到太重的责罚。”

    赵洞庭沉默了。

    他没将事情想得这么深,只以为伯颜、也速儿是暂且在江南西路驻军。

    作为臣子,他们有胆量违抗忽必烈的命令么?

    但现在想来,还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广西元军被覆灭数十万之巨,他们两回去,能不能活还说不定。

    再者,谁又知道忽必烈是怎么想的呢?

    若是真如文天祥想的这样,忽必烈让他们两人稳住南方局势,暂且不追究他们兵败之过呢?

    十余万军马并不算太多,但要都汇聚到福建去,联合高兴,对头陀军和畲民都将是灭顶之灾。

    沉默过后,赵洞庭些微凝重道:“那朕派遣飞天军和飞龙军随军机令前往福建。”

    “多谢皇上,臣必不辱命。”文天祥拱手。

    他也知道,这是赵洞庭能够尽的最大的帮助了。

    其余诸军现在还在休养生息,招募士卒,短时间内显然无法出去征战。就算有兵,也没有粮草。

    大宋在打完广西之战以后,已经算是弹尽粮绝了。

    飞天军和飞龙军,是大宋最为精锐的两支部队,说是能抵数万大军,都毫不为过。

    有这两支军队,文天祥当然还是有些底气。

    这事,便就这么定下了。

    翌日早朝,赵洞庭当着众臣的面宣布封文天祥为征北大元帅,前往福建对付高兴。大宋其余军卒,暂且由副军机令张珏全权掌管。至于苏刘义,他原本是文臣,虽是副军机令,但在大宋军中更多的是和兵部交接,负责招募兵员、军中后勤等事。当然,现在各地守备军的组建也是由他在全权负责。

    社稷要稳,守备军是少不得的。有些事,光靠社安部的捕快终究力有不逮。

    就在当日,文天祥就持着许夫人的信物,带着任伟和赵大、赵虎从海康沿海,乘海战船往福建泉州去了。

    其后月余,雷州各地离开雷州回往故土的百姓越来越多。

    战火焚烧过后,广南西路终于再度浮现些许生机。

    赵洞庭的条条政策也相继颁布下去,每日里,海康县内到处都张贴着告示。

    百姓们回去以后,仍可凭地契从官府手中要回老宅。而那些各城之中空余出来的房屋,则是尽归官府所有,被赵洞庭划到国务院财务部下面的住房管理司统筹管理。百姓们想要迁居到城内的,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从住房管理司购买,当然,数量有限。

    而各城修缮房屋的任务,赵洞庭则是派给了房建局。

    这也解决了不少百姓的工作问题。

    赵洞庭很明白,光靠种地,国家是没法太兴盛的。他却是有意将士农工商全面发展起来。

    或许就现在的局面而言,这显得有些急躁。但只要随着时间流逝,各方各面总会正常运转起来。

    如果不趁着现在百废待兴的时候将大概基调定好,等到时候,再想改,就麻烦许多了。

    而仅在解决房屋问题之后,赵洞庭又下政令,再度扩建渡口,鼓励海运。

    为此,他甚至将世界地图都画了出来,公之于众。

    全新的世界观浮现在大宋的百姓们眼中,这在民间兴起轩然大波。

    无数人这时才恍然,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对赵洞庭,更是佩服如天人。

    天知道皇上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有许多不甘寂寞的青壮在利益的诱惑下纷纷出海,很快便有船厂在渡口周围各处成立起来。

    这又解决不少人的工作问题,还为大宋朝廷增加了税收。

    对此,最为高兴的显然是陈江涵无疑了。

    赵洞庭的种种新点子,仿佛让他看到金钱滚滚向国库而来的场面。

    这些天,各种申请开办香料、布匹、瓷器作坊的文书如同飞雪般递到了财务部。

    雷州兴起经商热。

    这其中,自然也有赵洞庭的影子。

    他有刻意让人在民坊间造势,说出海经商如何如何能够赚钱。

    下海浪潮就是这么突然兴起来的。

    这让得赵洞庭仿佛看到前世的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