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221章 逆子

第221章 逆子

作品:李逵的逆袭之路 作者:水鬼游魂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看着高孝立失魂落魄离开的背影,佝偻着后背,再也没有颍州首富的意气风发,落寞的背影,好像一条丧家之犬

    站在门口的李逵看了看范纯仁,又看了看高孝立离开的背影,觉得这老头道行有点深。他就不信,范纯仁有高孝立作奸犯科的证据,就算是道听途说的风评,估计也不会有。

    高孝立算是哪根葱,需要王朝的宰相去关注

    既然范纯仁一点消息都没有,甚至连高孝立这个人都是头一次听说,那么对高孝立来说,真相就有点残忍了,甚至他不知道远要比知道要好得多。他很可能被太皇太后给盯上了,至于范纯仁,恐怕是来颍州敲打他的执行者而已。

    “人杰,来来来,我们接着说变法的事。”

    自从李逵将范仲淹老头子吹上天之后,范纯仁看李逵那是越看越顺眼。大宋第一名臣,古往今来第一名臣。这种话,范家人都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至于其他人,恐怕也不愿意做如此没品的事。范仲淹的历史地位,不是当下能评判的,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老爷子故去也不过四十年不到,这点时间,对于漫长的历史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老头看李逵顺眼,就多了和李逵攀谈的机会。

    而李逵呢

    他对于变法派,旧党,庆历新政,熙宁变法,这些对大宋影响重大的事件,有着非常浓烈的求知欲。而苏轼并不是一个很合格的解说着,因为不同于其他变法中的重要人物,苏轼的看法更加主观,同时也片面了一些。

    反倒是范纯仁,他亲爹就是变法的实施者。

    庆历新政失败,那是对手手段太下作,而皇帝胆子又太小的缘故。从内心深处来说,范纯仁也是希望变法的,因为国库多年来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长此以往,大宋可能面临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连军费都凑不起来的困境。

    但同时,他又是变法的反对派,是王安石的死敌。

    从中间派,到反对派,他到底不满什么

    不过,李逵看到了高孝立,反而对很感兴趣,刚才老头对高孝立说什么,为什么高孝立出去的样子,如此惶恐。

    李逵嘿嘿讪笑着问“老伯,为什么刚才看高孝立的样子,好像很是惊慌”

    “你小子不老实。我可是帮你去要钱,反倒是你却关心起来这个仇人来了。”范纯仁从苏过口中,苏轼的口中,甚至高俅的口中得知李逵和李云还帮过高孝立,却差点被高孝立坑死。这才有了他给李逵讨回公道的决定。

    范纯仁悠哉道“在任何时代,小人物的真话,没人听;大人物的假话,却没人敢不听。甚至明知道是假的,还要装作很有道理的样子,强迫自己去相信。你知道这是什么”

    “是权势。”

    李逵不太有把握道,他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的人总喜欢神神叨叨的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更像是车轱辘话,顺着听,倒着听,都能自圆其说。

    可真正的意思就难以辨别了。

    范纯仁没有故意要考李逵的意思,反而笑道“老夫对付他的手段很简答,诈一诈他,估计就能把他吓个半死。”

    当朝宰相说的话,谁敢当成耳旁风

    李逵琢磨了一会儿,顿时想明白了。苏轼的奏章有大概率会送到范纯仁的手中,只要上面有只言片语针对颍州大户的不满,就少不了高孝立的份。同时加上太皇太后是个女人,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坐不住,要找人弄个水落石出的性格。

    想要诈一诈高孝立真的不难,不仅不难,而且很容易。

    至于高孝立的死活,太皇太后高正仪不在乎,高家的两位公认的外戚高公绘和高公纪也不在乎,甚至每人会把高孝立当成外戚看待。就广义的身份来说,高孝立确实是外戚。但外戚这个行当,只有两个身份才是最有用的,第一个皇帝的舅舅;第二个,皇帝的老丈人。

    其他的关系,都要差老大一截。更何况七拐八弯的关系,谁会在乎高孝立的死活。

    也就是在颍州这等小地方,高孝立才能把自己活得像是个人物,这要去了京城,他连外戚的身份都是个笑话。

    至于范纯仁说的,当朝宰相帮忙要账,这不过是玩笑话罢了。李逵这么可能当真。他摇头道“老伯,小子何德何能,岂敢让老伯为小子出头我看还是算了吧”

    范纯仁摆手道“这么能算了反正高孝立这人总逃不过这一劫,替你要钱不过是顺带手的而已。”

    李逵这才明白,高孝立要倒霉,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既然是注定要倒霉的人,李逵也不再推辞了,两人继续说起了变法中的故事。接本上是一个说,一个听。作为大宋两次变法的亲身经历者,恐怕大宋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变法的利弊了。甚至连变法派之中的大人物章惇等人,也比不上范纯仁的见识。

    俗话说得好,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

    作为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范纯仁的见解简直颠覆了李逵对于变法的了解。原先他以为,变法失败,主要是有因为利益。实际上,并不是。利益是一方面,庆历新政失败,是因为范仲淹处理冗官问题,对恩荫制度之中加了个考试程序。这也是说,朝廷可以随意增加考试的难度,来限制享受恩荫的官员人数。仅这一项,就让反对派坐不住了。

    别说反对派,就连范纯仁都唏嘘道“老夫当年恩荫襄邑县令,如果按照家父的办法,很可能通过考试。”

    要知道范纯仁在当官之后,也参加了科举,磕磕绊绊考了十来年,才中了进士。

    学问自然不成问题。但要是按照庆历新政对恩荫官员的考试授官的话,他可能这辈子都难以进入仕途。因为,失败多了,人的心态会变的。

    而作为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对熙宁变法的得失,范纯仁就更清楚了“做事不择手段,民不求,而官为升迁,导致民不聊生。国库虽然充盈了,但这是竭泽而渔,民力耗损严重,不得不废除。”

    “是人的原因吗”李逵问。

    范纯仁想了想,王安石变法其实不过是将庆历新政的变法内容充实了一些,要是全盘否定王安石,就是全盘否定他父亲范仲淹,只好点头道“大概是吧。”

    李逵若有所思,范纯仁吃惊不已。

    李逵没想要主持变法,他不过想知道变法的破坏力。但范纯仁误以为李逵有着心思,心中吓得不轻。没想到眼前这小家伙,有如此大的野心。

    高孝立回去之后,迟迟不敢找范纯仁,因为让他自首,他都不知道该说那些罪状

    说多了亏的慌。

    说少了,认罪态度不好,反正里外都难。

    这一日,他在家中坐立不安的琢磨,突然听到管家走来,低声道“老爷,少爷回来了。”

    “他回来了,为何不来见我”高孝立觉得自己儿子来的正是时候,他缺少京城的消息佐证,儿子很可能给他带来有用的消息攻他参考一二。

    可没想到管家挺为难,迟疑了很久,眼瞅着高孝立急了,这才开口道“少爷没回庄子。而是在颍阳买了一处宅院,从京城带来了一群舞女”

    不用说,高武阳去了一趟京城之后,见识了大场面,开始赶潮流败家了。

    可高武阳手上有什么钱,肯定是自己给他的孝敬主家的钱,让他给挥霍了。想到此处,高孝立气地差点背过气去,嘴角歪斜的怒骂“逆子,逆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