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暴君 > 一四二、路遇

一四二、路遇

作品:重生之暴君 作者:赫连春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一四二、路遇

    因为有着姬氏兄弟的密杀暴令,乐县与何县的疫情并没有大规模的爆发开来,加之先行前来的医师医官们处理得及时,刘御医等人到了乐县等地,便是学子们都极快的做事上了手。

    刘御医等皆是松一口气,这日查了一处村落出来,有卫兵上前客气道:“刘大人,有劳这边稍作休息,再往下一处去。”

    刘御医点点头,他年纪大,日夜忧心病情与民康,身体渐吃不消,有学生高士则想上来掺扶,他便摇头:“不必,老师虽至花甲,却不至走两步路之力气都无。”

    后头跟着的吴三娘子与退后来的高师兄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出无奈之色。

    他一行走到马车车辕上坐下,接了各自侍从侍女递上来的热茶水,杯方举至唇边,便听到村中传来一声惨叫。

    吴三娘子手上一抖,茶水溅了些许出来,落在她手背上,肉眼可见迅速红了一块起来,侍女在旁惊呼一声:“三娘子,您的手!”

    她上前来接过茶杯,刘御医沉着道:“拿冷水冲洗,士则,快与汝师妹拿伤药来敷。”

    惨叫声又响起了好几声,吴三娘子不忍的别过头去,任侍女与自己清洗烫到的地方,上药,旁边瘦瘦高高满身斯文的高士则沉默了一会儿,与刘御医道:“都是人命,若得吾等努力救治,未必不可痊愈,陛下此令实在有违天……”

    刘御医听着越听越不对,赶紧出声喝住徒弟:“士则,接连奔波劳累,怕是汝头晕之症又犯,还不快回车上躺下。”

    高士则只是意义上头而发此言,被师父如此一制止,回过神也知不妥,眼睛四下一看,军士们离得有些距离,想来应是未曾听到,当下面色微白的道句“遵老师命”转身上了车。

    见徒弟走开了,刘御医哼一声,走到女徒吴三娘子面前,低头看她手背伤势,吴三娘子想了想,出声劝慰老师:“老师,身为医者,仁心仁德,故在吾等心中,人命乃最为重要,师兄一时心急,口出无状也是念道那些无辜性命罢了。您别生气,瞧师兄样子,也是自知言错,往后必警心不再犯。”

    刘御医叹口气:“士则确实心怀仁义品德,将来必成大医,只是尚浮躁,一时之兴,兴许便埋祸患,祸从口出而不知。汝虽是女子,比起汝师兄来却稳重持沉许多,也不必劝解老夫,今日事了,汝找时候,与汝师兄好生说话。”

    吴三娘子点头,师徒俩一前一后抬起头来看向村庄的方向,那里已经有青黑的烟雾滚滚而起,被风吹得七零八落,如同冬季的天气,看得直叫他们心底生出一股悲凉。

    随后师徒无话,赶往下一处村庄,马车行在路上,车吱呀晃动着,也不知走了多久,便听后方有马蹄声急如骤雨渐渐追近。

    护卫的士兵们警惕的看向后方,等人近了,方看清是传讯的士兵。

    这士兵拿出令牌交与诸人验了,方策马接近马车,等到车帘打起,见到刘御医,方一拱手道:“刘大人,陛下有令传来,袁大人令在下请刘大人火速回城议事。”

    此人声音并未刻意压制,故吴三娘子在后头的小车上也听得清楚,不由得心下生疑:这位不拿人命放于眼中的陛下不是病了?莫非……这是要请老师过去问诊?

    回了城刘御医便去了袁如令袁大人处,吴三娘子研分着药草,把老师的话一字不差的与师兄说了,两个聊着疫病症状及用药轻重,直到做完活都不见刘御医回来,便又往其他近的学子处走动了一下,才知几位御医都被请去议事。

    几人议论纷纷,都猜测着是陛下要从几位御医中挑人过去诊治,吴三娘子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心头无端生出一丝凝重。

    吴三娘子不自觉于脑中回忆这位陛下。

    第一次见到武帝,还是在七年前北征归京之时,当时她年岁不大,也只是酒楼上看到一眼远去的肃杀的背影。当时只一个挺直如刀的背影,却叫吴三娘子感受到一股害怕。

    随后最多的,便是坊间流传的武帝南征、东征,如何虐杀敌国军士民众,那一辆辆满载而归的拉着巨大财宝的车马队伍,也昭示着其强抢豪夺的真实残酷。

    但这些,也还隔着一层雾,一层纱,又如隔着天的月,真实又不真实。直到花宴。

    远远的拜见时吴三娘子并未抬头,等真正见着武帝真面,乃是武帝忽然发怒的时候。

    那一声退下,尤如洪钟,震得在场之人都跪了下去,吴三娘子匆匆一瞥,只来得及看到一张怒目如神鬼,气势如怒龙的侧脸。

    那位被叱的女娘子,听说回府后被匆匆嫁去了极远的苦地,另有几位贵女,则闻有禁卫持令上门折手折脚并剃光了秀发,其罪状乃构陷他人冲撞太子殿下,以下犯上,此刑未完,圣上道,子不教父之过,其一女可见其族之心,俱都去官抄家做了流放。

    武帝之暴戾酷刑,可见并非坊间夸大,可他能将夺抄而来的世家珍藏贤书全数拿作出来摆放于学院教学,并设立大胤姬氏书馆,无偿让有志之士抄摹,却又是天大的仁慈,赢得天下文人欲骂又赞,一张一驰,操纵人心,端的厉害非常。

    吴三娘子想得出神,从花宴想到巡天路上,想到听来的消息,心神有些恍惚:这般飞扬跋扈的君王,便是再残暴,却也还是对自己的儿子好的。但愿太子殿下平安归来,否则如此下去,国君病倒,后继无人,大胤必乱。

    第二日清早起来,吴三娘子洗漱好去给老师行礼,得了首肯进了屋,便看到刘御医的侍从正在清理包裹。

    “三娘,回去整理行装,且随老夫前往李渡一行,一个时辰后出发。”

    吴三娘子心下疑惑,但却乖巧并未出声打听,见状刘御医心里满意的点点头,倒是主动与吴三娘子道:“汝师兄性情易躁,陛下眼下身处李渡,不好叫他在陛下面前占了眼,此次便由得汝与李御医之徒程灵芝同行。”

    吴三娘子心知老师嘴上说教师兄,其实是心中挂护于他,怕师兄离陛下近了,不知甚时候说错话行错步招惹祸事上身,才留他于此不带着一起,心里想着怕是要与师兄拜别时说一下才好。

    等侍女去收拾行装,她转去前头师兄那里,师兄正好也往她处来,两人于半路碰在了一块。

    “老师这些时日劳心劳力,精神不佳,吾配了些安神醒神去燥之药,汝拿着,若老师不适,可适当与老师用些。”

    高士则把一个小布包递与吴三娘子。

    “虽心有不甘,但吾知晓,老师是为吾着想,让吾留于此处。”

    吴三娘子接过包裹,感受着里头瓷瓶碰撞,只觉得手上这份东西沉甸甸的,听了师兄这话,她抿一下嘴,忽然又把包塞进师兄怀里,自己转身走出几步后回头来看着高士则道:“师兄,汝之心意,自己送与老师去,吾还要备行装,就在此与师兄拜别。”

    她望着高士则,并指曲起大指,躬身行过大礼便痛快的走了,高士则拿着包裹微张着嘴,好半晌笑出声来,几声后又变成苦笑。

    “小师妹啊小师妹,汝怎的跑这么快?师兄这不是怕见到师父又被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