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 正文 第140章 心经

正文 第140章 心经

作品: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作者:沈三问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武旦不为所动,静静的又问,“你不是叫来天赐吗?你义父在朝中有权有势何须投奔本王?”

    康顺:“天赐是义父取得。义父不方便支持任何人,却不反对康顺有自己的想法。”

    薛绍:“你与李唐皇室毫无瓜葛,如今见殷王得势前来投奔,不是君子所为。”

    这世道,还有人计较君子所为吗?

    康顺:“小人从小是孤儿,以乞讨为生。虽然以前不曾受过李唐皇室大恩,也不曾收到唐王朝的庇护,一直穷困潦倒与义父相依为命。但小人不希望以后还有许多人与我有相同的命运,听闻殷王仁厚,定能善待百姓。”

    又有人插话,“来俊臣是个满手鲜血的屠夫,听说你是个孝子,若是他与殷王命令相悖,你听谁的呢?”

    康顺叩首,“义父只是效忠陛下,为了江山稳固。康顺若是听殷王的尽忠了,听义父的尽孝了,自然是谁更占理听谁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许多事强求不得,以后殷王若是用不到义父,也希望殷王体谅义父的难处,开一面。”

    武旦点点头,此人倒是个可造之材。“你可曾识字?”

    康顺点点头,“学过一些。”

    武旦:“听闻你是薛卿的旧识,以后你就跟他身边吧。”

    十分顺利,康顺心里松了口气,“是。”

    薛绍如今在府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教导李隆基,殷王还得议事,他起身从大厅退出,康顺也跟着。

    薛绍对以往的恩人十分好奇,“小兄弟,当初委托你照顾我的人是谁?”

    康顺摇摇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不让说,我便不能说。”

    薛绍笑了笑,年纪轻轻,拒绝的话用守信的理由说出来还真让人不好反驳,“不亏是来俊臣的义子啊。”

    康顺听到这话还是挺开心的,“谢薛公子对义父的赞赏。”

    呵,他是我的仇人,赞赏,这辈子不可能有了。

    康顺又回复一本正经,“薛公子这是带我去何处。”

    薛绍:“我如今与殷王次子李隆基启蒙,你便协助我吧。”

    次子啊?为什么不是嫡长子呢,长子才是真正的前途。

    康顺疑惑的看了薛绍一眼,“大公子成器是一起的吗?”

    薛绍听着有些不高兴,“你倒是想的长远,明日我让人安排你去给成器公子伴读吧。”伴读并不普通,也能还这份恩情了。

    康顺连忙拒绝,“只是顺口一问,公子不必多心。”

    走了许久,康顺见到了书房中坐的很端正的李隆基。

    手里握着毛笔,左边放着一本书,对照着认真抄录。

    薛绍带着春风般的笑容走过去,“隆基在抄什么。”

    李隆基放下笔,抱拳向薛绍施礼,“老师,隆基抄的是父王很喜欢心经,读的不明白,想着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便试着抄录一遍,记下一些,也好理解。”

    薛绍拿起来看了看,公子的字虽然还未成火候,但看得出笔锋锐利,毫无心经的平和。“佛经让世人忍受现世的痛苦,积累福业,等待来生能够得享回报,隆基赞同这些吗?”

    李隆基摇摇头。

    薛绍继续给他讲解,“今生无憾比虚无缥缈的来生重要许多,隆基记住了,佛教只是麻痹弱者的神经,让他们甘愿成为奴隶,忍受人世间的不平。真正的解决之道应该是奋起反抗,斩碎那些恶人,自己给自己公道,绝不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以后佛经,你不用学了。”若是苍天有眼,薛氏一族如何会落到如今的田地,满天的神佛又有谁出来主持正义了。既然无用,何必信他。

    李隆基点点头,“是。”薛老师说的更合他的观念。

    康顺看着这一幕,又吃了一惊。薛绍已经不再是当初宽厚待人的公子,摒弃慈悲的人,可怕很多,这二公子也不知道会被教成什么样。

    他没有受过很久的教育,只在学堂里学了数日,如今跟着李隆基一起听课,也算是一件好事。武旦让他做李隆基的伴读,是不是兼有教育和拉拢的意思?

    一天,开心就很短,不开心就很长。

    进入这殷王府,康顺有许多发现,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他真正的老师。那个真正把他从饥荒中救出来,真正怜悯他,善待他的人。

    总算熬完一天。

    沈家虽然已经分崩离析,但是驸马爷的业务从没人敢干涉,通信还是与往常一样麻烦而有有效。

    送去的银子里藏着的纸条永远能到达该收到的人手里,去取回的食物或者布匹中永远夹杂着他期望看到的回信。

    殷王府防守严密,各司其职,井井有条,来往不乏权贵,许多人应该已经开始押宝,这些人有。薛绍教于李隆基许多东西,除了忠义礼智信,谋略权术,无不详尽,唯独没有仁爱。李隆基年幼霸道,唯薛绍马首是瞻。太子成器仁爱谦恭,与其父类似。

    沈三问飞快看完康顺的来信,投入灯芯。康顺居然又跑到因殷王府做卧底,当真是有心。李隆基,薛绍定会把他培养成才。至于殷王,当真是小瞧了他,不过再厉害,也不是公主的对手。

    再说狄仁杰到了庆州。

    姚崇与他分析了许多情况,农耕之事从未懈怠,田产人力也用到了极致,很难寸进。姚崇甚至建议模仿原州的动作。

    狄仁杰斟酌再三,还是否决了他的提议,古往今来,最重要的都是粮食。

    那些超市、超级集市,再花哨有什么用。

    除非能增加粮食,不然一州繁华起来,对拥有许多贫瘠的地区、幅员辽阔的大周,没什么用。

    原州退换耕地的措施不错,不过征地来做集市,简直是胡闹。

    原州如火如荼举行的各种商业盛宴,开拓的种种富农渠道,真正能让狄仁杰瞧得起的恐怕也只有养鱼,可惜养鱼只实验了两亩地,今年他是注定收不到消息了。

    狄仁杰开始考察州县,寻访可能增产的,被地方官遗漏的细节。

    一年之期,上缴赋税的时候,是第一次比拼。既不能让百姓的日子难过,也不能让殷王输了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