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市场就这么大,摩托车又属于昂贵商品,客户来你这里买车之后,几年内换新车的可能性不大。
这相当于抢占了市场份额,降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的销量和利润。长此以往,方氏摩托就能击败其他的竞争对手,垄断国内的摩托车产业,成为这一行业的巨无霸企业。
一旦形成了垄断,挣钱就会变得更加轻松,速度比印钞机还要快得多。
如果高层领导不允许进行促销,这种涉及到战略层次的计划就没办法实施。
牛小强可不是个因循守旧的老板,他对于竞争当中的手法和套路要比国内的竞争者们熟络太多了,可以说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正因为如此,牛小强才会大胆地放权给陈建国和江荣华,只要两人不贪墨公司的资产,其他的都好说。
陈建国和江荣华都是明事理的人,他们很早就认识牛小强了,知道牛小强是个什么样的性格。
反正自己每年的收入高达几十万人民币,根本就没必要暗地里挖公司的墙角,因此两人一直都很恪守底线,从来都不会暗地里搞什么小动作。
此刻一听牛小强直奔主题,陈建国和江荣华立马连连点头,都表示想听听牛秘书的意见。
牛小强笑道“早在建华销售公司成立之前,我就跟两位交代过,今后方氏汽车公司一旦投产,生产出来的汽车就会交给你们去进行销售,因此你们不需要担心代理权的问题,放心大胆的去做好准备工作就行了。”
两人听到这话彻底放下心来,连连表示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好准备工作,保证不会掉链子。
汽车目前在国内属于最高端的商品,没有之一。许多平头老百姓想都不敢想买车的事情。毕竟大家都不富裕,能买得起摩托车就已经算是富裕阶层了,私人买小汽车还是很不现实的。
按照牛小强的估计,国内买得起小汽车的人都是沿海地区的那些大老板,这些人的数量很是有限,满打满算也只有那么几万人。
十多亿的人口,只有几万人买得起小汽车,由此可见比例是多么的低。
有人也许会觉得很奇怪“既然国内只有这么少的人买得起汽车,方氏汽车为什么还要确定十多万辆的年产能呢这么大的产能,到时候怎么卖得出去啊”
谈到这个问题,就要从两个方面说起了。
首先是是牛小强的高瞻远瞩。他早就开始构建国外的汽车销售体系了,这次带回国考察的四个合作伙伴,就是他构建柜外汽车销售体系的四个基石。
牛小强准备把多余的产能通过国外市场消化掉,出口毛衣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挣到美元。
虽然方氏汽车挣到的美元一定会被国家的外汇和管理部门截留,但只要你挣的美元多了,到时候就可以跟外汇管理部门直接谈条件,让他们给予方氏汽车一定的美元自主权。
可以肯定的是,外汇管理部门给予的美元自主权一定不会太高,但这也算是廖胜于无了。
牛小强准备在美国构建完善的网络体系,所需的资金高达数百亿美元。能够缓解一下资金难题就缓解一下吧,总好过一美分的支持都没有。
其次就要说说国内的小汽车消费群体了。虽然国内的广大民众基本都买不起小汽车,但这并不代表国内就没有小汽车的消费群体。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国内的小汽车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各个机构和部门。
国内的各种行政级别是可以享受到特殊待遇的,比如只要到了厅局级,就可以配备一辆小汽车。
这笔钱是直接从政府的财政开支里面支付的,不需要私人掏一分钱,因此凡是可以享受到这个待遇的人,基本都不会拒绝。
国内有多少厅局级别的人员更别提体制内的人通常都会越级高配的做法,比如说明明是县处级,却依然给自己配车。
虽然这是违规行为,但却是大家默认的规则,基本不会有人过问。
如果把这些越级高配的人也计算在内,国内小汽车的销售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每年不说多,卖出四五万辆还是不存在问题的。
汽车行业的利润率非常惊人,一辆车少说也有好几万的利润,高级轿车的利润甚至可以超过车价的一半。
小汽车的利润为何会如此之高呢这就要从它们的定价说起了。
由于国内的两大汽车厂基本不生产轿车,唯一生产的红旗品牌还问题多多,因此国内的轿车市场基本都被进口车给垄断了。
进口车的价格绝对对得起进口这两个字。
一辆最普通的进口面包车就要将近五万块,这还是简配版的价格,如果给这辆面包安装一台车载空调,它的零售价立马就会飙升到六万多块。
面包车都这么贵,轿车就更不用说了。
即便是最低端的两箱小轿车,零售价也超过了七万元人民币,比如说大众汽车最低端的车型,在国内的售价就没有低于七万人民币的。
稍微好一点的车型很轻松就能超过十万元人民币。比如说菲亚特的乌诺轿车,在国内的零售价就超过了十万元人民币。标致505的零售价高达十五万人民币。
这还只是低端车型,中级车型就更夸张了。中级车型的零售价基本都是十五万往上走,绝大多数中级车的售价都超过了二十万人民币。
最后再来说说高端车型,价格高得令人咋舌。
比如说奥迪系列的车型,零售价就没有低于三十三万人民币的,卖价最高的奥迪a6的零售价甚至高达四十六万人民币
目前在国内最吃香的要数本日的轿车,比如说本田雅阁,零售价高达四十万人民币,比如说丰田皇冠,零售价更是跟奥迪a6持平,达到了四十六万人民币
最顶级的车型要数奔驰旗下的s600,售价高达一百六十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