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乔常水迟疑了下,“不算很着急。”

    “那等我回来再说,我要回家几天,忙完再来处理你的事情怎么样?”

    半大的青年点了点头,“那师傅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吗?”

    “别闯祸,该干活的干活,行了。”南雁就着小徒弟的胳膊站起来,蹲在地上久了腿多少有点酸麻,“有什么急事就去找骆主任。”

    仔细交代了几句,南雁这才离开。

    车间门口的褚怀良看着朝自己走来的人,他没有像往常那样调侃,只是言简意赅道:“走吧。”

    南雁也没多想,她也有心事。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想乔常水的欲言又止。

    几个徒弟半大不小,十九岁的萧开山,十七岁马上十八的乔常水,十七岁的郭凯旋,十六岁的黄援朝还有今年十四岁的段莹莹。

    这些原本该是学生的孩子们,现在多多少少都在寻找自己的前途。

    萧开山最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今在努力走自己的路。

    段莹莹和黄援朝稍微小点,还是两个天真的小姑娘。

    倒是乔常水和郭凯旋,他们也半大不小,到了考虑未来的时候。

    所以二徒弟想要做些什么呢?

    南雁不知道,她似乎也有些忽略了老二和老三,对他们不够了解。

    等忙完公社这边再好好研究下吧,几天时间而已,很快就过去了。

    又是一声叹息,褚怀良几乎要忍不住好奇心,你到底在长吁短叹个什么?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就遇到了从岔路口拐过来的骡车。

    老刘载着几个知青回公社,瞧到南雁主动打招呼。

    “南雁回来了呀。”

    这么一声犹如惊雷,炸醒了骡车上几个昏昏欲睡的知青。

    南雁。

    是他们知道的那个南雁吗?

    看到自行车后座上的人时,几个知青又都把目光落在了程明身上。

    南雁也没想到回公社而已,竟然这么巧合的遇到了程明。

    大城市过来的知青依旧穿着一件白衬衫,和周围的环境似乎格格不入。

    大概有些春困,眼神里透着几分朦胧茫然。

    南雁笑着跟驾车的老刘寒暄,“刚回来,公社最近都还好?”

    “好着呢,就是你马叔整天念叨着说你咋还不回来,早知道你今天回来怕不是派人去城里接你了。”

    南雁闻言咯咯地笑,“哪用得着这么复杂,正好褚厂长来咱们公社办点事情,这就带我一起回来了。”

    老刘笑着跟褚怀良打招呼,“你们骑车快,先回去吧,不然回头肯定跟我急。”

    褚怀良客气了两句骑车载着南雁离开,没多大会儿就变得格外模糊。

    骡车上的知青们纷纷收回目光,“听说公社里打算搞个被服厂什么的,你说咱们能不能去里面工作?”

    之前县里的食品厂招工,就有几个知青去食品厂上班了。

    一旦在这里上班,那户口关系可就钉死在陵县了,将来就算能回城都不能回去。

    他们还不死心。

    但是那几个知青住进了食品厂的工人宿舍,在食堂吃饭有工资,前些天趁周末回来时还拎了不少东西。

    跟过去那些过得抠搜搜的知青判若两人。

    说不后悔是假的,可一想到去县里工作就断绝了回家的希望,知青们也很纠结。

    但这次又不一样,公社里的产业,跟县城的食品厂不一样,或许对户口关系规定没那么严苛呢?

    “程明你刚巧瞧见没?高南雁坐在那个男人的自行车上。”

    “人家姓褚,是制药厂的厂长,之前就来过公社。”住在秀水前村的知青前段时间见过褚怀良,对他有印象,“听说这被面就是这个褚厂长解决的,估摸着这次来咱们公社,就是商量那个被服厂的事情。”

    “老刘叔,你快点呗,咱们回去也听听。”

    “这骡子不快我也没办法呀。”老刘呵呵一笑,扬起手里的鞭子轻轻抽在牲口身上。

    他知道的倒是比这些知青多一些。

    公社是要搞这么个被服厂,不过人家招工对象是公社里的女人,跟这些知青压根没关系。

    想工作还不想绝了回城的希望,想的倒是挺好。

    把乡下当成了什么?

    公社才没那么傻子呢。

    赵留真也是这个态度,“这几天还真有好些个知青拐弯抹角的跟我打听,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不怪他们,毕竟咱们这里的确比不上城里。但咱又没有给他们安排工作的责任,这群人里我是一个相中的都没有,打听也白打听。”

    她是妇女主任,做鸭绒被又是个有点技术含量的活,更适合擅长针黹的乡下女人,知青们还是算了吧。

    别不小心扎到手指头再大呼小叫个没完。

    南雁倒是没什么意见,她对知青们没偏见,程明这个老鼠屎倒也坏不了一锅汤。

    只是公社的产业经济自然公社这边说了算,不想要知青参与进来那就不让。

    甚至都没有跟自己解释的必要。

    赵留真也没想着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她拉着南雁参观最近盖起来的“厂房”。

    “这些都是刘四和带着民兵干的,原本公社打算重新修葺一下学校,多盖几间校舍,这不砖头先紧着咱们这边来了,这刚拓好的砖坯刚弄到窑里,还得烧好些天。”

    新厂房盖得颇是宽敞,窗户多了点,显得里面十分亮堂。

    “说起来这窗户还是你家兄弟弄的呢。”

    乡下地方没那么多玻璃,窗户一般都是用纸糊的。

    麦秸和杂草做的纸,刷上一层桐油还能防水。

    因为这一排房子用途特殊,自然光格外重要,所以这窗户设计又复杂了点。

    夏天尽可能的敞开,冬天还要夹着厚厚的窗户纸阻挡寒风。

    应该是特意做成了双重。

    她这个兄弟倒是还有点设计能力。

    “有库房吗?”

    “有的,这边是工作的车间。”赵留真用流行词来形容,“仓库的话就又不一样了,弄了好几个呢。”

    存放鸭绒鸭毛的,存放处理好的鸭绒鸭毛的,还有放布料的,放做好了的鸭绒被的。

    简单来说分了四种用途。

    较之于工作的房间,这些仓库就显得更加宽敞,盖得也高。

    除了仓库最重要的就是鸭绒鸭羽的处理车间。

    “我找市里的机械厂,让他们把碎草机改进改进来搞这个,效果还挺好。”

    至于消毒杀菌什么的也有,这是从肉联厂制药厂日化厂那边得到的一些帮助。

    跟着南雁一块参观的褚怀良十分惊诧,“赵主任您可真厉害。”

    这也就两个星期出头,把这些房子盖起来,又把最重要的消杀车间弄得有模有样,这可真不容易。

    “你们都把这事怎么做跟我说了,我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弄不好,那还当什么妇女主任。”

    “不不不。”褚怀良是真心实意的夸赞,“我那办公室主任能把这些事情折腾两三个月。”

    “哪能呀。”赵留真没把这事当真,“南雁你说说看,有没有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红武被服厂就在公社不远处,原本是打算盖新的公社学校。

    再度被迫让步的学校一点办法都没有。

    谁让人家是公社产业呢?

    旧学校凑合着还能用,但厂房没有就没办法开工。

    “没有职工宿舍?”

    赵留真叹了口气,“我也想过这事,不过咱们乡下地方倒也用不太到。”

    “不能这样说,回头大家工作本来就挺辛苦的,还要再大老远的回家,压根休息不够。”褚怀良觉得工人宿舍十分必要,“我听小高说你们公社还挺大,这要是工人的家距离公社这边远,那不得走上两个小时?一天来回路上就得耽误四五个小时,而且你说她回家后是不是还得忙家务?”

    “工作本来就辛苦,走回家更辛苦,要是再操持家务那就是苦上加苦,这样一来肯定会影响家庭关系,要么工人做不长久,要么就是家庭关系破裂。”

    赵留真愣了下,她倒是没想这些。

    “咱们这被服厂肯定是女工为主,把她们留在工厂里,让家里头的男人忙起来,别总跟二大爷似的回家一摊手,啥事都要女人来操持?凭什么呀,女同胞挣钱不比他们少,凭什么还要照顾一家老小?”

    南雁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褚怀良这人总是被大家说油嘴滑舌,但这话说的真是一点都没错。

    下次谁要再说褚怀良一张嘴不靠谱,南雁肯定第一个反驳。

    赵留真傻了眼,其实她也没想那么多。

    就觉得想要给乡下女人一个工作机会,让她们的家庭地位得到提升。

    有了钱嘛,家里自然得供着。

    就像是小曹,在鸭棚那边工作挣钱,离了婚一样好过。

    只是她考虑的远没有褚怀良周全,忘了乡下女人们拥有勤劳的品质,除此之外还特别能忍气吞声。

    “成,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我看最近能不能再起几间宿舍。”

    现在五月份天气热了,打地铺也能凑合一段时间。

    实在不行可以先往公社的招待所,还有这边村民家塞一塞,哪怕是回头从被服厂公账上出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