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五,本是王莽预定的吉日,按理说,这会在杜陵,他的史皇后就要乘坐鸾车起驾,开始往常安进发,而王莽则染黑了头发,在两陛之间迎她。
是日,关中同庆,万民齐乐,而与此同时,大新忠臣第五伦也要开拔南下,前去征讨宛城的僭号者。
原本美好的一切,全都毁了,形势在短短一夜间急转直下,十一上公一口气叛了三个,虽然王涉、董忠这两个蠢材已被缉捕,但刘歆尚在外逃。
好容易安定了城内动荡,被王莽寄予厚望的第五小将,竟也赫然造反。杀了他派去的使者王业,连清君侧恶人的遮掩都不打,就明火执仗地起兵讨伐皇帝,将他斥之为桀纣!
“背恩负义,大奸似忠!”王莽气到想不出话来斥责第五伦,而其祖父第五霸、师兄王隆也不知所踪。
第五伦的檄文已经怼到王莽案前,上面每一句话都在戳他肺管子,平素群臣蒙蔽、公卿绝口不敢言的话,上头统统骂了个遍。
而真正让王莽气到吐血的,不止是上面的内容,还有檄文后的名字。
除了王莽根本不认识的冯衍外,檄文的另一个署名,却格外扎眼!
“扬雄!?“
……
而二十五日鸡鸣时分,被王莽改名为“水章”的霸陵县,扬雄的弟子王隆也浑身是水,竟也顾不得更换,就湿漉漉地看着面前的檄文,目不转睛。
第五伦要于今日举事的消息,可没提前告知师兄,这种事除了心腹,知道的越少越少,否则很容易泄露。他只在派人乘常安城内水浑捞出第五霸之际,也去北阙甲第隔壁告知了王隆一声,让王文山快跑。
王隆愕然之余,却又不感到意外,他曾奉王莽之命前往魏地召第五伦入朝,一路随其西进,看得出来,自己这位同门师兄弟,其所作所为可不像一位“忠臣”该有的样子。
他遂易服出城,昨天一路上只见常安周围的北军驻兵在匆匆集结,奉诏紧急向东进发。王隆绕着他们走,等跑到灞水与渭水汇拢处,发现胆小如鼠的步兵营,已将这一带船只统统收拢,摆明了要与即将到来的“叛军”隔水对峙。
情急之下,王隆竟直接泅水游泳过来。
灞水可是关中大川,渭河干流,又深又宽,这一趟泅渡可不容易。
他被第五伦军队的游骑遇到,带回霸陵县拜见后,第五伦颇为惊喜:“还不知文山水性竟这般好。”
“前几年在蜀中时学的,因为听说夫子善泳。”
也是在扶着老师棺椁去蜀中的路上,王隆将扬雄临终前那份明明写出,却为了不连累弟子,复而烧毁的文章,根据记忆默写下来,后来又转交给第五伦过目。
但他没想到,第五伦在令冯衍书写讨莽檄文时,不但搞了个命题作文,还要求冯衍将扬雄这绝笔之书里的句子,也录入进去。
若是换了以往,冯衍素来倨傲,肯定是拒绝的,但他当初与第五伦在新丰初见就说自己颇为敬佩扬雄,加上惊觉自己这一年多来,一直料错了第五伦的心思,起兵之际还在嚷嚷复汉,恐令其不喜,有心讨好,遂一口应下。
“本来该找文山来写的,但事发仓促。”第五伦也觉得遗憾。
“我擅长赋,不擅长政论,这里面确实有夫子的文章词句,就足够了。”
王隆却觉得这檄文已作得极好,看着那些熟悉的句子,仿佛看到了五年前那一夜,在五威司命逼迫下,王莽要求扬雄写出一篇颂扬北伐匈奴的文章来。
而扬雄怀着满腔愤懑,恢复了年轻时畅快,笔下放依而驰骋!不但文字弘丽温雅,政见也尖锐锋利,全然不似老师过去的作品。
扬雄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反思了自己的过去,一举推翻了《剧秦美新》里对王莽的称赞,痛斥新政,并做出了预言:“昔秦焚诗书,以立私义;新诵六艺,以文奸言。新之据不亚于秦,虽立三万六千岁之历,恐同归殊涂,俱用灭亡!”
这句话亦赫然在列!
和这檄文的内核一样,扬雄反对的从来不是王莽代汉夺位,也不曾视之为逆臣,当初对王莽的支持,亦未曾后悔,因为他也是汉末黑暗政治的受害者。
扬雄是怒其不争,是王莽当了皇帝后,眼高手低,没有把承诺过的事情做好,将天下弄得一团糟啊!
而且,文章最后署名中,竟还有扬雄!
王隆的手有些颤抖,想去触碰那个名字,又怕自己手湿将字弄花了,他手指在衣服上擦了数次,却又被泪水打湿,堂堂八尺男儿,竟哭得不能自已。
第五伦拍着哭泣的王隆,仰头看着被营火映照得通红的天空,嗟叹道:
“夫子,那一夜,你为了不牵连吾等,没能骂出来的话。”
“弟子第五伦,已经指着鼻尖,统统骂给王莽听了!”
当初第五伦微末之躯,纵然心有愤怒,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带着扬雄说他是“天下之士”的厚望,默默将这仇藏在心里。
可现在,却是新丰鸿门斧镰举,灞水河畔旌旗摇,借着一份檄文,第五伦的唾沫星子喷在老王脸上,痛快!
“夫子在天之灵,足以告慰。”
而往后,就算第五伦要将三代单传无儿无女的扬雄抬上“儒家圣人”地位,就凭这说成是“扬雄遗书”的檄文,也足以将扬子云《剧秦美新》的黑历史掩盖,变得有理有据!
但现在想这些为时尚早,第五伦只指着灞水上的火光对王隆道:“文山,现在的形势不容乐观啊。”
若是第五伦举事在前,打王莽一个措手不及,此时此刻,灞桥肯定拿下了。
但还是要怪猪队友,王莽发现王涉、董忠、刘歆三人阴谋在先,这让新室多了足足半天时间反应,王业来新丰欲赚第五伦入京的同时,北军诸校已经接了命令向东集结,以防不测。
就是这要命的半天时间差,将第五伦的大军卡在了灞水之畔。
而且万万没想到的,对面的北军,身为天下精锐,居然如此之怂,赶在第五伦“夜渡灞桥”前,直接一把火将桥烧了!
……
而另一头,王莽虽然被第五伦檄文气得吐血,却也没直接晕厥,而是连下数道急令。
二十五日平旦时分,天色微亮之际,“四将”之一的宁始将军史谌带着皇帝诏令,带领长水胡骑三千人驰骋向东。
史谌就是王莽预定的史皇后之父,汉宣帝时备受宠信的外戚史氏之后也,本该是大喜的日子,却被第五伦造反给搅合了。
事到如今,还结什么婚?他也顾不得送女入京,而被火速任命,赶赴前线。
要命的是,这前线,距离常安只有短短四十里!
等史谌来到枳道时,见到的却是还在冒烟的灞桥。
灞桥一年多前就遭过次灾,为了保证这道通往关中东部最主要的交通线,王莽还发动民夫,将全木构的桥体换成了石头墩子,在于上搭建木板。
废了数月修起来的新桥梁,如今却再度一夜而焚。烧了一夜后火势渐小,木板几乎被大火燎尽,只剩下几十个黑漆漆的桥墩伫立于水中。
史谌颇为惊讶,立刻与分管此地的前将军王盛询问:“崇新公,陛下令北军诸校向东进攻,击灭第五伦叛军,为何这桥却烧了?”
王盛本是常安城北的卖饼小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大新建立前夕,里长忽然将他找了去,然后送到宫中,王盛都快吓死了,还以为自己要被割了做宦官。
结果却是有相面者按照图籍,一个个观察他们的容貌,询问生辰日。
原来,是哀章所献金匮里,正好预言王莽大臣里有“王兴、王盛”的名字,王莽遂按图索骥,依照卜卦相貌在常安寻找,最后这好运气就砸到了王盛头上。
朝为卖饼郎,夕为崇新公,这蹿升之快,真是让人羡慕,又觉得滑稽。
如今王莽手下没有大将,遂点了王盛前来步兵营,昨日方至,得知第五伦已经起兵,还要打霸陵,霸陵宰向他求助,王盛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将东岸驻军撤到西岸来,打死不去支援。
而等第五伦大军夺取霸陵县,开始派遣游骑来侦查灞桥情况,打算夜渡,岂料区区几十游骑,就直接将王盛吓到,一不做二不休,下令烧桥!
这才有了眼前的光景,但王盛死活不承认,只道:“宁始将军,这是叛军放的火,彼辈就怕我军渡河进攻啊!”
王盛很快就被打了脸,虽然桥直接没了,但赶在天色没亮前,第五伦派遣耿弇从步兵营防备较弱的地方数次试图泅渡。
正值盛夏,是河流涨水之时,灞水又是关中干流,最狭窄处也超过了百步,河心最浅的地方亦能将人淹没,像王隆那般形单影只一个人泅水溜过来容易,但大队人马却不好渡。
第五伦的大军是夜尝试了数次,都被在水边防备的北军发现,强渡失败。
还是兵太烂的缘故,指望新兵们顶着对岸的箭矢,淌着湍急的河水佯攻对岸,不太现实。
若是人人都像第五伦带来的八百士吏那般训练充足,士气高昂,区区灞水岂在话下,但他也不舍得将这批人集结起来一起用——一旦基层军吏被抽调一空,其余三万多人的指挥就完全失灵。
随着北军诸校陆续抵达,强渡的时机已逝,双方只能隔着灞水对峙。
虽然王莽要求北军“主动进攻,剿灭叛军”,但既然桥已经烧了,宁始将军史谌也顺水推舟,索性在灞水畔布防。
灞水西岸,从北到南上百里内,分别有四处防区:
最北面的是虎圈,王莽已调遣射声营四千人守备,不但要看着灞水下游,还要守备东渭桥。
其次是正对灞桥的枳道,步兵营及杂牌军万余人在此。
再往南走,是位于白鹿原的南陵县,越骑营三千人已经从下杜移师于斯。
最南边则是蓝田县,屯骑营三千人在监军孔仁带领下,前几天就在那等待与第五伦汇合,岂料先接到的,却是对方叛乱的消息。
在四支军队后面,还有从昆明池赶过来的长水胡骑三千人入驻杜陵县,随时支援四处。
如此一来,常安外围,只剩下中垒营五千人守备,射声营还有两千人守着西、中两座渭桥。
“宁始将军,吾等的兵力,只能守,不能攻!”
卖饼将军王盛力陈己见,绝不是他胆小,而是北军确实兵力不足,不如暂时与叛军隔河对峙。
“倒不如将叛军拖住,良久无功,彼辈自散!再等几天,各郡的勤王之师就会到来。”
但问题是,关中各郡的郡卒连同青壮,都被抽调泰半,跟着大司空王邑出征颍川了,哪来的勤王军?
虽然知道拖下去不是好主意,但史谌亦非宿将,又因北军才刚刚被调换了校尉,士气不振,兵卒惶恐,这种情况下是没法进攻的,一筹莫展之下,也只能如此了……
但对面的第五伦却不陪他们干等,又过了一个时辰,日出之际,三万多“叛军”倾巢而出,在灞水东岸南北数十里的范围内,到处鼓噪,做出欲再次强渡的态势,连第五伦大旗也动了,导致北军诸校紧张兮兮,死死盯着各处河面。
这样的虚张声势持续了整个上午,但在霸陵县以北二十里外,靠着在新丰、霸陵收集到的船只、木料,一支三千人的部队,却在艰难渡过另一条更宽、更深,但对岸没有任何官军戒备的河流。
在灞水边数次受挫的耿弇,再度被委以重任,带着王隆及士卒们,趁着第五伦大军砸灞水鼓噪之际,却一转方向,向北渡渭!
战术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交给战略。
这是第五伦见大军受阻于灞水之上时,做出的决断,一如耿弇所言:第五大将军在兵权谋上,确实玩得不错。
渭北诸陵,自东向西,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从第五伦的老家长陵,再到最西边的茂陵,这一串,是第五伦多年来养望扬名,交朋宴友,提前数载堆砌好的“薪柴”。
“就只差一把火,让它们烧起来!”
“伯昭、文山,汝等立刻北渡,与赶赴临渠乡的第七彪、第八矫汇合。从长陵到茂陵,两天之内,我要各县处处举事,得让王莽在寿成室中,都能看到渭北五陵的烽火!”
这就是第五伦的战略:农村包围城市。
“以五陵,包围常安!”
……
PS:晚了点不好意思,过年这几天保持两更,但时间会更不稳定点。
第二章在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