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纸尿裤的生产线出了点小问题,专家齐聚东北的机械厂,南雁和褚怀良也被喊了过去。

    等人到那边,问题已经解决了。

    扑了个空的南雁倒也有所收获,制药厂的布洛芬生产线总算定了下来!

    一共四条生产线,三条运往新华制药厂,另一条则是随同褚怀良回陵县。

    褚怀良这会儿归心似箭,恨不得能插了翅膀回去立马投产,南雁则是在东北这边稍作停留。

    大连机械厂这边搞出来了点新东西。

    老关十分得意,“我之前就说过他,他那厂子得更新换代他不听,现在他住院去了不能当家做主,小高你说说看,我这专门设计的生产线怎么样?”

    半自动机械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屠宰车间的工作效率。

    这样一条生产线,自然是再好不过。

    “您怎么想起弄这个?”

    南雁不太明白,钟厂长这人花钱都用在刀刃上,怕是压根不舍得掏钱升级生产线。

    “这不是托你们的福拿了点好东西又挣了点钱,总得回报回报你们吧?”

    人在东北,对苏联那边的情况消息更灵通一些,“说起来苏联那边最近没少搞动作,你们的生产跟上了吗?”

    别回头折腾一番,倒是给这个昔日的老大哥作嫁衣裳。

    工艺给了生产线给了,要是再把名声都给了,自己除了那些交换来的玩意似乎别的啥都没有,不合算啊。

    “过几天就去,老关你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行,那我就等着!”

    南雁原本打算学褚怀良,和生产线一块回去。

    谁知道首都来了一通电话,除夕前一天,南雁再度来到首都,入住在早已经安排好的招待所。

    孙副部有些忙,没顾得过来。

    倒是安排了人来接南雁,也是老熟人——

    曾经跟着一块去法国的郑君。

    “今天晚上戴高乐将军专机抵达北京,明天会一块吃年夜饭。”

    这些都是对外公布的行程,法国总统的中国之行被各方人士盯着。

    在欧洲,戴高乐将军显然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率先与中国建交,在欧美普遍抵制中国的情况下,又前来访华。

    不管是法国内部还是欧洲、美洲都对这件事十分关注。

    “听说之前领导们开会,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从法国引进一些生产线。”

    郑君看了眼南雁,显然她还不知道这小道消息。

    南雁是真的不知道,这会儿消息没那么灵通,她怎么可能第一时间知道这些?

    “那挺好的呀。”

    郑君瞪了她一眼,“你都不知道哪方面的生产线你就挺好的。”

    南雁:“国家引进自然不会差,肯定是关系国计民生嘛,再不济也事关经济发展,肯定是好事。”

    郑君听到这话想起了那次自己在法国犯的错误。

    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外交人员彰显的是国家形象,不管何时何地都代表国家的人,要谨言慎行。

    她当时的提议就犯了错,过于“入乡随俗”失了自家风采。

    好在孙副部及时提醒,才不至于真的丢人到国际社会。

    毕竟那天南雁前往总统宅邸时被拍了照片。

    如果真的按照自己说的那般穿衣打扮,肯定会被国外的报纸做文章。

    之所以想起这事,是因为郑君想到孙副部的评价,“她比你想象中还要稳重。”

    郑君觉得老领导还有句话没说——

    她比你还要稳重。

    自己从事外交工作将近十年,还能不如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

    郑君是不服气的。

    直到方才,南雁的几句话让郑君意识到老领导并没有高估南雁,她的确稳重。

    比自己还要敏锐。

    敏锐、稳重,严肃、活泼。

    这可不正是外交工作需要的基本素质吗?

    郑君将感慨压了下去,“说的没错,咱们国家现在石油产量跟上来了。”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南雁愣了下,迅速意识到郑君说的话到底什么意思——

    石油,工业的黑色血液。

    是要引进化纤化肥生产设备吗?

    这可真是……

    南雁做梦都没想到的。

    这事她知道啊,南雁的外婆经常说到这事,毕竟外公当年就参与了其中一个化纤厂的建设工作,后来在那个化纤厂工作多年。

    四三方案。

    耗资43亿美元引入成套设备。

    后来这一投资额不断追加,据说到了五十多亿美元。

    正是这笔在当时称得上巨额的投入,才有了日后改革开放的生产基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四三方案引进的26个大型化纤厂、化肥厂,化肥怎么可能走进千家万户取代农家肥,没有化肥谈何农业增产?

    只是作出决定的人却并没有看到这些大型工业项目落成。

    南雁没想到,这个本该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第二年发生的事情,竟然会提前了两年。

    蝴蝶翅膀带来了许多变化。

    掩盖下那点激动,南雁笑了起来,“那是好事啊,咱们再也不是贫油国了。”

    郑君留意到南雁那瞬间的情绪变化,但她也的确没猜出来南雁是否真的猜到,猜明白了自己在暗示什么。

    “是啊,好事。”她请南雁去吃东西。

    尽管已经腊月二十九,但饭店依旧在营业。

    吃烤鸭的时候,郑君和南雁闲扯,没再聊那些略有些敏感的事情。

    送南雁回招待所的时候又提了一句,“孙副部说过几天要带你去参加国际博览会,你先安心在这里住下就行。”

    南雁点头,“好。”

    博览会是在二月二号开始,国内肯定要早点出发。

    再加上法国这边来访,就想着提前喊她过来,万一总统要见她呢?

    显然目前来说总统先生并没有这打算。

    第二天并没有得到通知的南雁跟招待所的服务员说了声就去了新华书店。

    首都的新华书店,有国内最为齐全的书籍,甚至还有一些最新的国外期刊杂志,南雁需要从上面找一些东西。

    虽然春节将至,但新华书店这类服务型的单位并不过年。

    甚至还有很多人——

    书贵买不起,但可以借书看。

    不过期刊杂志区这边明显没什么人。

    南雁迅速找到了几本医药方面的书籍,又去报纸架那边,很快就看到了正在打架的美苏报纸。

    苏联的卫生巾已经投放到市场。

    美利坚指责苏维埃偷了他们的技术,是个盗窃犯。

    苏联则是斥责美国将印第安人灭族,是个不折不扣的刽子手。

    她就说嘛,sanitary towel只是一个工具罢了,美国人站在制高点上指责苏联的工具。

    而当这个工具没达到应有的预期效果时,说不定很快就会被摒弃。

    南雁的俄语水平远不如英语,但也从这份苏联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消息——

    有多名美国女性使用sanitary towel后住进医院。

    苏联情报,强大如斯!

    这事绝大部分美国人都不知道。

    作者有话说:

    二更等晚上啦

    实际上戴高乐将军没能访华啦,原本预计来的,但心脏病突发去世。

    第44章 马德里博览会

    南雁仔细看了报道, 发现这些潜伏在美国的情报人员消息不要太灵通。

    把这些住院的美国女人得了什么病,具体表现都摸得一清二楚。

    真厉害啊。

    不知道是潜伏过去的苏联人,还是出了美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