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或许我们可以走一下质,而不是单纯的依靠量来争夺市场。”

    郑君还有些不太懂,但外贸部的那边倒是十分懂行。

    走量的是粮食,千家万户都需要,管你是富豪还是穷老百姓,谁不需要粮食呢?

    但走质就不一样了,有钱有工业券才能买自行车,自行车是部分人的需求,而并非全部人都能够享受拥有。

    价钱门槛将很多人拦在了外面。

    这就有点像是欧美的奢侈品。

    一件衣服好几百上千美元,值吗?

    但架不住有人买。

    他们可以把大市场和小市场都抓起来。

    大市场做一些普罗大众喜欢的,而针对那些有钱人,做小市场做定制。

    外贸部显然把这一套玩得极为熟练。

    压根不用南雁再出谋划策。

    沧城黏土厂的正式厂区还没建设出来,但新的订单已经有了不少。

    橡皮泥在十多年前就已经问世并且流行起来,但过去很长时间只是给孩子们的玩具,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捏出来的东西,并不见得有那么的欣赏性。

    孩子们喜欢用花里胡哨的颜色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但这一创造力并不为大人的世界所懂得。

    沧城黏土这次稍稍不同,它把市场定位扩大,从孩子到大人再到老人,能够一网打尽的那种。

    再加上宣传词里特意强调了a,中国瓷器这个传统的物件,更是让不少人买单。

    不得不说给莫妮卡的这笔宣传费用十分值,这位女记者很懂得西方人的心理,用最简单的词汇吸引这些人买单。

    南雁甚至觉得往后说不定还可以搞什么黏土陶瓷娃娃。

    总之,把视野打开没什么坏处。

    因为黏土娃娃的畅销,南雁的元旦前后都变得很忙碌。

    特意去首都给总统夫人打电话,另外又跟林蔚还有美院的一群人协商,看怎么再改进工艺。

    等着这事解决的七七八八,已然是腊八时节。

    南雁吃着腊八粥和腊八蒜,看着窗外小孩子们在雪地上玩耍,一时间怔怔出神。

    “看什么呢这么出神?”

    郑君帮着添了一勺粥,瞧到了南雁刚才打量的群体。

    “这可真是一群祖宗,就属他们最开心。”

    下了雪那就欢快的跟小疯子似的。

    “小孩子嘛,快乐很多很多。”

    长大了有了责任和压力,想要这么无拘无束的快乐都有些奢侈。

    郑君忍不住笑了起来,“你难道不高兴吗?”

    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不说是立了大功,但领导们心里都有数,日后工作再提拔,也都有足够的理由。

    当然,南雁似乎也不需要这点由头。

    她已经做的足够出色,化肥厂的进展十分顺利。

    过去十五个月,工程推动没出现大的问题。

    别处都还麻烦不断呢,她这里顺风顺水,倒是给其他地方打了个样。

    年轻又如何,不一样挑大梁?而且挑的好着呢。

    甚至还干了不少其他不属于她职权范围内的事。

    想说上一句两句的都得闭嘴。

    这还不足够让南雁高兴吗?

    “高兴,但不一样。”

    南雁笑了笑,“等什么时候化肥厂那边竣工,生产调试没什么问题,正式投产了我才能多多少少松一口气。”

    郑君不懂工程,也只能顺着这话安抚了句,“快了。”

    她有些故意扯开话题,“对了,你过年有什么打算?”

    下了雪工地就彻底停工,南雁也没什么好忙的,“要是没去处,那回头来我家过年。”

    “哪能呀,可能回家看看吧。”

    虽然一直都有跟陵县那边书信往来,偶尔还会打电话,但南雁也知道刘焕金她们还挺牵挂自己。

    偏生那边也走不开。

    要是今年没啥事,南雁打算回陵县一趟。

    “回家也挺好。”郑君感慨,“我这是好几年没回娘家了,还得我爹娘来看我。”

    没办法,工作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回家?

    尤其是过年时候更忙,这两年跟国外对话多了,事情更多。

    他们这些年轻的父母,在家庭关系中是缺位的。

    好在孩子们也懂事。

    南雁想起了懂事的小老弟,也不知道那孩子现在怎么样。

    她吃完这腊八粥算是过了节,收拾了下打算回沧城。

    郑君挽留不住,想着送人去车站,赶巧院子里的孩子们不知道为啥打了起来,她连忙去拉架,也没顾得送南雁。

    “我往后再也不跟你玩了!”

    “谁稀罕跟你玩,哼!”

    小朋友们的世界多简单啊,南雁忍不住笑了起来,脚下踩着那薄薄的积雪冻结成的冰层,有种随时会滑倒的感觉。

    路上接连摔了好些人,骑自行车的,平地摔的。

    南雁看着直乐呵。

    遇到林蔚时,还有些意外。

    “我家就住在这边。”

    也对,林蔚的老爹也是干部,这片干部扎堆住,倒也不奇怪。

    她骑车送南雁去车站,回来的时候也有点狼狈。

    不知道是后车座上多了个人比较稳当,还是自己技术不过关,摔了好几次。

    母亲帮着擦涂伤药,“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照顾自己,要我说你什么好?”

    林蔚也没多说。

    倒是展红旗下班回来时说了句,“大冷天的你送她去车站,小心把你手冻伤。”

    美术工作者嘛,最珍惜的就是那双手。

    冬天时一点冷水都不愿意碰,倒是当起了苦力。

    这要是个男的,谁敢说没有点别的心思?

    母亲连忙追问,“送谁呀?林蔚你是不是有处着的对象?”

    “什么对象?”展红旗笑了起来,“高南雁,不过那个郑科长怎么没送她去?”

    “安抚院里吵架的小朋友呢。”林蔚解释了句,她迎上母亲那热烈的目光,忽然间笑了起来,“妈你难道不知道高南雁的择偶标准?”

    “什么标准呀,难道比公主选驸马要求还多?”

    “咱们这哪有什么公主驸马?不过人忙于工作照顾不了家庭,就想着结婚后要男方多照顾家庭,对了她不打算生孩子耽误工作。”

    展红旗听到这话乐呵了,“倒是她能提出的要求。”

    “你跟那个小高同志还挺熟?”

    展红旗耸了耸肩,“还行吧,共事过,要求高想法多,能力也相当不错。”

    就是这择偶标准有点太高了。

    能把一干人等拦在门外——

    又要收拾家务还不能要孩子,哪个男人受得了?

    传宗接代都写到骨子里去了。

    不过好端端的说起这事……

    展红旗迅速明白大姐这么说的缘由。

    “妈你就死了心吧,人家压根瞧不上我。”

    看上他什么?

    当初在陵县武装部长干得好好的,家里头非要把他调回来。

    生怕他在外面闯祸似的。

    “不过别说,我主内也不是不行,反正我现在工作也清闲的很,你说呢姐?”

    林蔚听到这话低头笑,这不就是来嘲讽他们老娘的吗?

    家里父母的决定她改变不了,能做什么?

    也不过是嘲弄一两句罢了。

    家里这两位怎么可能允许小红没孩子呢?

    想都甭想。

    这玩笑话惹得母亲一巴掌扇在儿子胳膊上,“胡说什么?”

    哪能这样,往后展家都抬不起头来做人。