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暴君 > 一七二、投奔(xia)

一七二、投奔(xia)

作品:重生之暴君 作者:赫连春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一七二、投奔(下)

    吴家出身不低,耕读传家有三百多年,然而门生不多,因为吴家人骨子里不如别的世家坚持着清贵风流,反而带着武人的豪气与商人的现实,所以即使是个世家,也是个并不怎么非常出名的大家。

    吴谏士大夫的家在胤京西南方向,已经接近外城,是个五进五出的院,家里人口也简单,上有祖父祖母,下有儿女一双,吴家早早得了信派了管家在城门候着,因为有姬苏的吩咐,三娘子的车队虽然行得慢些,但很稳扎,护车更是有一队三十人小军队,管家在城门口一眼便看到,心下暗暗吃惊。

    受了伤,但吴三娘子的待遇是极好的,侍女接连死去,吴三娘子心有不安,姬苏体贴的派了小桃过去,又得了姬苏授意,她拿了医书念与吴三娘子听,为她解闷开导,渐渐的吴三娘子情绪安定下来,一路听得小桃提到太子次数多,心下对未曾蒙面的太子殿下感激不已。

    眼见入了家门,吴大夫与夫人红着眼难受得不行,又眼看着守在女儿身边的是个陌生的英气美丽的女子,从她本人嘴里听到乃是太子禁卫时,吴家上下都暗暗吃惊不已。

    姬苏奉了武帝的令带着慰问品到吴家时,正巧赶上吴三娘子回府半个时辰。

    他受了吴士大夫的礼,温声道:“三娘子英勇不屈,为国效力,实巾帼英雄也。本殿受父皇旨意前来探望,望三娘子早日康复。”

    姬苏说完,便给吴士大夫引见随车而来的太医曹寒松曹御医。

    这位曹御医乃骨科好手,年约五十,与吴士大夫客气了一番后便提出与吴三娘子问诊一事,吴士大夫心下感激,欲引着曹御医往后院去,想了想又顿步请姬苏一道过去。

    一般人家后院还是有规矩外男不可乱入,但太子代表了天子来慰问探病,吴士大夫便做不出把太子搁在前院干坐的事来,总得让太子见到病人情况如何也才好回禀陛下。

    姬苏倒没想到会请自己一块前去,稍吃了一小惊后还是移步跟了过去。

    吴家并不算大,因着人口简单,仆奴也不如别家多,倒也不显拥挤,虽然小,但亭院山石俱修,也是别有一番精巧妙趣。

    到了吴三娘子院内,姬苏止了步,道:“此院倒是精致,曹太医还请进去为吴三娘子看病,本殿便不进去了,在此赏赏景倒是好的。”

    姬苏温和有礼,进退有度,倒是让平时只在朝上与姬苏打交道的吴士大夫心下更生好感。

    他连唤儿子去备了小桌小椅,焙上了炭茶,便陪着姬苏坐在廊下赏景。

    吴三娘子爱花,院里四季分明的种植着各种植株,当下依墙的梅花已开了好些,间着花雷,白的粉的极有雅趣。

    姬苏不是很会来话的人,干坐着听奉承也难受,便拿吴家公子吴明义说事,问吴士大夫:“贵公子贵庚?可有入朝为官?”

    吴士大夫忙回:“犬子年十九,明年准备下场科考,现在在国学院里学习。”

    “本殿无事去国学院听讲,那里先生都道学生们奋发图强耳聪目明,将来俱都是大胤栋梁,吴士大夫教子有方,儿女俱天资出众,大善。”

    得到太子称赞,吴士大夫忙起身惶恐道不敢当,姬苏深觉自己有把天聊死的本事,只好硬着头皮安抚住吴士大夫,就着吴公子的学业随意讲了几句,眼看吴士大夫欲言又止,姬苏心念一转,便招近小桃,让小桃将出京路遇吴三娘子、汾城遇刺、吴三娘子落水等事利落说来。

    吴家得信只模糊知道遇刺与遇匪之事,小桃说话爽快明了,说得不多,但从头到尾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得清楚分明,吴士大夫越听脸色越缤纷纠结,好在小桃说完曹太医就走了出来。

    他与姬苏见了礼,又与吴士大夫道:“三娘子伤势恢复极好,伤后所看医师很是高明,用药也极为恰当上好,只需好生休养一两月便可行动自如。”

    姬苏听了,心下松了口气,温声道:“此是好消息,如此本殿便也不打扰,回宫将此信告之父皇。吴士大夫,告辞。”

    姬苏与曹太医作了别,两个作伴回宫复命且不提,他一走,吴家人便围住了吴三娘子床前。

    吴夫人接了夫君递过的礼单看了看,越看脸上越惊讶,随后转给靠床而坐的三娘子。

    她道:“这礼……倒是极重,天家如此看重三娘子,这……”

    吴士大夫打断夫人的话:“不用多想,吾方才听太子殿下所言,三娘子随军出征遭遇水贼寇首,她坚贞不屈使计使得连小将军斩杀贼首自己落了水,是立下了功劳,陛下才有此厚赏。”

    吴三娘子细细看着礼单,上边除了各种珍贵药材钱帛,还赐了她四个年轻侍女不说,另一张单上更附上了一些珍贵难得的宫廷收藏的医书孤本抄本,只是这后一张礼单与前一张字迹有些不同,倒像是两份并在一起送来的。

    三娘子眼睛一亮,虽然觉得这些礼过于贵重,但后一张礼单却极叫她欢喜心动。

    她听到父亲的话,顺嘴亦如此安慰母亲,等着人走了,便让赐下的春琴将医书都拿来。翻开《伤寒医策》这本书看了两页,上面字迹清俊凛然,风骨正气,三娘子心下赞叹,忽想起礼单来,心下一跳:莫非这是太子殿下另与自己的礼物?

    不知怎的,她便是觉得这份礼,就是太子殿下送的。

    拿着书,三娘子良久并未翻动,许久,方叹了口气,脑子里回想起自己见过的太子殿下,身量纤瘦不高,似是与自己相同,戴着面具,但极是温文有礼,音清凌如泉水。

    她虽在房内未曾出去,可也透过门窗依稀听见姬苏与父亲的聊天声音,这样的人……

    三娘子不敢想下去,只觉得手里拿着的医书莫名的有些暖手,穿过皮肉,从手掌暖至了心里。

    姬苏出了吴府,看着时辰尚早,便悠悠闲闲与曹太医闲话着慢逛,远远见到一处门庭刷漆上瓦的气派居所,一问才晓得原来是皇兄姬庄之王府。

    姬苏忍不住看了一眼,又看一眼。

    姬庄的王府建地极大,府墙都比旁边与对面要高上一截,别处用的红漆,而姬庄作为皇子,又被封了王,漆用的便是尊贵的黑色夹金色。

    姬苏不想承认,但此刻看着快要完工的府邸,由心生出了一股羡慕。

    他是太子,按制,是可以有自己的太子府的,现在长这么大了还跟父亲住在一起,就算朝臣们不碎嘴,可要是两个大佬突然猜忌起来他怎么办?并且姬庄和姬参已经有了侍寝,娶妻也是早晚的事,自己之前也参加了花宴,在古代这个时候,找老婆也是日程上的事,自己若接触接触三娘子,欲聘之为太子夫人,更是不能跟着亲爹住一块儿。

    得想办法开个口,让武帝同意建造太子府才行啊。

    姬苏想着,特意拐了个弯儿从近处经过,隐忍而克制的看了一眼姬庄的王府。

    工匠们在忙忙碌碌着工程,偏门子那儿倒是与一般不同,站着一高一矮一男一女,穿着简陋,女子戴着帷帽,正在与门子说好话。

    姬苏顺耳听了一下,那高高大大的男子声音带着焦急与

    哀求的道:“这位大人行行好,小人与妹妹真是前来投亲舅母,小人一路打听,听闻舅母在此做工,还请大人发个善心,帮小人喊舅母出来。”

    门子有些不耐的道:“谁知汝舅母是谁?此处非同凡响,可不是谁都能随便上门来投奔寻亲的。”

    那男子便急着拉妹妹跪下道:“小人舅母唤阿丑,半边脸有伤毁了容的,大人,请您发个善心,帮帮小人与妹妹。”

    他说着,从袖里掏出一个破旧的布袋递过去,姬苏坐于马上看着男子一点侧颜,心知怕是狠下心拿出了钱财,便与旁边晁侍卫使个眼色。

    晁知义知机,策马过去与门子讲了几句,门子见了令牌便不敢再拿乔,也不敢接这男子递上的布袋,喊人站起身后道:“汝且此处等着,吾进去找找有无阿丑此人。”

    见门子进去找人了,那男子转头看了过来,显然明白是有贵人相助,才使得门子肯出手寻人。

    他见到姬苏,似是为姬苏面上面具吓了一跳,想追过来言谢,然而侍卫们拢来将姬苏牢牢护在中心,他便只能见到马上的贵公子侧偏过头来似是微笑的半张粉色樱唇。

    一瞬间,这男子站着便不动了。

    见状,曹太医抚须赞姬苏:“太子殿下仁心。”

    姬苏笑道:“不过顺手而为,并不值太医如此称赞。”

    两个人互相吹捧尬聊着,回了宫将探望吴三娘子一事禀了武帝,武帝微微颔首,等曹太医走了,姬苏想了想,试探的道:“父皇,儿臣方才出去,远远瞧见皇兄与皇弟府邸,似是马上峻工。父皇,儿臣身为太子,久居元和并不适宜,儿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