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天策大明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哀伤与愤怒

第二百八十八章 哀伤与愤怒

作品:天策大明 作者:东仙轩辕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眼见朝中大臣纷纷争论不休,各路大军已经陆续到齐了,但是兵部始终没有开始部署兵马,二十万大军滞留京城周边已经数日之久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君韬也是心中苦闷,可是自己官职低微,此时根本就没有能力来影响朝局的走向,只能暗暗发急。

    既然左右不了局面,刘君韬索性安排好各营兵马,便带了一队护卫进了京城,准备在京城内逛一逛,散散心,看一看此时北京城的风土人情。

    一路上,刘君韬只见京城之中非常萧条,大街上的店铺基本上都关门大吉了,只有少数的大店才继续开门营业,但也都是门可罗雀,没有几个客人上门,店小二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或站或坐打发着时间。

    此时,大街上人影阑珊,只是零星有几个行人路过,但也都是神色匆匆,众人都是低着头抓紧时间赶路,根本就不想在大街上过多逗留。

    此时虽然经过于谦的铁腕治理,京城内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依旧不是很太平,一些地痞恶霸还是三五成群的在大街上游荡着,还想着趁着机会捞上一笔、快活快活。

    当然,这些地痞恶霸相比于之前也是小心谨慎多了,专门在小胡同、小巷子里穿行,挑一些落单的行人下手,以躲避街面上的兵丁、衙役。

    看见此情此景,刘君韬也是微微叹息着,心中很不是滋味,此时刘君韬的脑海里也不断浮现出关于北京城的历史来。

    洪武元年八月,大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北京城非常幸运的没有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北京城城池过大,不利于明军防守,于是徐达便将北城墙向南移了六里,同时用城砖将城墙外侧包砌起来,以提高其防守能力。

    到了永乐四年,永乐大帝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次年西内落成。

    永乐十四年起,永乐大帝开始摹仿南京故宫营建北京宫殿。此后紫禁城宫殿、太庙、太社稷、万岁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钟鼓楼相继建成,同时还将北京城的南城墙向南移了两里,以修建皇城。

    此后永乐大帝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和山川先农坛。

    等到了本朝,正统帝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将城墙内侧用砖包砌、开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门城楼、瓮城和箭楼、建城池四角建角楼、城门外各立牌坊一座、护城河上的木桥全部改为石桥,桥下设水闸,河岸用砖石建造驳岸。

    经过整修之后的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

    同时,正统帝还在京城远郊建设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极城和内长城等防御设施。

    至此,北京城稳坐当时世界第一大城的宝座!

    而北京城中也是人潮涌动,一百多万百姓生活在城内,再加上驻军兵马等一系列人口,此时北京城内的人口甚至达到了恐怖的将近两百万!

    这样的人口数量在此时可是空前绝后的存在。

    刘君韬回忆着这些北京城的信息,再看着眼前萧条的景象,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于是,刘君韬摇了摇头,便想要返回大营。

    忽然,刘君韬想起南下征讨叶宗留时候的上官,参将戴景奎,此时应该就在京城。

    所以,刘君韬便准备前往拜访一下,毕竟自己和参将戴景奎一同出生入死过,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到了京城去拜访一下也是应该的。

    没过多久,刘君韬便按照当初参将戴景奎留给自己的地址找了过去,到时到了戴府门外的时候,刘君韬却是傻了眼。

    只见戴府门外高高挂着两个雪白的灯笼罩子,两名下人一身素白孝衣守在门外,府中还不是传出悲切的哭声。

    刘君韬心中猛然一惊,急忙带着护卫上前,向那两名下人问道:“请问戴参将家中出了什么事?”

    “这位将军是?”

    “我是新任兖州府参将,原先还是游击将军的时候,在戴参将麾下征讨过贼寇,此番应兵部征召进京协防,特意前来拜见戴参将的。”

    只见那名下人一脸悲痛的说道:“原来是参将大人!只是将军来晚了一步,我家将军已经走了!”

    “什么!”

    刘君韬闻言顿时大吃一惊,心中更是悲伤不已,急忙询问道:“出了什么事!”

    “今上御驾亲征之时,我家将军率军随驾出征,在土木堡力战殉国了!”

    听到这里,刘君韬不禁双眼通红,万万没想到当初在南京分别,竟然是二人最后一面。

    此时,刘君韬心中哀伤不已,同时还有满腔的愤怒,当初在南京城外的时候,参将戴景奎的神色还历历在目,当时刘君韬还十分不解,如今想来,参将戴景奎也许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将会率军出征了。

    刘君韬想到这么多的大明将士就这样变成了文官集团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心中就万分悲痛,这些将士可都是大明的英雄,竟然就这样惨死在土木堡!

    刘君韬稍稍忍住了泪水,便大步走进了戴府,自己和随行的一队护卫朝着灵堂走去。

    “兖州府参将,刘君韬恭送亡者!”

    随着一声高唱,刘君韬独自一人走进了灵堂,朝着参将戴景奎的牌位行大礼,上了三炷香。

    参将戴景奎的家人也是痛哭的回礼,刘君韬双眼通红的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并且留下了一百两银子,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出了戴府之后,刘君韬只觉得自己心中憋闷不已,不禁深呼了一大口气,而后也没有心思在京城内逛什么了,直接带着护卫策马出了城,回到了大营之中。

    刘君韬大步走进中军大帐,心中的哀伤与愤怒久久不能平息,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旋涡一般,将刘君韬的心神搅得异常烦躁。

    “传令!各营指挥立即前来议事!”

    “得令!”

    不到半个时辰,张骁军、陈子平、高冉、周宗胜、孙绪纷纷赶来,探查部刘子安和赞画部司丞张玉清也一同赶了过来。

    眼见众人到齐,刘君韬便说道:“目前形势异常严峻,瓦剌铁骑随时可能杀来。而国朝新败,京城也是岌岌可危,所以咱们要提前考虑一下迎战鞑虏的计划了!”

    众人闻言也是心中凛然,此时各路大军也已经陆续抵达京城了,不过这几天众人也是观察了一下,发现前来驰援的各地大军战力参差不齐,有些兵马十分强悍,但也有战力很弱的。

    虽然此时北京城周边已经聚集起二十万大军,但这些兵马到底能不能顶住几十万瓦剌铁骑的进攻,众人心中都是没有底气。

    于是,众人便一同商议许久,最后议定:在兵部的统一部署之下,大军应尽量依托城池、山地进行攻防战,同时尽量避免和瓦剌铁骑在野外直接遭遇!

    虽然刘君韬有信心凭借大量的武钢战车,以及大军装备的各种火器可以抵挡瓦剌铁骑的冲锋,至少可以坚持到援军赶到,但这样的打法显然不是刘君韬所认可的。

    此时大军所装备的火器并不能对鞑虏铁骑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双方在野外激战,各营将士必将遭到巨大的伤亡,这是刘君韬所不能容忍的!

    战争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敌人最大的伤亡,这才是刘君韬所提倡的。

    至于野战,刘君韬也绝不害怕,只是等到军部装备司研发出更为强大的火器,等到大军铁骑数量再多一些,便可以正面和鞑虏铁骑在野外阵战了!

    与此同时,就在刘君韬紧急商议迎战之策的时候,朝堂之上也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飓风,正在席卷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