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三国有君子 >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两朝定都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两朝定都

作品:三国有君子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对于这位深不可测的宗亲兄长,刘备自打到了荆州之后,便是一直抱着极为尊敬的态度的。

    眼下见刘表跟自己唠了真心话,刘备心下感动,他不敢怠慢,急忙道:“备自当以景升兄马首是瞻。”

    刘表微微的点了点头,道:“老夫年纪大了,而刘季玉那个人非平世之才,咱们三个宗亲越往后,只怕是越得靠你挑大梁,但眼下时机不到,一切却还需以老夫为首,老夫年长你几岁,今后便自卖以兄长自居,玄德可心服否?”

    刘表给刘备的感觉,多少有些深不可测,刘备自然不敢怠慢轻视。

    “为了汉室天下,备自当以兄长为先。”

    刘表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既然如此,玄德,那老夫便安排你这第一件事……你回头去江陵那边,督促宫殿建立,在江陵兴建都城,然后将天子和伏完等人都接过去便是了。”

    刘备闻言惊呆了。

    你这是耍什么贱招呢?

    先前你不是不答应在江陵建都城吗?怎么一日三变,这回又答应了呢?

    看着刘备浑然不解的神情,刘表不由的笑了。

    “玄德贤弟,其实老夫也并非是冥顽不化之人,这襄阳之地,地处荆北,临近中原,确实不是一处适合建都的地方,大老夫如今的基业在此,却也不能随意舍弃。”

    说到这,刘表四下观察了一圈,见左右无人,道:“襄阳之地,一定是离不开老夫的,不然荆州必乱,但老夫确实也是有意借着为天子建都的时机,在荆州之地,另外再开出一片天地,你可明白老夫的意思吗?”

    刘备乃是聪慧之人,所谓闻弦而知雅意。

    他一下子就嗅出了这当中的猫腻。

    “襄阳之地宗族林立,兄长是打算在江陵建都,将荆州的政治中心逐渐向南郡倾斜,徐徐剥夺蔡,蒯……那些宗族的权柄和影响力?”

    刘表欣慰的点了点头,道:“贤弟果然聪慧,不愧是咱们汉室中人,老夫当年一人一骑来荆州上任,借助地方宗族的势力而安七郡之地,得此成就,已是极限,但眼下内忧外患,老夫又不能轻易的对宗族动手,一直苦无良方,但天幸陛下莅临荆楚之地,给了老夫这样一个在襄阳以外,想办法弱化宗族势力的机会。”

    刘备仔细的揣摩了一会,暗道刘表之言确实有理,果然非等闲之辈。

    “景升兄,不过弟不明白,既然你已经有意将都城立于江陵,那为何又执意与伏完相抗,非要定都于襄阳呢?”

    刘表呵呵笑道:“此事也容易解释,老夫对于在江陵建都的事,若是过于支持,难保不会引起襄阳大宗族的警示和提防,他们能称雄荆襄之地多年,绝非平庸之辈,老夫办事,一向讲究一个稳字,若是操之过急,怕是会被旁人看出破绽……而且这段时间,老夫也一直在仔细的观察你,看看你是不是一个可托大事之人。”

    刘备越听,对刘表的能耐越听越是佩服。

    “如今老夫与伏完争的也差不多到火候了,届时双方各退一步,让他保着天子去江陵安居,而刘氏宗族这面由你统兵,前往江陵驻守,玄德你在江陵,按照老夫的授意,慢慢的发展势力,并替老夫接洽南郡士族宗人,扩大朝堂影响,若是宗族势力,老夫不定期的会前往江陵面君,有什么事,你我兄弟二人可随时商议。”

    刘备闻言急忙道:“兄长如此器重,备自然无所不应,只是丞相和襄阳的宗族那面……”

    刘表呵呵笑道:“放心吧,伏完跟老夫掰扯了这么久的时间,心中早就没了耐性,老夫现在跟他提什么条件,只要能定都,他都会答应,至于宗族那面,你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毕竟是和伏完一块来的,想来他们对你也不会有什么过多的戒备,无需担心。”

    刘备闻言大喜过望,忙道:“备自当为景升兄效力。”

    “错了,是为天子效力。”刘表出言纠正他。

    “不错、不错。”

    刘表突然又道:“玄德,你麾下有关、张两名虎将,据说都不在吕布之下,老夫现在同时对付孙策,吕布和叛贼张羡,两面战线同时应对,较为吃紧,需借用其力……你此番去江陵不许带上他们,且将他们留在襄阳,老夫自有重用。”

    刘备自然想的明白刘表的隐晦之意。

    但他乃是非常之人,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当时便答应了。

    ……

    徐州,彭城。

    陶商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实行了之后,校事府向彭城不停的带回了奏报,而果然如同陶商所猜想的那样,天下之人和各路诸侯对于伏完的行事果然是有了猜忌和猜疑,而小刘曦的声望因为陶商的宣传效应,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

    各路诸侯现在都在静静的观望,如此算来,时机已至,那么确实是该定都的时候了。

    郭嘉在金陵城安顿好了曲老之后,已经赶回了彭城,陶商于是找来了他的这些亲信,商议立帝之事。

    国号毫无疑问自当是汉朝。

    登基所用的土台和高台,以及一应用具也是已经在完善之中。

    至于建造宫殿,凭借金陵城的富庶,不出数月,便可完工。

    登基的时日定在明年的年后,年号建康……

    这些事情倒是都好说,无伤大雅,关键是都城应该设立在哪里。

    按照陈登,郭嘉,诸葛亮等人的意见,他们认为都城应该设在金陵城。

    毕竟金陵城经过七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天下强城,富甲一方不说,还吸收了稠密的人口。

    特别是张纮当年还曾向陶商谏言,言此处乃是龙兴之地。

    但不知为何,陶商对这件事就是没有吐口。

    他似乎还在等待着什么。

    商量一日无果之后,众人纷纷告辞,只有司马懿没有走,留在陶商那里似乎是还有什么私事想和他谈。

    ”仲达,你怎么还没回去?”

    陶商疑惑的看着他道。

    司马懿沉吟片刻,突然拱手道:“金陵乃是老师的心血,若是立为汉都,本应该属于老师的名望便付之东流,此地乃是老师的根本,不可作为汉都。”

    陶商长舒一口气。

    这就是他想说但又没法说出口的事。

    ”那你说,这都城应该设在什么地方?”

    司马懿犹豫了一下:“学生思虑了好久,认为定都南昌,方最委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