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太子朱慈烺 > 第十二章 布置

第十二章 布置

作品:晚明太子朱慈烺 作者:姚叶随风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chap_r();    李邦华原来的建议是将在京的军户解除军籍。对于军户阶层来说,可以免除背在身上的兵役。按理来说,军户们应该支持李邦华改革才对。

    但是崇祯皇帝为了可以继续使用京营的劳力,听取了周延儒的建议,要营兵和军户并行。

    这等于是公然的把军户当做山东和河南的苦力军户来看待。

    这些在京的京营军户虽然日子过得苦,偶尔还要去修皇陵,但是毕竟是有补贴的。如果真的和山东和河南班操军一个待遇的话,他们不仅没有补贴,搞不好还会被安排给边镇军丁转运粮草——这可是致死率极高的劳役。

    加上武官们故意歪曲事实,添油加醋,把这个建议说成是李邦华的建议,不明真相的军户们立刻就把李邦华视为仇敌,无不想要推翻李邦华的改革新政。

    若是此时朝廷能够注意到京营中的气氛,及时派文官安抚弹压,说不定还能挽回局势。可惜现在朝廷的关注重点都放在即将到来的和李自成的大战以及辽东战役的善后工作上。

    更关键的是,崇祯扳倒了魏忠贤之后,为了表示自己亲贤臣远小人,废除了厂卫。虽然后来厂卫又得以恢复,但是影响力和情报网都大不如前。

    这导致京营这边公然开始集会喊口号,崇祯皇帝对此竟然还一无所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营的气氛越来越危险。京营的文吏中有胆小怕事的,将京营中的言论告诉了李邦华。

    可惜李邦华太老了,他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万历年间,那个文官可以随意折辱武夫的年代。他根本不相信京营敢违抗朝廷的旨意,对文吏提出的,要他暂缓改革的建议嗤之以鼻。

    朱慈烺这边则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本来的计划是趁着京营士兵闹事的时候,在北京城里劫一把大户,给勋贵各家放放血。

    但是随着他对京城武装力量的虚弱认识地越来越深刻,他渐渐地意识到了一个可能性,一个可以攫取更多权力的可能性!

    所以自从那一日奏对之后,朱慈烺就直接住在了西苑军营内,每日和大头兵们泡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他还让陈宝时刻给他反应京营的动向。

    奏对后的第五天下午,朱慈烺像往常一样,客串讲师给新军的军官们上文化课。

    陈宝忽然急匆匆地从外面跑进来,喘着气说道:“团长,他们要动手了!”

    朱慈烺放下手中的粉笔,面色一沉,说道:

    “陈参谋,慢慢说。”

    陈参谋看了看在场的军官,新军里面各连排长以上的军官都在,猜到朱慈烺应该是想把京营动向分享给各层军官,因此面向众人说道:

    “职部探得,三大营的各个营头已经约定今晚在城西京军大营放火闹事。”

    朱慈烺紧接着问道:“人数,兵器,他们的目的,这些情报都打探清楚了吗?”

    陈宝回道:“具体人数不清楚。不过三大营一共十五个营头,所有营头都有参与。除了各家的家丁之外,所有军户都不许持械。各营的诉求是要活捉李邦华,停罢京营改革。”

    朱慈烺摸着还没长胡子的下巴,沉吟了片刻,说道:“我们在京营里面安插的眼线有多少人?”

    “回团长,我们的眼线主要是在神枢营,大概有五十人。京营的各个营头管理混乱,我们的人暂时还不会注意到。”

    朱慈烺需要京营闹得大一些,这样他才有足够的借口动手。但是闹得大了,无疑会对北京城的普通市民造成伤害。

    他刚刚有一瞬间,想要让京营中的眼线制造混乱,杀几个普通市民,然后再栽赃京营。但是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倒不是他妇人之仁,而是他觉得这样做没有必要。在北京城里放火这个罪名足够他出兵平乱,夺取北京控制权了!

    朱慈烺当即下定决心,对着坐在下面的各级军官动员道:

    “在座的诸位,都是孤从田间亲自召入军伍。孤再问一遍,诸位从军,所为何事?”

    诸将齐声答道:“忠君报国,建功立业!”

    作为一个出生在共和国的公民,朱慈烺当然不会忘记军队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朱慈烺经常抽出时间,给军队上政治课。

    这八个字就是朱慈烺给军队上政治课时提出来的,同时这也是朱慈烺的建军思想。

    后世的军队因为是人民军队,所以更多的是强调保家卫国。

    朱慈烺则不同,他所处的时代还是帝国时代,不可能要求军队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

    所以前四个字,给出了军队的政治要求,那就是忠君,报国。

    后四个字则是给了军队动力和希望,那就是建功立业!

    朱慈烺见军心可用,继续说道:“诸位刚刚也听到陈参谋的话了。在这北京城中,有一小撮不安分的人想要作乱,诸位可愿随孤平乱?”

    这些军官都是朱慈烺亲自招进军队,又是被朱慈烺亲自选拔出来的。他们今天拥有的一切,他们未来可能拥有的一切,都取决于朱慈烺。他们的眼界已经被朱慈烺打开,他们的野心被朱慈烺一次次在政治课上的演说激发出来。他们渴望追随眼前这个只有十四岁的孩子去建功立业!

    不要说朱慈烺现在占住了平乱安民的道德大义,哪怕朱慈烺说要他们杀进紫禁城,他们都会毫不犹豫!

    朱慈烺的话音刚落地,军官们立刻回应道:

    “愿意!”

    朱慈烺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自己总算是没白费心思,当下也不再多说,直接命令道:

    “听令!第一二三连组成临时第一营,其中宁小武为代理营长,陈立功为副营长,下属各连集合待命!”

    “是!”两人起立回答道。

    “听令!第四五六连组成临时第二营,其中高图为代营长,李铮为副营长,下属各连集结待命!”

    “是!”高图和李铮起立答道。

    “听令!第七八九连组成临时第三营,其中魏川,刘进分别为代营长和营副,下属各连集结待命!”

    “是!”

    朱慈烺之前在训练的时候,在连和团之间设置了营一级指挥机构,却故意迟迟不任命营长,而是说哪个连带的最好,就提拔连长为营长。

    这六个被任命代理营长和副营长的,是这十个连中除了十连之外,表现最好的三个连的连长和连副。

    他们的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所以虽然其他各连的连长对自己没能上位感到遗憾,但对这个晋升结果也都心服口服。

    至于几个当上营长和副营长的军官,因为他们的官衔前面还有代理两个字,当然想着要把这两个字去掉,一会儿的战斗中一定也会更加卖力。

    以上九个连都被分配了所属的营部,唯独剩下了十连。

    十连的连长名叫陈锐,才二十岁的年纪,练起兵来极其拼命。十连无论是队列,体能,还是打靶,排名都是第一。

    朱慈烺对陈锐十分了解,他为人上进心很强,很有冲劲,但是缺点也极为明显,就是过于冲动和狂傲。

    因此朱慈烺打算磨一磨陈锐,看着他说道:“最后,第十连为独立连,留守西苑军营老家!”

    陈锐听见自己被安排到了留守的位置上有些不高兴,但是服从已经成了他的本能,所以还是干脆地回答道:

    “是!”

    朱慈烺知道陈锐肯定会有情绪,担心打压的太过会有反效果,因此又补充道:

    “陈锐,你不要小看留守重任。还记得孤教导你们的,预备队的重要性吗?你就是孤手上的预备队!孤希望,在用到你们十连的那一刻,你们能够像一柄利剑一样,刺出关键的一击!”

    陈锐听言,知道朱慈烺还是信任自己的,当即右手举到眉间,大声说道:“职部绝不辜负团长的信任!”

    在军中,彼此都以军职相称是朱慈烺规定的制度。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的让军队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太子,更是他们的统帅!

    朱慈烺见众人都已接令,说道:

    “好,大家各自回营准备,散会!”

    诸将各自散去准备不提。

    却说吴伟业自从被太子斥责一通之后,本想着辞去官职不干,但是一想到自己作为君子,应该匡正储君,所以在去留之间矛盾纠结了好几天。

    好不容易调整好了心态,想要求见朱慈烺,给朱慈烺讲讲道德文章。谁知道朱慈烺竟然直接搬到了军营。

    这让吴伟业更加的郁闷,只得打道回府。

    他这个东宫官既然见不到太子,在京中自然无事可做,每日只好读书写诗打发时间。

    就在京营准备闹事的这一天傍晚,吴伟业实在苦闷无聊,约了东林复社的几位好友出来小酌。

    几人找了一家城西的酒楼,包了临街的雅间一边看着街景,一边饮酒畅言,好不惬意。

    诸位正聊着入巷,忽然街上一阵吵闹。

    吴伟业眼尖,远远地看见京营方向有火光冲天而起,疾呼道:

    “快看,京营好像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