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同时起新屋和盖作坊,忙得狠,当家的和公公他们都去忙了,大嫂一家在县城住,二嫂和娘她们去地里除草去了,两个孩子也出去玩了,今天轮到我做家务,要不,我也不在家呢。”
“你们家要盖新屋了还要盖作坊”胡氏娘瞪大了眼睛。
“是啊,这都是托小姑子的福,要不然,因为当家年前做的糊涂事,这个家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胡氏笑道。
“咦”胡氏娘咦了声,脸上疑惑,“不是说你那小姑子是个糊涂的吗咋会”
“娘,花儿以前是年纪小不懂事,自打年前落了一次水,经历过生死后一些子就懂事了,现在不但心灵手巧,性子也变好了,福气也好得不行,若不是她,家中哪能起新屋,盖作坊。”
“她教当家的做新式竹具,又教我做豆芽,上山不是碰到了人参,就是碰到了石斛都是珍贵的药草,现在,医术更是了得,人家都尊称她小神医,县城首富秦家人都找她治病呢”
听了胡氏的夸赞,胡氏大哥和胡氏娘啧啧称奇,被挑起好奇心的胡氏娘想见见杜华,“花儿,你那小姑子也除草去了”
“没呢小姑子带着小叔子,二房的长女出远门去了。”
“她年纪那么小,你们放心让她出远门”胡氏娘又惊呆了。
呵
胡氏被她娘的表情逗笑了,“放心是肯定不放心的,但有小叔子一道就好些了,而且,别看花儿年纪小,主意可大得紧。”
说话间,胡氏又拿来好点心给二人吃,胡氏娘一瞧那酥软的点心,香喷致得不行,连连摆手,“闺女,这么好的点心别拿来,给娘和你大哥吃糟蹋了,要是被你婆婆看到,要说你不会勤俭持家了。”
“娘放心,婆婆不会说的,这是当家的特地买的给两个孩子晚上饿了吃的,就算不是当家买的,婆婆也不会讲,现在家中日子好过了,婆婆也大气。”
听胡氏这么说,胡氏娘和胡氏大哥这才小心的拿了一块,放在嘴中尝了尝。
“娘,大哥,好吃吗”
“唔好吃,又甜又香又软,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胡氏娘连连点头。
“好吃你们就多吃点,不用担心孩子没得吃,吃完了让当家的再去买。”胡氏又各拿了两块塞进二人的手里。
“女婿现在对你和孩子都知道关心了”胡氏娘吃完点心,欣慰的问她。
胡氏红了脸,“娘,当家的对我们好着呢。自打年前当家的糊涂赌输了家中的全部存银,被公公和小姑子压着在家干活赚银子就慢慢的收了心,现在,当家的又得了小姑子的重用,以后作坊由他管理,现在当家干劲十足,而且”
胡氏说到这儿,把头凑近了她娘和大哥,低声道“就在前几天,小姑子出门前,出手大方的给了当家的一百两,让他随便花用,不算在公中。”
“嘶”
胡氏娘和大哥两个倒吸了口冷气
“一百两”
他们一家一辈子都说不定赚不到的数字,闺女的小姑子出手也太大方了。
“恩,小姑子对家人大方的不行,衣裳,首饰,说买就买,赚到的银钱说给公中就给公中,以前,大房,二房对幺妹很是不耐烦,现在,那是可劲的巴着她呢。”
“那那你们三房呢”胡氏娘一听着急了。
胡氏淡然的笑了笑,“娘,你又不是不知道女儿性子的,以前我对花儿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花儿聪明着呢,我们三房的人摆正自己的位置,孝顺婆婆和公公,她不会亏待三房的。”
“照你这么说,你这小姑子还真是变成了奇女子”胡氏娘再次啧啧感叹道。
“那是,我们一家子现在都喜欢她得紧。娘,不说幺妹她了,我告诉你们是让你们放心,我现在在杜家过得很好,嫁得没错。今天,你和大哥就在这里吃晌午饭,饭后再让齐富他赶牛车送你们回去。”
“那怎么行我就是想你了,来看看你,又吃饭,又车送的,太麻烦了,我和你大哥一会儿就走。”胡氏娘摆手拒绝。
胡氏看着娘亲和大哥,又是感动,又是心酸,人家闺女的娘家就怕少沾了闺女的光,像王氏那样的兄弟拿银子买断亲情都做得出来,而她的娘家,是深怕沾了她一点儿光,害怕给她惹麻烦。
“娘”胡氏红着眼睛伸手拉住了老娘,“娘,你别走,就让闺女孝顺孝顺你,可行我知道,你是怕我被婆家说,以前家里穷暂且不说,但现在真的不一样了,闺女和你女婿有那个能力孝顺你。”
胡氏娘看闺女眼圈红了,只得拍拍她的手,“好,娘,答应你,就厚着脸皮吃一顿。”
胡氏这才破涕为笑,“娘,家中现在忙不爹和其他人好吧”
“他们都好,家中不是很忙,春种已经结束,又没有到收谷子的时候,家里劳力多,闲着呢,你大哥和二哥准备过几天去镇上找活儿干,赚些铜板回来。”胡氏娘笑着道。
“娘,大哥,二哥要找活儿干,倒不必去镇上。”胡氏想了想道。
“不去镇上那去哪里”
胡氏叹了口气,她娘家一家人都老实,在知道家中盖作坊,起新屋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就是大嫂的娘家人在听说家中建房子,都派人来问过一嘴,说是想叫大嫂的二哥过来一起帮忙,给别人多少铜板,也给他多少铜板就行。
现在的活计可不好找,帮忙顺便赚银钱,大嫂的娘家多精明,赚了名声,还得了实惠。
“娘,让大哥和二哥来我家帮忙吧,盖作坊和盖新屋都需要人干活,一会儿当家的回来,我与他说声。”
“来你家帮忙”胡氏惊讶了一下。
“是啊,我们家工资开得优厚,别人家才二十文,至多二十五文,而我家三十文一天,多少人都想来,这事儿小姑子托给齐富负责,你们来帮了忙,也赚了银钱,两家都得好处,齐富会同意的。”
胡氏大哥眼睛一亮,“娘,我看这事行我们干活踏实,不会偷懒,既帮了妹夫的忙,也省了我们去镇上找活儿干,现在找活儿的人多,谁知道我和二弟能不能找到活儿”
胡氏娘迟疑了一下,但是她更多的是想着要给女婿帮忙,“等女婿回来问问他需不需要帮一帮,需要,那我就让你大哥,二哥来,不需要,千万不要让他为难。”
“好,娘,那我做饭去了。”胡氏点头应下。
“走,娘一起去帮忙。”胡氏娘哪里坐得住。
二人刚站起来,便听到外面传来说话声,原来是杜齐富和李氏几个回来了。
对于胡氏的娘家人,李氏是很客气的,以前三儿子常年在外浪荡不归家,农忙的时候总是他们家人过来帮忙,李氏一见着胡氏的娘和大哥,立即热情的招呼二人。
听说二人留下来吃饭,李氏很是高兴,胡氏想了想,又当着李氏和杜齐富的面,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杜齐富当然没问题,两个舅哥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踏实肯干,不是耍奸偷懒的人。
用银钱请别人干活是干,用银钱请两个舅哥干活也是干,而且,还能买个心安。
李氏也二话没说,当即也点头答应了,胡氏娘见女婿和李氏两个人的态度很分明,又热情,没看着有什么不高兴,这才松了口气,看来闺女说得没错,杜家的日子过好了,李氏这个婆婆也开明大方了很多。
晌午饭是胡氏做的,李氏特地叮嘱她多做些好菜,说她娘和大哥难得来家中一趟,必须招待好,这话又让胡氏心中一阵感激,婆婆这是为她做脸面呢。
其实在李氏心中,三房儿媳妇最喜欢的还是胡氏,胡氏为人大方,不但不蠢,还很聪明,且知进退,不像大儿媳妇有小心眼,也不像二儿媳妇过于懦弱,最重要的是娘家人明事理。
胡氏嫁来杜家这些年,只有她娘家贴她的份,她从未倒贴过娘家。
饭后,杜齐富驾牛车送胡氏娘和大哥回家,临走时,杜齐富把胡氏拉到一边说悄悄话。
“没想到你娘和大哥今天会来,家中也什么东西好给的,我娘说,让我给些银两,让他们回去自己扯套衣裳布,再买点吃的,你看给多少”
胡氏惊讶的望向杜齐富,“娘说了”
“那当然,你可别小看娘,她虽然脾气暴躁了点,但最知好歹,以前你娘家帮我们家干活干了不少,但娘生气你管不住我,家中日子也不好过,所以,也没什么表示。”
“现在,我在家帮衬着幺妹,帮着家里干活赚银钱,而且现在日子也好过了,娘刚刚塞给了我一两银子,说从公中出的,但是,我觉得以前对不住你,心中有愧,我想再加些,你看添多少”
听杜齐富这一说,胡氏又红了眼眶,她以前也怨过,怨杜齐富不归家,怨自己命不好,半晌后,这才道“你看着给,我不拘多少,只怕娘她老人家不会接银子。”
“你放心吧,我会偷偷塞给他们。”
杜齐富送胡氏娘和胡氏大哥回到家后这才调转牛车哼着小曲回家。
胡氏娘母子二人进家门后,几个孙子孙女都围了上来,胡氏娘笑着将手中的包袱放到桌上,那里面闺女放了一盒子点心以及一小包松子糖,是上午拆开给她和大儿子吃没吃完的,还有一块洗衣裳的肥皂和一块洗脸的香皂,是杜家分给闺女用,闺女没舍得用,说是让她用用看这新鲜的东西。
她怕闺女哭,推了没推掉,只好接着了。
“娘,当家的,你们回来了,情儿和雨儿可盼着你们回来呢。”
胡氏大嫂听到动静,笑着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胡氏娘笑意盈盈的看了眼小孙子胡雨和小孙女胡霞,“是盼着奶奶回来呢还是盼着你们姑姑会给你们捎好吃的呀”
“奶奶”五岁的胡雨奶声奶气道。
“好吃的。”四岁的胡霞回答得非常实诚。
两个孩子的回答惹得大人们一阵笑,胡氏娘也笑眯了眼,伸手将包袱打开,“你们今天可是盼着咯,姑姑让奶奶呀带了糖,还有点心回来给你们吃呢。”
只不过,当胡氏娘打开包袱后,眼睛突然瞪大了,其他人看着包袱里的东西也瞪大了眼睛。
“老大,这银子是你放的”
胡氏大哥正抱着胡霞逗她玩,听老娘这么问,疑惑的看着她,“娘,什么银子”
“这里,包袱里”
胡氏大哥一看也呆住了,“娘,怎么可能那看着足足有六两银子还多,我哪儿来的那么多银子”
“那谁放的不可能是芳儿放的,我就怕她偷塞银子给我,她放点心和糖到包袱里的时候,我一直盯着她的。”
倒是胡氏爹冷静,悠闲的喝了口茶,“不是女婿送你们回来的以我看只有他有机会放银子到你们包袱里。”
“呀娘,爹说得对,路上你不是去小解了一趟,那时候,包袱在我这儿,妹夫说包袱里有糖,他想吃一颗,我就把包袱给了他,没想到他肯定是他那时候塞的银子。”胡氏大哥一拍脑袋道。
“这孩子搞得偷偷摸摸的做什么再说,这么多银子,说给就给了不能要,这银子不能要,明日送回去。”
“娘,你这银子不能送回去。”胡氏大嫂立即道。
“怎么你舍不得”胡氏娘斜了她一眼。
“娘,你说啥呢我并不是贪这银子。你想想,为什么妹夫会偷偷塞银子给你,是因为妹妹和妹夫知道娘你的性格,这才偷偷塞。”
“偷偷塞我也不要。”
“不要可以,但是你不能送回去,等妹妹和妹夫下次回来再还给他们,你现在送回去,别好心办了坏事。”
好心办坏事
这话一下子提醒了胡氏娘,对呀,这银子是女婿偷偷塞的,是女婿的银子,让别人知道了惹事了就不好了。
“娘,其实我也觉得你不用急着送回去,妹夫不是答应我和二弟去他们家干活,到时候抵工钱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