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暴君 > 四十一、伤营

四十一、伤营

作品:重生之暴君 作者:赫连春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四十一 伤营

    这一觉姬苏睡得不踏实,总觉得半梦半醒之间又是叫许多眼睛盯着围观,又是被人捏脸捏鼻子的难受,等到睁眼,好一会儿姬苏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因为夜里的遇袭而梦魇了。

    官衙在内城中心,姬苏穿衣起来练了基本功,正与先生们坐着吃午膳,就听到偏院吵闹起来。

    有小侍女快步出去了一会儿便回来道:“是大皇子殿下处。大皇子殿下日夜兼程赶路,昨夜又遭了行刺受了惊,这会儿定要陛下跟前伺候的阿紫阿青两位姐姐过去伺候,午膳用了两口,说是味寡有尘砂,要两位姐姐与小路内侍做肉汤与饼,被几位先生们拦住了,故而大殿下这会发了火。”

    姬苏和四位先生:……

    先生们叫来院子里伺候的四个侍女,史则之吩咐:“二殿下学习繁重,每日在院内时候并不多,若大殿下与三殿下前来,如实告之。”

    四个侍女应了是退下,陶长河才训斥姬苏:“殿下昨日逗抚大殿下与三殿下头发,举止太过轻浮,不尊不友,以后再不可为了。”

    史则之又接口道:“殿下,大殿下与三殿下亲母皆在,林美人心智平平,却也知道在大殿下三岁之时跪求陛下送大殿下启蒙开学。”

    好像商量好了似的,洪审吃着饭头也不曾抬:“三殿下的先生们,与生母江夫人母家多少都有关系。所谓裙带,裙带,江夫人四位姐妹,其外尚有兄弟三人、表姐表妹表哥表弟等十数人。江家治家严谨,家风清正,故而江家子女颇为世家看中。”

    姬苏乖乖记下。

    谢必见姬苏老实,抬手就指着姬苏:“倒酒。”

    等弟子给自己满上杯,小喝一口方道:“说说看,先生们说了这些,你从中知道了甚么?”

    想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姬苏板起小脸严肃的说:“知道大皇兄与三皇弟背后有母亲在,背靠大树可乘凉。”

    四位先生:……

    这话是没错,可怎么就是听着不对劲呢?吾等四人就不是你的靠山?你那混爹不是最大的靠山?你身后侍卫们的出身家世便不是你靠山?你个小崽子还想要多少靠山?啊?怎么不上天呢?

    不止四个先生,这会连常孟人与唐山都看着姬苏,直把姬苏盯得一脸讨好的假笑不已。

    这边的声音寻常大小,却躲不过其他两院身怀绝好武艺的侍卫们,每一个字都听在耳里,报与了先生们。

    随后姬庄的先生们拿着姬苏做榜样:“殿下,您可听见了?您在用膳,而二殿下却在学习,习不力而受罚,若殿下您还如此闲散,总是有天会叫二殿下超越过去得了陛下青睐。”

    又语重心长的道:“陛下仅有殿下三位皇子,太子之统继可见是要在您三人当中挑选,二殿下如此刻苦,只怕就是想从您三人当中脱颖而出。”

    姬庄一脸不耐:“先生们的担心多余了,吾乃长子,嫡长嫡长,吾还是他长兄,他不敢闹腾的。”

    “再说了,父皇若不是最疼爱吾,又怎会把心爱的黑虎交付与吾与林美人喂食?”

    ……

    四个先生简直想掩面:陛下怎的就生了这个么个不开窍的蠢人?吃不得半点苦,又无半点头脑,脾性还叫个妇人养得娇纵绔纨,还敢自称嫡长。武帝连后位都未定下,您那母亲仅只是个縢妾罢了。唉,若非确实是武帝之长子,真正的皇家长子,自己几人早就甩袖而去,根本连见都不想再见此子第二面了。

    姬参听完先生们所言并不出声,垂眼了一会儿,才抬头笑着道:“吾有诸位先生们,有夫人,确实有何惧呢?”

    这话听得几位先生在心里点头称赞:果然江家子,年纪小小便洞悉世家势力为靠山,若好生教导,自己培育出一代新帝,岂不是天大的功成名就,家族添锦固基?

    又心里纠结不安:虽说陛下为二皇子寻些出身不入流的虚假文人文士,怕是心里还是极不见待这位出身低微的皇子,可这二皇子竟能发明出听瓮这种与战事极有大助之物,这……此子若是英才天成……

    又看向自家皇子,虽年幼,却已开慧,自有气度,生母江夫人亦聪敏端丽,出身清贵,能使自己四人为皇子师,可见陛下对三殿下之喜爱。

    有何惧?不,还是有的,能发明新事物与一味接受前人指点的聪慧程度是不一样的。二皇子发明听瓮并上呈天听助大胤战事顺利,所选时机真真是正好,只怕陛下的不喜也会因此改观……

    姬参笑着与诸位先生挟菜,回座时眼光滑过太阳穴鼓起的侍卫,笑着微微一点头,更加真诚了。

    他们这边说话,也同样叫唐山与常孟人听了个分明,两个侍卫抱手立于姬苏身后了然的交换了眼色,看向姬苏。

    姬苏把最后一口糟糠饼咽下肚,因为喝水动作快了些急了些失了礼仪,叫洪审打了一手板儿,正苦哈哈的在抽气,便听到谢必几人商量了,道:“既然用了膳,便出去走走去。”

    这次没带着泥盘带上了唐山赶制的迷魂药粉,史则之等人仍是继续带姬苏逛整个大留。

    每一条路,每一个街口,敌人若是攻入城,哪处最适合伏击,哪处适合偷袭,哪处适合民众撤退以最快速度去向内城城门……等诸多一应战时应对计谋。先生们不一味指点,而是听取姬苏的想法进行点评其好与不足,甚至还帮着姬苏与唤来的孩子们发糖,温声告诫他们如何每日轮值守着不使人注意发现的角落里使用听瓮或敌人前来时应对的迷魂散。

    街道上人流不息,除却这些胆大并一心也要为大胤大留出一份力量的孩子们,还有运送物资的,运送伤员的,无论走到哪里,血腥味一直在姬苏的鼻子里或浓或淡,奔跑声,怒喝声,痛苦呻吟声、远处兵刃相接箭矢破空等各种声音交织成一道挥不去的悲怆乐曲钻进姬苏的耳里脑里。

    姬苏有些茫然的看着自己面前经过的人们。他们的身影清晰又虚幻,颜色分明又不真实,可此处是战场,所以血色在此是正常的,残肢断腿身上血肉模糊的兵士们都是真实的。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在保家卫国,在牺牲自我,只因为他们是大胤士兵,他们的身后是他们的故土与家园亲人,所以半点退让不得。

    抹了把脸,姬苏忽然出声喊住一个兵士。

    “这位大哥。这位大哥!请稍停。”

    兵士们有人听到喊声清脆,便侧过头来看了一眼,姬苏赶紧迈步上去扯住一人的甲角,急切道:“在下想打听一件事。胡蛮可有箭攻?城中箭支可足?”

    这兵士怔了怔,怀疑的掰开姬苏的手,口气倒也温和:“汝还年幼,战事与尔无关系,且速家去。”

    说完人便跑走。

    常孟人走到姬苏身边,弯腰道:“小公子别急,在下去打探一番。”

    他说着欲走,却发现衣角叫扯住了。

    姬苏摇头道:“不用了。”

    回头看了一圈几位先生,谢必不耐的道:“想说甚就说甚,男子当干脆利落。”

    姬苏脸皮子一抽,恭敬对四人道:“苏有一想法

    ,城中可使小儿扎芦垛或假人,胡蛮箭攻之时举垛或人于墙上,待箭满,再换垛换假人,如此一来胡蛮之箭反为吾大胤所使,亦能帮大胤省出箭支。”

    感谢三国演义,感谢诸葛先生草船借箭。

    若无珠玉在前,自己怎么能延伸出这个办法,说不定可以帮大胤省下一些战争资源与成本?

    他这一分神,便未看到先生们与侍卫们那瞬间而过的,深深的紧缩的眼神。

    史则之看向常孟人:“小公子此法甚妙,还请常尉令速去告之连将军。”

    常孟人领命而去,唐山自然把姬苏抱起来,柔声问姬苏:“小公子可还想去哪里看看?”

    姬苏想了想,问:“昨日听到集合城中妇孺,可是连将军辟了地方做伤员营地?若是,吾想去那里看看。”

    大留的将士办事很迅速,大留的妇孺也并不扭捏,听了召令亦迅速家家户户动员起来,等姬苏一行到了城南,便看到人来人往,一个虽是临时但却整洁、办事有条不紊的伤员营地。

    怕碍事,一行人并未特意近前,只挑了处稍高的台阶站着打量营地。

    姬苏注意到来往端水的是年纪十多岁的年轻女孩;运送伤员的则是十多岁的男孩子;一些七八九岁的小孩子们送水送药,医师们在一侧熬煎分包各种药材药汤。年长,行动不便的老者们则记清每个伤者需要的药物报给一侧记录的兵士,二十至四五十的女子们则为伤患清洗伤口,用旧衣撕成的布条进行包扎。更年长些的老妪们便围着大锅做饭菜。

    又看了看营地规划,重伤者在一处,轻伤者在另一处,不幸身亡的又有兵士迅速运出,伤患之间留有些许窄隙,虽然空间因为人多显得仄厌,但条理分明,总是比挤成了堆造成交叉感染要好。

    就目前来看,这处辟开半个城做的伤营伤患还不算多,倒是让姬苏松了口气,虽然心头沉甸甸的,但也知道大留在强攻之下没有大损失。只是不知领兵在外对敌的武帝一行,及潜入胡蛮深处的于淳廷晁知义他们如何了?

    按下心头的浮躁,姬苏听到谢必道:“战事吃紧,吾等身为大胤子民,又岂能因身份有别而袖手旁观?走走走,吾等都去做个帮手去。”

    说着就迈开大步往营地里走,陶长河洪审等一笑紧跟其后。

    姬苏看着先生们把披风解了递与重患披盖御寒,自己卷起袖子跪于地头,迅速融入救护人员当中帮助伤患卸甲拔箭,不由得鼻子一酸,拉着唐山的手道:“吾等去医师那儿帮忙。”

    先生们出身不好又如何?他们有高尚的情操广阔的胸襟。

    自己是皇子又如何?在这里,除了是姬家子孙,是皇家之子,也更是这大胤的人民。

    做不了太多不要紧,自己做能做的,比如说把包扎用的布条用热汤煮了消毒烘干,分药送药,记录伤患所需,帮忙捆板带……自己,总是有用的。

    *****************************************

    上一章,关于侍卫故意放敌人进房间。

    并非侍卫擅作主张,而是武帝的命令。

    这个心肠冷硬的帝王全方位对儿子进行考核,当然,也并不是托大,除了考核儿子临危能力,也考核侍卫的忠心与能力程度。并且也不是把儿子的安全全数维系于侍卫身上,对于一个掌控欲强大的人来说,暗卫是个好东西啊。笑,而线索,隐藏在文中一个小细节上。

    诸位觉得,这个线索是在哪一段描写上呢?(恶趣味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