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暴君 > 七十九、比试

七十九、比试

作品:重生之暴君 作者:赫连春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七十九 比试

    (此章后文请注意看。)

    太子逛青楼被武帝训诫的事第二日就被朝臣们知道了,下了朝后那日一起去过窈窈楼的公子哥们都不约而同在家里或跪祠堂或打板子抄书,各种受罚也受了一遍。

    只能趴在床上养屁股的姬苏知道了,又气又无力:这么一来,谁还敢跟他和哥哥一块玩噢。

    这次被揍得有点凶,即使有唐山牌消炎药姬苏都躺了大半个月,最可怜的是姬庄,因为下手的是臂膀粗圆的禁卫大汉,皮开肉绽差点把骨头给伤到,姬苏能下床的时候,姬庄还躺着哼哼叽叽。姬苏去看了哥哥一回,姬庄抱着弟弟哭得那个惨,旁边林美人当着武帝面哭得梨花带雨,背里看着姬苏的眼神是那个既爱又恨的复杂,跟针似的,吓得姬苏去了一回便不敢再去,只三天两头让郭义替自己送各种高级药材补品点心过去。

    当然,所有的禁卫侍卫,连六郎、世家子弟也没落下。送了药算是缓了一点心里的愧疚,但姬苏对武帝的专横霸道开始在心底深处生出了一丝不满。

    ——他都十五岁了,上辈子都跟着哥哥们去一些场所见识过的,那时候都有小姐少爷随便点呢,他可洁身自好没乱来了,怎么到了古代反而就要管着他不让去了?再说了,古代权贵公子哥们交友会走走青楼在电视里不是正常的?他也并非不是没有安全意识,侍卫们在身边,他也都不吃不喝不碰辣么小心了。

    什么要去,朕带你去,典型的专制独裁主义啊。

    他姬苏都十五了,不是奶孩子,干嘛都要跟着父亲身后走吧?难道人生就一点儿自主权都没有?

    这才是姬苏最为不满的一点。

    虽然武帝予以自己的是世上最好的,甚至不顾朝臣史官脸色,给自己穿同样制式的衣裳,追封季美人为后把自己改庶为嫡,自己身为太子,树大招风,可这看管也真的太过严格了,除了上厕所,几乎二十四小时不离眼皮,就算出征离家,都还有侍卫如影跟随。

    这种几乎称得上密不透风的看管压得让人喘不过气,也让开始长成少年的姬苏心中生出了一缕反感。

    他知道皇权的代价是自由,然而当真处在这样的位置,姬苏生出了茫然。

    可是细细回想,武帝所做的一切,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好,处在非常现实的位置为自己考虑呢?

    理智的思考后姬苏把自己的茫然与反感拍散于心中,然而真的消散了吗?

    很多时候,一些情绪只是看似被消除,其实如同星火隐藏在深处,只需要一点儿风吹,就会复发并燎成熊熊大火。

    这个时候,姬苏用想着武帝的好催眠自己放下,并自以为自己放下了,转而思考到了银行这个事情上。

    银行是早几年就在思考并构想的一个改革。金融业姬苏不懂,姬苏懂的只是最浅显的,比如说当纸币替换了金银铜,那么就能大量的节约金属与贵金属,省下的铁和铜可以利用到更加需要它们的军工业生活产品上,贵金属可以多招匠人研制新的首饰物件刺激民间与贵族消费。

    铜钱的携带其实很不方便,量多时需要背一个大布褡,有一定的重量,而推广了银行,隔着异地存取、使用,都减轻了民众的负担,也保证了钱币流通的安全系数。

    于国,银行就是借鸡生蛋,空手套白狼,用纸币的异地存取、周转借贷把民间与国家的经济金融紧紧抓在手里。

    大胤现在有钱坊这种形式,但主要的是把金银与铜钱这三种货币之间进行兑换而已。因为民间私办极多,所以其中偷料耍滑者多,如果银行和货币办起来,统一汇兑,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只是这个动起来不知道会不会困难,毕竟中间还有世家这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存在,一个不好会触动他们的利益。历朝历代的新法改革都如履薄冰,一个不好就无翻身之地。

    姬苏陷入了两难。

    武帝回来便见到儿子长吁短叹。

    自从揍了这小崽子,他嘴上说着错了,可心里估计还横着根刺,反正表现出来不如小时候那般亲近自己了,开始会时不时的拒绝自己的挟菜,陪着念书习字,亲脸,甚至还拒绝和自己抵足而眠,理由便是他已经长大了,十五了,身为太子,应学会独立了。

    独立个什么?

    独立得去逛内闾?

    也不想想夜里非要抓着别人衣角才睡得香的是谁?是不是独立?

    想到这里武帝不由心里有些许烦躁,这样拒绝自己的儿子实在是欠揍,可自己看着这混小子使横的充满了活力的样子,居然又觉得心软,凶严不起来,真是不知应拿他要怎么办才好。

    越想越生烦郁,武帝走过去,不出意外的,姬苏见到他马上就恭敬的行礼,再无小时候的亲密无间,带着了一份疏离。

    “起来。”武帝指着身边的位置,口气坚决的唤姬苏坐下。“此次西征,战事艰辛,好在收获亦大,这是朕带给汝的,打开看看,想汝应是喜欢。”

    拿东西来哄他?才不上当。

    姬苏依言打开盒子。

    小盒子里,只有两样东西,一支干燥枯掉的花,一块小儿手心大小的鲜艳如血的石头。

    石头是透明如鸽血宝石一样,在光线下熠熠生辉,最为奇异的是里头的最中间像是包了一汪更浓稠的血液,随着摆动而缓缓流动,整块石头拿在手中会渐渐升温变暖,比体温高些,但不至烫手。

    “这是自兰若国的一处传说乃天降陨石而成的铁矿里挖掘出来的宝石。朕西征,本意便是这可生肌治骨治损伤的铁矿,此石为其中珍稀孤品,佩之必能活汝毒后根损易寒之身体,汝觉得好,便叫匠人来画个式样做成坠子带着不要离身。”

    武帝看着儿子把玩着这块血石,莹白细长的手指虽因习武练箭微微变形,但仍旧欣长秀美,与那透明如血的宝石异常相得益彰。

    “此是白叠子。此植怪异,大胤并无此物,乃自西与西南处的交角国发现。花小,花开乳白,后会生出白色如丝的软茧,故交角国称之白叠子。别时汝曾提到想要大胤所无之奇珍异植,此物不寻常,便带回来给汝瞧瞧。”

    姬苏放下血石,拿起这支枯掉了长时已看不出白色原色的浅浅茶色东西,拿手捏了捏,又软又柔,这手感……有点熟悉啊。

    好吧,姬苏收回前言,这当他还真上。

    妈哒,为什么渣爹送的东西这么合心意?姬苏不想承认,又不得不承认,心底真的有一丝感动。

    那块血石,拿在手里感觉怎么真有些烫手呢?

    姬苏轻声道谢:“谢谢父皇,战事艰险,父皇平安归来才是最重要的。此石贵重,父皇戴着最合适,苏有父皇庇佑已足矣。”

    说着姬苏想把石头递回武帝,却被武帝握住手。

    “拿着,这物朕为汝所寻,好生带着即可。”

    眼见渣大佬爹的脸沉下来,姬苏还是收下了这块可能放到现代都会卖出天价的无价之宝。

    武帝又问了问姬苏的学习,看向儿子道:“朕不在这几年,汝武艺可有进步?

    且去外头松松肋骨,让朕瞧瞧汝之身手。”

    姬苏应下,父子两便出了书房来到元和殿前的广场。

    作为一个帝王寝殿,元和殿按理来说是应该端正而大气的,它的本体建筑也确实如此,然而前面的巨大的广场却完全相反。

    自从姬苏入住,武帝为了培养儿子,每天带着姬苏练功,已经唤了匠人把广场改造成了演武场,四周的架子上摆满了各式武器,有大胤传统的,也有姬苏和匠人们后来开脑洞研发的,西侧还立了草剁靶子作为箭场。武帝的元和殿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特别的一处帝王寝殿了。

    天气很好,秋风微飒,先生们禁卫们都涌在廊下面容肃穆,然而眼角都在不由自主的瞟看。何总管唤了郭义,让郭义去使小侍宫女准备好热汤巾子,唐山更是闻声由小桃扶掺而来,在一侧解了自己腰间装着药与针的皮卷。

    武帝盛年又是强大武人,阳气极旺,略略动了动颈脖,骨骼发出轻轻的咔咔响声,随后并不怕风寒的解了衣扔掉,赤着上身甩了木屐看向姬苏。

    “赤手空拳还是使刀使枪?”

    姬苏的身体虽然袪毒成功,但多少伤了根基,走不了刚猛的路线,因此这些年的武艺注重于轻功与巧劲并箭法,听到渣大佬爹的问话,姬苏眼珠子转了转。

    “父皇,先拳脚,途中自挑武器如何?”

    “可。让汝十招。”

    武帝点点头,又动了动肩膀。

    武帝的面容轮廓经历了几年的征战变得更加锋利俱有侵略性,狭长的凤眼即使只静静的看着人,都予人刀锋般的凛冽凌厉。块块分明结实的肌肉,只看着便能感觉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在伺机释放,赤祼的上身上面布着好些伤痕,并未让人觉得难看,反而充满了男性的阳刚与狂野,宽肩瘦腰的整个上身在阳光下闪耀着一层油光。腹肌累累,一呼一吸间牵扯起漂亮的线条,而两侧,人鱼线更是分明的傍着紧收的精悍的腰身没入裤与带里引人遐思。

    姬苏看着极有男性魅力的武帝的身体暗暗嫉妒,暗中还稍稍对比了一下两人的身高体格差异,武帝差不多一米九的个子,而姬苏,十五岁了才一米六七,刚刚到这个爹的胸口位置,体格更是比武帝瘦了一半。

    姬苏小心提起十分警惕起来。

    “好,儿臣动手了。”

    ——渣爹一看走的刚猛路线,直接对上可能讨不了好,只能试试取巧偷袭,以柔克刚路线了。

    姬苏一动,武帝就在心里暗暗点了点头。

    阳光下的姬苏细细瘦瘦,因为面具遮去了惊人的容貌反而突显了他的眼睛。和自己一样的凤眼带着稚气的看猎物的眼神,明亮、水润、充满了打倒对手的渴望与志在必得,仿佛两团光,烧得人身上起火。

    很好,他的儿子,就是应该这样。

    最让武帝满意的,是儿子知道自己的弱势,懂得先发制人这个道理,看着还小,但那身形,有着猎豹捕捉猎物时的灵敏迅捷,可见基础夯得实,武功路子专精适合自己的。

    一时间父子两都战意盎然。

    ***************************************

    白叠子:棉花的古代名称的一种。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 9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中国看到棉花,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关于棉花传入我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四两拨千斤":这是一武术技法术语,道家哲学,初见于太极拳《打手歌》:"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谓顺势借力,以小力胜大力。

    *作者有话要说。

    一, 姬家兄弟的人设,请参考标题,不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所谓的商业霸总,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古代帝王,手掌国家生死,百姓在他们眼里重要,但还是蝼蚁。冷心、冷情、多疑、残忍、强大的控制欲才是一个暴君最基本的特征,所以他们真的很有缺陷,不是好人。在有重大缺陷的同时,他们同时又是有智商的,表现出来可能不如姬苏的明显,但从他们敏锐的从姬苏各种提议自我延伸出的决策是可以看出来的,所以就个人而言,他们也有优点。当然,如有不喜者,请绕。

    这是再三强调的一点。

    二, 关于姬苏的外貌描写。一是因为男人是视觉动物,爱情那东西得从各方面综合才会养成如性格、气质、人品、能力、外貌等,描写姬苏外貌只是对姬家兄弟对儿子的亲情转变做一个刺激点,随着儿子长大长开,老父亲的忧虑要从看小孩转变到看待儿子已经长大的这件事上;二是上文武帝有句话提到了:他知不知道自己的模样叫人瞧了去会引起何种纷争?他知不知道这世上人性黑暗,这世上还有一种男子喜好龙阳?他知不知道绝色之人的性命,在这世上最如飘萍? 为后文姬苏这个对外貌不关心在意的直男闯江湖吃亏做伏笔。

    而姬苏作为一个胎生,装孩子装天真的时间久了,灵魂即使再成人,也会慢慢受时间和年龄环境的影响,变得一定的稚气天真,就好像一个人演一个角色久了,会受影响一样,所以人设是基现实考虑后决定,也是姬苏这个年龄开始不自觉叛逆中二的原因,请理解。

    三, 侠士擂是一个伏笔,前文中有写到有能者收入麾下,也就是说,姬苏现在的人手,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在培养了,并已经有了一定的班底,只是文中还没正式写出来,所以后文里出现小可爱们不用惊讶,毕竟前文已经提点了。

    四, 关于姬苏为什么会被罚打。

    姬苏自认十五岁已经长大了,去看看青楼并没有什么大事,所以他就去了,放在现代社会,他是军政三代,这种圈子的孩子知事早,玩得开,十五六的年纪去过有小姐的地方是很正常的,家庭有些管,有些只要不玩出格,不会管,正是因为这样,姬苏才放心的去了,只是想见识一下青楼。

    但对于姬家兄弟来说就不一样。他们的心里,姬苏是孩子,最重要的是他们背水一战,把姬苏立了太子,而且非常坚决的根绝了另外两个做后备储的可能,姬苏这个唯一的太子就非常打眼,无数的眼睛在看着盯着,只要有一丝松懈,就会招来仇敌的报复,所以去青楼那种龙蛇混杂之地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尤其姬苏还长得好,漂亮的人会引来垂涎觊觎,所以姬氏兄弟的愤怒在于姬苏对自己身份的不自持、不自知。最重要的是,姬苏如果出事,大胤就会后继无人,后果非常严重,所以生气很正常。

    但姬氏兄弟对这个儿子没亲情吗?有,正是因为很有,才没有舍得真的狠狠体罚,打的屁股因为肉多,恢复会快(老父亲的心思你们都没猜对啊,还没舍得真的用上十分劲。)看看姬庄吧,一个皇子,却当众和侍卫们同待遇脱裤打板子,才真的叫无情体罚。

    同时上章也埋了伏笔。一是因罚,武帝发现儿子长大了,二是武

    帝真的怒气全消了吗?这是父子意识开始发生转变的伏笔与第一次冲突的开端。

    五, 这是一个种田文,不要要求特别高端大气的宫斗逼格,不会盗用太多的名人诗词作为卖点,因为描写的是帝王与太子的成长,所以也不会把关注点放在后宫与过多的女子身上。姬苏是个爱国的仁人,他的搬运的发明可能是有些多,但都是处在他的位置,为推动民生发展考虑上的。所以这个金手指就不要太计较了。当然,姬苏为了不路马脚,都是找各种借口提出一个理念概念,把这个理念与概念完善完工作出成品的,还是大胤的聪明的工匠们。故文中多提到匠人,而不是姬苏自己做出了什么,也多次写到姬苏愧对原发明者。同样,也是因为这样的小事,告诉大家姬苏的个性,他有原则底限,他也有担当。

    以上为近段章节的小总。笑,烧脑烧得作者也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