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一过了秦岭之后,到了江南多山水网地区,蒙古人的运动战速度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再加上蒙古水军根本不行,所以才让南宋坚持了这么长时间。
这个答案当然也是可圈可点,基本上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
当然,以沈墨自己而言的话,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截然不同了。
以沈墨看来,此刻的蒙古还有将来的元朝,他们征服南宋之所以花费了四十余年的时间,其实跟他们的内部动荡有着极大的关系!
首先,就是在蒙古彻底覆亡了西夏,又将金国灭国之后。他们刚开始攻伐南宋的时候,却立刻就产生了一场内乱。
那是在1235年到1241年的六年里,蒙宋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双方各有胜负。后来南宋名将杜杲、孟珙大败蒙古东路军,孟珙大败蒙古西路军,短时间内使蒙古大军的攻势受挫。
就在这时,窝阔台汗驾崩了,你说巧不巧?
那时候,窝阔台汗的夫人“脱烈哥那”违背了窝阔台在位时,指定阔出的儿子失烈门为汗位继承人的意愿。这娘们儿立了自己的儿子贵由为汗。至此让蒙古陷入了一片内乱。
就在脱烈哥那这个女人摄政的五年时间内,整个蒙古除了内斗几乎毫无作为。当时的南宋发现这场仗,打着打着忽然就没了下文,他们想必也是惊喜异常。
然后,当蒙古人终于调整好了自己的内政,准备再次攻伐南宋的时候……
1248年,贵由率领十几万大军西征,同拔都大军对峙,期间莫名其妙就死了。于是蒙古再次陷入争夺汗位的内斗之中。
好不容易,当蒙古人又重新决出了新的大汗之后,承蒙老天眷顾,蒙古又发生了一次奇异的事件。
1259年7月,蒙古国第四任大汗蒙哥在南征南宋之时,被我英勇的钓鱼城守军斩首成功,一下子挂了!
随着蒙哥汗的死,他的弟忽必烈与幼弟阿里不哥又开始了争夺汗位的争斗。所以这次的分裂内斗,又再一次给南宋带来了难得的和平。
可是让人痛惜的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南宋有30多年的时间用来整顿兵马、加强实力。
可是他们却在纸醉金迷之中,毫无一丝进取之心,而是白白的浪费了老天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这段时间之内,蒙古人实际上一直在为进攻南宋做着缓慢而坚定的准备。
他们针对南宋坚固的城墙,特意从西方带来了大批的匠人,制作了可以用来攻克坚城的巨型投石机。
同时,他们在战争中还大量的俘虏了南方的士兵,蒙古人将这些仆从军大量用于攻打南宋的战争中。这使得他们只善于骑兵战术,而不善于水战和攻城这个短板,得到了彻底的弥补。
而此时的南宋呢?
说起来,真是足以让人恨得牙根儿都痒痒!
这个时候,奸相贾似道在津津有味的玩蛐蛐儿,而襄阳、樊城在被围困攻打了三年之后,宋度宗才知道他的大宋被人侵略,大战都已经打了三年多了!
有这样的君臣之后,战争的结局当然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于是,在蒙古人最终整合在忽必烈的手下之后。
1268年,蒙元南征,用兵襄阳。
至此之后11年,一直到1279年的崖山海战,南宋彻底覆灭。
……
所以在沈墨看来,即便是在南宋末年的那个时候,也是军民英勇,把一场守卫国家的战争打得可歌可泣。
只是当时的敌手太强,而与之相对的,南宋当权的皇帝与大臣又实在太过无能,所以南宋才会覆灭在元朝的手里。
然而,在这个时代,在蒙古人大军征伐之路的前方,忽然多了沈墨这个坚定的阻拦者!
一直以来,沈墨的所有的精力全都集中在一件事上面:他要干掉蒙元这辆势不可挡的战车,让他们折戟沉沙于大宋疆土之上!
所以沈墨处心积虑,一丝一毫也不敢松懈和放松。他拼命的发展自己的实力,打造出了一只灵活强悍的武装。就是准备应对将来那一次宛若天崩地裂一般,席卷天下的灾难。
而沈墨这一次,终于要直面一直存在于他想象中的那支蒙古军队了。
究竟他们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就和历史上的记录别无二致?
按照沈墨的发展,他能不能在几年以后,强盛到足以和蒙古大军正面相抗?这些事在沈墨的心中,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把握。
可是,如今他终于能看到了。
他要亲眼看一看这支军队,找到自己战胜他们的方法。此后有针对性的发展出一支,比蒙古人更强的钢铁之军来!
这一切,就像一幅画卷一样,眼看就要从沈墨的眼前慢慢展开。
在沈墨的将来几年之内,发展的方向和战争策略,全都会围绕着他这次所闻所见的情报所展开。
所以,即便是连连穿越敌国,即便这一次的行动凶险万分。沈墨也是义无反顾的领军直上西北。
因为这是他穿越到南宋以来,沈墨绝不允许自己错过、也是对他最为重要的时刻!
……
等到沈墨在金国和西夏边界扎下营盘,等待了两天之后。在十月十七的那一天,他终于等来了项嫦儿派来的信使。
当沈墨打开了项嫦儿的信之后,随即他就把心思沉浸到了这封信之中。
只见信纸上,项嫦儿娟秀细腻的笔迹写道:
“孛鲁西征之事已经证实,蒙古军八万将于不日攻入西夏。蒙军路线由东向西,直取我大夏银州……”
看到这里的时候,沈墨立刻松了一口气!
银州就在他面前的两百里,蒙古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线,那么沈墨这次的观战就容易多了。
因为蒙古军若是由西向东,从西夏的西面黑水镇燕军司和西平军司方向进攻的话。沈墨要想观战,他还得穿过整个西夏才行!
既然这场战斗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打响,那就简单了。
随后,当沈墨接着往下看时,只见这封信后面又接着写道:
“我大夏领军将领为大将塔海,率军为:左厢宥州路、右厢甘州路、贺兰军、以及灵州军共十七万,奔赴银州拒敌。”
“塔海所率贺兰军监军司正将李灼绝,率其麾下贺兰军三万参战。郎君弓弩铁网,尽在其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