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_r(); <script>app2();</script>
“之前,武烈帝尚在的时候,”王迪斟酌着词汇说道:“曾经同意过和东吴方面开展合作,看在那钟离牧父子和张悌出兵相助的份上,将三巴之地租借给他们作为租界,开放一些领域发展贸易,互利共赢……”
“老夫怎么不知道这件事,”罗宪打断道:“这租界是什么?再者,这钟离牧父子和张悌等人有什么功劳吗?那些人马来了这么长时间,无尺寸之功,连武烈帝都……”想到刘谌的死,是大家都不愿意再触碰的话题,罗宪闭嘴不说了。
“确有其事。”说罢,王迪看向了罗袭。
“……父亲,真有此事。”罗袭尴尬的回应道。
父亲啊,不是我不配合你,这件事是真的有啊。赤诚君子罗袭心中喊道。
趁着罗宪一时语塞,狠狠瞪向罗袭的时候,王迪又不厌其烦的向他科普扫盲,解释了一下租界的意思。
“如此来说,也不是不可以。”罗宪点头。
诚如王迪所说,目前三巴,一个作为了首府所在,一个成了军管前沿阵地,一个是自己的盘中餐,这钟离牧再下手的话也说不过去(真让下手了,钟离牧也不干,毕竟,被人各种钳制的话,滋味也不好受),所以,要维系原来条约的话,换一块地盘开放租界势在必行,那么,眼下还有些争议的“无主之地”江阳郡贡献出来安慰钟离牧,就是一个不错的折中办法了。
而且,王迪有一个不能和罗宪交代的心思,那就是,江阳郡并非唯一的开放地,犍为郡也可以在王聪的操控下放入到计划当中,到时候,也可以绕过罗家把一些不能见光的生意做大一些,既然北边战事已经起来了,那么原计划用鸦片去腐蚀摧毁北方世家的计划就落空了,怎么办呢?只能勉为其难的去让江东堕落了,那么,卡住江阳郡的钟离牧,就是一个关键的存在,可以假借贸易,将鸦片输送至江东,让孙皓加速灭亡。
“其实吾观这钟离牧与子均关系甚好,为何不趁机将他拉拢过来呢?”罗宪突然问道:“或者子均也直接挟荆州反正算了,李流与李特都是你的兄弟,自无二话,这钟离牧答应最好,若是不答应,灭了便是。”
这个方法倒是简单粗暴,也是终极目标,但是,时机不对啊,所以,王迪表示了婉拒。
至于理由嘛,别人可能不了解孙皓,但是,王迪是知道很多的,前世历史中,孙皓后来的种种行为,充分说明,这是一个雄心壮志,呃,至少也占一个志大才疏的主(宝鼎三年向西晋发起攻击;建衡元年派遣右大司马丁奉再次北征;建衡三年亲率大军从牛渚西进伐晋;天纪元年征讨江夏、汝南),而且还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但凡背叛的人和地区,都要从重处罚,西陵出事了抢回来,交趾出事了抢回来……这要是把整个荆州拉过来,定然会勃然大怒,到时候,少不得大动干戈——出于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上游要地落入他人之手却无动于衷呢?
倒不是说王迪害怕打不过孙皓,开玩笑,这个时空的东吴,能战之士还有谁呢?陆家的中生代力量,都完蛋了,希望之星都在自己的孤儿院里面快乐生活,嗯,脑子都洗的差不多了,其他的能拿得出手的,除了一个丁奉之外,也都死的七七八八,有何惧哉?只是,不愿意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精力,只要荆州,实实在在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明面上归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东吴,自有更省力气的干掉他的办法,比如鸦片铺路腐蚀上层,在荆州边境搞搞孙皓看不懂的贸易战,慢慢挖空其经济基础,到时候,轻轻一推便可。
而且,现阶段,出于通过荆州北伐中原的战略考虑,东吴,还是有存在的价值的,虽然前世历史中前几次的北伐都没有出现,但是,王迪坚信,孙皓这个人的性格并没有改变,只要外部条件成熟,定然会配合自己向北进军。
至于钟离牧嘛,王迪一直在和他搞好关系,看钟离牧的反应,也是存了两边下注,保证家族利益高于大吴国利益的心思,没有必要灭掉人家,或者现在就逼着人家做出选择。
退一步说,真要是精忠报国拉拢不过来也没事,你这个武陵太守,早就陷入了重重包围了,灭掉你,分分钟的事情。
王迪把这些都逐一分析出来后,罗宪点点头也就不说什么了。
“如此……便这样了?”将大致的蛋糕切分完毕,战略思路也有了个交换意见后,王迪最后问向罗宪,看看还有没有修改的地方。
罗宪从头到尾的复盘了一下,也觉得没有问题了。
虽然整个益州被涤荡的太惨,但是,根据目前的各地统计来看,还没到惨不忍睹的程度,南中各郡在册人口还有三十余万,三巴加上涪陵郡也有将近四十万,汉嘉、犍为和江阳三郡也有六万多人口,加起来也有将近八十万人口,这和当年蜀汉灭国时比较,相差无几,而且,因为地盘缩水了不少,人口密度反而提升了。
至于上层建筑方面,虽然是此次浩劫主要损失受灾区域,不过,阴差阳错,蜀中世家,尤其是那些软骨头的投降派和摇摆不定的中间派、本土利益派的文人世家,在残酷的竞争中和淘汰中几乎被扫荡一空,这就在复国之后的蜀汉,形成了奇葩的将门集团(张翼为首的高级军官团、霍家和罗家)独大局面,这就和江东以及北方的世家大族完全不同了。
虽然罗宪也是将门一员,但是,人家大小也是文化人出身,而且,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还是懂的,总不能大事小情全都指着以陈寿为首的那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去做吧,挖掘引用一些文化人进入政府本门,势在必行。
“子均,你看,能不能通过你在北面的暗子,输送一些这样的人才过来?”大(蛋)政(糕)讨(划)轮(分)完毕之后,罗宪把这个忧虑说了出来。
“暗子?什么暗子?”王迪装傻充愣。
“不就是卫瓘吗?当我真的一无所知?”罗宪鄙视的看了王迪一眼:“他应该是收容了不少钟会败亡时手底下的一些人,不如挖过来,哪怕交换点什么也行。”
这种人还真是有的,但是,王迪并没有挖墙脚的意思:开玩笑,好不容易接着这个机会扫荡了一群冥顽不灵、不可救药的世家,不赶快另起炉灶,还要他们死灰复燃不成?
王迪这么想,不是抱着对文化,对文化人的敌视心理,更不是信奉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人家的原话明明是“路线和方向错了的话,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完全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随意阉割真理,往伟人身上泼脏水的无耻行为。王迪,敌视的不是文化,而是屁股坐歪了的文化人。连带着要一起打入十八层地狱的还有那该死的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制度。
趁着世家最是衰弱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之上尝试着推行连受精卵都不是科举制才是正道!
在以前,王迪不是没想过玩科举制这一套,但之所以从没有提上日程,还不是因为世家力量根深蒂固?隋朝是怎么完蛋的?隋炀帝固然有花样作死行为,但是,玩科举制撅了世家大族的根基也是关键之一啊,只不过一点被史书给有意识的掩盖了,自己要是想当然的玩科举制,恐怕早就被啃得连渣都不剩了。
现在好了,绊脚石都被搬走了,所以,为了不刺激罗宪这样的文武双全的势力代表,王迪的提议就是,以考试形式,“不拘一格”面向民间选拔官吏,填充空白,属于权宜之计。
王迪也知道,目前的文化传播普及程度并不高,所谓考试选拔,还是要以文化知识为基础,平民百姓没有因此打开晋升通道,但是,至少,可以给那些基层小吏一个腾飞的机会,相比之下,这也是寒门了不是?
步子太大了真的会扯到蛋,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嘛。科举制是个好东西,但王迪也不会简单的搞成后世那样——制度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考试的内容,在于它成了唯一的通道,还是一个出仕的通道,王迪不信,大汉好儿郎,居然能被自己创造出来的影响深远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制度束缚住,他,还是想改变点什么。
因为是权宜之计,所以,罗宪也就看不出来其中有什么猫腻的存在了,觉得也是一个度过难关救济官场的好办法,真要从北边挖人过来,细细想来,也不是什么长远之计嘛。
就在二人觉得一切都谈的差不多了,可以收摊公布天下的时候,一旁的罗袭终于找到了一个插话的机会,提出了一个问题:“父亲,子均,我们是不是忘了一个人啊?”
“谁?”
“关彝啊。”
“关彝?哼。”罗宪一愣,却不愿意说什么。
“兄长还真是一个厚道人。”王迪也是笑笑,不再说什么了。
不过王迪却和罗宪不一样,不说什么,不是置之不理或者故意忘却,而是早就有了安排。
<script>ap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