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

作品:七零后妈养崽手册 作者:王不悔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不过李芳现在也算是半个老师了,肯定不能信这些迷信说法。

    她知道孟子敏。

    这个学生虽然现在才读基础班,但是常常去高级班旁听。

    很聪明。

    还喜欢淘换东西。

    村里最早开始卖猪粪的不是别人,就是孟子敏。

    李芳心想,唐晚吟家的果树长得好,应该是孟子敏肥水不流外人田,早早的就把猪粪下下去了吧。

    反正就是唐晚吟家过的好,还都是有门有道的。

    别人想叽歪也没处可叽歪的那种。

    人家家里的男人,是铁路局的。

    待遇好不说,还能经常买到外省的东西。

    别说去镇上了,那去市里都是跟吃饭一样容易。

    买回来的东西,都是十里八乡的头一份!

    人家家的孩子,大的干活利索,自己认养了一头猪。

    听别人说,唐晚吟把这头猪交给孟子清了。

    说回头等猪出了栏,换回来多少肉票多少钱,都给孟子清自己拿着。

    所以孟子清特别勤快能干。

    每天割猪草熬猪食,放了学还带着猪出去遛弯。

    老二就是孟子敏。

    不说了。

    那丫头太狠了,赶集买铅笔,一买就是五百支。

    硬生生把人家三分钱的价格压了三分之一下去。

    两分钱买了。

    人家还满脸笑容,送了她几个本子,几块橡皮。

    五百支铅笔啊,换谁家不说这孩子大手大脚脑子有病啊?

    可人家就是厉害。

    村小两个班现在加起来六十多个学生。

    一个学生最起码要一支笔。

    要是写的快的,总得要个两三支。

    用不了一两个星期就要再买新的。

    还有家里有大人的,为了记个账什么的,也都愿意买。

    以前不想买是因为要去镇上太费劲。

    来村里的淘货郎又要加价,三分五厘一支,大家都嫌贵。

    但孟子敏就不一样了。

    孟子敏卖笔,单卖就跟镇上一样的价格,三分钱一支。

    要是买的多,八分钱三支。

    一毛五六支。

    人家一算,买一支不如买三支划算,买三支又不如买六支划算。

    反正铅笔这个也用得快。

    于是都三支六支这么从孟子敏手里买。

    孟子敏这五百支铅笔,不到一个月,卖光了。

    十块钱的成本,最后净赚三块多钱。

    第314章 聂源大队长

    其他的诸如本子、橡皮,还有头绳头花,水果糖,弹珠……

    有什么卖什么。

    村里人还特别买账。

    为啥?

    第一便宜。

    第二孟子敏眼光不错。

    以前盘溪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

    村里人去走亲戚都是被人嫌弃,怕来打秋风的。

    可现在呢,村里人用的东西跟人家一样的价钱,甚至更便宜。

    但却总是最时兴的。

    去走亲戚也有面子。

    以前亲戚家的孩子拿个普通画片,盘溪村的孩子只能用破报纸叠画片。

    现在亲戚家的孩子还是拿的普通画片,但是盘溪村的孩子拿的却是最新的三国演义小人连环画的画片。

    这还了得?

    这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天堂啊!

    再出去走亲戚,盘溪村的孩子往外一站,那都是亲戚家孩子众星拱月的对象!

    这孩子受欢迎,大人心里也舒服。

    毕竟即便是亲戚,也有那么一点点攀比的心思。

    不花多少钱,五分八分,一毛两毛的,就能在亲戚聚会的时候有那么一点儿底气跟傲气。

    谁会不愿意?

    所以孟子敏的生意是越做越大。

    以前李山是很痛恨这种行径的。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聂源自己都带头卖猪粪了。

    村里人有意见?

    不可能的。

    聂源说了,卖猪粪的钱,首先用来买兽药,其次可以买一点儿搭配着吃的营养饲料。

    要是再有结余,等回头年底结算工分,按照工分发给大家!

    这能有人不愿意吗?

    养猪的人乐上天——有人帮忙收拾猪圈处理猪粪,自家的猪能够吃到免费的兽药跟饲料,何乐而不为?

    而村里其他没养猪的人更高兴——咱也没养猪了,年底还能分卖猪粪的钱,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

    所以村里根本没人说聂源这样不好。

    反倒觉得聂源这样特别好。

    而另外一方面,来村里买猪粪的人多了。

    一天都要拉出二三十车的猪粪。

    挑箩筐来的就更多了,至少三四十人。

    一天村里就卖猪粪这事儿,能来六七十个人。

    聂源也跟村里人说了:“往后看到来买猪粪的,都热情一点儿,帮忙指个路,倒杯水的,人家知道咱村好,二回就更愿意来了。”

    大家一想,觉得可对了。

    横竖也不花什么钱,就是说两句话,从缸里舀一瓢水的事儿。

    一段时间后,来村里的人确实多了。

    聂源就专门叫了几家做饭干净卫生,味道还行的人去商量。

    让轮流做饭。

    “也不要你们多,一天多做一个人的饭,没卖出去的话,你们就自己吃了,也不浪费。”

    “要是卖出去了,别多要,反正地里的黄瓜萝卜白菜豆角不要钱,给人家盛半碗菜,再加点儿咸菜,放上两个红薯或者两个窝头,收一毛钱,人家肯定愿意。”

    “不要贪多,别做多了回头白瞎了,也别抢别人的生意,谁要是抢了,二回我就不让谁做了。”

    “知道吗?”聂源严肃问道。

    “知道了,一天就做一份,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算了,自己吃也行。”

    聂源点点头:“就是这个理,别贪多,先做一份试试。”

    然后聂源就在村口做了指示牌子。

    牌子上写了三个事儿。

    第一,村口大树下的水,随便喝。

    都是各家轮流提供的,一家一天。

    不耽搁什么人力物力,家里会上灶台烧火的孩子就能干。

    给来村里的人解渴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