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暴君 > 六十七、准聘

六十七、准聘

作品:重生之暴君 作者:赫连春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六十七 准聘

    天水国圣诞国宴时递上国书请聘公主的事武帝一直未作决断,朝臣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同意,一派则反对以胤贵女换取小国之举,随着胡地政策的落实,天水国那边的消息传来,这件事按下一阵后又提上了日程。

    天水国是个极小的国家,物产丰富民众却并不多,能保住国家不为环敌吞噬,皆因为周围都是密林,其中猛兽毒物极多,气候又热。

    按理说本不会如此没有志气的要把国家并入另一个大国里去,只是他们国情所逼,没有办法了。

    天水的新王上台不过三载,新王性子软弱,并不喜政事爱书画山水,本身便对大胤的文人墨客及文化充满了憧憬,曾还计划前来游学,不想天水王一生仅得他一子,王突然病重,这王位只有这儿子可担当,便绝了他游学的计划。

    老王过世时天水国内又突然遭了地动,此次地动声势极大,不止天水,便是另外两个国家都也受了灾,死伤民众无数,余震不断,灾后建国安民,都叫这芯子是个文艺青年的天水新王心憔力悴。其他国家又趁火打劫,发动了好些回的侵略,若不是靠着向大胤边城求救,天水并不能安好,但十几场大小战争下来,也是元气大伤。

    新王喀得便是在这种种环境条件所逼之下想出了以国尚公主的方法。

    臣民们也为这大小不断的战争磨失了精神,听到新王之意,反对了几回后想得长远些,便都不反对了,反而也跟着期待起来并入了大胤,作大胤子民后会有什么美好的生活。

    看到情报,朝上便再无反对之声,连道吾皇天佑,大胤威名远扬,竟使他国自愿臣服等。

    姬武以铁血手段上位,并未因为姐妹们是女子便心软,除了早早尚了附马的三个皇姐,另外几个不是草草嫁了个家规极严正,公婆古板肃规的,剩下的年小的都圈于新辟出的公主所软禁着,只在这小小的一片地方生活,偶尔才予些自由去花园里逛逛。

    这样的高压与圈禁,一开始着玉衣吃美食甚至与父母撒个娇就随意可办园会花会上街顽耍的公主们愤怒又气恨,良好的教养却又教她们骂不出什么难听的市井的话,只反复咒骂这个兄弟冷血、无情,无状等,使着使女往外递信寻找生母与母族的帮助。

    可宫里已经不是曾经的宫里,上万的禁卫如狼似虎把这个巨大的皇宫看管得水泄不通,武帝让禁卫抓了四个贴身宫女当众轮J了又施了棍刑,那恶心的场面,尖厉几乎深刺入魂的惨叫,自下体而入,自口中而出,被木棍串起来血污不停眼睁得几乎要脱眶的宫女们死不瞑目的样子,这群曾经高贵的公主连眼都闭不上全程看完这场惨无人道的行刑,才知道她们现在不过是群手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的羔羊。这天下,已经不是喜爱女色钱财的桓帝的天下,后宫也已经不是她们的母亲可以主宰的后宫,曾经,这个几乎死于后宫折磨的兄弟已经在暗处成长起来,取代了父皇母后,掌握了至高的权力。

    胆小的公主吓疯了两个,其余的恶梦连连,精神的重磨之下,也都吓成了真鹌鹑。

    武帝并不在意哪个公主嫁出,看了看于淳廷递上来的暗卫们的消息,从中抽出三张。

    拿着其中一张道:“这个汝置于最上,年龄方七,可是打算把她寄于乐正身边?”

    于淳廷点头。

    “年龄小,胆子也极小,乐正瞧着还好,反正又不打算让她生子,又不封后,便给她养着应可。”

    武帝听了解释便同意了,于淳廷拿起下边一张,这个英俊外表的身穿侍卫服的兄弟比起武帝来面上爱笑许多,此时笑起来极是温柔的模样,也不知道走在街上会吸引多少小娘子春心萌动。

    “长陶已经十六,表里不一,平时装着怯懦胆小,夜深人静时会拿贴身宫女出气,打人还专打外人一般瞧不着的地方,可见是个能忍心也狠的,倒有些吾等心气。”

    武帝看一眼兄弟,问道:“她想自请出嫁?”

    与其被暗无天日的关在宫里作傀儡活一辈子,天水国的求娶简直就是道诱人扑向自由的火焰,容不得她们拒绝。这样一个在亲睹惨刑后没有崩溃并且知道伪装自己生存的女子确实很不错,然而她还年轻,还不知道自己日夜便连上个西间甚至洗澡都有暗卫牢牢的监视着,也还做不到时间与阅历打磨了棱角后的内敛,终是年轻沉不住气,被这诱人的饵吸引,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嫁到天水可惜了,喂了傻药尚个巨富商家之子极好。”

    于淳廷柔笑着捏着那轻飘飘一张纸,看似与兄长商量,却是自己作了主张。

    武帝鸟都不鸟他,随于淳廷作了主,自己拿着最后一张纸快速阅了一番后微微点头。

    “汝挑的人选,应是不会出错,便是她罢。”

    纸上所写,乃武帝的十二皇妹姬芳,一年四季体弱易病不说,经过目睹宫刑,是真正的吓得极为胆小,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哭个不停。天水的王要的是皇家结亲的名头,只要陪嫁人员里好好安排,再给这妹妹下些药控制,便是远嫁了,早夭了又如何呢?都不耽误两边皆大欢喜。

    于是次日开朝,武帝赐大胤年方十三岁的十二皇妹寿芳名号,于一年后远嫁天水。

    得了圣旨的天水国使节不敢怠慢,亲自重金购了千里良驹护送圣旨回国。其他几国的使馆得了消息,也各自不一往本国递了信回去。

    手上大事了了,武帝带着姬苏去工部看了看,无耻的拿良田与金子想与儿子换匠人,姬苏这回坚决不干,只肯把人租借给武帝,见得儿子渐渐在自己面前不再一味怯怯,生气起来表情生动可爱良多,武帝面上端着,心里倒是高兴,便也真与儿子定了协议。

    姬苏便按照前世签合同的方式,把想法大致和先生们说了说,在先生们的完善下,写了张不伦不类的古文合同书出来叫武帝签字盖章。

    这大概是这世界上的第一份劳动合作协议书了。

    姬武完,简直哭笑不得,什么每天工作多长时间,超时算加班啦,什么人借给他他要负责一日三餐住食行啦。

    因为面上端得好,姬苏不知道大佬有啥意见,心里很是惴惴,等武帝看完放下这张合同,姬苏摸摸耳朵鼓起勇气凑上去问大佬:“父皇,您看这工钱怎么算呀?是您给发了再另外给儿臣一笔租借费用呢?还是把钱一次都给儿臣,儿臣发放呀。”

    武帝睨儿子一眼,声音淡淡听不出情绪:“不过三个奴隶,还值得工钱?”

    姬苏方想起这些人的身份来,正要黯然,便被亲爹抱坐于腿上道:“工钱不可有,不过做事做好了,自然是有赏的。”

    姬苏顿时开心了。

    这个时代,想立即改变人的观念废除掉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只能循序渐进,如果能用一些观念慢慢感化大佬,相信未来有这么一天的。

    得了好消息的姬苏看着武帝龙飞凤舞的签了名字,自己也接过笔端正的写下姬苏这两个字。

    签好了便追着大佬问什么时候给钱。

    武帝被问得烦,干脆拿手捏着儿子脸颊好一番顽,唤了何总管去给二

    殿下拿一百金来。

    得了钱,姬苏笑得见牙不见眼,也不觉得脸痛了,一边嘟喃着早知道多写点钱额,一边当着武帝面让郭义把金子都塞进自己的钱盒子里去,一边财大气粗的对武帝道:“父皇,下回出宫儿臣请您用膳,想吃什么您只管点。”

    于淳廷笑得背过脸,武帝给儿子气笑了,顺手就给姬苏屁股一巴掌——小崽子,拿了自己的钱请自己吃饭,这叫什么事。

    因为官衙已经确定为六部,于是武帝与朝臣众议后决定扩都,把都城往外再扩十里,这十里,西、南作民居,而北与东则推进建立工部户部等实验之地与机密材料文件藏书等地。

    这是个大工程,劳作除了奴隶,还有大量的匠人与兵马司、禁卫们参与,武帝不仅领着姬苏去老工部的办公地方转了一圈,更领着姬苏到新工地上看了一番。

    姬苏第一次亲视到这种伟大场面,不管匠人军人还是奴隶,许多都赤着上身,喊着口号,巨木辅以简单的木制轨道,用粗厚的麻绳绑了巨石等重物拖滑于轨上送到目的地铺拼地面,匠人们把大木打量了尺寸,仔细的作着对比后进行切割。

    这种热火朝天,军民一心搞建议的壮大场面把姬苏看得都有些觉得热,那简单的木制轨道,在姬苏的眼里分明就是简陋版铁路轨道啊。

    可以全面用木取代铁铺建,做成手压式轻便铁道或矿洞里用的轻便矿车及手压式矿车。

    这种矿车姬苏从电影里看到,感了兴趣就找了找资料,利用手动按柄造成气压推进车子前进,其制作不但简单,而且速度也并不差。

    要是有煤该得多好,不仅可以解决取暖的问题,还能想办法实验蒸气机,只要能做成功,交通运输能力就能大大提高,也能让南北货运都调动起来,更别说军队与粮草的运送了……

    所以说,想法不是没有,欠缺的是基础的材料啊。

    姬苏深深体会了一把实验理工男的遗憾,然后惊醒:想那么宽做甚?你是个文艺男青年,怎么可以跳进理科实验的坑呢?

    虽然嫌弃着自己,但姬苏还是心口不一的把这个想法放在了心底。

    这几天文章又赶出来玻璃房的畅想一篇,上交大佬过目后,军事文章姬苏卡得厉害,见儿子咬秃了好几支笔,武帝都有点儿不忍心了,瞧着科考到了,便干脆的问姬苏可要去科考看看。

    姬苏自然是愿意的。

    裁军,安置,对姬苏来说是个他根本理解不了吃不透所以畅想不起来的立题,姬苏想借着科考作个推手,偷天换日,把裁军改成对军队改革的畅想。

    比方说,既然天下文人有学院可读书,为什么不为那些有心报效国家为国防边关事业作贡献的有志之士办他们可读的军校呢?

    当然,军校生有啥可读?就少不了武将们,武将世家们把经历的那些战例写出来,敌人用什么方法,自家用什么方法对阵,地形,天气,等做个详细的规纳,尤其是战术,可以特别写本书出来,简称兵书。

    再鼓励武将与武功高手们整理一套基础版的枪法、刀法、剑法、拳法作为强身健体必学,像现代,不就有军体拳吗?

    当兵的兵种也可以细分,如天气判断兵,运输兵,通信兵,后勤兵,特种兵等等等等。

    还有军事对抗赛,战地大夫的军事培训,兵器的研发……

    反正是畅想,怕什么,他大佬爹啊,看到这一堆的畅想,肯定就不会记得裁军的那个小事了。

    所以姬苏很是高兴的应下,二十二日一早起来,比武帝还迫不及待的自己动手穿衣套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