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种种加起来,怎么能不让他们从心底里感激赵越尧呢?

    几百人一起跪在了地上,黑压压一片,虔诚的就像是在跪拜自己仅存的一丝希望。

    赵越尧无意识的后退两步,心中有些怯怯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活下去,南岳不要乱到让褚念有机可乘。

    他,当不起这样的感激。

    周启时在身后按住赵越尧的肩膀:“小王爷,你就是他们在暴风雨中唯一的一只孤舟。”

    赵越尧抬头看身后的周启时:“真的吗?人人都说我不成器......”

    周启时用一只手指轻轻的点在了赵越尧的唇上:“那是别人的偏见,我敢说,他们肯定没和你相处超过十日。”

    赵越尧控制不住的弯起了唇角,这些恭维话听着,怎么心里那么爽呢?

    第12章 告白

    因为缺挖矿的人手,赵越尧索性就不让人挖矿了,而是让他们专注做白玉糕。

    做出来的白玉糕就放到城中的铺子中售卖,赵越尧手中有几个半死不活的铺子,都是王妃给的。但他除了话本和玩,对别的一概不上心。

    王妃气恼后,便不再管,那几个铺子每年都在艰难维持收支,生怕亏损。

    一时半会儿,山上的那些暴民们不会下来,赵越尧便打算去城中卖白玉糕,矿场让何大守着,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让人来通知。

    到了城中的铺子中,掌柜看见赵越尧,连忙将账本拿出来诉苦:“小王爷,实在不是小人不上心。这生意一天比一天差,您得想个法子啊!”

    赵越尧不耐烦:“我看你们一个个都是懒蛋,什么都要我想办法,要你们掌柜做什么?”

    在老掌柜跪下喊冤之前,赵越尧及时制止:“行了,别说话,我有事让你们做,将柜台上的东西全部都撤了,我要卖别的。”

    跟着赵越尧来的人将白玉糕从车上拿起,一块块摆放在木头柜台上。

    这儿本来是一间卖布的铺子,因为货源不好,只能进一些中下等的布。百姓生活艰难,能吃饱就是顶好的事,衣服最多一年一换。有钱的上层大家族又看不起这儿的货,所以这店子就这么半死不活的拖着。

    赵越尧让人拿出来的白玉糕每块都嫩出水,放在架子上别提多诱人。老掌柜小心翼翼的问:“小王爷,这是什么?”

    “这是我从书上看到的,秘法制作的白玉糕,今天就放在这儿试卖。”

    老掌柜问:“那这价钱几何啊?”

    赵越尧想了想,他不靠这个发大财,不用卖的太贵,所以薄利多销最好:“卖三文钱一块。周启时,你觉得怎么样?”

    周启时:“小王爷定的价钱很合适,三文钱,平常人家不会舍不得,穷人家狠狠心也能吃上一顿。”

    赵越尧兴致勃勃,觉得自己肯定能将白玉糕大卖。谁知等了一个时辰,竟没有卖出来一块,连前来问价的人都没有!那些妇人小姑娘提着菜篮子,看了几眼便离开了。赵越尧恨不得拽着人家的袖子,拿刀逼着她们买!

    周启时看他急的跺脚,面色耳根都泛着粉色,像一株春天开的灿烂,想要留住行人的桃花。

    真可爱,就像是春天一样可爱。

    周启时对柳枝说:“去找口锅,弄点调料和油来。”

    柳枝聪慧,一句话就明白了周启时想做什么,行了个礼,叫上人去弄东西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阵阵香气从这个店铺飘了出来。

    周启时穿着黑色的围裙,挺拔如同一杆修竹,站在门口大锅面前,用筷子炸白玉糕。炸完之后裹上王府厨娘特制的调料吹凉,顶着一圈儿灼灼目光,将白玉糕放进了赵越尧的口中。

    外焦里嫩,咬开便是一汪汁水在口腔中爆炸,他眨巴着眼睛,捂着嘴唇:“好好吃。”

    赵越尧这馋猫样儿,简直就是个活招牌。再加上老掌柜在旁边忽悠着,说这个是古方秘法制作的,营养丰富,吃了能强身健体还便宜。

    重点是好吃和便宜,光这两样要素,就能引得那些妇人们抢购了。

    柳枝挽着袖子,在旁边煮了白玉糕汤,分给众人。那些犹豫的人尝了之后,纷纷上前购买。

    没一会儿,这儿的白玉糕就全部都卖完了。

    赵越尧拿出纸笔算了算,挣了差不多三两银子。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到头不过花五两银子,这么一会儿就挣三两,还挺赚钱。怪不得周芍清要从商,还将东西卖的死贵。

    既然白玉糕这条路走得通,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别人去做。柳枝是个劳碌命,哪里有需要往哪里搬。

    赵越尧:“柳枝,你去矿场找人负责卖白玉糕。人选绝对不能有小心思。”

    不仅如此,店铺门口还贴了招工启事,招人去矿场工作。

    半个月之后。

    制作白玉糕的场所被搬到了矿场隔壁,当时招工,来了很多的人。一些平民,衣不蔽体的流浪者,还有一些孤儿,他们走投无路跑来凑凑运气。

    没想到,第一天来的,全部都被收下了,小孩子干的活少,工钱就减半。但是这也足够让他们觉得欣喜,就像天上掉馅饼一般。

    赵越尧暂时有了钱,那他改革矿场的事儿就该做了。

    灯火昏黄,赵越尧坐在简陋的桌子上,咬着笔头,有些迟疑的问:“周启时,你觉得我应该这么做吗?这南凉山矿场从传下来,就没变过。若是我这么一改,将矿场弄得更糟糕了怎么办呢?”

    周启时正拿着赵越尧写的计划书细细的看,越看就越觉得惊叹:“制作矿场身份户籍,以点数代替铜币。成年人一天三点,就是三文钱,点数只能在矿场中的店铺兑换东西。”

    “这个不错,矿民们都是流民,要不然就是因为税收的原因罚来做苦力。他们不是自由人,不能有私产。但是你制定的这个细算起来,就不算是私产,堪称精妙绝伦。”

    被这么一夸奖,赵越尧立刻就尾巴都翘了起来,觉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你说的对,我不该犹豫。惩罚的用处远远比不上奖励,若是矿民们不能吃饱穿暖,那挖的矿只会一年比一年少。”

    “这些钱呢就从白玉糕那边挣得出,反正柳枝在矿场找到了合适的人。”

    周启时点头,两人凑到一起删删减减,就将矿场的改革临时弄了个雏形出来。

    第二天,赵越尧将所有的矿民召集起来,颁布了他新写的各种计划。

    有的大家没听明白,但是里面有一条大家明白了,就是从今天起,他们挖矿是有报酬的,而且再也不用饿着肚子干活了。

    单单这一点,就能让所有人喜极而泣。那个站在中央,拿着纸张说话的少年,此刻,就是矿场中所有人的神明。

    周启时趁着没人注意,肆无忌惮痴迷的看着散发光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