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暴君 > 一七零、jin谏

一七零、jin谏

作品:重生之暴君 作者:赫连春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一七0、进谏

    姬苏睡足了一天,隔了一日起来时还有些脑袋昏沉,他打量了偏殿一番,若是以往,于淳侍卫是会第一时间守在面前细声询问自己穿衣洗漱,然而久违回宫,殿内冷冷静静得吓人,仅有自己在这诺大华美的宫殿里手抓着父亲的衣物,着实让姬苏呆怔了好一会儿。

    这是……莫非大父说要管教小父,小父说会离自己远远的这事儿是真的?

    姬苏有点儿不敢相信,一直到用完膳常孟人求见。

    常、晁唐三人是姬苏亲近的近卫,等看到常孟人身后陌生的面孔时姬苏心里微微一怔。

    “殿下,陛下已将于淳将军调离,此乃陛下派遣护卫殿下之新侍卫游钊。”

    “……汝且抬起头来。”

    姬苏按下心里的一丝说不清道不明,接过郭义递上的新侍卫的资料置于桌上,透过面具打量这位新来的禁卫。

    游钊似是天生嘴角微微带笑,生得一对鹰眼,相貌堂堂凛然,身长几乎有九尺,太阳穴鼓起,显然功夫比及常唐等三人都要厉害,姬苏看得吃惊不已,更因为比及武帝还要高大的身材,瞬间就判定此人并非自己两个爹假扮。

    见姬苏不出声在自己与这新禁卫之间打量,游钊上前行了跪礼:“小人见过太子殿下。”

    姬苏微微抬手让人起身,打量着他道:“游侍卫与常侍卫可有姻亲家族关系?”

    游钊点头,“正是。小人之母与常侍卫之父乃手足兄妹,故常侍卫为小人表兄。”

    对于常孟人,姬苏是非常熟悉也信任的,因此笑道:“原来如此,本殿此处人少,汝跟着常侍卫好生了解了解。”

    常孟人点头,上前同游钊谢了姬苏后下去,姬苏这才拿起游钊的资料粗粗看了看,字不多,可他不怎么看得进,眼见着时辰算是不早,便干脆带了礼物上皇子所去寻自己的两个糟心兄弟。

    姬庄醉得厉害,夜里闹了酒疯后睡下还未醒来,姬苏将祥云支吾躲闪的眼神看在眼中,心料姬庄近来怕是心有愁结寄情于酒水,忘了和自己约定的事了。

    也罢,反正他已经回了京,缓一缓再详谈也没什么,反正要求人的是姬庄,并不是他。

    放下了礼物姬苏便欲离开,人方迈出殿时忽然听到偏角的偏殿门后有动静传来,像是有人用指甲挠门,风里还在微微的奇怪的喘息之声。

    姬苏尚未反应过来,常孟人等倒是先围上来拥着姬苏加快脚步,郭义走在后头厌恶的瞪了祥云一眼,声音压得极低:“腌脏之物怎的放置宫中殿下近处?快些处理了。”

    祥云懦懦的赶紧擦着汗应下了,目送着太子殿下骑马离开,祥云这才苦着脸看了姬庄房间一眼:“郭总管,哪是小人不想处理,那么个脏物是诚王殿下亲自安排着的啊,可是他的心头宝……”

    姬苏是听不见这话的,后头发生的一切常孟人等听在耳里,故意使毛发撩到骏马鼻子叫马打出喷嚏盖去了郭义与祥云的说话。太子殿下本来也就心思不够集中,故而并没有留意到这些,转到另一侧看过姬参,兄弟两干巴巴的客套了几句喝了杯茶,姬苏便借口工部有事走人了。

    姬苏有个屁的事,上朝吧,郭义早说了他爹念他舟车劳顿,让他休息三天;出去玩吧,姬苏又觉得兴致乏乏。

    想来想去,姬苏觉得自己怕是真的无聊,居然真觉得去工部可能比较有意思。

    他转头吩咐郭义:“郭义,汝去钦天司问问,最近的好日子是何日?另外再为本殿了解了解民间嫁娶所需之物。”

    郭义听了命令,嘴里应下,心头翻起巨浪来。

    殿下这是?

    他的殿下可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总管震惊与一丝难过,策着马呼啸着穿过高墙宫道出了宫去了工部。

    九天之上,箭鸷盘旋着轻巧的跟踪着姬苏,武帝坐在殿上听着各方臣子上奏议事,手在大袖当中捏着儿子的一角丝帛亵衣,感受着上边的细滑,叫他想起姬苏那身细嫩不已的皮肤似的。

    入了水,儿子可不就跟水做的似的,可怜可爱到恨不得将他连人带骨都吃进肚子里去。

    许是武帝走神走得光明正大,叫邑相看不过眼,他轻咳几声扬声道:“陛下,钱币之法乃国之大事,依微臣所见,此法可推,却需六部共议再呈陛下过目。”

    姬武帝邑相唤回了神,手指捏着那薄如蚕丝的亵衣狠抓了几下,当自己在揉着儿子的肌肤,这才道:“可。如此,即由邑相主持。”

    邑相得了准,心下一口气并没有松,而是与另一位相爷对视一眼,其身后一位谏士大夫微微冲邑相点头,持笏道:“陛下,臣有言谏。”

    得了许可,这位谏士大夫出列跪于殿中。

    “陛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出自: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武帝听着听着,忽然大掌一挥,沉脸喝道:“怎的,朕修个玉石长城罢了,汝竟有如此大道理来反驳朕意!区区一条玉龙,何足与奢相论?”

    武帝本身积威甚重,他一开口,威压便压得下方一些官员打了个颤深伏下去不敢抬头,只可怜殿中这位进谏的士大夫,他是真一介文人,被武帝满满杀气的眼睛盯着,他不由得跪着,但却仍强自勉强自己开口。

    “陛下……兴建万里玉龙……工程浩大且劳命……”

    武帝接口:“伤的乃是朕之财。劳甚命?天子与民以工活命养家,此亦称劳命?朕在汝等眼中便是如此骄淫无度之君?”

    百官们大气都不敢出,只默默在心底道:何止,陛下还是很不讲道理的暴君也。

    眼看着武帝一脚将这位谏士大夫踹倒在地不起不动,百官们心脏都重重跳了一跳,恨不得自己变身雕像就好。

    就在百官战战兢兢以为武帝将这位明士大夫给踹死之时,武帝摸着儿子的衣裳,心生出无趣,干脆将这事直接定了案:

    “此事不容更改,违令者,斩,三族流放东地建龙。”

    随着武帝大步流星离开,殿内百官这才松了一大口气,有人急道快看看明大夫如何了?怕是不好,快唤太医。

    邑相等几位重臣则聚在一块愁眉不展。

    陛下那日晚上于宴上提出在东地修建玉石长龙,他们连夜商议过,以为能谏劝住陛下,却没想到陛下许是连连胜战,心性自大起来,竟态度异常坚决,这可如何是好?

    几人皱眉难展,于淳谦更是心情不好。自己养大的孩子不止好杀,更有了骄奢之度,如此下去,方才富强繁华的大胤怕会长久不起来。国与家之兴亡,不过君与主的一念啊。

    他正想得出神,忽然有人轻声道:“在下有一想法,陛下刚强,唯太子殿下进言愿听,不若吾等求到太子殿下面前,晓之利害,殿下仁厚忠爱,想必为着天下苍生,会劝解陛

    下。”

    他这主意不说好,但诸臣们想了想觉得确实可行,便赶紧打听太子殿下行踪,得知太子殿下休息了一日今日去了工部,都坐不住了,邑相几个坐上车便去工部寻姬苏。

    离了京三个月,虽然接收着情报,但到了工部,姬苏还是唤工部主事近前询问了煤石之事,便问工部有多少懂修建房屋的匠人。

    大胤的房屋以木制与泥砖茅草为主,亦有石建,主事不敢怠慢,将这三类能工巧匠都召集近来。

    姬苏想了想,只留下了石匠。

    “本殿有一事,欲让诸位巧手试验。”

    姬苏说着,快速在纸上写下自己要做的东西:水泥。

    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铺建整体繁华的巨无霸大胤,那么便利的交通是必不可少的。同样,水泥不止为交通做贡献,也能为房屋的修建做贡献。

    水泥的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古罗马人在建筑时,会把石灰和火山灰混合起来成为建筑原料,是为史上最早之水泥。

    姬苏记得1824年英国人约瑟·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用石灰石和粘土烧制成水泥,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并取得专利权。波特兰水泥日后在水泥中取得绝对地位。

    他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找这些能工巧匠来试验一下如何用石灰石与粘土烧制出水泥为大胤所用。

    大概的将引爆山上的石块以取得石灰块,然后将其打破、粉碎成精细的粉末。在和页岩、黏土或其他物质充分混合的步骤想法说了说,送走了石匠们,姬苏想起最重要的一件事,问主事:“本殿派去大胤全国各地收集植株资料之人可都回京了?”

    主事忙引着姬苏到了内堂一间密室。

    “殿下请看,此乃最近三月陆续送回书册并种子、物品。”

    姬苏满意的点头,挥手让主事下去,自己见没了人,一捞袍边就蹲下来一手拿册翻看,一手开箱取物对照书里的记载确认。

    这个事姬苏已经着人赶赴全国各地做了五年,不为别的,就是为发现更多大胤目前还没被发现的可食用材料。

    要知道,民哪,以食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