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暴君 > 九十五、暗离

九十五、暗离

作品:重生之暴君 作者:赫连春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九十五 暗离

    兄弟两是行动派,解决了心头大事,便稍稍用了些饭菜唤了唐山前来。

    唐山恭敬行了礼,便听到武帝沉声问自己:“唐侍卫,唯汝可制入梦香,不知此香有无害处?需要何种药材?成香时间可长?”

    入梦香?

    唐山心下吃惊,面上却并不显,谨声回道:“回陛下,入梦香并无害处,只是一时并不可得,因其主药为合梦花,此花独生于陈州合山冰池周围,采花须在花开那瞬,臣手中并无此花,若要合香,眼下派人快马加鞭前去采集倒是时候。只是天气渐冷,寒冬将至,顺利来往只怕需三至五月余。”

    “得了此花,其余两味珍药臣手边亦无,还需回京后另取,望陛下恕罪。”

    武帝与守于门口的于淳廷都略皱了皱眉。

    明白了心意就蠢蠢欲动的二人没想到制此入梦香这般麻烦,此事看来急不来,且巡天途中变数太多,若一朝失策叫人钻了空子从太子下手,才真坏事,还是待回了京后再动手。

    且先忍忍,反正苏亦未开情窍,这一路便先龙溺他不离半分,从相处之上稍做更亲密叫他渐渐习惯自己二人。

    想到此,兄弟俩松了眉头,远远的,中间隔着半跪低头的唐山交流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此事便交予汝,待巡守回京后加紧制香。另再配些可助动情的无害之药出来。”

    “另取汝手中所管晶容,再过两个时辰带过来,与太子易容。”

    唐山应了是,心下惊讶:陛下这是?

    然而有想法唐山也不敢表路,他是死士,是暗卫,忠君已经深刻入骨,领了命便下去安排暗卫采花事宜等。

    待唐山下去,关上了门于淳廷与弟弟秘语:“朕方才想了想,为苏找女子一事有失妥当。朕倒是以为不若双管齐下。”

    “兄长之意……”武帝沉吟了一下,抬眼看向于淳廷勾嘴一笑。

    “找个可控的小娘子勾引苏?”

    武帝轻轻点头,眼神冰冷又无情,偏生无情中又生出万般柔和,面容的冷硬有化冻之意。

    “不错,若叫女子伤透了心,吾二人好生包容他喜悦他龙溺于他……”

    “好叫他知晓,这世上,唯吾二人才是最好之人。”

    “正是。这样的女子要利用,”

    “便要找个水性扬花者最佳。”

    “需性大单纯者,为家族之利不得不牺牲者。”

    “又或许,心有所牵者。”

    “尝了情爱再以药养之不耐寂寞者。”

    “予苏多找些事,叫他二人不能时时相处之。”

    “既不耐寂寞,自然遇个容貌俊美禁卫勾`引了便把守不住。” “那便叫暗卫去把各世家女子仔细排查送名单上来。”

    姬氏兄弟相视一笑,志得意满的看向仍睡得香甜的儿子。

    ——且忍忍,且忍忍,不易得来,却可得心才更甜美。

    姬苏睡得正香,却不想被人摇了起来。

    睡眼朦胧的姬苏睁开眼,就见武帝的身影在自己面前晃动。

    武帝一边扶着姬苏给他穿衣,一边秘语道:“苏,起来用些小食,等会儿随朕换了装夜遁。”

    刚醒的姬苏脑袋还有点混,一字一句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后才开始清醒。

    要搞事了?

    他赶紧翻身起来抬袖系带,略有些紧张的问父亲:“父亲,可是出事了?”

    一抬头之下姬苏一呆,武帝此时已经换了脸,面容是个相貌普通的男子,有特色的凤眼改了形状,倒像一对狭长风流的桃花。听到儿子问话,武帝挑唇一笑,平凡的面容忽然有种似邪非邪的坏坏的气质,他看着姬苏道:“怎的,不过易了容,汝便不识得为父了?”

    姬苏摇头,便又听得武帝道:“此处是郑城,朕带汝易容为商贾父子,落脚民间了解些此地民生风物。”

    “是,父皇。”

    闻言姬苏加快了速度。比起到了一处大批的官员富翁们众星拱月般围绕身边溜须拍马,自然还是这种私服巡访更能接近当地的百姓,了解当地各种税收、食种、民生情况。

    洗漱后唐山与小桃送上易容的小盒,武帝打开盒子,从里拿出一张薄如蝉翼的透明之物来。

    唐山道:“殿下,此物唤晶容,乃大胤天池里所产的三百年晶鱼皮为主药所制易容之物,天下仅此一张,并非人皮,殿下可放心贴用,千变万化尽在手中。”

    虽然早知道这个时空与华夏并不尽相同,但姬苏听到这种宝物,还是忍不住吃惊。

    武帝以指搭于姬苏颔下挑起姬苏的头面向自己仰起,克忍着抚摸儿子光滑细腻拉出优美弧线的细脆颈脖与脸庞的欲望,让姬苏闭上眼。

    姬苏如言闭眼,只觉得面上整体微微一凉,心道现代女子敷面膜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凉凉的,滑滑的,像果冻一样。

    随着感觉大佬的手指在自己脸侧颚颈等处提捏,不过一会便听到大佬说“可睁眼了。”

    有高挑的侍女奉上镜子,姬苏看向镜里的自己。

    面容竟与现在的武帝极像,只是眼睛微大些,年龄仿佛十七八岁间,面庞半稚半青涩。

    再扒拉着衣领看脖子处,姬苏抬手在脖子与锁骨、耳后细细的摸索,竟是感觉不到一丝破绽,这易容面具竟好像真的化成了自己的皮肤。

    唐山见此,知机的为姬苏普及:“殿下,晶容万无一失,独有一点,怕高温,若至炎热如火处即会渐渐硬如晶石,故万不可置身炎地。若要取下,只须以指抠面边,自额上往下轻卷便可轻取之。”

    听了解说,姬苏满意的点点头。

    世上并无十全十美之物,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还不怕水不怕冷就已经很接近完美了,并且用了这个还不用戴面具,舒服得很。

    虽然并不是个颜控,也不是看重外表的人,但姬苏想到自己的脸,还是不由得心里有些塞堵——自己怎么就长了那么张一看就是祸水的脸呢?

    想到这里,姬苏不由侧眼看武帝一眼,虽然这爹比较渣,但确实把自己保护得很好。

    武帝莫名接收到儿子带感激的眼神,心头既软又受用,拿起梳来唤姬苏:“转回头去,父皇为汝绑发。”

    “为父名易字曦之,乃北地大留过来的皮毛牲畜商贾,汝名易殊,吾父子二人所带护卫十六人,记住了。”

    用了些许小食填了下肚子,父子俩穿着竹青长衫披了有钱商贾们喜爱的皮毛边领披风,领着易了容同样让其他禁卫变装作自己的死忠之士十六人无声的出了房间。

    禁卫首领方钰早候在门外,上前轻声禀报:“陛下,方圆五里确认安全,另城外五里坡处已经派人埋了北地皮毛及珠宝共八箱,并车马相候。”

    “这五日汝等放出‘太子殿下欠安,陛下心牵之’消息。”

    武帝满意的点头,拉着姬苏辗转换了好几处暗巷后方上了一辆装满了桶的牛车。

    姬苏头一遭

    藏身木桶,牛车缓慢且摇,并不舒服,好一会儿才感觉牛车停下,有城门士兵拦路查看城符后笑道:“冬子这般早去庄子拉菜?可多拉些回来分与吾等几人否?还是老价钱。”

    驾车的汉子憨声应了好,几人又唠叨几句,牛车方再次驶动,往城外而行。

    行至半路,旁边林子有咕咕鸟叫之声,武帝唤姬苏悄然起声下了车入了林,早候于此的暗卫恭请父子俩上了马车,等了几息,十六个侍卫现了身,护在车旁,缓缓往某处行去。

    郑城是瑜州地界的城池,不大不小,其山多,瑜州已临蒙下,故郑城为蒙下通往洪州后前往胤京的中途枢城,坐在车里,武帝考问姬苏:“可知为父为何先领汝出城?”

    姬苏每日习惯暗记暗卫所递的消息,闻言迅速在脑中翻读曾经看过的消息,想到郑城的地势与其位置,心下了然:“父皇可是想查此地山贼之事?”

    “不错。”武帝含颚,伸手给姬苏把微散的毛领解了带系实,姬苏略不自在的别开脸。

    自己这么大个人了,大佬爹还把自己当小孩子。

    “汝已长大,行事亦有法度,且与朕说说汝之看法。”

    武帝不以为意,复又捏住姬苏的手合于双掌中。

    姬苏无语,抽手抽不动,反而换来武帝一句:“汝入冬易冷,未备炭火,且以手将就”一句话,虽然很想甩开去,可看看武帝凌厉硬朗的面容居然做着如此龙爱孩子的事,姬苏心里又暖和发软,最终还是道了句谢谢父皇。

    武帝在儿子看不到的地方挑眉路出一角邪笑后又迅速掩去幽深的眼神,只把手掌又紧了紧。

    儿子手背皮肤可真细滑。

    姬苏不知自己处境,把心思放在了武帝的考校之上凝神细思。

    “郑城是唯一可从蒙州(原蒙下国,被灭后赐名)前往胤京之处,故此处商贾人丁极多,龙鱼混杂,滋养山贼不少,府州年年剿之却不能断绝,郑城守备曾三次奏请增兵剿匪,见效甚微。去岁守备容子庭接任,疏请加强当地民兵训练,招揽侠士游侠共同剿匪,因其当地之人熟悉地形,可迅速凝结成队出兵之有效因由,故儿臣准其所疏。”

    武帝微笑不语,见姬苏全神贯注想着事情,不动声色挪动几步靠近儿子。

    姬苏全无所觉,认真的反复把此事思前想后,总觉得武帝问起此事必有其他原因,那么,自己遗漏的地方在哪里呢?

    难道是容子庭的出身?

    想到这里,姬苏心头一紧。

    容子庭,年方三十有一。本是寒门,北征之时自瑜州乐县治下小村应征入伍,因其北征作战英勇,后又跟随武帝东征魏国、蒙下、燧商,为其上司李恪李将军提拔为副将。去岁郑城守备无建树,又恰逢当值守备到期轮值,李恪便向太尉们举荐了他。

    如果容子庭有问题,与山贼勾结,那就非常严重了,山贼化身郑城守军,披着官皮进行明抢暗夺,自然是最难提防。

    若真如此,容子庭背后的李恪与三位太尉便不干净,他等背后,站的是谁?其有何居心?

    化贼为兵,光明正大据用朝廷兵器,抢劫钱财可壮其队与军需粮草。而郑城距离京城不过千里余,又为蒙下至胤京扼要,若化整为零暗借官皮潜伏……

    想到这里,姬苏只觉得背后生出一层冷汗。

    自己失职了,竟然没有查觉如此大事。

    武帝一眨不眨瞧着儿子面上表情微微变化,见姬苏悚然而惊,只手揽住姬苏肩头轻拍:“汝想到了?勿怕,朕不过有疑,才借此机会欲暗查此事。”

    又道:“若是单纯匪患,便也罢了,若有人借此机会韬光养晦暗培兵马,苏,为帝者,当果决狠辣,宁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武帝声音平平,甚至是带着一丝柔和,然而落在姬苏耳里,却叫姬苏无端打了个冷颤。

    “……谢父皇教诲,儿臣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