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中)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中)

作品:大汉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李弘喝了一口汤,没有做声。

    “大人,那你怎么处理了?”樊篱小声问道。

    “我让他们下去当士兵了。”李弘气愤地说道,“我原以为大家都是黄巾军,都是穷苦人出生,这种事情应该很容易执行,但我没有想到,有些人还没有披上几天大汉朝的兵甲,还没有做几天大汉朝的军吏,竟然拿出‘十七条五十四斩’来驳斥我做得不对,说我让他们和士兵在一起吃饭不对。简直是岂有此理。”

    阎柔担心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大人,让他们去当士兵并不是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我知道。”李弘说道,“我已经叫羽行兄,左司马,卫刺奸,还有恒祭,楼麓,射璎彤等几个胡族首领一起商量,修改了一下军纪,在军律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解释和说明。等打完这一战,就正式定下来。从此以后,只要在我的军营里,就按我说的军纪办,谁觉得不能接受,谁就给我滚蛋。在我的眼里,一个士兵和一个军吏,没有任何区别,一视同仁。”

    樊篱激动的大声吼道:“大人好。”

    周围的士兵也感动地叫道:“谢谢大人的厚恩。”

    李弘挥挥手,笑着说道:“你们不要这么说,我也是一个士兵,和你们一样,我知道大家心里想什么。”随即他换上一副冷森森的面孔说道,“我憎恨那些欺负士兵的军吏。打仗的时候流血牺牲的是士兵,但打胜了升官发财的却是那些军吏,就这样他们还不把士兵当人看。哼,在我这里谁敢这么做,谁就是找死。”

    胡子望望他,小声说道,“大人,还要等多少天打仗?”

    李弘摇摇头,说道,“我也不清楚。我们现在是听人家的,自己无权作主,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我觉得这战应该很快就能结束。”

    “为什么?我们很快就可以回冀州?虎头听到这个好消息,一定嘴都龇歪了。”胡子大声笑道。

    “虎头的两个小夫人水灵,他肯定天天盼着回家呢?”阎柔笑道。

    “他夫人现在在常山真定城?”李弘问道。

    “子善的母亲正好要人照顾,所以虎头在邯郸集结前就把夫人送回家了。”胡子笑道,“不要看虎头杀气腾腾的,对两个小夫人温柔的很。”

    李弘突然想起了小雨,想起小雨无助地站在门边,想起小雨那双凄凉哀怨的大眼睛。李弘心里一阵痛楚,脑海中霎时跳出风雪的哭声,仿佛又看到风雪的眼泪滚落在自己的衣襟上。李弘怔怔地看着手上的泥碗,一下子想着小雨,一下子想起风雪,顿时忘记了身边的一切。

    “大人……大人……”阎柔看他半天没有做声,痴痴地坐着,赶忙小声喊道。

    李弘惊醒过来,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望着手上黑乎乎的干饼,摇摇头,担忧地说道:“十几万人的军队,几万匹战马,整车整车的武器辎重,消耗太大了,估计朝廷很难支撑太长的时间。你们知道现在大军一天要花掉多少钱吗?”

    几个人摇摇头。他们还不习惯考虑这种问题。李弘带着五万军队,这是一个天天都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

    李弘带领一万多骑兵南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行厉锋校尉,部队的建制都是曲,虽然人多,但不过就是把六百人曲变成两千曲人而已,在管理和职责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简单明了。然而自从部队邯郸集结准备西征以来,李弘开始统率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独自指挥五万大军,直到这个时候,李弘才深切地感受到为将和为帅两者之间的巨大区别。他天天要处理大量的军务,还要和各地县郡的官员协调处理后勤等方面的事情,忙得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一天最多睡上两个时辰。

    这次领军西征,李弘把所有大汉军制上规定的各类事情,都身体力行的亲自操作了一遍:部队的编制,部队的管理和训练,安排部队的军事职能官员,指挥和协调部队的调发,协同地方州郡进行兵役动员同时招收士兵和各类后勤保障人员,处理和执行粮饷兵器与马政保障等各项制度。李弘以惊人的体力和聪明才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独自指挥和完成了五万大军的集结和动员,然后带着部队行军三千里赶到了西凉战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虽然所有人都觉得他完成得很轻松,但他知道这是自己有记忆以来,最了不起的一个成就。

    李弘钦佩和感激慕容风。如果没有慕容风的教导,他今天就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信心坚持下来。李弘在消化吸收了慕容风领军几十年的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大汉朝非常完善的军制,完成了一个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李弘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融会贯通了更多的旧经验。他感觉自己就象脱胎换骨一般,由一把血淋淋的战刀变成了一只握刀的手。

    “十五万士兵的军饷,口粮,三万匹战马,几万匹运输马的口粮,军需的损耗补充,武器辎重的添加更新等等,一天大约要消耗五千万钱。”

    阎柔和部下们惊呆了。

    “五千万钱?”胡子喃喃自语道,“一天的钱就可以买五千匹战马,可以买……”

    李弘笑笑,继续说道:“这还是保守的数字,如果加上运输途中的损耗和将来阵亡士兵的抚恤,就更多。所以,这个战,时间打长了,朝廷肯定打不起。”

    “借大人的吉言,但愿今年我们还能回冀州。”一个士兵抬头望天,小声地期盼道。

    ===

    李弘望着坐在对面滔滔不绝的李肃,无心听他继续说什么。他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的可能性。

    北宫伯玉的部队还没有赶到美阳,董卓想趁着这个机会,袭击边章的大营。现在叛军还没有形成对美阳城的合围,边章也没有命令自己的部队单独包围美阳,机会就在这个时候。过了明天上午,当北宫伯玉的部队逐渐逼近美阳城时,这个机会也就消失了。十三万人,谁撼地动?

    张温显然没有因为战场形势的变化而对自己的决战方案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他还是把自己的思路束缚在速战速决,一战而定的基础上。但现在部队迅速向美阳集结,没有隐蔽性,其造成的结果就是两个:一是叛军迅速逃遁,二是叛军严阵以待,和官军决一死战。但第二点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说白了,张温的这个临时变阵,根本就不是打敌人,而是赶敌人,最后还有可能搭上董卓的三万人马。

    这个计划对李弘来说,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董卓来说,就有点进退失据了。退吧,违抗军令;不退吧,就要死守美阳,他肯定会被叛军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而张温一厢情愿地认为董卓在美阳守个两三天没有问题。只要守两天,主力就可以赶到美阳围歼叛军。他根本就不想想,董卓守两天,部队损失有多大?两天之后,叛军还会攻城吗?恐怕早就退了。

    董卓最早滞留在美阳,不主动退到小槐里,到底是什么动机?难道真象李肃说的,是董卓认识到太尉大人的计划有严重缺陷,会造成西凉在未来几年内大乱,所以才故意滞留美阳,以形成今天这个局面,达到避免双方主力会战的目的?

    董卓如果是这种为了大汉国,为了西凉的将军,为什么自己离开冀州前,审配审大人一再嘱咐自己小心他呢?难道审大人误会了?

    董卓这个计策的确不错,如果成功,边章的叛军主力受损,而官军主力步步进逼,他们自然会退出右扶风;北宫伯玉眼见自己孤掌难鸣,难有做为,也会紧随其后退入凉州境内;至于六月惊雷,更不会主动邀战十几万汉军,肯定退走。如此一来,长安的危机解除,叛军全部退回凉州,剩下的就是进入凉州平叛的事了。

    董卓的这一击,正中敌人要害,时机把握的完美无缺,但董卓骑兵兵力不够,无法独自完成这致命一击。于是董卓主动邀请李弘率领风云铁骑参加这一战,以两万多人冲击叛军八万人的营寨,虽然骑兵数量稍嫌少了一点,但完全可以达到惊走叛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