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_r(); 太阳还没升起来,袁国义老汉已经爬了起来。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地里的活不多,但袁国义老汉习惯了早起,塬植物不多,好不容易种活的枣树眼看已经结了鹌鹑蛋大小的枣子,能看得出来,这又是一个丰收年,但袁老汉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袁家村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这里虽然不像三边、西海固那里那么缺水,但却也是降水量不足的地方。历来都是靠天吃饭。种的荞麦、小麦等一些作物,虽然勉强能养活人,但要说致富,基本只能靠外出打工。
村子里现在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年轻人要么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要么干脆搬出了村子,当起了城里人,不再回来。
虽然村里按土地面积,每个人算起来不少,但作物产量少,加道路不方便,家家户户有余粮,但少有余钱。
早两年,村子里有回来返乡种地的青年,按辈份是袁国义的孙子辈,承包了几十亩塬地种起了红枣,结果挂果头一年挣了十几万。这让村子里的都羡慕起来。村子里原来有枣树,不过都是本地枣,品种一般,吃着甜,但没人把它当成产业。毕竟这玩意儿不像粮食,能吃,却不能裹腹。现在突然发现原来种红枣种粮食还有出息,村子里的人立刻心动起来。开始是一两家跟着种,选的是狗头枣,个头大,吃着甜,也压秤。
种枣的人心思灵光,跟着那青年讨教方法,青年也不吝啬,直接成立了合作社,当起了领头人。
跟着种枣的两三年时间里,挣到了以前十年挣不到的钱,其他人也立刻行动起来,这其包括袁国义老汉。
枣树当年不见效益——算买来的枣树苗当年能挂果,结的也不会多。不过第二年通常情况下都能结不少。几年时间里,袁家村里的塬,除了有些人还留着种点粮食的,全都种了枣树。
说起来这地方还真适合种枣树,结的枣子甜,个头大,品相好,青年成立的合作社每年都集收——一斤要一块多呢!一株枣树能结十几斤,哪家不种个几千株的?
但这样的好事,只延续了两年,便不行了。
合作社成立五年,青年挣了大钱,连父母带家一起搬到了城里。青年走的时候,枣子的价格开始下滑,他对合作社的人说,趁早转行,这枣子以后挣不到多少钱了。
村里人虽然感谢青年,却并不听——虽然现在的收购价只有八毛一斤,那算起来也种粮食划得来啊!
他们虽然跟着青年认识了收购商,却并没有从青年那里去学卖枣、搜集信息的习惯。随后两后,吃了大亏。
原本八毛一斤的枣子,现在一毛钱一斤都没有人要了——不仅陕北,甚至包括华夏西疆南部的地方,大片种枣的。种的一多,价格自然掉下来了。原本青年种的收的枣子都是打着西疆的名义在出售的。贵的时候一斤五六十块钱也有人要。但现在西疆那边种的枣子多,有收购商直接过去收购,一斤才几块钱,而且正宗,这边虽然枣子也甜,但名气不大,自然没人收了。
没有人收卖不价,合作社的人一降再降,从八毛降到了六毛、四毛,最后两毛都没人要了。
家家户户的枣子堆满了仓,先种的人还好些,至少已经挣到一部分钱,后种的人有人才回本,甚至还没回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现在想起青年说的话,想后悔,却已经晚了。
有人忍痛砍了枣种,去种其他的作物。袁国义老汉却舍不得——现在枣树已经长得胳膊粗细,面坠着枣子,一个个沉甸甸的,怎么能舍得?
但不砍树,粮食都没法种,虽然还有点余钱买粮吃饭,但明年呢?后年呢?
仓里还有七八千斤的枣子,如果再过几天没人收,那这枣子,只有倒掉、烧掉或者喂牲口了。
浪费粮食,这可是罪过啊!
扭头看了看塬下,袁国义老汉叹了口气。
半个月前,有一批人过来收红枣。说定的价格,两毛钱一斤。这个价格要在两三年前,敢开口,那是要被笑话的。
但现在这价格,却是在帮村里人了。
收的人明明白白的说:是在帮大家渡过难关。毕竟电视台的人都说了,这里的红枣滞销,但想买红枣的人较多。他们在卖的话,是一斤六块钱。这其包括了运输费用、包装费用、快递费用、人工费用等等。虽然看着贵,但附加成本也高。
村里人不懂那么多,但只要有人收,总烧了强。
袁国义老汉听到消息晚了,他家在塬,等知道消息往塬下赶的时候,收枣的人已经装车离开了。
袁国义老汉知道村里人不通知他的原因——枣子大家家里都有,别人收的不是很多,通知了他,那塬下知情@人自己家里的枣会少卖,这是人之常情。
只是,这枣……
“国义叔,有人收枣了,你家里还有多少斤?”袁国义正寻思着怎么办,听到院子外面,村里的能干人袁丰收喊道:“人家收的贵,你家这一回可要发了!”
袁国义能听得出来,袁丰收语气里的酸味儿,他虽然心里有些意外,但却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淡然问道:“收枣?这一回是哪家来收?”
“听说是内地天河市的一家公司来收的。来村里的是个女孩,和你们家孙女差不多大,刚大学毕业呢!”袁丰收走进院子,压低了嗓子说道:“那女孩说,一斤收购价至少三块钱!这一回,你家里真是发了!”
袁丰收走到袁国义跟前,看着仓里的枣子,一脸的羡慕:“国义叔,看吧,一回没通知你,那是为你好——真要通知你了,你还能得着这价钱?你这一仓枣子至少得六七千斤吧?这两万块了!我家儿子出去打工一年也挣不到这个钱哩!”
“一斤三块?你信?”袁国义不为所动,“一个女孩来收?有车没?有跟着记账的没有?带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