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山河不夜天 > 分卷阅读264

分卷阅读264

作品:山河不夜天 作者:莫晨欢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高官、皇帝心腹知道,事情真相与之千差万别,简直没有一丝相似之处!

    是善听之错?

    那皇帝是如何在昏迷了数日之际,突然在关键时就恰恰好醒来的?

    可是赵辅一共就三个儿子啊。他身为大宋皇帝,他到底为了什么才能算计自己的三个儿子,把他们坑成这样。宫变过后,三位皇子马不停蹄地离开盛京,几乎是落荒而逃。三人皆被吓得成了踩到尾巴的老鼠,他们恍惚中有些察觉到真相,一个个被自己这位强势的父皇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个父亲,如此算计自己的儿子,他能为了什么?

    美色金钱,权势滔天?

    这些赵辅一个都不缺。

    那他能做什么?

    千古丹青,身后盛名?

    难道他把自己的儿子都害死了,就能青史留名了?

    唐慎感慨道:“其实很久前我曾与先生说过,宁要世代为秀才,不要子孙成翰林。”

    伴君如伴虎,权臣高官岂有那么好当!

    王溱露出惊讶的神色:“小师弟竟然曾经想过不做官?咦,你何时对先生说的这话,我怎的从未听先生说过。”

    “……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先生。”

    “难道不是傅渭傅希如,咱们的先生吗?还有其他的?”

    “……”

    “王子丰,你明知故问!”

    王溱哈哈一笑,将人抱入怀里:“雪夜天寒,回屋可好?”

    这时唐慎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被王子丰带着溜达到寝屋旁。王溱推开房门,发出吱呀一声。唐慎愣了片刻,等想起来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时,已经被人抱着坐到床边。

    王溱的手轻轻解开他的腰带,唐慎望着他清俊舒展的眉眼,一时间色迷心窍,下意识地就抬头吻了上去。王溱身体顿住,唐慎的吻不算蜻蜓点水,但也没吻多久。但在他吻了后,王溱却嘴角勾起,覆身吻住这张自己想念数月的嘴唇。

    床柱微微摇晃,发出微弱声响。

    等到雪停时,床的颤动都也停下来了。王溱披上外衣,去给火盆里加了一点炭。唐慎就趴在床边,伸长脖子好奇地看他给炭盆里加火。王溱回过头时,就看见俊秀的少年郎半个身子露在床外,被子只盖到腰部往下,露出大片雪白的后背的模样。

    偏偏这人还用一双水润的黑眼珠,眨也不眨地盯着自己。

    王子丰双眼一热,喉头一紧,快速地说了句“从此君王不早朝”,说完快步走过去,拉着唐慎的手把人又翻了过去。

    等到第二日,两人各自起身。唐慎一边系腰带,一边想到:“我来之前曾去先生府上,拜访先生,他与我说,若是等书修好,他便再无遗憾了。”

    王溱穿衣的动作一顿。

    长长地叹了口气,王溱道:“先生的故乡并不在盛京,也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回去再拜访一面。”

    这一次王溱猜对了,开平三十二年,二月十九,翰林院修完了一本书。这书耗费了傅渭三年多的心血,傅渭年轻时就喜欢参加文人诗会,看这些文人诗集。如今有幸修完,他心情大好,连着两夜兴奋得没能睡觉。

    但是等兴奋劲过完后,傅渭便感到了一阵力不从心。

    一本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傅渭终于察觉他再也不是三四十年的年轻人,他没有用不完的力气。他老了,他真的没法再在朝堂上待下去。这时傅渭想起去岁自己最喜欢的学生王溱离京时,曾经特意来拜访过他,给他送了一幅画。

    傅渭走到书房,打开这幅画,只见画上是一片风雅至极的山水。墨色浓蕴,画法奇妙,王溱作画向来随行飘逸,如他的书法一样,俊秀极了。然而傅渭看着这幅画,看到的却是画中山间那个骑着毛驴的白发老翁。

    良久,傅渭哈哈大笑起来:“你倒是什么都知道!”

    次日,傅渭递了折子进宫,向皇帝辞官,告老还乡。

    数年前傅渭就辞过一次官,那时赵辅极力挽留,所以傅渭就从一朝左相变成了翰林院承旨。这一次傅渭再辞官,赵辅依旧挽留,但傅渭道:“臣老了,臣前几日修完,出门看天时,忽然觉着天地之大,皓月星空,而臣竟未曾一一看过。陛下,臣真的老了。”

    赵辅长叹一声,终究没再挽留:“希如,朕是如此想念你啊!”

    傅渭:“臣亦想念陛下!”说这话时,傅渭眼眶湿润,竟然真的落下了一泪。

    等出了垂拱殿,傅渭擦了擦眼睛,他望着皇宫上方那被禁锢住的天空。往事历历浮现于眼前,只见年轻时天下四儒盛名传世,他喜好作画玩乐,自称雕虫斋主,那时天下间有个人名叫钟巍,哪怕是傅渭这般不着调的性子都对钟泰生心悦诚服。

    待到先帝驾崩,赵辅继位,又是日月变换。

    那宦海之上,浮浮沉沉的,是三十多年不知前途的岁月!

    如今,他是真的老了。走得不再那么轻快,身体也不再那么强壮。可傅渭走出皇宫时,每一步都觉得轻松极了。越走到后头,他甚至走得越快,迈出皇宫的那一步,傅渭仰天长笑,他对书童说:“回府!”

    温书童子不明所以,傅渭又说道:“走吧,回昌州,回早就该去的地方!”

    昌州,正是傅希如的故乡。

    141、第141章

    吏部的批文很快下来,傅希如辞官回乡。

    在盛京又待了一个月,傅渭与几位老友聚了聚,自觉没了遗憾,才收拾东西,离开盛京。

    “只可惜我那两个学生如今还在幽州,未曾回来。”

    王诠笑道:“待你回了昌州,子丰回来还能不去探望你?可便放心地去吧,你可是好了,无官一身轻,真正可以游山玩水,做个雕虫斋主了。”

    这话说得也没错,昌州就在北直隶,与盛京很近,王溱、唐慎要想去看傅渭并不是难事。

    然而傅渭嘴上说要回昌州,却没有真的立刻回去。

    离开盛京后,他顺着大运河一路向南,遍访名山,游览群河,与几位隐居山林的文坛大家把酒言欢。待到四月,他来到了姑苏。

    姑苏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一上岸,傅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